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朱由检唤来小太监,呈上笔墨桌案。<br /><br />“写吧,把你心中的名单写出来。”<br /><br />朱由检顿了顿,语气略显冰冷,“朕要的,是那本真正的账。”<br /><br />他微微笑着,却让魏忠贤不寒而栗,“如果后面发现账本为假,恐怕……”<br /><br />魏忠贤站在桌案前,挺直的身板又忍不住佝偻下去。<br /><br />他抬起那张满是血污和泪痕的脸,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br /><br />“陛……陛下……老奴……老奴……”<br /><br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终于在朱由检那冰冷的注视下,艰难地吐出了一句话:“老奴其实并不识字啊……”<br /><br />这话一出,连旁边一直紧绷着神经的周钰,都差点笑出声。<br /><br />朱由检一拍手,心中尴尬。<br /><br />前面的一系列交锋,他看似平静,其实心里也捏了一把汗。<br /><br />结果紧张之余,居然忘记这位权倾朝野的九千岁,实际上是个文盲。<br /><br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周钰,偏头示意:“长秋,你来代笔。”<br /><br />“啊?”<br /><br />周钰心中一慌,但很快冷静下来。<br /><br />她模仿着朱由检冷淡的模样,板起小脸,面无表情地走到桌前坐下。<br /><br />她提起笔,内心在颤抖。<br /><br />这可不是寻常的抄书写字,这记录下的每一个名字,都可能意味着一场朝堂的腥风血雨。<br /><br />她定了定神,饱蘸墨汁,抬头朝魏忠贤看去。<br /><br />魏忠贤内心最后权衡了一下,决定抓住这最后的机会。<br /><br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进忠”表演。<br /><br />“兵部尚书崔呈秀,此人……巨贪。但不能不说,此人能力是有的,尤其擅长揣摩上意,三大殿重修的差事,便是他一手操办,办得……先帝很是满意。”<br /><br />周钰悬着手腕,腰背挺得笔直,眉毛严肃地竖着,笔尖在宣纸上沙沙作响。<br /><br />她写下的是一手极为秀丽的簪花小楷,字迹娟秀,带着一丝闺阁女儿的柔美。<br /><br />朱由检只看了一眼,便伸手按住了周钰的手腕。<br /><br />“等等。”<br /><br />他拿过笔,在另一张宣纸上,迅速地画下了一个表格。<br /><br />第一行,姓名。<br /><br />第二行,官职<br /><br />第三行,贪腐。<br /><br />第四行,能力。<br /><br />第五行,事迹。<br /><br />简洁,明了,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br /><br />“按这个来。”朱由检将笔递还给周钰,“这样,朕看得清楚。”<br /><br />周钰看着这个从未见过的古怪格式,眼中闪过一丝茫然,但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br /><br />魏忠贤看着那个表格,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震撼。<br /><br />这位新君的心思,缜密得可怕。<br /><br />他不再犹豫,按着新君给的模板,竹筒倒豆子一般,将他脑中的那本账,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br /><br />“吏部尚书周应秋,巨贪,能力……中等,全靠逢迎。”<br /><br />“刑部尚书薛贞,小贪,为人唯唯诺诺,不堪大用。”<br /><br />“……”<br /><br />“翰林院编修吴孔嘉……此人不贪,行事果决,做得一手好文章。”<br /><br />听到这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个名字,朱由检的眉头,不易察觉地挑了一下。<br /><br />阉党中,入得你魏忠贤眼的居然还有不贪的?<br /><br />魏忠贤絮絮叨叨,足足讲了近半个时辰。<br /><br />从内阁六部,到地方督抚,一个个名字从他口中吐出,又被周钰用那娟秀的字体,工工整整地填入那个冰冷的表格之中。<br /><br />待到魏忠贤口干舌燥,终于停下时,周钰面前的纸张,已经密密麻麻地堆了十几页。<br /><br />“陛下,老奴……老奴能记住的,就是这些了。”魏忠贤喘着粗气,声音嘶哑,“其余的那些,还没资格入咱家的眼。”<br /><br />话语中,竟还带着一丝病态的自得。<br /><br />朱由检没有说话,只是拿过那几页纸,仔细地翻看着。<br /><br />他敏锐地发现,除了司礼监、东厂、锦衣卫这三个厂卫衙门,其他名字居然惊人地集中。<br /><br />兵部、工部、太仆寺,这几个衙门,密密麻麻,几乎全是阉党的人。<br /><br />朱由检看着魏忠贤,问道,“为何全在兵部、工部、太仆寺?”<br /><br />魏忠贤闻言自得地一拱手。<br /><br />“先帝最重之事不过二者,辽事,大工。”<br /><br />“我等为臣子者,自当为君分忧。先帝看重什么,我们自然就要把什么做好。”<br /><br />他脸上又露出那股子憨厚、卑弱的神色。<br /><br />“三殿鼎建,两载告成,工大费省,前后不过596万两,节省金钱数百万不止。”<br /><br />“辽事自萨尔浒以后日渐糜烂,然到如今,竟有宁远、宁锦大捷,使建奴再不敢轻易叩关。”<br /><br />“先帝登基后不过数载,就尽罢东林门户,朝中不再党争,后又励精图治,国事如今已日渐好转了。”<br /><br />朱由检听着他的表功,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地问道:“那户部呢?”<br /><br />他盯着魏忠贤,一字一顿地问道,“为什么户部没有你们的人。”<br /><br />魏忠贤闻言,突然支支吾吾,“这……国税艰难,户部实在不是一个好去处。”<br /><br />“这些攀附过来的人,毕竟想从快从好,是故多不愿去户部。”<br /><br />他心中已经意识到不对,话风一转。<br /><br />“然而我等臣僚也已意识到国用不足,纷纷捐俸相助,以补国用,为先帝分忧,为社稷尽忠啊!”<br /><br />朱由检面上不置可否,心中却已经开始不耐烦了,他摆摆手,问出最后一个问题。<br /><br />“你觉得,天下之事,如今如何?”<br /><br />魏忠贤精神一振,他知道,这是最后的考量,也是他最后的生机。<br /><br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仿佛不是在回话,而是在阐述一篇经世济国的策论。<br /><br />“回陛下,天下之事,正在变好。”<br /><br />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br /><br />“辽东宁锦固若金汤,建奴再难寸进。四川奢安之乱已平,西南可保无虞。这些都是先帝在时,一力促成的。”<br /><br />“天下最大的难处,在于国用。东林门户,好起党争,又只会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空谈,却不肯与国分忧。”<br /><br />“各地夏税秋粮连年逋欠,这些伪君子却只会说免税免税,从来不知道国事艰难。”<br /><br />“若非先帝圣明,乾纲独断,命我等内臣去收取商税、矿税,贴补国用,辽东的军饷、九边的冬衣,从何而来?这天下,怕是早就处处烽烟了。”<br /><br />说到这里,他的眼中流露出一丝真诚的崇敬与伤感。<br /><br />“先帝爷他……才是真正看得清天下大势的人。他知道,要让这大明朝转起来,就不能只靠那些空谈的文官。老奴……不过是先帝爷手上的一把刀,一把快刀罢了。”<br /><br />“只可惜,天不假年……”<br /><br />他长叹一声,神情落寞,仿佛在为先帝的逝去而真心哀痛。<br /><br />朱由检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br /><br />他不得不承认,魏忠贤这番话,说得极有水平。<br /><br />将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归结为先帝的“圣明”和“不得已”,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为国背负骂名的孤臣。<br /><br />这番话,既是在表功,也是在试探,更是在试图将自己和天启牢牢绑定在一起。<br /><br />但这番话,也暴露这个魏忠贤,真的不过中人之姿,他的能力恐怕都点在內宫争斗和如何固宠上面了。<br /><br />天下之事,哪里是非此即彼。<br /><br />大明,就要亡了啊,你在这里给我国事渐好?<br /><br />朱由检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br /><br />然后,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着魏忠贤。<br /><br />“那么,皇兄他……知道吗?”<br /><br />话音落下,大殿之中,空气仿佛瞬间凝固。<br /><br />魏忠贤脸上的所有表情——自信、伤感、忠诚——都在这一刻,尽数碎裂。<br /><br />他整个人如遭雷击,僵在了原地。<br /><br />这个问题,像一把最锋利的剑,瞬间刺穿了他所有的伪装和心理防线。<br /><br />先帝知道吗?<br /><br />他知道自己是忠心耿耿,还是知道自己是权倾朝野?<br /><br />他知道自己是在为国分忧,还是知道自己是在借机敛财?<br /><br />魏忠贤的脑中,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br /><br />他想起天启皇帝在听司礼监汇报时,一边做手工,一边倾听,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管,却又都在意。<br /><br />他想起天启握着他的手,温和地叫他魏伴伴,又钦赐顾命元臣忠贤印,临终还与信王托孤,言称忠贤可用。<br /><br />他想起有一次他纵马御前,却被天启直接射死马匹,加以责问。<br /><br />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从他的心底最深处,猛地窜了上来。<br /><br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皇帝最锋利的刀,可……有没有可能,自己也只是皇帝用脏了,随时准备丢掉的夜壶?<br /><br />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脊背。<br /><br />大殿里死一般的寂静,他能听见自己心脏疯狂跳动的声音。<br /><br />良久,久到朱由检以为他不会再回答。<br /><br />魏忠贤才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从喉咙里挤出几个字,声音沙哑而苦涩。<br /><br />“老奴……不知。”<br /><br />“很好。”<br /><br />朱由检点了点头,站起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身。<br /><br />“朕很满意。前面允你之事,全都作数。”<br /><br />他对着殿外,扬声道:“来人。”<br /><br />两个一直候在殿外的小太监,立刻跑了进来,跪在地上。<br /><br />“带厂臣下去吧。”朱由检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让他,走得体面些。”<br /><br />“不!陛下!陛下饶命啊!”<br /><br />魏忠贤直到此刻,才终于意识到,死亡真的降临了。<br /><br />他所有的算计,所有的希望,在这一刻全部化为泡影。<br /><br />他猛地扑倒在地,想要冲向御案,却被两个小太监死死架住。<br /><br />朱由检扣了扣桌子,轻声说道。<br /><br />“厂臣,想必你还记得王安吧?”<br /><br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br /><br />“给你自己,也给朕的皇兄,留最后一点体面吧。”<br /><br />说完,他挥了挥手。<br /><br />两个小太监做此大事,心中惶恐至极,但仍然强忍着害怕,架着不断挣扎哀嚎的魏忠贤就往外拖。<br /><br />魏忠贤却不要什么体面,拼命哭喊,叫声凄厉无比,在这乾清宫中回荡,令人毛骨悚然。<br /><br />一个小太监焦急地看向朱由检,吓得魂飞魄散,情急之下,直接伸手去捂魏忠贤的嘴。<br /><br />可一个将死之人的力气何其之大,哪里捂得住。<br /><br />那小太监被逼得急了,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竟是攥起拳头,对着魏忠贤的嘴,猛地砸了下去!<br /><br />“砰”的一声闷响,伴随着几颗牙齿的脱落,魏忠贤的哀嚎,变成了一阵含糊不清的呜咽。<br /><br />那小太监还不罢休,竟是将自己的拳头,直接塞进了魏忠贤的嘴里,死死地堵住了他所有的声音。<br /><br />魏忠贤的身子剧烈地扭曲着,四肢疯狂地抽搐,那双浑浊的老眼瞪得滚圆,充满了无尽的恐惧与不甘。<br /><br />很快,一切都归于平静。<br /><br />大殿里,只剩下淡淡的血腥味。<br /><br />朱由检静静地站着,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br /><br />他转过身,看向旁边早已吓得俏脸煞白,呆若木鸡的周钰。<br /><br />“长秋不要慌,有我在呢。”<br /><br />“走吧,先随我去见见皇嫂,回来再陪你看看这乾清宫长啥样。”<br /><br />周钰的身子轻轻一颤,这才如梦初醒,她看着眼前的夫君,茫然地点了点头。<br /><br />“啊?哦……好。”<br /><br />朱由检牵着周钰的手,转身就走。<br /><br />却突然发现两人握手之处全是汗水。<br /><br />【本章史料】<br /><br />1.阉党名单最开始东林内阁定的是几十个人,崇祯不满意,扩大到两百多人。我看了这份名单,确实兵部、工部、太仆寺(管战马的),阉党最多。<br /><br />户部有个郭允厚,但他只是第五等而已。再结合明末户部这悲催的工作,我挺难想象有什么忠贞爱国的阉党愿意去。<br /><br />2.关于阉党对工作的挑选,也不全是我杜撰,宁远、宁锦之前,明廷视辽东为畏途。高第甚至不想去上任,是魏忠贤逼他去的。<br /><br />但是两次守城胜利后,袁崇焕再怎么谄媚魏忠贤都没用了,直接被拿下,阉党要去分胜利果实了。<br /><br />所以不管我对袁崇焕后来的事情什么看法,对宁锦,宁远两战的含金量怎么看。在那个万马齐喑的节点,他确实是中流砥柱。<br /><br />3.天启不是文盲+木匠皇帝,有空我会开个《题先帝熹宗疏》详细讲讲,他某种程度比崇祯聪明。<br /><br />4.天启射杀魏忠贤马匹为史实,来自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但天启对魏忠贤究竟什么态度,如果他不死,魏忠贤继续做大,下场是不是和刘瑾一样?我不知道,我也没给答案。<br /><br />5.王安是明光宗他爹的司礼监秉笔,内书堂出来的,和东林党关系很好。<br /><br />内书堂是个重要的地方,写明朝内廷,不应该不写内书堂,我后面找个机会写一写。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