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有背景,不怕得罪人
('\n\t郭长河微微俯身,语气带着试探的问道:<br /><br />“郑书记,您还记得去年县里来的那位年轻人吗?叫贺铮。”<br /><br />“贺铮?”<br /><br />郑仪手指在桌面上轻轻一点,似乎对这个名字有印象。<br /><br />“对,就是他。”<br /><br />郭长河声音沉稳。<br /><br />“他是去年从省交通厅调下来的,据说是贺副厅长的侄子,本来是要镀个金就走,但不知怎么一直没动。这人很年轻,三十出头,在省里跟过几个大项目,业务扎实,做事雷厉风行。”<br /><br />郑仪目光深了几分,但没说话,示意他继续。<br /><br />郭长河微微点头,继续道:<br /><br />“贺铮来青峰县后,一直在交通局项目办挂了个闲职,不怎么掺和局里的旧事。但上个月,青山镇那条扶贫公路验收时,他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撕了验收报告,说工程质量不达标,要求返工重做,硬是把马红军手下那帮人逼得连夜加班整改。”<br /><br />郑仪点了点头:<br /><br />“这事我听说过。”<br /><br />郭长河语气凝重:<br /><br />“贺铮这么做,等于直接打了马红军的脸。当时交通局里不少人等着看他笑话,结果呢?最后那条路真的重新铺了,老百姓都说比之前强了十倍!而且……”<br /><br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br /><br />“贺铮当时还直接给省厅打了报告,说青峰县扶贫公路质量存在系统性风险,要专项核查,马红军出事,这事也是导火索之一。”<br /><br />郑仪轻轻“嗯”了一声,目光深邃:<br /><br />“这个人,不怕得罪人?”<br /><br />“不仅不怕,他还专门挑硬骨头啃。”<br /><br />郭长河沉声道:<br /><br />“而且他背景特殊,省里有人盯着,局里那些老人想动他也不敢。最关键的是,他根本不跟周阳那帮人一条船!”<br /><br />郑仪沉默片刻,忽然问:<br /><br />“贺铮为什么留下来?”<br /><br />郭长河摇头:<br /><br />“具体原因不清楚。但我猜测,他可能是主动留下来的。”<br /><br />“哦?”<br /><br />“上个月,有人想调他回省厅,他居然没走。”<br /><br />郭长河眼神带着不明的意味。<br /><br />“我听说……他跟人说过一句话,‘青峰县的路还没修明白,我走什么走?’”<br /><br />郑仪笑了笑。<br /><br />有意思。<br /><br />一个有背景、有能力,却不急着往上爬,反倒想把事做成的年轻人?<br /><br />“郑书记。”<br /><br />郭长河观察着郑仪的表情,谨慎道:<br /><br />“贺铮资历是浅了点,但他不怕得罪人,业务过硬,又有省厅的关系。如果让他来当这个局长,不仅能镇住交通局那帮老油条,还能借他的关系,争取更多省里的项目资源……”<br /><br />“他现在人呢?”<br /><br />郑仪问,声音听不出情绪。<br /><br />“还在局项目办,没动。”<br /><br />郭长河立刻回答。<br /><br />“马红军进去后,局里几个老资格争得厉害,贺铮……没掺和。”<br /><br />“找个时间,叫他来我办公室一趟。”<br /><br />“好!我马上安排!”<br /><br />郭长河心头一块巨石轰然落地,几乎带着一丝劫后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余生的庆幸,迅速退了出去。<br /><br />门关上。<br /><br />郑仪的目光扫过桌角那份交通局内推人选名单,那上面刺眼地排在第一位的,正是郭长河刚才欲言又止、最终被他自己狠心割舍的刘永胜。<br /><br />他拿起红笔,在“刘永胜”三个字上,划下了一个凌厉果断的叉!<br /><br />第二天下午三点。<br /><br />贺铮跟着高琳走进郑仪办公室的时候,没有丝毫初见的拘谨。<br /><br />他穿着一件半旧的藏青色工装夹克,裤腿上甚至还带着一点在工地沾染的、未曾完全拍干净的灰土痕迹。<br /><br />三十出头的样子,身材挺拔如劲松,面容算不上英俊,但棱角分明,尤其是一双眼睛,始终保持着沉静。<br /><br />那是一种长期专注于技术、习惯于在复杂工程数据中寻找真相的人所特有的眼神。<br /><br />“郑书记,贺铮同志到了。”<br /><br />高琳的声音平稳无波。<br /><br />郑仪从文件上抬起头。<br /><br />四目相对。<br /><br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空气中甚至弥漫着一种无声的审视与衡量。<br /><br />郑仪的目光,是俯瞰全局、执掌权柄的沉静与压力。<br /><br />贺铮的眼神,是洞悉本质、追寻真实的纯粹与锐利。<br /><br />短暂的几秒,仿佛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碰撞、试探。<br /><br />“贺铮同志,坐。”<br /><br />郑仪指了指对面的椅子。<br /><br />贺铮依言坐下,腰背挺直,没有多余动作,目光坦然迎视着郑仪。<br /><br />“青山镇那条路,后来修得怎么样?”<br /><br />郑仪开口,没有绕任何弯子,直指核心。<br /><br />贺铮的回答同样干脆利落:<br /><br />“返工后,达到了二级公路标准,能撑十年。”<br /><br />顿了顿,又补充一句。<br /><br />“但成本超了5%,因为当初的招投标合同里,偷工减料的余地是预先设计好的。”<br /><br />郑仪微微眯眼:<br /><br />“这么肯定?”<br /><br />“每一车沥青的标号,我都查过。如果按合同上的用料标准施工,根本不可能在预算内完成。”<br /><br />郑仪手指轻轻敲击桌面:<br /><br />“所以,你认为问题出在合同上?”<br /><br />“合同只是表象。”<br /><br />贺铮眼神锐利。<br /><br />“根子在人。”<br /><br />“哦?”<br /><br />“招投标流程造假,施工队层层转包,监管形同虚设。”<br /><br />“这条路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在分钱。”<br /><br />办公室里安静了起来。<br /><br />郑仪沉默片刻,忽然换了话题:<br /><br />“听说你是贺副厅长的侄子?”<br /><br />贺铮眉头微皱:<br /><br />“是。但这和路没关系。”<br /><br />“有关系。”<br /><br />郑仪的声音低沉而有力。<br /><br />“如果让你当交通局长,你是先查清马红军的案子,还是先保证今年扶贫道路按期完工?”<br /><br />贺铮毫不犹豫:<br /><br />“同时做。”<br /><br />“怎么做?”<br /><br />“查案子要人证物证,现有班底我一个不信,得从省厅调专案组;修路要钱要人,现有班子一个不换,活就干不成。”<br /><br />“换谁?怎么换?”<br /><br />“项目上贪过的,一个不留;技术上不行的,调岗培训;肯干事能吃苦的,破格提拔!”<br /><br />贺铮的声音斩钉截铁。<br /><br />“局里不敢动的人,我来动;县里压不住的关系,我请省厅压!”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