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新生的泰拉
('\n\t做完这一切。<br /><br />苏武又想到刚刚和宋鸿的交谈中,对方隐晦的建议。<br /><br />如今吸纳了整个东洲接近一半的幸存人口,可以算作东洲主体的农家小院。<br /><br />再对外使用江河市避难所这个偏远城市的名称,已经不太合适。<br /><br />这是苏武之前一直有些忽视的地方。<br /><br />长久以来,他总是叫着农家小院叫习惯了。<br /><br />可在人类历史上,又有哪一座农家小院。<br /><br />能够容纳下10亿人口。<br /><br />再这么继续叫下去,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是对这么多人尊严和劳动的轻视。<br /><br />“既然有必要拥有一个正式的名称。”<br /><br />“那就叫泰拉吧。”<br /><br />“在古代神话中,泰拉是大地女神,亦是万物之母。会带来肥沃的土地与繁荣的生命。”<br /><br />“这也是农家小院未来的发展方向。”<br /><br />“如果说末世代表着一切与万物的终结。”<br /><br />“那么泰拉,就要成为人类生命的摇篮与乐土。”<br /><br />定下名称。<br /><br />苏武着手将其录入了人工智能的资料库。<br /><br />从这一刻开始。<br /><br />以后所有的对内,或者对外宣传。<br /><br />农家小院都将会以泰拉自称。<br /><br />外界。<br /><br />伴随着农家小院获得了正式的名称。<br /><br />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逐渐体现出来。<br /><br />最简单直观的表现。<br /><br />就是攻略其他避难所的过程,难度下降了接近三分之一。<br /><br />位于西荒高原的东洲首府,甚至是更遥远地方的联邦中心。<br /><br />也开始默认泰拉是属于可以与他们平等对话的势力。<br /><br />苏武吞并整个东洲大半人口和疆域的负面影响。<br /><br />就此悄然被压制下去。<br /><br />下午。<br /><br />在和长明市正式签订了转交协议后的半个小时内。<br /><br />一艘晨光级运输舰。<br /><br />便缓缓降落到长明市避难所最大的1号出口位置。<br /><br />开始转运第1批50万长明市避难所居民。<br /><br />按照苏武的规划。<br /><br />这一次的转移过程,前后将会只有一艘晨光级运输舰参与进来。<br /><br />并且只负责转移人口和部分贵重的稀有物资。<br /><br />剩下的主体。<br /><br />则会由后续上万艘冰湖级运输舰负责接手。<br /><br />这种有意进行限制,相对较为缓慢的运输过程。<br /><br />除了能够降低一部分额外的运输损耗以外。<br /><br />也足以保证长明市的人口,能够平滑地融入泰拉的社会体系之中。<br /><br />不会因为短时间内数量增长过快,对泰拉造成明显的冲击。<br /><br />6月7日。<br /><br />泰拉第21层避难所框架主体建造完成。<br /><br />内部建设开始同步开启。<br /><br />这一个被苏武规划为娱乐区的避难所大层。<br /><br />将采用分布式建造的方式。<br /><br />每完成一部分区域的建设,便会对避难所居民开放一部分。<br /><br />以缓解他们长期居住在狭小的集体宿舍空间,所带来的各种压抑情绪。<br /><br />与此同时。<br /><br />第一艘2代晨光级运输舰,完成了从设计到制造的所有步骤。<br /><br />顺利地走下生产线。<br /><br />这款全新的运输舰,虽然名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为2代,舰体结构以及引擎等等的设计原理,也全部都基于初代扩展而来。<br /><br />但整体的性能,却获得了夸张的倍数提升。<br /><br />仅仅是舰体的首尾长度,就达到了初代的两倍以上,约有470米。<br /><br />拥有240万立方米的内部仓储空间,以及最高可以短途运载150万人,或者10万吨货物的运输能力。<br /><br />大气层内巡航速度达到10倍音速以上。<br /><br />在大气层外的外太空,甚至足以具备远航到冥王星的能力。<br /><br />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太空舰船。<br /><br />如果苏武愿意,为它配备上足够的物资和内循环设备。<br /><br />一艘2代晨光级运输舰。<br /><br />完全能够携带一两千人,在太空中生存千年以上。<br /><br />“严格意义上来说。”<br /><br />“现在的泰拉,才算是真正的步入了太空时代。”<br /><br />“有能力对太空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建设。”<br /><br />“唯一欠缺的,就是足够的能源。”<br /><br />“普通核电站所需的燃料,储量终究极为有限。”<br /><br />苏武面前的屏幕上。<br /><br />展开了一个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异常陌生的网站。<br /><br />那是苏武完成黄金天平任务时。<br /><br />在岩浆地带遇到的联邦科学院二级研究员,约明翰邀请他加入的一个科研论坛。<br /><br />时至今日。<br /><br />这个对当初的苏武来说,阅读门槛极高的科研论坛。<br /><br />在泰拉无数学者,以及人工智能的持续探索下。<br /><br />已经几乎不存在什么秘密。<br /><br />苏武也陆续从中探知到了一些来自于联邦最高层的消息。<br /><br />联邦中央,以及西洲联合自治会。<br /><br />事实上都已经在末世之初,就掌握并实现了可控核聚变技术。<br /><br />虽然限于末世环境下,自身有限的工业能力以及物资。<br /><br />他们目前并不能将其全面普及。<br /><br />但星辰大海,毫无疑问已经对于他们完全敞开。<br /><br />而如果只是如此也就罢了。<br /><br />更加让苏武忌惮的是。<br /><br />不论是联邦中央,还是西洲联合自治会。<br /><br />他们都或多或少的还掌握了一些来自于外星文明的科技。<br /><br />甚至,就连他们正在建造的殖民舰团,又或者诺亚方舟舰队。<br /><br />都是基于外星文明遗落在地球上的造物。<br /><br />在没有真正与他们发生全面冲突之前。<br /><br />苏武很难具体评估,这些来自于外星文明的遗物和他之间,到底会有多大的差距。<br /><br />仅有的能够确定的一点。<br /><br />是这些外星文明造物,显然无法轻易的量产。<br /><br />并且本身的承载力也极其有限。<br /><br />否则,联邦中央也不会在末世之前,就做出放弃全球大多数人口的决定。<br /><br />“慢慢来吧。”<br /><br />“时间还很长。”<br /><br />“实在不行的话,用普通核电站,甚至是石油发电,也不是不行。”<br /><br />“而且,太阳系其他行星上,也同样存在有海量的化学燃料,可以用于发电。”<br /><br />“足够支撑到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的那一天。”<br /><br />接下来的几天。<br /><br />相继诞生的第1艘与第2艘二代晨光级运输舰。<br /><br />全部被苏武投入到了全球贸易的网络之中。<br /><br />将属于泰拉的海量轻工业产品,以及高端医疗服务,输送到了世界的每一个有避难所的角落。<br /><br />而巨额的交易。<br /><br />在短时间内为苏武带来了庞大的收益的同时。<br /><br />也促使大部分的轻工业产品,平均出售价格出现了明显的降幅。<br /><br />整个世界的相关市场。<br /><br />由此以更快的速度,趋近于饱和。<br /><br />6月12日。<br /><br />在泰拉一如既往的安静建设。<br /><br />人口总数也缓慢积累到接近11亿的时候。<br /><br />一场史无前例的地震,席卷了东洲沿海一带。<br /><br />将来自于深海的磅礴能量。<br /><br />豪无保留的释放到了陆地上。<br /><br />靠近原本的镇海市遗址附近,总计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br /><br />在短短一两个小时内。<br /><br />便被炽热的岩浆,以及暂时解冻的亿万吨海水所淹没。<br /><br />联邦中央和东洲首府所预测的超级灾难。<br /><br />在这一刻,以地震加上岩浆喷发的形式。<br /><br />正式降临于东洲的大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