第179章
('林观棠呼出一口气,暂且把这个问题按下不表——他现在又见不到霍老爷子,想也白想,况霍世禛这个亲孙子问都无疾而终,他不认为自己比霍世禛的面子更大。<br />\n再说现在照片在手,何必舍近求远。<br />\n但坏消息是,照片上的“林观棠”,所对应的位置却没有写任何名字,只写了“萍水之友”四个字。<br />\n这倒是能解开一个疑惑——<br />\n如果是原老爷子或者这位前辈的亲友,那不应该见到林观棠后,没有任何人有印象。<br />\n而如果只是偶尔在陌生地方遇到的一个陌生人,匆匆认识又匆匆分开,宛如树叶浮萍,当然就不为亲友所知了。<br />\n数十年前的萍水相逢,数十年后,想要打捞当年的那一片浮萍,谈何容易。<br />\n不过,这张照片却也提供了相当大的线索。<br />\n虽然没写照片上人物的名字,但在照片名列的最下方,却写了一行字,表明这张合照的用意。<br />\n写的是:<br />\n【帝国新纪一三年七月十五日,帝国abo状况普查期间,偶遇民间奇才,并好友留影纪念】<br />\n照片的背面呢,也被人用炭笔写了几行字,已经十分模糊,但勉强也能看出来写的内容是什么:<br />\n【进化或者毁灭<br />\n实为猫的谎言<br />\n不要打开盒子】<br />\n林观棠盯着这几行字看了几秒,随后目光落在桌子上的一个盒子上。<br />\n一个漆黑的铁盒,外面还残存不少泥土与棉絮,应该是从土地里挖出来的。<br />\n盒子里也层层叠叠有不少铺垫,不仅仅是衬布,还有各种林观棠一时间也认不全的材料。<br />\n唯一确定,如果这张照片是放在这个盒子里,如果层层叠叠的密封只是为了掩盖这张照片的存在,可见这张照片的重要性。<br />\n但是为什么?<br />\n只是一张照片,有必要做到这种地步吗。<br />\n还有照片背后的这几句话,林观棠后知后觉有些紧张:<br />\n“不要打开盒子,不会说的就是这个盒子吧。”<br />\n但现在不仅仅是盒子被打开,连带里面的层叠封印都被完全拆掉。<br />\n司空檀看出来他的紧张,笑眯眯的安慰:<br />\n“放心,这盒子昨天就已经被霍世禛打开,真出问题,也不会到现在还无事发生。”<br />\n那可不一定,炸/弹还有延时设置呢。<br />\n林观棠对司空檀的话只有五分信任,因为很了解他说话的掺水量。<br />\n于是他干脆看向霍世禛,问他有没有感觉什么异常。<br />\n霍世禛只说了四个字: <br>\n\t\t\t', '\t')('\n“故弄玄虚。”<br />\n好吧,这也是预料之中的回答。<br />\n林观棠难得有些头疼。<br />\n怎么说呢,司空学长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说话真一半假一半,叫人难以分辨,霍世禛就更干脆,完全不在意,所以也透露不出什么东西出来。<br />\n最后还是要林观棠自己去猜到底是什么意思。<br />\n但就算一时间猜不出来后面这几行字的意义是什么,单凭前面的合照,和合照下的问题,联系之前查找到的资料,也足以推出相当多的东西了。<br />\n这种照片上既然有日期,有原老爷子,还有“林观棠”,那只需要从原老爷子留下来的过往资料里,找这段时间他记录的内容,不相信找不到对应的人物。<br />\n再有雾霭之心的作者池仲素之素材记录,几项叠加起来,不相信还是一无所获。<br />\n而这些资料全都储存在林观棠的终端系统内,整合查找,很短时间就能完成。<br />\n最后筛选出了两个结果。<br />\n在原老爷子留下的那些资料里,新纪一三年期间,他在走访某山中村落的时候,遇到过一个赤脚医生,是一个有着蓝色眼睛的少年人,年轻而貌美,医术无比精湛。<br />\n甚至能徒手帮人割掉腺体,而不会造成什么后遗症。<br />\n而且他相当聪明,仅仅只是相处不到月余时间,就完全搞懂了原老爷子等人当年带去的一应先进仪器,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天赋。<br />\n但当年原老爷子参与帝国普查活动,不能在一个地方逗留太长时间,所以这个天才最终如流星一样在生命中划过,而后再也没有见到过。<br />\n原老爷子当然也觉得这样一个天才埋没在山村里实在痛惜,但等他巡查的活动结束,回头在去找这个少年时,却被告知这少年被人带走去了附甘区。<br />\n而后就再没有这少年的相关讯息了。<br />\n只不过原老爷子的资料里,有整整一本书册记录他遇到的各种奇人异事,其中不乏各种天才与美人。<br />\n如果不是特定日期截取出来,那单论篇章,其实记载这名天才少年的内容,并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连进行记录的文字,也平平无奇,没什么记忆深刻的地方。<br />\n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把资料看过一遍,也没发现异常的原因。<br />\n而且原老爷子说是六十年前见过“林观棠”,新纪一三年距今却已经是六十七八年,中间近乎十年的差距,叫人怎么联系到。<br />\n在池仲素的素材记录里,却是一六年见过这个蓝色眼睛的美少年。<br />\n那亦是池仲素生前最后一年,已经是无比穷困潦倒,几乎是整日坐在墙角海边当乞丐,在一个下雨的深夜,他看到犹如神明的少年从身旁走过,把自己打的伞递给了他。<br />\n并感慨了一句:<br />\n“尘世的躯壳,总是如此繁重而累赘,拖累自由璀璨的灵魂,是么,池大作家。”<br />\n他不嫌弃池仲素犹如乞丐一样肮脏恶臭的躯壳,是因为他透过肮脏的外形,看到了光彩四溢的灵魂。<br />\n说完这句话,他就离开了。<br />\n池仲素忍不住问他要去哪里,是想着有朝一日说不一定还能见面,他只是回答了一句要去附甘区,就消失在雨夜中。<br />\n但池仲素到死也没有再见他一面,只是临死遗言中,提及了一两句而已。<br />\n但那说的也很隐晦——<br />\n【我看到引我灵魂前去自由之地的伊人,在漂着紫叶的海上,脱离了这久苦世俗的壳,我当去赴未竟的自由。】 <br>\n\t\t\t', '\t')('\n千里紫叶林道,是附甘区有名的景点,所以说是同样代指附甘区没差。<br />\n同样的,池仲素也记录无数他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有关此人的记载,放在浩若烟海的一生记录中,和沧海一粟没差别。<br />\n尤其池仲素晚年,文字更是越发怪异,就算是很平常的一个路人,也能被他写的奇形怪状,随便一句话一个动作,也能被他写的像是带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使命。<br />\n几千字的遗言更是颠三倒四,光怪陆离,被不少人专门解读过,但都归结于是他精神出问题,所以遗言比起来写的是真实的人事物,更像是他幻想中的世界。<br />\n谁能想到,这句话竟然和林观棠的身世有关呢。<br />\n附甘区,附甘区——<br />\n两个人的记录都提到这个名字,林观棠蠢蠢欲动,几乎不假思索,就想要说他要去附甘区看个究竟。<br />\n说不一定,这次就能找到他想要的答案。<br />\n他太过激动,几乎全神贯注眼前这串联一起的线索,却没察觉到同在客厅里另外两个人的神情变化。<br />\n——无论霍世禛,还是司空檀,显然都看到了结果,都瞬间了然林观棠的想法。<br />\n第127章 o院规则<br />\n“如果你想去附甘区的话,不如我先去探探路。”<br />\n在霍世禛冰冷的注视中,司空檀悠悠开口:<br />\n“恰好我有任务要去附甘区一趟,顺便帮你先打听一番也不费事。”<br />\n他所谓的任务,当然就是前去找葛溪和了。<br />\n说起来,溪和与海棠同学,好像也还有些交集,算是关系不错的朋友。<br />\n所以要告诉他,葛溪和可能出事了吗?<br />\n这个念头只在司空檀脑海中掠过一瞬,就被否决了。<br />\n暂时来说,就算告诉林观棠,也不过是多让一个无辜的人着急。<br />\n司空檀当然也特别提醒林观棠,自己去附甘区的事情不能外传。<br />\n理由很简单,一张照片都保存的这么严密,可见照片上的人或许真有什么见不得光的理由,既然如此,那当然是要悄悄地去附甘区打听消息。<br />\n林观棠对此深以为然。<br />\n那其实也没必要特意交代,林观棠知道他任务内容牵涉机密,从来都没有和人提过他的名字。<br />\n而葛溪和失踪的事情,林观棠也一无所知——如葛溪和的社交签名所言,林观棠一直认为他是真的回去老家休假,完全不会想到他已经出事。<br />\n因此当下,对司空檀提出的建议,林观棠稍作思索后,就答应下来。<br />\n实话说,林观棠还有后续事情要忙,也没有很充足的时间,让他立刻就放下一切,跑去附甘区找一个不确定的线索。<br />\n怎么说呢,寻亲是很重要,却不是林观棠人生的全部,也算不上是最重要的。<br />\n相比起来,废了全o学院的规则,才是真正眼下该抓紧的要事。<br />\n一场大火与火焰中被暴露出来的残破人躯,席卷整个帝国网络平台,在没有任何内情被确切披露出来前,就已经传的到处都是。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