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已经是人间仙境。<br />\n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br />\n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br />\n饶是四大天王曾经灵山住惯,也在天界久留,到了火焰山亦不由地从内心赞叹感慨。<br />\n人间有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br />\n观主所在,自是天上天下第一名山,世间第一灵地。<br />\n确实如此。<br />\n火焰山的清灵之气,竟然四大天王多年未曾增长的法力略微精粹了一点。他们一路往山顶走去,见到一位白衣少年,漫步青草花露中。<br />\n青草摇曳幽绿,花露惹人怜爱。<br />\n少年绝尘出世,更有一股清逸忘我之气。<br />\n持国天等人稍稍一惊,略作迟疑后,朝少年见礼道:“见过普贤菩萨。”<br />\n他们亦暗自打量白衣少年,不由得将其跟观自在菩萨相比。<br />\n如果说观自在是无所不在,那么如今的普贤菩萨竟是让他们明明看到,却感觉不到普贤菩萨的存在。<br />\n两者相比,竟各自臻至了此方世界的极境,说不出高下。<br />\n普贤菩萨是有相而无相,观自在是无相而有相。<br />\n当年四大菩萨之二,到了如今,也见不出高低。<br />\n灵山领袖,自如来之后,未必只能是观自在啊。四大天王到底根底在佛门,此时生怕普贤菩萨要他们做个选择,一时间倒是不好推搪。<br />\n普贤见到四大天王,微微一笑,道:“四位道友,风采依旧,着实可喜。”<br />\n他让开路,从四大天王身边走过,亦不说灵山旧事。<br />\n忘我忘尘。<br />\n四大天王非但没有因此放下心,反而心中更是凝重,就怕你老人家什么都不说啊,教他们怎么猜想。<br />\n四人心中忧虑,却不能忘却此行的任务,径自往山顶去。<br />\n那山顶看着很近,以四大天王的神通走上去,竟走了足足七天七夜。<br />\n咫尺天涯,天涯咫尺。<br />\n观主非是刻意生法,法自生成。<br />\n四人一路走来,竟有些精疲力尽,这是他们得道以来,第一次生出这般感觉。<br />\n仙力有时而穷,见观主而穷。<br />\n好在终于看见了观主。<br />\n在山顶数步之遥外,他们看清楚了观主的神容。<br />\n山之巅,天之下,观主孑然而坐,清风习习。流动的清风,好似淌起岁月之声,更有万象变迁其中,而观主却任由岁月冲刷,我自不变。<br />\n观自在是无所不在,普贤菩萨是可见不可及,而观主是在有无中啊。<br />\n四人心中竟有些热。<br />\n他们原本不过是虚空的天众,普普通通。<br />\n为何能成为天王,乃是曾有幸见过如来说法,因缘化生灵山世界,为一方天王。<br />\n人的命运啊,着实是难以自主的。<br />\n他们普普通通四天众,成为天王,自也是因为如来钦定。<br />\n命运在见佛祖那一刻,已然成型。<br />\n而今见观主若见如来一般。<br />\n若见道。<br />\n他们本来想说无量光的事,可不必说,心里已经明白,观主肯定知晓了。<br />\n在他们心神晃荡时,观主开口了。<br />\n徐清瞧着诸人,目光如春雨春风而至,四大天王哪里能和在天界霸道的观主联系起来。<br />\n“持国之重如地,增长迅烈若火,多闻如风,广目见世事波澜似水。四大者,如是而已,地火水风也,难怪能见如来。”<br />\n观主轻声慢语,竟一言道破天机。<br />\n四大天王均自心神大震,他们竟想不到他们四人的本质竟能地火水风联系起来,而观主所言不差。<br />\n他们一直以为自身普通,不过是因为见如来而入道。<br />\n如今看来,却并非如此。<br />\n乃是如来见四大天王。<br />\n难道并不是钦定,而是本该如此?<br />\n增长天王心中最是激动,抢在其他天王之前问道:“弟子愚昧,还请观主开释。”<br />\n徐清见了四大天王,就了然他们的来意,知晓了无量光的事。<br />\n无量光对大天尊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也可能是一个陷阱。若是徐清在意了,反而心中埋下了畏惧的种子。<br />\n毕竟这代表着,他心里多少是忌惮得到无量光的大天尊。<br />\n但这种事不能强行不在意。<br />\n正好他阴阳五行有成,勘破虚空之谜,一见四大天王,就看出他们根底,于是打算顺水推舟反将大天尊一军。<br />\n如何反将一军呢,那便是让四大天王归顺于他。<br />\n此不可以用强。<br />\n不可以用力。<br />\n乃不见行迹之法。<br />\n这也是徐清新的感悟。<br />\n他已经用有形之法,震慑天界,自也当有无形之法,收神圣之心。<br />\n有无相得,如鱼水之趣。<br />\n徐清洒然一笑,悠悠作歌道:“两脚任从行处来,一灵常与气相随,有时四大熏熏醉,借问青天我是谁?”<br />\n他做了此歌,便即杳然离去。<br />\n留下四大天王怅然若失。<br />\n那句“借问青天我是谁?”<br />\n令他们神心无法安宁,却又仿佛触及到神性最深处,难以自拔。<br />\n四大天王为参透观主留下言语的法旨,竟忘了大天尊、观自在,留在火焰山,化为四位守山人。<br />\n此事也被后世人称作“四神归心”。<br />\n亦是天界众神跟大天尊明面上离心的开始。<br />\n…<br />\n…<br />\n徐清仍在火焰山。<br />\n他在山中一凉亭,临不测之渊,而渊竟然是黄泉。<br />\n火焰山离泰山府黄泉渡很远,此时却又很近。<br />\n天涯咫尺!<br />\n九幽风从黄泉深渊吹上来,便是大修士给这风一吹,也得魂魄动摇。<br />\n但落在徐清身上,只是一抹清凉。<br />\n那深渊颇是不宁静,动荡不安,仿佛里面潜藏着很恐怖的存在。<br />\n不知何时,天地间风云变色,深渊传出鬼哭声。<br />\n深渊的存在能惊天地,泣鬼神!<br />\n碧霞元君面带忧色地从深渊出来,上得凉亭,朝徐清见礼道:“观主叔叔,这位练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法术,如今只剩魂魄,不肯往生,徘徊幽冥,可如何是好?”<br />\n这位的魂魄着实扰乱了轮回的秩序,令碧霞元君这位如今实质上的轮回掌控者难以安生。<br />\n她和十殿阎君难以平息这祸乱,只能来求助观主。<br />\n徐清笑了笑,说道:“这是昔年乱天界的神石魂魄,不死不灭,法力无边,自不是你们能镇住的,他闹出这动静,乃是想见我一面。你无须担心。”<br />\n碧霞元君心中释然,难怪这家伙如此厉害,原来是神石魂魄。<br />\n她也听闻过神石的事迹,知晓对方的名头,乃是大天尊都难以降服的硬茬,三界之中,少有能与其匹敌者。<br />\n她道:“既然如此,便由观主做主。”<br />\n徐清点点头,轻声道:“你稍待片刻,我跟它说完话,还有事请你去做。”<br />\n碧霞元君应道:“观主叔叔尽管吩咐便是。”<br />\n徐清颔首,口吐阴阳二气,到了深渊,化作金桥,定住黄泉。不多时就有一金色人影自金桥往上走来,到了徐清近前,朝徐清稽首道:“老倌儿,俺不想投胎,你帮我想个别的法子可好?”<br />\n徐清莞尔道:“天地如泥盆,你若不转世投胎,往后怕是难以脱离此方天地,此事你可想清楚了?”<br />\n金色人影抓了抓耳朵道:“俺还了无量光,便回老倌儿座下听道。反正生我者是老倌,你也该养我。除了你身边,俺哪也不想去了。”<br />\n徐清听到“生我”这一句,哭笑不得,随即道:“你既然如此说,那往后后悔也是自找的。我有一法,乃是给你起一个庙,受三年香火,如此你金身自归。”<br />\n金色人影喜道:“此法甚好,当年莲花小儿也曾用过,可惜他是一个倒霉孩儿,竟倒在临门一脚上。俺运道一向好,行此法,自是无碍。”<br />\n“嗯,我也希望你能平安无事。”一名浑身裹着红布的少年出现在凉亭。<br />\n金色人影见到少年,不由一惊,道:“莲花小子,你怎么来了。”<br />\n红布少年冷呵呵道:“仙子料到你要向观主求助,又为了让观主省点心,特意让我来给你转世护法。既然你要起庙,那我就陪你三年。”<br />\n金色人影讪讪一笑,朝着徐清道:“老倌儿,要不给俺再找个护法。”<br />\n徐清忍不住笑道:“我瞧他挺合适的。”<br />\n他转身飘然离去,留下一页纸,上有起庙之法落在碧霞元君手上。<br />\n金色人影不由叫苦,道:“老倌儿,请留步。”<br />\n徐清并不回头。<br />\n金色人影道:“你就不看看那无量光吗?”<br />\n徐清声音远远传来,飘飘荡荡,“我已经见到了,可你还没见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