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定主意后,端王妃替祁听晚抹掉眼泪:“听晚不哭,母妃就帮你走这一趟。”<br />\n祁听晚伏在她膝头:“母妃……”<br />\n第二日,端王妃仔细收拾了一番,她坐在妆奁前犹豫了片刻,最终拿起那枚珊瑚点翠鸳鸯金钗。<br />\n金钗色泽犹鲜艳华美,端王妃手指在上面轻抚,唇畔露出一丝怀念的笑。<br />\n这是煜郎当年送她的,她十分珍惜,这些年鲜少佩戴。<br />\n端王妃拿着金钗端详半晌,将金钗插到了发髻间醒目的位置。<br />\n端王妃没想到自己会被尤贵妃拦下。<br />\n尤贵妃挑着眼尾,目光时不时落在端王妃发髻间的那枚金簪上,似笑非笑:“今日可不巧了,圣上刚用过药,已经歇下了,姑姑还是改日再来吧。”<br />\n端王妃正要说话,忽有一道声音传来:“母妃。”<br />\n端王妃回过头去,见二皇子负着手走过来。<br />\n端王妃的眉眼霎时变得柔和:“二皇子来了。”<br />\n二皇子只是不咸不淡看了她一眼,微微颔首,便对尤贵妃说:“母妃,我来探望父皇,父皇可好些了?”<br />\n二皇子走得急,尤贵妃见他腰间的玉佩丝绦缠绕在一起,抬手帮他解开,道:“你父皇刚刚歇下,就别叨扰他了。”<br />\n二皇子眉头微拧,旋即道:“父皇不是睡到午时才起身吗?怎么又歇下了,太医怎么说?”<br />\n“你父皇服用的药本就有安神的效果,不必太担心。”<br />\n二皇子忿忿道:“这群庸医,父皇用了那么久的药都不见气色……”<br />\n尤贵妃安慰他:“病去如抽丝,合该慢慢调理。”<br />\n端王妃站在一旁,看他们母子情深的模样,心如刀割。<br />\n当初为了羡儿,他们一起瞒下了他的真实身份。<br />\n这些年她时常进宫,但二皇子待她却始终不咸不淡。端王妃甚至怀疑,尤贵妃是不是私下说过她什么坏话。<br />\n可这些揣测,她只能深埋于心。<br />\n端王妃不想再待下去,向两人告退。<br />\n尤贵妃笑道:“姑姑慢走,改日陛下身子爽利些了,本宫再递消息给姑姑。”<br />\n端王妃只能颔首。<br />\n刚离开不久,端王妃忽然想起来,方才心绪不宁,自己做好的琼叶糕还没交给宫人,又带着侍女折返。<br />\n不料没走几步,端王妃忽然听见二皇子语气里带着嘲讽:“母妃,那老妪隔三差五便要进宫,今日还打扮得这般花枝招展,也不知抱着什么心思。”<br />\n尤贵妃带笑道:“羡儿,那是端王妃,是你长辈,怎可这般背后议论人?”<br />\n“知道是长辈,还日日往父皇殿里钻,恬不知耻……”<br />\n两人又说了什么,端王妃已经听不见了。<br />\n侍女脸色煞白,忙扶着端王妃悄无声息离开。 <br>\n\t\t\t', '\t')('\n直到走到宫门附近,端王妃才渐渐回过神来:“薰儿,他方才在说什么?”<br />\n薰儿哪敢重复那些话,只低着头:“王妃,二皇子……还不懂事呢,您千万别往心里去。”<br />\n端王妃却倏然掉下眼泪来:“他怎么能这么说我?我是他——”<br />\n“王妃!”薰儿匆忙打断她:“王妃,我们回去吧。”<br />\n端王妃默默流着泪,脱力般倚在她身上。<br />\n日光正盛,忽有一道黢黑的影投映到她们脚下。<br />\n薰儿警觉,出声道:“谁?!”<br />\n她扶着端王妃回过头去,瞥见一角蟒袍,忙行礼:“奴婢参见太子殿下。”<br />\n端王妃一怔,忙抬起袖子拭去眼角泪痕,略略整理仪容后,才转过身去。<br />\n祁昀负手而立,眉若远山,面似冷玉,自是一番清越出尘的谪仙之姿。<br />\n端王妃本该讨厌这孩子的。<br />\n他是中宫皇后与煜郎所生,乃是真正的天命之子,亦是羡儿最大的阻碍。<br />\n可端王妃……对他实在讨厌不起来。<br />\n许是他满腹经纶,钟灵毓秀,又生得一副琼枝玉树的好容貌……<br />\n与煜郎年轻的时候,又何其相似。<br />\n有时候端王妃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羡儿,亦是比不了他的。<br />\n端王妃恢复了平日里端庄贤淑的模样,对他微微笑道:“太子殿下。”<br />\n祁昀声音清冷:“王妃可有空?孤有一事相禀。”<br />\n端王妃有些诧异,但还是颔首道:“殿下请说。”<br />\n祁昀眸光微动:“王妃请随孤来。”<br />\n薰儿有些紧张,亦步亦趋跟在端王妃身后。<br />\n倒是端王妃心中安定,太子这孩子……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br />\n她性子柔弱,一双儿女被她溺爱太过,如今木已成舟,只能随他们去。<br />\n但眼前的太子,年幼时就丧了母,性子虽然冷了些,却是个品行端正之人。<br />\n他不会对她做什么的。<br />\n若非太子挡了羡儿的路……端王妃在心中叹息。<br />\n她也不愿意看秦家和尤贵妃沆瀣一气这么伤害他。<br />\n一路上思绪纷繁,待到停下时,端王妃还有些恍惚。<br />\n眼前是一处没来过的偏殿,祁昀对端王妃说:“王妃请独自移步屋内。”<br />\n薰儿霎时戒备起来。 <br>\n\t\t\t', '\t')('\n端王妃却拍了拍她的手:“薰儿,你在外面等我。”<br />\n薰儿还想再拦,端王妃已经跟着祁昀踏进了屋中。<br />\n门扉开合,将重重天光拦在外面。<br />\n屋内点着烛火,一人坐在椅子上,见人来了,她有些局促地起身。<br />\n祁昀对她略略颔首。<br />\n那人才用有几分生涩的动作向着端王妃行了一礼:“民妇刘翠,见过端王妃。”<br />\n端王妃的眉头拧了起来。<br />\n此人虽做村妇打扮,行礼的动作也有几分生疏,但这个宫礼,很是规范。<br />\n莫非是早年间在宫里伺候过的宫女?<br />\n似是知她所想,刘翠低眉垂眼道:“端王妃,民妇早些年在太后跟前伺候,那时唤作画眉。”<br />\n端王妃先是一愣,旋即有些褪色的记忆忽然翻涌上来。<br />\n太后喜养鸟,身边宫女多以鸟名赐名。<br />\n她记得太后身边……的确还有一个叫画眉的宫女,听说是因为这宫女声音好听而赐名。<br />\n端王妃不知道太子是何意,抬头看祁昀:“太子殿下,这宫女……”<br />\n刘翠胸膛重重起伏了一下,双手忽然高高呈上一物:“请端王妃明辨是非,莫被奸人所骗,替我好姐妹报仇!”<br />\n端王妃凝神看去,竟是面色大变,一把将她掌心那枚通体幽绿的玉佩抢走。<br />\n她将玉佩握在掌心反反复复端详,整个人都颤抖起来,疾言厉色道:“这块玉,为何会在你手里?!”<br />\n羡儿才出生便要被人抱走送到宫中,那时的她何其不舍,将这块早早备下的玉挂到他脖颈之上,以求慰藉。<br />\n这枚玉佩乃是她偶然间得到的一块稀世美玉所雕琢而成,底部不起眼的地方还刻了一个小小的“羡”字,她绝对不会认错!<br />\n可惜羡儿送进宫后,她从未见羡儿戴过这枚玉佩。<br />\n毕竟是她私下所赠,没有过明路,端王妃也不好询问尤贵妃为何从未见羡儿戴过。<br />\n加之后来她送了不少好东西到羡儿那,一枚玉佩而已,也就渐渐被她忘到了脑后。<br />\n可是今日,这枚玉佩为何会出现在这里?<br />\n祁昀嗓音清冷:“刘翠,将你所知道的一切,如实告诉端王妃。”<br />\n接下来端王妃听到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故事。<br />\n本该被送入宫中的孩子,被人换走谋杀,却因尤贵妃身边宫女的一时善念,侥幸得以活下。<br />\n而收养这孩子的人,竟会是曾是秦家的得力干将……宋鄞。<br />\n宋鄞的儿子是被这孩子同母异父的弟弟所杀的,他又是抱着怎样的心思收养了这孩子?<br />\n刘翠说完,整个人已经泪流满面,她跪在地上:“端王妃,请您千万不要再被奸人所骗,您的亲生孩子,是春杏以命换来的啊……”<br />\n端王妃跌坐在椅子上,不住摇头:“不可能,这不可能……你们联合起来骗我!” <br>\n\t\t\t', '\t')('\n祁昀示意刘翠退下。<br />\n很快屋里只剩下他们二人。<br />\n他音色冰冷,仿佛地府勾人性命的无常:“若是不信,端王妃为何一直握着玉佩?”<br />\n端王妃手一抖,玉佩险些滑落在地,她连忙抓住。<br />\n祁昀还在说:“端王妃如今可知,为何宋观澜待清河郡主如此冷淡。”<br />\n“他们二人,原本就是同母异父的亲兄妹。”<br />\n端王妃脑子里嗡地一声。<br />\n祁昀:“孤今日前来,不仅是为了告知王妃这些旧事,还有一事相求。”<br />\n“端王妃可以先回去考虑考虑,三日后,午时,孤会在闻弦楼等你。”<br />\n他看了端王妃一眼,推门离开。<br />\n门扉开合,忽然有女人压抑的痛哭声传来。<br />\n端王妃回府时,祁听晚忙提着裙摆跑过来:“母妃!事情如何了?”<br />\n端王妃脸色发白,平日里温柔带笑的眼此时没什么情绪。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