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p> “快别说那客气话!”</p><p> 雪果然一直没停,断断续续地下着,最大的时候走在外面都看不清路。</p><p> 拉车的牛进了牛棚,安安稳稳吃了两日干草,屋里烧着火炕,四只狗在灶屋靠近炉子的地方睡满一地。</p><p> 两个妇人和一个小哥儿在屋里专心绣字,霍峰和霍凌则砍来合适的树枝,打磨掉木皮毛刺后用来支布招子。</p><p> 十月半的前一天,雪总算停了,霍凌独自赶车去买回十斤猪前腿肉,五斤猪脊骨。</p><p> 到家后先把猪肉放进屋里化冻,等着剁成肉馅,脊骨则和酸菜、粉条、冻豆腐一起炖了一大锅,吃完浑身暖和。</p><p> 转过一夜,天还没亮,霍凌和颜祺就起来和面拌馅,随后起床的是霍峰,他挑着水桶去打水,分了几趟把家里的水缸填满。</p><p> 快出门时才叫醒最小的霍英,问她是要睡觉还是进城,小姑娘迷迷糊糊地揉眼睛,坚持道:“进城!”</p><p> 霍峰遂拉着闺女去洗脸刷牙绑头发,半路颜祺接手,拆了歪七扭八的辫子,给小侄女重新编了两个麻花辫。</p><p> 几人吃过馅饼当早食,又在锅里留了热粥和饼,随即把一干用具往牛车上一放,驶向保家镇。</p><p> 十月半(修,字数+1k)</p><p> 适逢下元, 又是十五,庙会赶上大集,庙前街从未如此拥挤过。</p><p> 牛车堵在街口, 好半天才动一步。</p><p> 霍英坐在霍峰的怀里左右张望, 见有糖葫芦的老汉, 舔舔嘴巴道:“爹,我今天能吃糖葫芦么?”</p><p> “你乖乖听话不乱跑, 就给你买。”</p><p> “那我肯定不乱跑!”</p><p> 霍凌坐在最前面赶车,闻言笑了笑。</p><p> “你要是不乱跑,小叔还给你买大肉包。”</p><p> 霍英晃了晃脑袋,“我现在不爱吃大肉包啦, 不如婶伯做的肉馅饼好吃。”</p><p> 颜祺笑意深深,捧着她的脸颊轻轻揉了揉, “我们英子还没吃糖葫芦,小嘴就和吃过一样甜了。”</p><p> 霍英骄傲地抬起头。</p><p> ……</p><p> “今天你们怎么来得晚, 这街上人挤人的, 要不是我替你们看着,这处地方都得教人占了去。”</p><p> 牛车到了地方,卖炊帚的汉子跺着脚凑上来说道:“没有你家的炉子在旁边, 出摊可冻死我了。”</p><p> “今天带孩子来,晚了些。”</p><p> 霍凌道了声谢,那汉子没少吃霍家馅饼, 暂且也没生意,一并上来搭手搬东西。</p><p> 得知霍凌他们今日打算施饼, 他指了指城隍庙门前道:“今天那边施粥,好些叫花子都去了,你们喊一嗓子, 保准都来。”</p><p> 霍峰往那边张望一眼,跟霍凌道:“我咋觉得今年街上要饭的人变多了。”</p><p> 霍凌看一眼颜祺,小哥儿正在兜里找打火石,便小声道:“逃难来的,又不是哪个都命好。”</p><p> 霍峰意识到自己说错话,轻轻拍一下嘴。</p><p> 两兄弟短暂碰了个头,旋即分开,假装无事发生。</p><p> 颜祺找到了打火石,怎么也擦不着,只好唤霍凌。</p><p> “你看看这火石怎么了。”</p><p> 霍凌看颜祺的手都冻红了,他把火石接过来道:“外面天太冷,你手上力气不够。”</p><p> 换成霍凌,没两下就冒出了火星,颜祺赶紧拿干草引了丢进炉子里。</p><p> 馅饼摊支起来后,因霍峰和霍凌扯嗓子叫卖,一个喊十月半施饼,一个喊庙前街馅饼便宜卖,引得不少人驻足。</p><p> 头一个来问施饼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霍凌看到她这时节还穿着单布鞋,身上的旧棉衣衣摆风一吹就能飘起来,说明里面填的棉花已经快跑光了,便知日子确实不好过。</p><p> “你们这儿的馅饼当真不要钱?”</p><p> 霍凌点头道:“今天十月半,馅饼不收分文,无论老幼,一人能领一个素馅饼。”</p><p> 这边领一个馅饼,再去城隍庙领一碗粥,对于家里揭不开锅的人来说,就是不错的一顿饭了。</p><p> 关外天寒地冻,冬日里没有存粮的人家会很难过。</p><p> 本以为老婆婆是孤身而来的,不料问清楚后,她却走了,半晌后领来一对小孩子,看着不比霍英高多少,冻得脸蛋通红,袖子和裤腿都短了一截。</p><p> “这么大的孩子也能领一个?这是我孙子和孙女。”</p><p> “能。”</p><p> 霍凌答应下来,颜祺见状包了三个饼,口中叮嘱道:“有些烫。”</p><p> “烫点好,烫了暖和。”</p><p> 祖孙三人见真的给了饼,还是热乎乎油汪汪的,连道了几声谢。</p><p> “你们是善心人,都能长命百岁。”</p><p> 既开了头,后面就好说了。</p><p> 来领饼的有街上的小叫花,有吃不起饭的孤儿孤女,有拉二胡讨饭的瞎眼老汉……</p><p> 大家也都知道这种布施是给冬日里饿肚子的贫苦人准备的,凡是兜里有钱吃得起饭的,不见厚着脸皮上来问。</p><p> 又或者就算有心,也没那</p> ', ' ')('\n <p>个胆子。</p><p> 霍凌和霍峰两个汉子守在摊前,一瞧就知道是村户出身,做惯力气活的。</p><p> 而城隍庙那边,施粥不单为救济,而是为了广结善缘,无论什么人都能去盛一碗。</p><p> 霍峰见霍凌和颜祺走不开,便把霍英留下,自己端了个家里带来的大碗去讨了一碗,四人一人沾了几口,如此分着喝了。</p><p> 庙里的粥熬得久,米豆都软糯,喝着还有点香。</p><p> 除却布施出去的饼,也有人是来赶集逛庙会,专门寻他们的摊子买馅饼吃,一听今天荤素都能便宜一文,都觉捡了便宜。</p><p> “你们家送的饼,和卖的不一样么?”</p><p> “那个是纯素的,没有鸡蛋,不过其它几样菜都多加了些。”</p><p> 霍凌跟人解释,颜祺给出四个饼,他则收了二十二文钱。</p><p> “吃好您再来。”</p><p> “都已经来好几回了,但凡往这边走,不买两个就好像少了点什么。”</p><p> 那汉子抬抬手,“你们家生意越来越好了,可别做着做着变了味道。”</p><p> 霍凌笑道:“不至于,这馅饼可是我夫郎费了好大工夫才想出的方子,差一点就不是那个味儿。”</p><p> 汉子“嚯”了一声,“还是秘方啊?”</p><p> “不敢说,但绝对只有我们家做得出来。”</p><p> “行,只要一直是这个味儿,我就一直来。”</p><p> 等人走了,颜祺看了一眼霍凌,后者冲他轻轻挑眉。</p><p> 小哥儿抿唇浅笑了笑,他猜出霍凌是故意这么说的,好凸显出自家馅饼的与众不同。</p><p> 别看只是几文钱的东西,若说的玄乎一点,就会多一些人因为好奇而买账。</p><p> 何况他们也不是那等只讲噱头的,起码馅饼是真的好吃。</p><p> 但凡多卖个几年,还能不被人学个七八成去,到那时估计真能称得上是秘方了。</p><p> 一个时辰过去,送的一百个饼全都没了,见了来迟的人失望的模样,颜祺心里怪不是滋味。</p><p> “本觉得一百个够多了,现在却觉得太少。”</p><p> “咱们尽到了心意就成,下次赶上节庆,还能再来。”</p><p> 霍凌指了指街旁道:“除了城隍庙和咱们家,今日这条街上的酒楼食肆茶铺子,大都会做些善事,给口吃的或是舍份热茶汤,来了的人总不会空着肚子走。”</p><p> 这么一想,颜祺好受了不少。</p><p> 他们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能做的确实有限,只求“无愧于心”四个字罢了。</p><p> “来,吃糖葫芦!”</p><p> 方才最忙的那阵过去,霍峰就带着闺女去逛庙会了,回来时霍英手里举着一串糖葫芦在啃,霍峰手里还有另外两串。</p><p> “这是你们两口子的。”</p><p> 霍凌挑一串更大的给颜祺,留下一串,吃之前问霍峰:“你吃了没?”</p><p> 霍峰摇头,“我不吃,你们吃。”</p><p> “我吃这种甜东西也吃不多,咱俩分这一串吧。”</p><p> 要么说还是兄弟之间最懂彼此,霍凌知道霍峰不是不爱吃,而是作为已经当了爹的人,不好意思在外面吃。</p><p> 他俩小时候家里不短吃穿,每回进城都能赚得两串尝鲜,那时候霍峰就没少吃,还总撺掇霍凌去跟爹娘要。</p><p> 果然他说罢,霍峰便勉为其难道:“那你先吃,吃不完的给我。”</p><p> 霍凌笑笑,先吃掉了最上面一个。</p><p> “咔嚓”两下,糖壳子咬起来是脆的,里面则是冰冰凉凉的红山楂。</p><p> 假如不是过节带着孩子来,没人想得起买这种哄小孩的吃食。</p><p> 颜祺早就忘了糖葫芦什么味道了,今天得了一串,漂亮的如同过年时的红灯笼,他看了一阵才舍得下嘴。</p><p> “嘶,好冰。”</p><p> 咬下去的时候以为就是糖裹山楂,没成想里面的山楂都冻成冰沙了,吃起来全然没了酸味,有点像是在嚼酸甜味的雪粒子。</p><p> “忘了跟你说,你咬下来含在嘴里,含热了再嚼,不然冰得牙疼。”</p><p> 霍凌看颜祺的神情,就知道是一口咬到了“冰坨子”。</p><p> 霍峰笑道:“在我们关外,糖葫芦和冻梨一样,只在冬天卖,吃的就是这个味儿。”</p><p> “关外虽然冬天长,可实在是有意思。”</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