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p> 凤还恩上前一步将她拦住,“外面只怕都是官兵。”</p><p> “我孩子还在家中!”</p><p> 战事若起,谁护住他们沈幼漓都不放心。</p><p> 孩子……凤还恩掐紧了她的手臂,“你还有孩子?”</p><p> 沈幼漓冷静了些,迟疑点头:“是。”</p><p> “多大了?”</p><p> “一个六岁不到,一个四岁。”</p><p> 还是两个啊。凤还恩慢慢说道:“若真起战事,现在出去只怕会死,不如不要了。”</p><p> 怎么能不要。她推凤还恩的手臂:“我不怕死,你让我出去!”</p><p> 看着女人神色坚决,他松开了手,“本官派人送你回去。”</p><p> “军容这是使人盯着我?”</p><p> “你知道那么多事,没杀你灭口,算不算慈悲?”</p><p> 沈幼漓没敢多说话,跟就跟吧。</p><p> “多谢军容。”</p><p> 她推门离去。</p><p> 凤还恩坐在交椅之上,目送纤细的人影开门跑远,历来端直的脊背此刻泄露出几丝颓唐。</p><p> “江更雨的妹妹,真的假的,你别是在骗我。”</p><p> —</p><p> 然而沈幼漓这一趟注定是要过五关斩六将,注定不能顺利离去。</p><p> 她心里着急,无暇去走弯绕的回廊,直直穿过院子,在出外门时撞上了一个人。</p><p> 来者不是带甲的河东军,而是瑞昭县主。</p><p> 见到她,沈幼漓奇异地安下心来。</p><p> 她在此处,眼下这一程还不是打仗。</p><p> 县主也很惊讶,她眯着眼睛:“你怎么在这里?”</p><p> 这嗓子能说话了?沈幼漓暗暗咋舌。</p><p> 瑞昭县主的嗓子确实好了不少,郑王知道她中毒之事后,让随行的医者亲自为她诊治开方,熬煮的药汁连喝了四日,嗓子终于舒服了许多,但也只是勉强发声而已,说话嘶哑难听。</p><p> “见过县主。”她屈膝行礼。</p><p> 县主却看向她背后,架阁库两扇门大敞,能瞧见正坐上首的凤还恩。</p><p> 这沈幼漓瞧着就是从那屋子里出来的,周遭无人。</p><p> 她陡然睁大了眼睛,“你们——”</p><p> 她的手指来指去,又有点害怕凤还恩,把手指收回。</p><p> “不打扰您了,妾身先告退了。”</p><p> 沈幼漓没道理跟她解释,只想溜之大吉。</p><p> 瑞昭县主想拦她,但眼下又有正事,只能先放她离去。</p><p> “凤军容。”瑞昭县主走入架阁库,收敛了气势。</p><p> 她在雍都就见过这位凤军容,甚至亲眼见过他杀人,此人手段血腥,缺少活人气,连她父王都忌惮颇深,在他面前,县主不得不乖觉许多。</p><p> 将吃得七零八落的饭碗看在眼里,县主猜测,这显然不是凤军容吃的,那该是沈氏了。</p><p> 沈氏究竟是这凤还恩什么人?</p><p> 安插的眼线?见色起意?</p><p> 县主没有琢磨太久,沈氏之流都是小事,眼下正事最为要紧。</p><p> “本县主来送父王的请柬,后日请军容越水澹园,届时一叙。”</p><p> 她将请柬奉上。</p><p> “好。”</p><p> 凤还恩并不接,县主将请柬放在桌上。</p><p> 什么话也没有。</p><p> 县主没想到爹爹交给自己的事这么简单。</p><p> 她不肯轻易离去,又提起沈幼漓的事:“我竟想不到,一个寄住在洛家的寡妇,会有本事那么大,能攀上军容,不对,您是今日才驾临瑜南,难道说……是旧相识。”</p><p> “本官驾临瑜南是为寻先帝遗孤,郑王无诏出现在瑜南,为的何事?”</p><p> “这……听说漠林残军逃窜至此,我父王追击之下才到了瑜南,军容应该知道,我前几日遇刺的消息就是漠林军所为,军容不是在验尸吗,验出什么来了?”</p><p> 郑王一点不怕那三十几具尸体留在县衙,就算验出来,知道他有不臣之心又怎么样,雍都要是真有治他的气魄,那他连河东都不会踏出一步。</p><p> “验不出什么来,看来事实确实如郑王所说,那此际何不归去河东?”</p><p> “漠林军残部仍在潜逃,还未除尽,今日能刺杀本县主,来日就能逃到雍都去,届时损了龙体就不是小事了,除恶务尽,军容再饶几日。”</p><p> 怪不得让这个蠢钝的县主来送请柬,郑王确实嚣张。</p><p> 凤还恩点了点头,“对了,方才你说她是寡妇?”</p><p> “沈氏?是啊,夫君早死,带着两个孩子的寡妇。”</p><p> “怎么本官听到的是她嫁入洛家二房,育有二子,没听说什么守寡之事。”</p><p> 县主摆手:“怎么可能,洛家二房只有一个儿子……”</p><p> 她忽然顿住,而后缓缓睁大了眼睛,“不会啊,不可能……”</p><p> 眼前无数画面跳过,其中疑点慢慢汇聚成旋涡,某些她不愿意相信的猜测浮现出来。</p><p> 凤还恩喝了一口茶:“那就不清楚了,本官也是听说。”</p><p> 瑞昭县主转身往门外</p> ', ' ')('\n <p>走。</p><p> “县主就走了?”</p><p> “本县主要去杀了那个贱人!”</p><p> 她该是还没有走远。</p><p> “本官劝县主暂歇了这个心思,雍朝杀人讲究法度,由不得县主作威作福,这天下可还不姓涂。”</p><p> 瑞昭县主李菡,被赐国姓之前,郑王与她本姓涂。</p><p> “军容……说得是。”</p><p> 这句说得县主头上冒汗,恢复了一点理智,那女人与眼前人也有关系,当着他的面要杀人确实不妥。</p><p> 凤还恩冷眼看她拳头攥在一起,不置一词。</p><p> —</p><p> 走出县衙时瑞昭县主还有几分恍惚。</p><p> 她喜欢洛明瑢。</p><p> 瑞昭县主一直相信,她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p><p> 幼时阿爹封王,她跟着进京,那时她一生从未见过的繁华气象,可一进皇城,城外繁华又变得不值一提了,她被牵着走在宫道上,眼睛贪婪地四处看这天下最巍峨堂皇之地,得是什么样的人才能住在这样好的地方啊。</p><p> 然后她就在未央宫看到了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宜阳公主。</p><p> 宫殿金顶之下,她的母妃如神仙妃子一般,公主不足十岁,就已经享用起无边富贵,头戴金冠,腕上各色镯子皆价值连城,也不过是哄她开心的玩物,随手碰碎也不会有人心疼,她就坐在皇帝膝上,被拿象牙黄金九工球逗着,是所有人簇拥的中心。</p><p> 彼时,自己跟着父王站在最远处,还差两步就要站到殿外去了。</p><p> 日头将她裙上刺绣晒出毛边,远不及公主的八幅苏绣裙金贵无瑕。</p><p> 他们在这皇城之中连客都算不上,皇帝在哪儿召见,他们才能到哪儿去。</p><p> 相比深宫的堆金积玉还不能尽见识完的涂菡,宜阳公主从小就能在这里长大,没有她不能去的地方,那些高高在上的人都是她阿爹、阿娘、兄弟姊妹……得天下之供养,过着是涂菡梦寐以求的日子。</p><p> 涂菡心底涌出了十二分的渴望,她也想当个公主,把这儿当成自己家。</p><p> 后来,阿爹将县主的尊荣捧到了自己面前,这足够她在河东说一不二,但仅河东一地百姓对她俯首帖耳,有什么意思,县主很快就腻烦了,她此生都期盼着雍都的繁华。</p><p> 即便父王从来不说,瑞昭县主也知道,进京朝见时,父王的心情一定跟自己一样。</p><p> 直到县主来了瑜南。</p><p> 起初只是听闻禅月山寺景色极佳,闲极无聊才走一趟。</p><p> 未想到在禅月寺上,她见到了妙觉禅师。</p><p> 山门照雪,月有重莲。</p><p> 照佛家所说,简直如劫数一般,非人力所能抵抗。</p><p> 听闻这位妙觉禅师佛法精深,有“玉面菩萨”的名号,因他在寺中,这禅月寺的香火变得更旺。</p><p> 看来,这和尚不只是她一个人的劫数。</p><p> 可惜了,只有她是县主,所有的好东西都该是她的,就算是和佛祖抢人,她也志在必得。</p><p> 后来讲经堂中遇险,瑞昭县主躲到心上人身后时,是她此生最惶恐无助的时候,她以为一切荣华富贵都似镜花水月要消散去,眼前人却为她撑起了一片天。</p><p> 援兵赶到,在得救那一刻,瑞昭县主奇异地感知到,她所望的一切都会成真:妙觉禅师是她的,公主之位也一样。</p><p> 这般儿郎,难道不值得托付终身?</p><p> 这位禅师顷刻取代了公主之位,成了她眼下最想得到的东西,比宫室绫罗更让她有占有欲。</p><p> 她尽心防着所有人。</p><p> 结果现在有人同她说,这个孤山寒月般的人早被别人占据,他和一个她看不起的女人做夫妻做到冒出来两个孩子,瑞昭县主怎么能接受。</p><p> 只要一想到自己念念不得的人,却早与她不喜的沈氏被翻红帐,让她枕在臂中,那唇吻过别人,那手在别的女人身上流连……</p><p> 肮脏!</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