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ziyunshux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t雍平七年,五月十日夜,蓟镇,中军节堂。<br /><br />厚重的帷幕挡住了烛火的光芒,左右两侧站着披甲亲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气氛压抑。<br /><br />“岳钟琪。”<br /><br />“你要做什么?”<br /><br />“你这是在谋反。”<br /><br />蓟镇总兵祖翀被五花大绑的押在堂前,一脸怒容的盯着堂上之人。<br /><br />“快走!”<br /><br />“你们是什么人?”<br /><br />“来人啊,有人造反了。”<br /><br />外间传来一阵阵嘶喊声,脚步声此起彼伏,一个个衣衫不整的身影被锦衣军一一押送入内,当他们看到堂上站着的挺拔身影时,一个个眼中露出了惊疑不定之色。<br /><br />头戴燕居冠,身着麒麟服,腰缠玉带,脚踏皂靴,佩三尺长剑,仅仅是背对着他们,岳钟琪高大威猛的身形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令人仰望。<br /><br />“伯爷。”<br /><br />“蓟镇自总兵以下,协守副总兵三人,参将十二人,游击将军六人,游击十人,守备八人、坐营官八人、中军官一人、提调二十六人已全部缉拿。”<br /><br />一席赤色大红圆领官服,头戴蓝色乌纱帽,腰挎绣春刀的青年高声禀报道。<br /><br />“做的不错。”<br /><br />岳钟琪转过身来,身姿挺拔如松,双手背于身后,神情庄重肃穆,略显粗糙的皮肤布满风霜刻痕,锐利似鹰隼般的双眸迸射出精光,扫视着在场蓟镇将领们。<br /><br />“张佥事。”<br /><br />“接下来还要劳烦你调动蓟镇锦衣军,擒拿治下二十一个千户所的一应军官。”<br /><br />尽管眼前之人只是正四品的锦衣军指挥佥事,但岳钟琪丝毫不敢小觑他,只因锦衣军除了都指挥使、2个指挥同知,权利最盛的便是4名指挥佥事。<br /><br />要不是贾琰派出锦衣军指挥佥事张钦,及时调动了蓟镇的锦衣军百户,还真不可能这么顺利控制整个蓟镇的指挥中枢,拿下这么多将领。<br /><br />“分内之事,伯爷客气了。”<br /><br />“我这就去安排。”<br /><br />张钦面色冷峻,立即离开了中军节堂。<br /><br />“本将,临洮伯岳钟琪,奉皇命调任蓟镇总兵。”<br /><br />俯瞰下首,岳钟琪掷地有声的话语响彻整个中军节堂,在所有人脑海中回荡。<br /><br />‘临洮伯、蓟镇总兵?’<br /><br />一时间,蓟镇将领们无不露出惊诧之色,国朝大肆封赏大同一役的功臣,他们距离最近,又怎会不知道,偏偏在这个时候,岳钟琪出现在了蓟镇,还是以新任蓟镇总兵的身份,未免让人胆颤心惊。<br /><br />“放你娘的狗臭屁。”<br /><br />蓟镇总兵祖翀艰难的挣扎着起身,大骂道:“你说你奉了皇命,圣旨拿出来。”<br /><br />“国朝将领调任,凡三品以上,必须有兵部调令,你的调令呢?”<br /><br />“没有圣旨、调令,你敢贸然缉拿我等,你要造反吗?”<br /><br />轰隆!<br /><br />此话一出,炸响了整个中军节堂,蓟镇将领尽皆面露不善之色,要不是他们一个个都被羁押在地,这会儿,恐怕所有人都已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经拔刀相向了。<br /><br />“祖翀。”<br /><br />“你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br /><br />岳钟琪瞥了一眼祖翀,冷冷道:“兵部册上记载蓟镇应有战兵五万,辅兵不计数。”<br /><br />“蓟镇如今战兵不足两万,剩下的人在哪?”<br /><br />“兵部的军饷每年可是没少发,这些银两进了谁的腰包。”<br /><br />“蓟镇治下二十一个卫所,屯田大多掌握在谁手里,需要本将一一说明吗。”<br /><br />“九边重镇,天下卫所,哪个不是这么做的,你为何寻着本镇不放?”<br /><br />谁知,蓟镇总兵祖翀一脸不服气的说道。<br /><br />不单单是他,蓟镇将领们一个个不以为然,从前明时期起,吃空饷便是常态,若不吃空饷,让他们这些人每天指望着朝廷那些饷银过活,哪个不是叫花子。<br /><br />“本将实话告诉你。”<br /><br />“若有圣旨、调令,今天来的就不是锦衣军了。”<br /><br />“你猜一猜,为什么锦衣军动手?”<br /><br />怀抱双臂,岳钟琪一副淡然自若的样子。<br /><br />‘咯噔!’<br /><br />祖翀心神一动,有些不敢相信道:“是陛下?”<br /><br />“算你聪明。”<br /><br />岳钟琪继续道:“废话不多说。”<br /><br />“乖乖的交出账簿,那些金银细软藏匿之地一一说出来。”<br /><br />“本将可以做主,留你一条血脉,否则,祖家无后,你如何下去地府面见列祖列宗。”<br /><br />‘啪嗒!’<br /><br />祖翀如遇天雷,面色煞白,心如死灰,站都站不稳了。<br /><br />原来这一切的背后是雍平帝,皇帝要重整九边、卫所,先拿下他,用贪墨军饷为罪名,收集证据,从而在朝堂上发难,这就跳过了兵部调令这一环,直接定下事实。<br /><br />“我交。”<br /><br />沉思之后,祖翀做出了艰难的决定。<br /><br />“好。”<br /><br />岳钟琪满意的点了点头。<br /><br />随着这位蓟镇总兵的配合,蓟镇一应将领都表示配合,所有的账簿一一交了出来,藏匿金银细软的地点告诉给了他。<br /><br />深夜的蓟镇驻地一片躁动,数十名临洮伯亲卫接管了一万五千蓟镇战兵,封锁了整个三屯营,从上到下,凡是贪墨军饷、侵吞卫所屯田的将领无一例外,全都被抄家。<br /><br />与此同时,锦衣军在蓟镇辖下的二十一个卫所大开杀戒,卫指挥使以下军官连带着那些地方士绅、富商大贾都遭到了清算,神京以北、长城以南陷入了一片肃杀中。<br /><br />大明宫,含元殿。<br /><br />“太上皇。”<br /><br />“临洮伯在锦衣军的配合下已经抄了蓟镇。”<br /><br />“抄没所得田地约两万五千顷,金银细软不下千万两。”<br /><br />大明宫掌宫太监戴权站在御案下,低着身子禀报道。<br /><br />“呵呵!”<br /><br />倚坐在龙榻上的顺康帝睁开了双眸,浑浊的老眼一闪而逝的厉色:“一个蓟镇,两万五千顷良田,养活不了区区五万战兵,每年还要向国朝伸手索求无度。”<br /><br />“朕要是没记错的话,蓟镇初设,屯田不过一万两千顷,不过数十年,翻了一倍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br /><br />“蓟镇辖下的二十一个卫所军户百姓不少吧?”<br /><br />“太上皇圣明。”<br /><br />戴权接着回道:“蓟镇二十一个卫所合计约百万人,仅三屯营就有不下数万人。”<br /><br />蓟镇治下二十一个卫所全都分布在燕山以南、军都山以南,潮白河、滦河灌溉的广袤平原上,开垦田地非常便利,靠近京畿地方,人口聚集力度大。<br /><br />“嗯。”<br /><br />眼睑微动,顺康帝沙哑的声音在殿中响起:“21个卫所军户百姓不下百万,天下500个卫所至少是2000万百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br /><br />“老四这次倒是学聪明了,同意贾家子所请,从边镇着手,进而延伸至卫所,九边一旦解决了,那么内陆这些卫所的问题就不难处理。”<br /><br />“一个个抄过去,精简了军队,又得到了足够多的钱粮,实惠都落在了他手上,人是贾家子举荐,可这些人都是他的臣子,如果一个皇帝连降服臣子的心都做不到,那他就不配坐在皇位上。”<br /><br />“太上皇。”<br /><br />戴权避重就轻,禀报道:“镇国侯已经前往保定了。”<br /><br />“牛继宗性情稳重,由他来处理北直隶诸多卫所,编练卫军,厘定田地最为合适。”<br /><br />对此,顺康帝深以为然,满是褶皱的左手扬起,吩咐道:“你走一趟乾清宫,就说朕说的,烂了的那些暂时不必去管,另起炉灶便是。”<br /><br />“北直隶原本设了顺天府(京畿)、永平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今邢台)、广平府、大名府、通州、霸州、涿州、祁州、景州。”<br /><br />“此次裁撤卫所的军户约一百五十万人,分布在北直隶各地,设县是必然的趋势,单独设府不太合适,倒不如把这些直隶州一并取缔,重新设府。”<br /><br />“蓟镇治下21卫连同永平府,置唐山府、天津府、遵化府,五州六府并其余卫所置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邯郸府、清河府、常山府、大名府,宣化镇及下辖诸卫置宣化府。”<br /><br />“北直隶更易为河北行省,江阴侯府三等伯阎谦调任河北将军,统御五万河北卫军,驻保定。”<br /><br />“是。”<br /><br />闻言,戴权二话不说,径直出了大明宫,往乾清宫而去。<br /><br />不多时,乾清宫,养心殿。<br /><br />“朕知道了。”<br /><br />雍平帝听完戴权的转述,面无表情的说道。<br /><br />“奴婢告退。”<br /><br />戴权知道这位皇帝对自己不甚喜欢,麻溜的离开。<br /><br />“吱嘎!吱嘎!”<br /><br />伴随着一阵木轮摩擦地板的刺耳声音在殿内响起,角落处出现了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身影。<br /><br />“先生。”<br /><br />雍平帝注视着殿外的夜空,幽幽道:“朕做得到底是不如父皇的意。”<br /><br />“北直隶改为河北行省,置十一府,这等小事,父皇还要亲自交待一遍。”<br /><br />“河北将军,五万河北卫军交到阎谦手里,元从一脉的势力从十二团营延伸至整个河北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br /><br />“这五万人与其说是为了稳定河北行省,倒不如说是钳制朕,保定距离神京不足300里,稍有变动,五万人瞬息而至,河北卫军与十二团营一内一外,京师三大营的均衡之势已然被打破。”<br /><br />“陛下且宽心。”<br /><br />邬思道皱了皱眉,劝谏道:“太上皇所为或许并非是针对陛下。”<br /><br />“一旦北直隶卫所全部裁撤,五万卫军握在镇国侯手中,开国一脉的力量未免太强了。”<br /><br />“太上皇之所以定下河北行省循例,恰恰是支持陛下对国朝军制、地方的改革。”<br /><br />从他的角度来看,太上皇的所作所为恰恰是支持雍平帝的表现,单单任用元从一脉的人掌管五万河北卫军并不能说明什么,朝中能用的将领太少了,除去亲近武侯贾琰的人,剩下的便是元从一脉。<br /><br />五万河北卫军握在牛继宗手里,京师三大营十二万人,蓟镇的岳钟琪同样亲近贾琰,宣府镇还有五万战兵,岳家人未尝不是跟岳钟琪一个态度,光是京畿内外,贾琰直接间接控制的兵力将达到可怕的27万。<br /><br />开玩笑,27万大军掌控在一个臣子手上,太上皇睡不觉,难道陛下就睡得着了?<br /><br />心怀利刃,杀心自起,谁能保证贾琰握着如此之多的军队会规规矩矩的做一个臣子。<br /><br />“是与不是,待日后再见分晓。”<br /><br />雍平帝眼神复杂的说道:“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这些军户的安排。”<br /><br />“岳钟琪派人八百里加急送来捷报,蓟镇这些将领及其家眷多达上万人。”<br /><br />“核查后的军户人口112万,良田两万五千六百二十一顷,清点过后的金银细软折合一千三百万两。”<br /><br />“他把难题抛给了朕,这些人、田地、金银如何处置。”<br /><br />“先生有何教朕?”<br /><br />两百多万亩田地,接近国朝赋税一半的抄没说得,这还不包括北直隶剩下的十几个卫所。<br /><br />财帛动人心,哪怕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这一刻也有些情不自禁。<br /><br />“陛下。”<br /><br />邬思道正色道:“臣以为应当将田地全部分给军户百姓,由官府出具地契、田契。”<br /><br />“这些田地分下去,军户百姓一人不过2亩,但他们对陛下的忠心足以胜过千军万马。”<br /><br />“五万河北卫军都出自这些军户,还有五万蓟镇边军,陛下所为能够收十万大军的心。”<br /><br />“至于抄没所得,应先行支出宣府镇、蓟镇边军军饷,再支出河北卫军军饷。”<br /><br />“这不单单关系到河北行省,同样关系到山西、陕西行省,更要成为日后国朝的常例。”<br /><br />“嗯。”<br /><br />微微颌首,雍平帝想了想,唤了一声:“苏培盛。”<br /><br />“京军的军饷是多少?”<br /><br />大乾如今只有京军是募兵制,卫所兵、边军都是由军屯支付大部分开支,再由兵部拨付一部分现银。<br /><br />“启奏陛下。”<br /><br />乾清宫掌宫太监苏培盛不假思索的汇报道:“目前,京师三大营、十二团营军饷都是月银。”<br /><br />“步卒1.5两、骑兵2两,都中的米价每斗200文,即每升20文(一升米重1.25斤,十升为一斗)。”<br /><br />“哦?”<br /><br />雍平帝挑了挑眉,24万京军一年军饷支出约400万两白银,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br /><br />PS:锦衣军官帽颜色分为红、黄、蓝、白、绿、黑六色,袍颜色分为紫、绿、赤、青、黑五色,对应各级官职(都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镇抚、千户、百户及以下)<br /><br />通常成年人每年需要约120斤至180斤大米,18两银子可购得米1125斤。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
灵异鬼怪相关阅读More+

绝世神皇

佚名

太后风流:儿臣这孝心不要也罢

妖刀

疯狂农民工

佚名

综影视:绑定了万人迷系统怎么办

欢颜 。

综影视:拯救意难平男二们

小毛驴略略略

我的九个师娘倾国倾城

醉卧沙场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