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继位第一年一切照旧。<br />\n因丧期及三十三日不眠夜影响,一切低调从简。<br />\n第二年开始重大改革,祭祀庆典大规模缩减,述职汇报工作的由一年一次变成一年两次,分批次入京,分别定为五月和十一月,官员自行选择入京时间。<br />\n今年是第三年的十一月,大朝国内再次忙碌起来,官家世家出的船少,海市便再次萧条。<br />\n黎源仔细观察过,京城地处内海,气候算是不错,没有极端恶劣天气,冬季虽然寒冷,但日照充足,看着波光粼粼的海面,蓝天白云,海鸟盘旋,其实是个绝佳的旅游胜地。<br />\n可惜往年大朝的整个冬季处于停航状态,连带南方温暖地区也如此,加之航线不远,导致海外贸易一直没有出现大爆发的状态。<br />\n许多人都习以为常,但黎源看见的不一样。<br />\n知晓珍珠在议事局工作,且分量不低时,黎源敏锐察觉今年冬季的海运市场可能不一样。<br />\n只因现在是述职期,让人误以为进入萧条期。<br />\n他是个果敢的人,迅速决定租下铺面。<br />\n“黎大哥,我们要不要再等一两个月?”<br />\n“阮兄的豆子也不知什么时候发过来,现在两三日才发几艘船,就算阮兄找到豆源,也不一定有位置。”<br />\n花三颇为担忧,黎源要去找铺子就没法做生意,损失算下来可不少。<br />\n花三一个月卖土豆条能赚十两银钱,过去卖豆花要卖两三个月才能赚得,但他更替黎源心疼,黎源的喜茶比他赚得多,生意忙碌起来后,他帮黎源卖煮制喜茶,黎源要给他提成,先前他不收,黎源便说不收便不让他帮忙,花三才收下。<br />\n一个月下来一结算,好家伙,十两银钱。<br />\n他现在每个月能赚二十两。<br />\n可想而知黎源多能赚钱。<br />\n黎源便将自己的推测简单讲予花三听,花三听不懂,但听懂冬季也有生意,宋文彩听懂大半,内心火热,摩拳擦掌。<br />\n“黎兄,还缺人不,我我我!”极力毛遂自荐,他有钱呀,他要入份子钱。<br />\n黎源拿捏,“宋兄想来是看不上我们这些小钱。”<br />\n宋文彩恨不得扑倒黎源,他恨自己当时狗眼看人低,黎源是什么,黎源就是“招财进宝”,每天看着银钱流水似的往钱袋子里淌,他都眼红得恨不得打劫黎源。<br />\n但奇了怪了,他们做生意以来,从未遇过劫匪,连小偷都没遇见,不过司狱所在治安这块的管理确实越来越严格。<br />\n宋文彩没有多想。<br />\n他想赚钱。<br />\n“不用分给我多少,但是你们租铺面的钱我可以出大半。”宋文超眨得眼睛都快瞎掉。<br />\n花三才笑着说,“黎大哥,宋大哥也是不错的人。”<br />\n黎源自然只是逗他,“入份子可以,但我说了算!”<br />\n那是自然!<br />\n回头宋文彩就写了洋洋洒洒三千字小作文给上峰,结果这次作文写得不错,被上峰找去汇报。<br />\n进屋子时吓他一跳。 <br>\n\t\t\t', '\t')('\n屋子里坐了好多人,他还看见好几个腰间悬着黄色令牌的高官。<br />\n上峰和蔼地安抚他,“我见你的报告里面谈及冬季可能迎来繁荣期,思路很是不一样,详细与我们说说?”<br />\n宋文彩愁眉苦脸,该说的都写在报告里。<br />\n还要怎么说?<br />\n看着大家期待的目光,宋文彩硬着头皮上。<br />\n一个会开到晚上,宋文彩精疲力尽地走出来,结果上峰们还在里面继续开会。<br />\n他不敢走,在另一间屋子等反馈结果。<br />\n屋子里。<br />\n“原来明相是这个意思?”<br />\n“十有八九是了,明相一直扶持发展海运,去年不明显,今年听说秦川府那边好几支商行打算过来发展,因为目前京城的海运政策最好最落实。”<br />\n突然一人试探开口,“会不会是黎先生从明相那里得知了内部消息?”<br />\n会议室一片寂静。<br />\n说话的人顿时露出懊恼神色。<br />\n“我倒觉得不是,黎先生至今不知明相身份,若是明相说的,岂不是自乱阵脚?”<br />\n众人纷纷点头,明相有心结,又把黎先生看得重,不希望在黎先生心中有一点点不好的印象,除此之外太师那边亦不好交代。<br />\n明相三年不入家门,是个心气高的,他定是要做出一番伟业,让太师自行让步,又哪里会在这种小事上给黎先生方便。<br />\n“那两位当真是心意相通。”<br />\n是啦是啦!<br />\n“所以我们可以动手买些铺子?”<br />\n“告诉亲朋好友不要断了海市的生意?”<br />\n“准备投海运的要把银钱提前从钱庄里取出来?”<br />\n是啦是啦!<br />\n“大家低调处理。”<br />\n“这件事就不要汇报给明相了。”<br />\n“你想死吗?”<br />\n“哎,我说的我们之间的事情。”<br />\n对啦对啦!<br />\n宋文彩眼巴巴看着鱼贯而出的各位上峰,他的上峰一出来就和蔼可亲地招招手,比往日更加亲切,宋文彩顿时提心吊胆。<br />\n“经过我们一致开会决定,从明日起你就转入正式编制,一定要好好干,争取做出一番成绩,考核里绩效增加的分数最多。”<br />\n宋文彩顿时被幸福砸得头昏脑涨,他竟然提前转正了,还是这么多上峰一致通过的,他真tmd是个人才! <br>\n\t\t\t', '\t')('\n宋文彩的加入对黎源来说是个大方便,像办理营业执照,店铺租赁等,他作为本地人就要熟悉便捷许多,随便找个熟人就能快速办理此事,还不用走弯路。<br />\n这段时间黎源主要办理两件事:寻找合适的店铺,注册“喜茶”商标。<br />\n古代也有商标保护意识,例如在行当前加上姓氏是最常用的方式,但即便这样也有人山寨,毕竟姓氏不具备唯一性,这就需要正版商家花钱找人不断宣传自己,再就是报官抓山寨的。<br />\n官府抓的是制假,并不保护专利权和专属权。<br />\n黎源在打造品牌方面非常熟练,子都山灵芝就是他和珍珠一手打造出来的,独特的商标,超越同行的经营模式,即便没有律法保护,已经打出名气。<br />\n若再加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注册权,就“无敌”!<br />\n他几乎每日都去昭示栏读政令,不巧,前段时日议事局商业部刚刚通过注册商标权的法令。<br />\n黎源不会在“喜茶”前面加自己的姓氏。<br />\n这样做的话,以后会冒出张氏喜茶,赵氏喜茶,时日一久,等咖啡普及开,人们记住的是姓氏,而不是喜茶。<br />\n他要将“喜茶”两字注册为独一无二的商标,以后若有人卖咖啡,就不能叫喜茶,可以叫黑茶、苦茶,唯独不能叫作喜茶,他还有更大的畅想,以后世界各地,这种提神醒脑的饮料就叫“喜茶”!<br />\n他还希望那句酸不拉几的话能流传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年,以宣示他对某个人的主权。<br />\n但是这件事有难度。<br />\n法令刚通过的注册权并不完善,主要保护民间惯用商标,像“喜茶”这种看似囊括性较广的名称能否注册并无说明。<br />\n就像大家都认识的“绿茶”、“白茶”这种物品名称并不能被注册。<br />\n黎源决定跟商业部谈谈此事。<br />\n商务部在下城区设立四所办事中心,它们不管日常商业活动,而是处理一些无法解决的事情,和收集各类信息意见。<br />\n黎源准备过两日就去走一趟。<br />\n铺子其实他也看好了,离海市极近,走出去就能看见他们摆摊的那棵大榕树。<br />\n直白点,就在大榕树后面那个坡上。<br />\n优点是这里是看海的绝佳位置,视线一点不挡,因离开下面的主干道,看不见人摊杂乱的场景,但是又能听见熙熙攘攘的人流声。<br />\n缺点也很明显,这里不属于任何一条主干道,只在路口有几家茶楼酒肆,针对海市客户,然后就要走一截带着坡度的小路才能抵达。<br />\n小路不算窄,可过一辆马车。<br />\n宋文彩和花三看着这家屋舍无言以对。<br />\n“黎老弟,我们开的是茶铺,不是小食肆,要那种门面大大的,特别气派的,位置非常好的地方才行,这,这,这……”<br />\n黎源问,“谁喜欢那种?”<br />\n宋文彩指指自己,花三也指指自己。<br />\n黎源再问,“番邦人呢?”<br />\n宋文彩很肯定,“自然喜欢,这些番邦人最喜欢我们的茶楼。”<br />\n黎源不否认,“那他们为什么喝我的喜茶?”<br />\n花三举手,“黎大哥做的味道好。” <br>\n\t\t\t', '\t')('\n黎源摇头,“他们在喝故乡的味道!”<br />\n宋文彩立马反应过来,“可番邦人来自五湖四海,你怎么保证这个地方就能让他们感受到家的味道?”<br />\n黎源继续摇头,“保证不了。”<br />\n他笑了笑,“但至少能让他们觉得这里不是太大朝!”<br />\n晚上,黎源搂着戚旻说起此事。<br />\n“其实我挺没谱,后世的咖啡店都装得十分高大上,走的小资路线,那是先进文化的输出,早期我们没有话语权,他们觉得怎般洋气就怎般弄,而国人没有反对的理由,几乎是趋之若鹜的接受。”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