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袁彻自然是以这种投机取巧的手段为不耻,当即便否决了,“别耍这样的小聪明,不正经。”<br />\n“公子,小聪明也能成大事,只需要变通一下嘛。”<br />\n袁彻犹豫了一下,曾青笑嘻嘻地说:“动心了吧?哎呀,公子你信我,这法子保管有用。到时候你就能和少夫人打破僵局,也不用整天扒着窗户偷看人家了。”<br />\n“你……”袁彻脸上挂不住,夺过了曾青手里的伞,自己撑着,把他晾到外面。<br />\n曾青追上去:“公子你听我说啊……”<br />\n前头黎又蘅慢悠悠地走着,回首隔着薄薄的伞面看一眼身后的人。<br />\n上次计划没成,她可还没放弃,盘算着得再找机会和袁彻说上话。<br />\n她跟苍葭小声吩咐:“等会儿我们进去吃饭,你悄悄把这伞给弄坏,回去时我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和袁彻用一把伞了,然后我就借此机会找他问一问画的事。”<br />\n“少夫人真聪明。”苍葭赞了一句,拍着胸脯说:“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br />\n……<br />\n袁彻和黎又蘅一前一后地进了饭厅,菜已经摆好,徐应真让他们先入座,说袁褚公务繁忙,要晚些才回来,就不等他了。<br />\n又过了一会儿,袁瑛姗姗来迟。<br />\n徐应真责备了她一句,又催促她快快坐下。<br />\n袁彻则盯着袁瑛有些湿的头发,狐疑道:“你方才出门了?”<br />\n自下药一事之后,袁瑛被袁彻下了一个月的禁足,现在还没到一个月呢。<br />\n袁瑛摸摸自己的头发,躲开哥哥的眼神,在母亲身边坐下,嘟嘟囔囔地说:“我才没有,我只不过去园子里逛了会儿,你能不能别总怀疑我做坏事啊,我可是你亲妹妹。”<br />\n“正因为是亲妹妹,我才了解你。”<br />\n“你!”<br />\n徐应真打住他们:“好了好了,让你们来是吃饭的,不是吵嘴的,快点尝尝吧,这螃蟹味道很是鲜美呢。”<br />\n饭桌上安静下来,几人开始用饭。<br />\n花津蟹果真是极品,蟹壳掀开,黄澄澄的蟹黄便露了出来,尝一口,味道鲜美油足,膏油肥而不腻。蟹腿上的肉如白玉一般,肉质鲜嫩十足,当真是人间美味。<br />\n素来饭量小的黎又蘅,这顿饭都吃了不少。饭后,几人都大饱口福,因外头还下着雨,徐应真让他们早些回去,怕天黑下来路不好走。<br />\n黎又蘅和袁彻出了饭厅,走到廊下时,雨丝斜斜地飘过来。<br />\n黎又蘅不动神色地看了眼苍葭,苍葭会意,清清嗓子,举着伞一脸遗憾地高声道:“少夫人,咱们的伞破了个洞呢,看来你只能和公子共用一把伞回去了。”<br />\n黎又蘅微微皱起眉,无言地看向袁彻。<br />\n袁彻眼眸一亮,立刻道:“曾青,把伞……”<br />\n曾青磨磨蹭蹭地走过来,手里拎着一把破个大窟窿,伞骨都折了几根的破伞,尴尬地摸摸鼻子,“公子,咱们的伞……好像用不成了。”<br />\n袁彻:“……”<br />\n第13章<br />\n好好的两把伞都坏了,好在徐应真身边的嬷嬷又找了一把伞给他们。<br />\n二人挤挤挨挨地撑着一把油纸伞并肩走着,一阵沉默,只有雨滴打在伞面上啪嗒啪嗒的声音。<br />\n虽然出了一点小意外,但也算是目的达到,黎又蘅一边走着,一边寻思着该如何开口搭话。<br />\n她用余光斜了袁彻一眼,若无其事地继续走着,脚步却故意往旁边偏。<br />\n果然,袁彻为她擎着伞,怕她被淋到,便又挨过来一点。<br />\n她目视前方,装作不经意地又往旁边偏,袁彻只好举着伞再次凑近。<br />\n她的肩膀都要露到伞外了,终于衣袖被轻轻扯了一下。<br />\n袁彻说:“你过来些,别淋到雨了。”<br />\n黎又蘅颔首,往伞下靠近,“多谢郎君为我撑伞。”<br />\n“夫妻之间,不必说谢。”<br />\n黎又蘅微微一笑。<br />\n小心思得逞,可算是说上话了。<br />\n不过二人之间冷了这么久,她也不好上来就跟他提画的事,便随意地闲聊起来:“郎君近日可是公务繁忙得很?”<br />\n“嗯。”袁彻看向她,“怎么了?”<br />\n“无事,看你整日早出晚归的,怕你太累了。”<br />\n二人好些时日没说话,黎又蘅上来就关心一句,倒让袁彻有些受宠若惊。不过那晚的事,就此翻过也好。<br />\n“不累,我很好。”他的目光安静地落在黎又蘅的微翘的眼睫,“刚才见你吃了不少螃蟹,那种东西性寒,你回去喝一点红糖水缓缓。”<br />\n黎又蘅没想到他如此细心,侧眸看他一眼,说好。<br />\n到了廊上,袁彻将伞收起,黎又蘅惦记着画的事情,经过书房时,故意道:“郎君,你书房的窗户没关,怕是雨水飘进去了,要将你房中那些书卷字画给弄潮了。”<br />\n袁彻这便瞧见窗边的长条案上的笺纸都被吹到地上了,他微微蹙眉,推门而入,“疏忽了。”<br />\n黎又蘅积极地跟着进去,“我帮你收拾。”<br />\n这还是她第一次进袁彻的书房,她先环顾了一圈。<br />\n这书房地方不小,除了休息的里间,外间的一大半都被书架占据,上面摆满了书籍,门边立着一个博古架,上面放了些文玩,外间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她定睛一t瞧,正是沈徽音想买的那幅雪景图。<br />\n摆在这么显眼的位置,可见是十分珍视这幅画了,恐怕袁彻是不会卖的。<br />\n黎又蘅走到窗边,蹲下身子帮袁彻一起捡地上的笺纸。<br />\n她看着纸上的字,问道:“郎君,这是你平日习的字吗?”<br />\n“嗯。”<br />\n“不愧是才子,这字写得可真好。”<br />\n“不过是随便写写。”袁彻轻咳一声,从她手里接过笺纸,“平日里公务不忙的时候就习字作画打发时间,当个消遣……”<br />\n他话音一顿,看黎又蘅一眼,自嘲地扯了下唇角,“你可能会觉得有些无趣。”<br />\n“怎么会呢,这是雅趣。”黎又蘅惦记着好友的事,对袁彻说话格外友善,“我爹平时也爱做这些,他还爱倒腾字画,不过我看你这里的藏书藏画比他还要多呢。”<br />\n外头凄风苦雨,袁彻的眉目间却晴朗无比,“我的确很喜欢书画,其实闲暇之余练练字赏赏画,不只可以打发时间,还可以修炼心性。”<br />\n说到这儿,黎又蘅将目光投向墙上的那幅画,正赶上袁彻这会儿被她说高兴了,她就问问他是否愿意出售那画。<br />\n她刚要张口,袁彻先出了声:“说到这儿……”<br />\n“我之前让你抄写静心经也是希望你可以修心,若是坚持,必能从中受益,不过你并不想抄。”他目光透出几分无奈,“也罢,我不能逼你。”<br />\n黎又蘅愣了一下,又看了眼那画,立刻捡袁彻爱听的编:“抄,我抄了。”<br />\n她脸上含笑,“郎君的好意我怎会不知呢?其实我每日晚饭后,都会把那静心经抄一遍的。”<br />\n袁彻有些惊喜,“当真?”<br />\n当然是假的,但黎又蘅说得跟真的一样:“一连抄了十几日,的确受益匪浅。”<br />\n袁彻便说:“刚好现在天色还不晚,不如你就坐在这里抄写,我去吩咐下人给你准备红糖水喝。”<br />\n黎又蘅痛快应下,袁彻先出去了,她便在书案前坐下,取出纸笔。<br />\n在案上找了找,却没见那经书,她又起身打开柜子找。<br />\n袁彻进来,见她打开了书柜,面色微变,“在找什么?”<br />\n黎又蘅回头,“找经书啊。”<br />\n“不在那里。”<br />\n袁彻快步走过去,不着痕迹地将柜子里的那个小木盒往里推了推,好生关上了书柜。<br />\n“你不是都已经抄了十几日吗?不过三百余字,应该都记住了,怎么还需要照着经书抄?”<br />\n黎又蘅眼睛眨了眨,解释道:“有几处记得不清楚,我怕抄错。”<br />\n“那倒无妨,只要书写的过程中,心能静下来,字错了也不要紧。”<br />\n袁彻站到书案边上,往砚台里滴了点水,亲自拿起墨条给黎又蘅磨墨。<br />\n黎又蘅端坐着,手里提着笔,一本正经地蘸了蘸墨水,却迟迟无法落笔。<br />\n静心经……第一句是什么来着?<br />\n袁彻看出异样,问她:“怎么不写?总不至于第一句都记不清吧。”<br />\n黎又蘅很是心虚,但面上丝毫不显。<br />\n她灵机一动,笑道:“郎君,我看你的字圆润优美,独具一格,不如趁此机会,你教一教我吧。”<br />\n袁彻很是乐意。<br />\n他站到黎又蘅身后,一俯下身,便闻到她发间清香的气味,再一垂眸便看见一截雪白的脖颈。<br />\n视线迟缓地移开,袁彻一手撑在书案上,将黎又蘅环在身前,另一只手要握笔,便用宽大的手掌整个地包住了黎又蘅的手。<br />\n他在心里默念起静心经,聚精会神地在纸上落笔。<br />\n那静心经黎又蘅一次都没抄过,一个字都默不出来,手就松了劲儿,只跟着袁彻的力度被动地写着一笔一画,想着糊弄过去便是。<br />\n不过有一说一,袁彻的字的确写得很好,结构紧凑,笔画方润整齐,像他这个人一般板板正正,一丝不苟。<br />\n她扬起唇,侧过脸对他赞道:“郎君的书法功底深厚,气韵卓然,甚是精妙。”<br />\n二人相隔很近,咫尺之间,袁彻猝不及防撞上黎又蘅的眼睛。窗外的雨依旧在下,他心口处的跳动却停了一瞬。<br />\n黎又蘅很快扭回了头,又看向笺纸,独留袁彻红了耳根。<br />\n他呆呆地说了句“还好”,继续写字。<br />\n可笔下写着静心经,他的心却静不下来了。<br />\n黎又蘅正欣赏着他的字,却发现他竟写错了一个字。<br />\n“郎君,你这个字多了一笔。”\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