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手泪眼。<br />\n旁观的群众,也有些眼眶子发酸。<br />\n这里是边城。<br />\n很多都是被流放过来的。<br />\n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地方穷,而且容易经历战乱,人少。<br />\n因为先皇的关系,大盛并不滥用死刑,多是以流放为主。<br />\n这些犯人,流放过来,也是为了扩充边境的百姓人数。<br />\n大概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真要打起仗来,这些流放过来的百姓,也能稍微上前线顶一顶。<br />\n不管他们愿不愿意,真到存亡关键了,上头的人会放过你吗?<br />\n想得远了一些。<br />\n就说这些流放过来的百姓,几乎很少有人能活着光明正大地离开这个地方的。<br />\n他们与家人的分别,那就是永别。<br />\n现在面前这一大家子人,居然千里迢迢过来了。<br />\n他们刚才也听了一耳朵,是为了出嫁的女儿。<br />\n可真是了不得。<br />\n君秋澜和君舒婉分别给外公和母亲送上了手帕。<br />\n“外公,娘,咱们先回家去吧。”他说:“这里毕竟是医馆。”<br />\n说起医馆,宋熙容才反应过来,“爹,是谁生病了?您哪里不舒服吗?还是娘生病了?娘呢?娘在哪里?”<br />\n语气万分急切。<br />\n大弟妹擦了擦眼角的泪花,走了过来,“姑姐,别担心,婆母只是有点儿闹肚子,方才大夫看了,问题不严重,这会儿又借用医馆的茅房去了。”<br />\n“婷妹。”宋熙容又拉着大弟妹的手,“辛苦你了。”<br />\n“不碍事,是应该的。”<br />\n二弟妹也过来了,“姑姐。”<br />\n“雪妹,你也辛苦了。”<br />\n“我们一家能团圆,这就是好的,其他的都莫要再说了。”<br />\n要说起来,两个弟妹家里。<br />\n哎……<br />\n也是辛酸泪。<br />\n在宋家出事之前,双方往来频繁,关系也挺亲近的。<br />\n但是宋家出事之后,怕被牵连,几乎是瞬间就跟他们划清了关系。 <br>\n\t\t\t', '\t')('\n关于这点,其实没办法评价。<br />\n说他们不在乎女儿,可是他们也有一大家族的身家性命要考虑。<br />\n在那个特殊时期,跟他们划清关系,确实是正确的选择。<br />\n只是苦了两个弟妹。<br />\n这时候,宋熙容的娘亲也出来了。<br />\n“哎哟,我这老寒腿都快没知觉了。”<br />\n老太太是个和蔼有趣的性子,用另一个世界的话来说,就是个社牛,或者e人。<br />\n“娘。”宋熙容赶紧过去搀扶着。<br />\n“诶,乖囡囡,娘没事儿,就昨个,都快到地方了,娘瞅见有老农挑着那什么烤红薯卖,买了一份尝尝,结果不知道怎么的,大家都没事,就娘一个人拉肚子。”<br />\n“外婆,您大概是吃到没完全烤熟的了,红薯生的能吃,熟的也好吃,就是半生不熟的吃了容易引起肠胃不适。”<br />\n“哟,好外孙,一年多不见,长得是越发的俊俏了,现在如何呀?找媳妇儿了没?外婆还年轻,等你们有了孩子,还能帮你们照顾孩子呢。”<br />\n啊啊啊啊,是不是逃不过这个问题了?<br />\n君秋澜简直是头皮发麻。<br />\n还是君郁出来给儿子解了围:“岳母,先回家去吧,澜儿前段时间一孩子没收到宋庭小子的来信,就猜到你们可能在来的路上了,在城里也买了一处宅子,先安顿下来,到时候爹娘和弟妹们再一起商量商量,看是想住村里还是城里。”<br />\n宋熙容也道:“城里的宅子都修缮好了,还有很多澜儿弄回来的好东西,爹娘和弟弟妹妹们,先随我们回家去吧。”<br />\n外头的车队还等着呢。<br />\n他们拖家带口的,除了跑商的那一帮健壮的小伙子,还特意请了一队镖局。<br />\n毕竟他们人多,又是准备来这边安顿下来的。<br />\n爹娘怕这边的条件不好,锅碗瓢盆都带上了,还有不少从江南带过来的特产。<br />\n一部分是拿去卖钱的,一部分是要留着自家用的。<br />\n宋彦也是一年多没见到爹娘了,眼眶子也有些酸涩。<br />\n宋卓看见自己的小儿子,也是万分感慨。<br />\n当初他们决定把小儿子送过来,就是担心两个问题。<br />\n大姐和姐夫的感情好,只有君舒婉和君秋澜两个孩子,但是君秋澜从小就被过继给皇帝了。<br />\n这回又遭此大难。<br />\n他们担心君秋澜一蹶不振,撑不起这个家,也是担心君秋澜和亲爹亲娘都不亲近。<br />\n又特别是君舒婉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在边城这个地方,怕是不安全。<br />\n把宋彦安排过来,本来是想说,就让表哥表妹亲上加亲,宋彦也有了正当的理由能照顾大姐和姐夫。<br />\n但是宋庭回去之后,给他们说的,和他们自己之前瞎琢磨的,完全就是两回事。<br />\n虽然宋庭说得含糊,但是君秋澜不光是撑起了这个家,还拥有了一场奇遇,他们也都是听明白了的。 <br>\n\t\t\t', '\t')('\n如此一来,他们也放心了。<br />\n至于宋庭说,君秋澜说表哥表妹不能成婚,是近亲结婚,他们也表示问题不大。<br />\n本来这个事情就得是让婉儿自己愿意才可以。<br />\n不能成婚,他们也是表兄妹,君秋澜又能撑起这个家,那宋彦的任务就是帮衬着家里一点,顺便帮忙打理一下这边的生意。<br />\n总归是在一处的,大家都能有个照应。<br />\n等到宋庭第二次过来,情况又发生了变化。<br />\n这回,宋庭没有再含糊其词,是完完整整说了这边发生的事情。<br />\n他们一听,这可不得了。<br />\n要造反啊。<br />\n造反的话,他们这一家子不就成了外孙的软肋?<br />\n到时候皇帝那边捉了他们威胁外孙怎么办?<br />\n这种时候了,不管是否妥协,外孙恐怕都是活不了的了。<br />\n妥协了,认输了。<br />\n皇帝还能再放他们一马吗?这绝对是不可能的。<br />\n之前就安了一个造反的罪名,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所谓的造反是假的。<br />\n可皇帝的判罚不算轻了。<br />\n举家流放到边城,终生不能离开这个地方。<br />\n哪怕是贬了他的太子之位,扣押在京城,都更有人性一些。<br />\n朝堂上,哪有那么多的人性?<br />\n就算皇帝肯放过他们,那些皇子的外戚,也不可能放过他们。<br />\n这还是从前假造反。<br />\n这要造反了,半途因为他们这些亲人就向皇帝妥协了,到时候不光是君秋澜一家活不了,他们同样也是活不了的。<br />\n要是不妥协。<br />\n天底下的百姓,又要如何看待这么一位对亲人如此冷血的领导人物?<br />\n这样的人,真走到那个位置上,天底下同样还有很多百姓不会服气。<br />\n并且,孝这个字,恐怕以后就成了笑话了。<br />\n他们几乎没有犹豫,当即就开了家庭大会。<br />\n如果不愿意来的,那就换个地方隐姓埋名生活,过两年情况好一些了,再讨论后续的问题。<br />\n毕竟宋祥也就是两个字,儿子们也各自有了家庭,分家是迟早的事情。<br />\n再则,边城这个地方,从前的口碑确实不太行。 <br>\n\t\t\t', '\t')('\n穷苦都不说了,还要时不时经受战乱。<br />\n儿子们也得考虑自己以后的子女,包括自己媳妇儿的想法。<br />\n宋祥让他们考虑三日。<br />\n结果老大宋卓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一口就答应了。<br />\n老二宋越是个疼媳妇儿的,还是问了媳妇儿的意见之后,才答应的。<br />\n准确来说,是老二的媳妇先开了口,一家人就要在一起。<br />\n他们都想着,宋庭带回去的那些消息,其实已经十分天马行空,难以想象了,但总归是君秋澜亲自保证过,一定会给他们一个安稳的生活的。<br />\n那就没什么关系了。<br />\n家庭大会就此散会,然后开始准备收拾行李。<br />\n他们返回祖籍之后,也做了一些事情,既然要离开了,那自然得善后。<br />\n还有他们组建起来的商队,以后要怎么办,都得商量好。<br />\n这七七八八的杂事不少,耽搁了不少的时间。<br />\n他们举家搬迁,还给祖籍那边当官的送了不少好东西。<br />\n就连君秋澜有备无患写下来的白糖制作配方都送了出去。<br />\n没办法。<br />\n他们虽然被遣返原籍之后,并不会限制他们的行动,之前跑商出城,都很顺利。<br />\n但是举家搬迁到边城,如果不好好打点的话,恐怕会让当官的多想。<br />\n要是当官的有什么心思,把这消息给捅到上面去了,他们都不一定能平安到达边城。<br />\n打点好了之后,不求别的,只求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br />\n就当不知道他们一家人全部都去往边城了。<br />\n稳妥起见。<br />\n其实他们一家人是分了两批出发的,到了下一个州府,他们才汇合到了一起,然后再共同出发的。<br />\n这一路走过来。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