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次秦戮前往溢州赈灾不同,这次出行,无论是秦戮还是顾砚书,都没有多加宣扬。<br />\n京中甚至还有不少大臣,是在发现厉王府大门紧闭之后,才意识到顾砚书与秦戮已经不在京城的事实。<br />\n当然,顾砚书与秦戮的举动,并未逃过皇帝的眼睛。<br />\n“都走了?”<br />\n听着手底下人的回禀,皇帝批改奏折的手顿了顿。<br />\n“是。”<br />\n“朕知道了,下去吧。”<br />\n皇帝挥了挥手,脸上的神情没有丝毫变化,似乎对于秦戮离京之事,并非放在心上。<br />\n唯独高悬在奏章之上,久久未能落下的狼毫,泄露了其心中真实的想法。<br />\n见皇帝久久没有动作,王公公终于没能忍住,轻声开口唤道:<br />\n“陛下?”<br />\n明明是最为轻柔的声音,却让皇帝握着狼毫的手抖了抖。<br />\n回过神,对上王公公关切的目光,皇帝没有说什么,只轻轻将手中的笔放下,对王公公挥了挥手:<br />\n“你也退下吧,朕想一个人待一会儿。”<br />\n见到皇帝这番模样,王公公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但到了最后,却是什么也没有说,只微微俯身道:<br />\n“是。”<br />\n随后,王公公便从殿内退了出去。<br />\n离殿前,王公公到底没忍住又抬头望了皇帝一眼,也是这一眼,让王公公原本思绪万千的脑子中有了片刻的空白——<br />\n他有多久没有在陛下的脸上看到这般带着一丝脆弱的神情了?<br />\n原来不知不觉之间,厉王对陛下的影响,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吗?<br />\n别说是王公公没有想到,就是皇帝自己,也没有预料到。<br />\n想到秦戮提及顾砚书时脸上的表情,又想到前几日秦戮来御书房提议立储之事时坚决的态度,再想到前几个时辰太傅提及七皇子功课时脸上犹疑的神情……<br />\n即便是皇帝,也不得不承认,他有些后悔了。<br />\n测试秦戮的办法有许多,当初他怎么就选择了赐婚这一条?<br />\n“做事瞻前顾后,决心不足不说,还喜欢想当然,超出预期后只会睁眼看着不知如何补救,朕看你这辈子都难成大事!”<br />\n不期然,皇帝脑海中不由想到了自己年幼之时,父皇给自己的评价。<br />\n当时的他还很是不服气,甚至到了登基后也对这番话耿耿于怀。<br />\n然而此时,皇帝也不得不承认,父皇说的没错。<br />\n可不就是喜欢想当然吗?<br />\n当初赐婚的时候,他便从未想过自家三儿子会与三儿媳两心相悦到生死相随的地步。<br />\n后来事成定局,他也不知该如何补救。<br />\n让他直接除掉顾砚书,他又舍不得这个人才,又怕与儿子反目成仇,决心不足。<br />\n让他坦然接受,又放不下传统规矩,最后弄到如今这不上不下的地步。<br />\n若是他从一开始知道秦戮的态度后,便接受……<br />\n想到这里,皇帝便不愿向下想了,因为他知道,此刻想再多,也是徒劳。<br />\n即便是他现在愿意接受顾砚书,恐怕秦戮也不会接受这储君之位了。<br />\n昔日人人争抢的宝座,到了这夫夫手中,倒成了烫手的山芋。<br />\n抬眼看着满屋子的玻璃窗户、灯罩、茶具,桌上的活字印刷以及水车梯田模型……<br />\n皇帝才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之间,厉王府与顾砚书的影子,竟然已经充满了他身边的每个角落。<br />\n想到这里,皇帝便不由笑出了声,有些嘲讽,又有些悲凉……<br />\n然而无论皇帝心中是如何作想,此时此刻的秦戮与顾砚书,都无从得知。<br />\n此时的两人,正迎着夕阳,共乘一骑向西境而去。<br />\n不仅顾砚书的脸上满是笑容,就连秦戮的脸上,也带着一丝从未有过的轻松。<br />\n地上,两人的影子被夕阳逐渐拉长,最后混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br />\n作者有话要说:<br />\n咕咕咕:小天使们奶奶关注的文章终于更新了,咕咕咕了这么久,作者知道错了。<br />\n好了,正事就是正文到这里就结束了,番外大概就是西境通商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