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征第一次听到曼娘说这些,他愣在了原地。<br />\n曼娘两世的愤慨涌上心头:“我克勤克俭兢兢业业,你就这么报答我?你拿走了我家的钱财,连我父母的尸首都不愿意张罗!”<br />\n“没有,我没有!”游征急切辩解,“红颜要么是我麾下战死将领的遗孀要么是我收服的匪类,外室不是我的,是太子的,我代他抚养而已!帝姬则是她一方有情,我从未回应过!前世是我不顾前途跪下求官家给你爹娘留个全尸,我跪了一天,腿都伤了,所以才没去给岳父母收尸。”<br />\n“是吗?”曼娘问。<br />\n“真的!”游征急急剖白,他的眼里闪过一丝欣喜,“曼娘,若我不是对你情根深种,又怎么会在回到侯府后还派人将你接过去?我只是不善言谈,习惯将万事都藏在心里,才致使你我渐行渐远。”<br />\n“你不说清楚那要怪谁呢?”谁知曼娘却冷笑起来,“我待你继母孝顺做错了吗?倘若你觉得不对为何不与我事先说明?什么都要我去猜!去摸索!我一步做错得来的就是你的甩脸子和冷漠?我怎么知道啊!”<br />\n她说到最后眼泪簌簌掉了下来,心里却格外畅快,前世那些淤积的块垒似乎在今日尽数被冲散。<br />\n“曼娘,是我错了。”游征低声下气,他见曼娘哭了,涌起了希望,“你还是在意我的对吗?误会说清我们便是一家人对吗?”<br />\n谁知曼娘擦干眼泪,她骄傲得抬起头:“当初是我见色起意,不知你秉性便草率婚嫁,既然前世你我已经和离,那今后是陌路。”<br />\n“现在,请游大人让开,我要走了。”<br />\n说罢就挺起胸膛,毫不犹豫从他身边走了。<br />\n游征看着曼娘打马而过的身影。<br />\n她的脸颊被朔北的烈日晒得浮起了淡淡的雀斑,嘴唇因缺水而龟裂,身上的衣裳也是不起眼的粗布麻裳,<br />\n可是她腰背挺得笔直,骄傲如北地唯一的王。<br />\n“她只身来这里,还不是为了牧倾酒?”<br />\n一想到曼娘心有所属游征心里就一阵刺痛。<br />\n前世,牧倾酒也如这次一样起兵,只不过前世游征选择了瓜分他的胜利,这一世嘛……<br />\n这一世,他要牧倾酒死。<br />\n游征下定了决心。<br />\n**<br />\n曼娘走着走着,忽然觉得不对劲。<br />\n游征这几年并没有在朝堂上有什么前瞻之举,这不对劲!<br />\n如果他真的那时候就重生了的话,他定然会做得更完美!<br />\n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游征原先想起的只是片段,这回想起的是全部!<br />\n曼娘起了一身汗,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快!我们去追青雪娘子,要她帮个忙!”<br />\n第七十二章 大口蘑<br />\n河中府城外三十里处。<br />\n胡人漫山遍野。<br />\n如耐心等待猎物血竭死去的夜狼。<br />\n被他们围在中间的是一处小小的山坳。<br />\n山坳内只有百余人, 靠着简陋的残垣断壁抵挡着敌军的羽箭。<br />\n每人都已经筋疲力尽,全靠一口精气吊着。<br />\n他们已经三个昼夜不曾阖过眼了。<br />\n“杂碎!”一个小兵卒看着河中府的方向,狠狠往地上啐了一口。<br />\n“等老子突围出去, 就是爬也要爬到临安告御状!把游征那厮告倒!”他的同伴边嚼草根边咒骂。<br />\n十天前,前头斥候禀告说南边三十里出现胡人足迹。<br />\n一行人定下了作战的打算:牧倾酒率精锐出城当先锋,派出主力从后协助。<br />\n牧倾酒带领精锐一骑绝尘把胡人的锐气一扫而空。<br />\n谁知后续要协助的主力不见踪影。<br />\n派出斥候探查, 回来后带了坏消息:游征那厮居然趁着守城将领不备之际,命人以“私通外敌”之名将守城将领送进了监牢, 自己牢牢把控了河中府。<br />\n他带着太子手谕, 底下将领也不敢违抗。<br />\n最后还是牧倾酒稳住了局面。<br />\n他挑出几位斥候, 命令他们潜伏出去寻各路守军求援, 自己则做出一副闲散样子。<br />\n敌军本来怀疑宋人起了内讧, 谁知宋军岿然不动。<br />\n他们盘旋了五日,终于忍不住试探了一番。<br />\n果然不远的应天府并没有援军驰出。<br />\n胡人大喜。<br />\n立即起兵杀敌。<br />\n可是牧倾酒带着将士们用尽了各种计策, 虚虚实实,愣是将胡人打退了不少。<br />\n随着围攻时间越久, 胡人也渐渐确认了被困其中的是大宋的冠军侯牧倾酒。<br />\n这少年郎是他们眼中的眼中钉,胡人的皇帝甚至还下了旨意说要捉活的。<br />\n是以他们才残喘了这么久。<br />\n牧倾酒打开了随身所带的酒囊, 将它递给了诸将士:“大伙儿将这酒喝了, 我们就突围出去。”<br />\n派出去求援的斥候们至今还不回来,只怕要么是遇到了不测要么是别人不愿意派出援军。<br />\n他盘算好了, 一直守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倘若能出其不意突围出去还能有一线生机。<br />\n将士们振奋下去。<br />\n然而下一刻他们就发现主将制定的计划居然是他来拖住敌人, 其余人合成一股突围出去。<br />\n当即纷纷反对起来:<br />\n“不!”<br />\n牧倾酒喝令:“主将有令,不得违抗!”<br />\n将士们含着泪。<br />\n胡人的耐心在减少,在午后时他们终于结集了大部队,来了最后一击。<br />\n牧倾酒依他所计划的, 从西边一人一骑,拖着一杆长抢出了突围。<br />\n他身手敏捷出手又极狠。<br />\n居然拖住了敌人的大部队。<br />\n可惜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有个胡人趁着他弯腰刺出了一杆长矛——<br />\n恰在此时一柄冷冰冰的剑刃闪过,<br />\n将长矛打歪。<br />\n“叮当”,金属的碰撞声。<br />\n他将牧倾酒救下。<br />\n牧倾酒一回身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他将手中的□□刺了出去,<br />\n脱手刹那拱手道谢:“谢过壮士。”<br />\n“我不唤做壮士,我唤做侠客。”那少年郎毫不客气,替他遮挡其余胡人的冲刺。<br />\n牧倾酒收回□□。<br />\n“我曾经答应了恒娘子要照顾你,那自然要照顾周全。”<br />\n恒娘子。<br />\n牧倾酒唇角浮起了微笑。<br />\n他拍了拍捆在马背褡裢上的一对护膝:“既如此,那我们便一起杀出去!”<br />\n那些突围出现的牧家军奋力杀敌。<br />\n他们知道自己表现得越勇猛,牵制过来的敌军数量就越多,主帅的压力也就越小。<br />\n正当奋力厮杀之际,<br />\n左翼忽然喊声冲天,<br />\n来了一队人马。<br />\n最上面飘着一副“周”字大旗。<br />\n是周石老将军!<br />\n原本疲乏的兵卒们忽得多了力气。<br />\n终于有援军来了!<br />\n援军到了!<br />\n他们越发奋力杀敌,力求与那队人马汇合。<br />\n忽如其来的援军让胡人士气大跌,谁知此时<br />\n右翼又来一面大旗,旗子上写着“青雪娘子”四字。<br />\n旗下同样是奋力喊杀的大军。<br />\n这样两支队伍突兀出现在战场上,<br />\n他们是来增援的!<br />\n三军汇合一处,越发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将胡人击退。<br />\n胡人如潮水般退去,牧倾酒也在将士的簇拥下见到了周石老将军。<br />\n他拱手道谢:“多谢老将军增援!只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