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钟明的问责(下)
('\n\t“谁这么大胆子,竟敢把许军司马困在柱子上?还不赶紧放他下来!”<br /><br />他们的呼喊声在空旷的校场上回荡着,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br /><br />周围负责站岗的屯营士兵们,对这些府兵的叫嚷充耳不闻,他们只是面无表情地站在原地,流露出冷漠的神情。<br /><br />甚至,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暗自窃喜。<br /><br />因为这些府兵平日里的骄横跋扈,不仅让其他兵马对他们心生厌恶,就连这些屯营士兵自己,也对他们颇有微词。<br /><br />如今终于有人能够收拾这些府兵了,这怎能不让他们感到高兴呢?<br /><br />这两个多月来,钟明的初衷仅仅是想照顾一下府兵,避免他们遭受过多的伤亡。<br /><br />但事与愿违,府兵们并未对他的好意心怀感激,反而变得愈发骄纵。<br /><br />这两万府兵,简直如同大爷一般,需要有人专门伺候着。<br /><br />而屯营的士卒们,就承担起了这个“伺候”的责任。<br /><br />时间一长,钟明实在无法忍受这种状况,最终决定让那些屯营的士卒们开始分散驻扎到各地。<br /><br />如此一来,屯营的士卒们便不再需要整天围着府兵转,也能稍稍松口气。<br /><br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屯营的士卒们基本上都是李渊的佃户,他们在各地从事着屯田的工作。<br /><br />而且,他们的数量相当可观,拥有不下十万的屯田兵。<br /><br />实际上,屯营的规模原本还要更大一些。<br /><br />毕竟,屯营的前身是当初李渊起兵时裹挟而来的辅兵。<br /><br />由于这些人在战争中未能立下显著战功,所以并没有像其他士兵那样被分配到土地。<br /><br />于是,他们全部被转化为屯营,在各地划出一片土地进行屯田。<br /><br />正因为如此,这些屯营的士卒们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可以说,他们的生活完全依赖于屯田的收成。<br /><br />原本,屯营的数量可谓是相当庞大,多达二十多万之众!<br /><br />后来李渊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他将其中十多万身强力壮且有着战场经验的屯营士卒,调离了原来的驻地,迁往了边地。<br /><br />这些被迁移的士卒,摇身一变成为了各地军堡中的军户。<br /><br />他们被安置在了西河郡、定襄郡、云中郡以及五原郡等地。<br /><br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要负责屯垦,开垦荒地以保障粮食供应,还要肩负起抵御外敌入侵的重任。<br /><br />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年。<br /><br />令人欣慰的是,这十多万军户在这两年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br /><br />除了一开始李渊提供了一批粮食作为支持外,基本上他们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br /><br />更值得称赞的是,他们成功地抵御了外侮,保卫了边境的安宁。<br /><br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再给这些军户几年时间,让他们在边郡继续历练,那么李渊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拥有一支强大的边军。<br /><br />到那时,李渊完全有资格自豪地宣称:“养兵十万,不花费百姓一粒粮!”<br /><br />从这个例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子中,不难看出军户制度的优越性。<br /><br />将这十多万上过战场的青壮年,派遣到边郡去直面胡人的威胁,只需数年,他们便能锻炼成为一支合格的兵马。<br /><br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东出的二十万大军中,并没有包含这些军户。<br /><br />也就是说,表面上看并州目前兵力空虚,仅有五六万兵马,但实际上一旦并州遭遇危难,李渊完全有能力从边郡召回多达十万的边军。<br /><br />这是因为李渊不仅打造了府兵制度,还额外构建了另一大重要兵源——军户制。<br /><br />府兵制与军户制相互配合,使得李渊的兵力如螺旋般不断攀升。<br /><br />再加上他所建立的禁军体系,这三大体系共同支撑起了李渊强大的军事力量。<br /><br />可以说,李渊就是为战争而生的。<br /><br />在这三大体系中,禁军的待遇无疑是最好的。<br /><br />他们每日只需专心打磨武艺,无需为生活琐事烦恼,同时还能享受最高规格的待遇,每月都有军饷可领,而且家中的土地也有人代为耕种,完全没有后顾之忧。<br /><br />其次是府兵,他们驻扎在各地,每家每户都拥有百亩以上的土地。<br /><br />在农忙时节,他们可以安心耕种自家土地;而到了农闲时候,则进入龙骧府接受操练和训练,日子过得相当滋润。<br /><br />相比之下,军户的待遇就差得多了。<br /><br />他们不仅需要自己开垦土地,而且所处之地多为边地苦寒之地,生活条件异常艰苦。<br /><br />此外,他们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骚扰。<br /><br />虽然他们同样也是士兵,但在这三大体系中,他们的地位却是最低等的。<br /><br />当然,这些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br /><br />军户们也有机会通过积累军功来逐步晋升。<br /><br />李渊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特意为军户们留下了一条上升的通道——军功。<br /><br />在这三套体系的框架下,中央设有禁军,地方有府兵,边地则有军户。<br /><br />这三支军队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相互配合,共同维护着并州的安全与稳定。<br /><br />正是因为这种合理的军事布局,李渊才能够坐稳八郡之地,根基稳固。<br /><br />虽然在前期,为了建立和完善这一体系,李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如今,这个框架已经初步成型。<br /><br />接下来,李渊只需要按照既定的计划,稳步推进,就可以逐步蚕食天下,实现他的宏伟目标。<br /><br />在真定校场内,两万府兵正陆陆续续地返回营地。<br /><br />按照规定,他们需要卸下身上的兵甲。<br /><br />并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一要求。<br /><br />有些人对此表示不满,甚至提出了抗议。<br /><br />但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军将们都被囚禁起来时,这些人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妙。<br /><br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人也不得不妥协,同意卸下兵甲。<br /><br />毕竟,他们对钟明还是有一定的信任,认为他不敢对他们做出太过分的事情。<br /><br />而且,这些府兵们也有自己的底气。<br /><br />经过这三四年来的相处,他们逐渐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团体。<br /><br />彼此之间相互照应,关系密切。<br /><br />如果钟明真的对其中一个人动手,恐怕会引起连锁反应,波及到更多的人。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