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再次出海
('\n\t散朝后永和帝留下杜婧云,看着这老臣,永和帝道,“谢怀谦,朕这两年不打算让他回来。”<br /><br />杜婧云道,“圣上说的是,他还年轻,还需要历练。”<br /><br />当初谢怀谦明知倭寇为大周军户假扮,仍旧带着百姓抗倭,之后又将那些假的倭寇当众焚烧,尸骨无存埋尸骨于城门之外。此等行径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有人痛骂谢怀谦冷血无情,枉为人。当然也有好一批人认为谢怀谦做的对,保存了大周将士颜面,保住百姓对朝廷的信任。<br /><br />有人问杜婧云对此有何感想,杜婧云回答的只有一个字:“好!”<br /><br />好极了,此等魄力,便是叫他去,恐怕也做不到如此。<br /><br />他们夫妇二人大刀阔斧,又制定计策,如今即墨县可以说全民皆兵。<br /><br />去往莱州府后更是一系列措施,又将府衙库房堆的满满当当,还没激起大户的反抗,这便说明问题。<br /><br />有手段,有本事,脑子好使。<br /><br />夫妻俩一文一武,相得益彰。<br /><br />他在家中时与老妻也时常说,“咱们儿孙未曾有多出息之人,可这徒孙夫妻却是有本事的。”<br /><br />他老妻也道,“他敢做你年轻时候不敢为之事。”<br /><br />如今永和帝这话,杜婧云自然明白什么意思。<br /><br />京城如今就是一潭浑水,叫谢怀谦回来并不是好事。<br /><br />只有让谢怀谦置身事外,他日京城大局已定,谢怀谦回京,便能理所当然占据高位,而不被新君忌惮。<br /><br />永和帝对杜婧云的识趣很是满意,但他身子尚未痊愈,说几句话便叫他回去。<br /><br />然而待杜婧云转身之际,永和帝突然道,“老杜啊,朕是不是错了?”<br /><br />杜婧云身子一顿,明白皇上并不需要他的回答,他哀叹一声,恭敬退下去。<br /><br />到达外头,杜婧云眉头并不轻松,回去路上路过一茶楼,朝上一瞥,恰好碰上一双眼睛。<br /><br />杜婧云微微颔首,又摇头,而后放下帘子往杜府而去。<br /><br />楼上齐王将杯盏放下,对身边人道,“继续。”<br /><br />过一会儿,有人来报,“齐王殿下,皇后娘娘召见。”<br /><br />齐王嘴角噙着笑意,笑意却不达眼底,“备马。”<br /><br />番麦之事,在朝廷掀起轩然大波,然而永和帝除了嘉奖白银五百两之外,只交代谢怀谦明年继续扩大种植,争取增大粮食产量。<br /><br />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奖赏。<br /><br />消息送到莱州府时已经进了十一月,天气寒冷。<br /><br />舒婉出月子后因带着孩子,很少出门。<br /><br />谢怀谦以前整天惦记自家媳妇儿,如今更是一到下值时间便往后院跑,替妻子带带孩子。<br /><br />四个月的孩子,已经胖的胳膊像藕节,又白又嫩,那一双眼睛叫谢怀谦都忍不住嫉妒。<br /><br />“这可是我娘子,你小子莫要粘着我娘子。”<br /><br />又言,“你可快些长大,自己去睡,莫要抢我娘子。”<br /><br />谢怀谦偷摸给儿子灌输一些这种想法,可惜四个月的延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哥儿根本听不懂,咿咿呀呀的稍有不善便被挠上一爪子。<br /><br />于是不少下属便发现谢怀谦脸上时常多一道爪子印,若非他们知晓舒婉为人,少不得以为谢怀谦是被舒婉挠的。<br /><br />舒婉就忍不住骂他,“我看你就是犯贱,明知他手上控制不住,他挠的时候你还由着他挠。”<br /><br />谢怀谦讪讪,“逗孩子玩而已,过两日也就好了。”<br /><br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舒婉还能说什么?<br /><br />成嬷嬷来后,舒婉每日里更闲了,孩子不用她带,除了喂奶的时候几乎用不上舒婉。<br /><br />成嬷嬷倒是提过请奶娘之事,舒婉没答应,便是她没奶或者没奶,大不了喝奶粉,她也不想让自己孩子喝人家的奶去。<br /><br />对此成嬷嬷不是很理解,还想劝说,还是谢怀谦开口,这才作罢。<br /><br />舒婉将孩子抱过来,谢怀谦在门口瞥了一眼道,“你就是太小心,成嬷嬷没你允许很少进来。”<br /><br />“还是小心点好。”舒婉拿小勺子将奶粉喂给延哥儿,这才问道,“你对朝廷这次的事怎么看?”<br /><br />谢怀谦道,“京城之事暂时跟咱们无关,师爷说了,叫咱们安安生生在莱州府待着,能多做点功绩便多做一些,总归是没坏处的。”<br /><br />又言,“短时间内咱们大概回不去京城。”<br /><br />舒婉一怔,“回不去倒是其次,只是母亲大约会想孩子了。”<br /><br />谢怀谦默然。<br /><br />他们到此地已经一年多,因路途遥远只有书信往来,大哥倒是时常让人捎信过来,叫他们放心,可人不在一起如何安心。<br /><br />“明年再说吧。”<br /><br />入冬后,莱州府时常降雪,道路不通。<br /><br />临近年关,郑长盛带头捐了一万斤粮食并一万两银票。<br /><br />谢怀谦感念他第一个行动,又亲自手书积善人家四个大字,叫人装裱起来,送去郑家,可是引起轰动。<br /><br />郑家在莱州府经营布庄、首饰店,客人也多了一些。<br /><br />因为百姓信任谢怀谦,他说好的那自然是好。<br /><br />紧随其后的,陈家和其他几户也纷纷效仿,都得了谢怀谦夸赞。<br /><br />影响虽不及郑家,当月利润却也上涨不少。<br /><br />腊月才入,郑长盛突然来拜见谢怀谦与舒婉,“草民打算过了年出海,不知大人和夫人可有其他交代?”<br /><br />谢怀谦和舒婉俱是惊讶。<br /><br />舒婉想了想,找出纸笔,将地瓜画下来,又跑回房间找出书籍,为地瓜和土豆的叶子画上,特征也写的明明白白。<br /><br />“郑长盛,若你能将这两样东西带回来,我叫你们谢大人为你郑家求得杜大人亲笔牌匾。当然,这是最基本的,更大的好处,我们无法保证,却能为你郑家极力争取。”<br /><br />郑长盛眼睛都瞪大,心口怦怦直跳,喜悦溢于言表,“草民便是豁出去一船货物也定要将东西找回来,不辜负二位所托。”<br /><br />说着,郑长盛跪地施以大礼,热情高涨。<br /><br />本以为得过了年才出发,却不想郑长盛说此时节正是番邦夏日,路上再走几个月,到那时恰好收获季节,兴许有不一样收获。<br /><br />赶在年前,郑长盛迅速到达泉州港口,跟着船队出发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