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被参
('\n\t五月份,麦收后莱州府境内种植番麦的面积再次扩大,秧苗出来后,迎风飘扬,煞是好看。<br /><br />农户日日守在田间地头,生怕这些秧苗磕了碰了,比对待自己的孩子都要温柔。<br /><br />舒婉骑马路过田地间时,总能听见百姓欢快的笑声。<br /><br />再过两年,整个莱州府想必夏季的时候都能种满庄稼了。<br /><br />另外还有番薯和土豆,不出意外明年也能开始大面积种植,老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好。<br /><br />至于郑长盛,为了这些秧苗可真是煞费苦心,回来后哪儿也不去了,干脆在试验田地头上盖了一间屋子,竟日日守在那里了。<br /><br />每日记录番薯秧苗和土豆的长势,捉虫施肥,都是亲力亲为。<br /><br />舒婉回莱州城时路过试验田便去瞧了一眼,郑长盛一脸欣喜道,“夫人,我前两日扒开看了一眼,发现土豆比番薯的长势更快一些。”<br /><br />舒婉便笑问道,“那你认为这两种东西能果腹吗?”<br /><br />“那是自然。”郑长盛道,“在那边等着这些东西时这两样东西我都吃过,味道不错,也能果腹,就是番薯吃的多了容易不舒服,但若有其他粮食换着吃,自然是没多大问题的。”<br /><br />舒婉点头,“那这边就教给你了。”<br /><br />郑长盛道,“没问题。”<br /><br />临走时舒婉又问他,“你不出海了?”<br /><br />郑长盛一愣,随即摇头,“不去了,我娘说我若再出海她就直接上吊算了。”<br /><br />说着他望了望远方叹口气说,“遗憾纵然是有,却无法保证能够平安而归,让父母担心便是我的不孝了。”<br /><br />舒婉颔首,“本还想今年夏天出海时请你作为向导,如此一来,却是勉强了。”<br /><br />说罢,她翻身上马,郑长盛突然喊住她,“等等,你说的可当真?”<br /><br />舒婉道,“那是自然,你们谢大人对你可是信任有加,不过既然你不出海,看来只能叫他将名字划掉了。”<br /><br />“别啊。”郑长盛忙拽着她缰绳不肯让他走,“我父母那边我来劝说,请务必带我一起。”<br /><br />他又是双手合十作揖,又是做着鬼脸哀求,笑料百出。<br /><br />舒婉不禁乐了,“不是你说的你要再出海,你娘就吊死。”<br /><br />郑长盛呵呵道,“她才舍不得死呢,死了就没法打牌了。您放心,我父母那边我来说服,您只管叫大人报上我名字便是。”<br /><br />“好。”<br /><br />舒婉骑马走出一段距离,又掉头回来,“郑长盛,你会说番邦语言吗?”<br /><br />郑长盛笑道,“那是自然,我可不止会一种语言,好几种我都会呢。”<br /><br />闻言舒婉不由乐了,还正发愁鸿胪寺的官员只会那么一两种无法满足需求,现成的老师不就来了?<br /><br />舒婉干脆又回来,细细与郑长盛掰扯,“想改换门庭吗?”<br /><br />郑长盛一愣,“改换门庭,您的意思是?”<br /><br />舒婉就笑,“武院如今缺少番邦语言的老师。”<br /><br />她给了郑长盛一个意味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深长的笑意,“能不能把握看你的了。”<br /><br />待她走后,郑长盛整个人都蹦起来。<br /><br />改换门庭!<br /><br />谁能不想换门庭。<br /><br />倘若郑家能改换门庭,便是不要皇商又能如何?<br /><br />郑长盛不禁热泪盈眶,这两年的罪他没白受,真的没白受。<br /><br />既然答应郑长盛,舒婉便与谢怀谦说了此事。谢怀谦笑道,“此事我本也纠结,前几日郑长盛的父亲还与我说过,道是不想叫他再出去。如今郑长盛自己要求,朝廷又在用人之际,也不得不答应了。至于武院职位之事,你看着办即可。”<br /><br />武院中的武教官与文先生,有些是朝廷里有品级的,也有从各县调配过来的教谕,这些作为一府知府能够自行决定。<br /><br />当然,舒婉敢这样打包票,也是因郑长盛的贡献,历经千辛万苦,受了两年的罪将番薯和土豆带回来,一旦种植成功,这是天大的功劳。<br /><br />说句难听的,舒婉和谢怀谦也是托了郑长盛的福气,不然想要这天大功绩难上加难。<br /><br />如此谢怀谦便将郑长盛的名字写在名册上,而郑长盛当日便将自己一摊子交给可靠之人,赶紧回去家中,召集郑氏族人,“我有大事宣布。”<br /><br />待仆人去喊人,郑长盛的父亲才急忙问他,“你急急忙忙这是做什么?”<br /><br />“自然是大事。”<br /><br />这会儿正常上不敢直言,就怕父亲阻挠。<br /><br />待族中长辈来了,郑长盛才将舒婉所言说与大家听。<br /><br />郑氏族人震惊不已。<br /><br />“那,咱们郑家真能摆脱商户?”<br /><br />“便是不要皇商名头,若有一人为官,咱们郑家也就对得起列祖列宗了。”<br /><br />本朝商人虽也能参加科考,却多有掣肘。<br /><br />比如赵蔚,家中便是经商,中进士后也只得做一些不起眼的官职,能为家族谋便利的官位却做不得的。<br /><br />但郑长盛这事不一样。<br /><br />现如今朝廷要发展海上贸易,又选定胶澳这港口,郑长盛有经验,有胆识,又带回来三种新物种,这是天大的功劳,便是旁的官职拿不到,总能在市舶司谋一官半职吧?<br /><br />便是要回避,或许能在鸿胪寺挂职?<br /><br />郑家经商可以,却没出过读书人,若能得一官半职,郑家便真的改换门庭了。<br /><br />郑家家主道,“长盛,你不能再出海了。”<br /><br />郑长盛笑,“不是我非得出海,是朝廷需要我出海。我个人利益是小,朝廷利益为大,况且若能出海为家族带来好处,我便是出海也无怨无悔。”<br /><br />这话说的郑家族老们很是动容。<br /><br />郑家主却极其明白自己儿子的心思。<br /><br />说到底,还是他自己想去。<br /><br />郑家主无奈道,“非去不可?”<br /><br />“非去不可。”<br /><br />郑家主闭了闭眼,“唉。”<br /><br />傍晚时分,郑长盛便来到府衙,向谢怀谦递上投名状,“大人,郑长盛愿为朝廷效力,为大人效力。”<br /><br />郑长盛的投名状是二十万两银票,就当街递给谢怀谦。<br /><br />谢怀谦高兴的喊来账房,“登记造册,如此爱国商户,朝廷定不会亏待。请起。”<br /><br />如此一来其他商户纷纷骂起郑长盛来,郑长盛也不在意,转天直接往武院去,当起了番邦语言的老师来。<br /><br />这一举措,却叫人抓住把柄,半个月后便被御史参到承志帝案头。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