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微臣参见皇上,参见淑妃……”<br />
“行了,快来救人,救不了朕要了你的命!”<br />
第1837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br />
御医闻言战战兢兢,但也只能拼尽全力医治,<br />
好在这位淑妃娘娘的身体还不算太糟糕,<br />
“回陛下,娘娘这乃是产后虚弱,惊惧忧思过甚所致,不过有一点……”<br />
“怎么?是哪里不对?”<br />
李世民连忙追问。<br />
御医也不敢有所隐瞒,道,<br />
“其他的都还好,只有一点臣不太敢确定,娘娘的脉象,似乎是中了某种秘药,但是具体是什么,恕臣无能,辨别不出来,”<br />
“连你都不知道,”<br />
这下李世民不得不阴谋论起来了,<br />
“那药,对淑妃的身体可有大碍?”<br />
“回陛下,此药药性短暂,但极为猛烈,会在短时间内使人身体虚弱,使不上力,但是等药效过了之后,补个三五年,倒也无甚大碍,”<br />
说到此,御医已经冷汗直流了,因为他也意识到这涉及皇家阴私,要知道淑妃娘娘可是生下了个死胎,再联合这脉象,皇子十有八九就是被人给害死的,<br />
很显然,李世民也反应了过来,目光落在床头放着的襁褓上,<br />
那里面是他刚一出生,就没了气息的孩儿,<br />
他盼了几个月的时间,结果……<br />
“去,给小皇子诊诊脉,朕不能连自己的孩子是怎么死的都不清楚,”<br />
李世民深吸了口气,眼眶再度泛红,<br />
同时,他也开始在脑海里思考,到底是谁下的手?<br />
此人似乎只是不想让若惜生下龙胎,<br />
“回陛下,小皇子颜面发绀,嘴唇青紫,口鼻处有堵塞物,乃是在母体内窒息而亡,”<br />
“大胆!!!”<br />
李世民闻言大怒,<br />
众人齐齐跪地,<br />
殿内一时鸦雀无声,<br />
李世民抱着怀里人,心里蓦地升起一股悔意,<br />
是他大意了,以为皇后贤良大度,六宫和睦,就不会有危险,<br />
然,后宫牵连着前朝,或许后宫之人不敢,可前朝众臣里依然有不少和隋杨氏一族有仇的,<br />
譬如那群关陇贵族里,就有不少人是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时的“受害者”,他们应该是恨极了杨广,<br />
可是杨广已死,父债女偿,那些人的确有下手的动机,<br />
除此之外,还有六宫嫔妃的家族,<br />
就连皇后背后的长孙氏也不例外,<br />
他们都有嫌疑,<br />
甚至,李世民又想起了前不久在朝堂之上,对他把高明和青雀放在一起教导的做法,颇有微词的那些官员们,<br />
虽然当时长孙无忌没有说话,可未必他心里就真的没有一丁点看法,<br />
毕竟其他人不知道,长孙无忌可不一定就真不知晓,青雀的真实身份,<br />
若是他知道的话,那下手的嫌疑就更大了,<br />
越想,疑心越重,<br />
可是偏偏现在就算有证据能这一切真的是对方下的手,他也不好对其直接处罚,<br />
毕竟还有山东豪族,江南文士在旁虎视眈眈,<br />
三方制衡才能稳定天下,<br />
至少是在现在,任何一方,都不能轻易动,<br />
他只能徐徐图之,分而化之,然后再逐一削弱,<br />
原本李世民也是打算这样做的,他甚至还企图让长孙无忌打入关陇集团内部,收拢其核心力量,<br />
可现在看来,<br />
任何人都不值得完全信任,<br />
人心易变,哪怕是曾经陪他打天下的臣子,也有可能被权利和财富腐蚀,<br />
第1838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会员加更)<br />
在李世民心里,天下,永远是排在第一位,<br />
好在若惜也没指望他会为了她,当一次昏君,<br />
所以等醒来,得知孩子已经下葬,而自己被封为贵妃,且李泰改封越王,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不仅不之官,封地更多达22个州,而李恪也被改封为蜀王后,若惜也不觉得失望了,<br />
相反,她还很开心,<br />
反正死的那个,又不是她的孩子,<br />
不过……该表现出的绝望还是得有的,<br />
正好她也不耐烦应付李世民了,<br />
而她最大的目的已经达到,<br />
李世民的愧疚也有了,对某些人的疑心也起了,<br />
就算现在掩饰的很好,可疑心这东西,一旦升起,就很难完全消除,<br />
所以接下来几年,她最好的伪装就是蛰伏,<br />
只有降低存在感,才方便她做其他的事,<br />
譬如……废了李承乾,<br />
……<br />
……<br />
时间一晃来到贞观三年,<br />
而这将近一年的时间,若惜都没再见李世民一面,<br />
她在甘露殿里弄了个小佛堂,每天就是吃斋念佛,似乎是在为那个枉死的孩子超度,<br />
而每次李世民来,她也都避而不见,<br />
而李世民也可能是因为内疚,所以纵使次次吃闭门羹,也都没有表现出半分的不耐,<br />
起初那段时间,还有很多人等着看好戏,<br />
他们想着杨贵妃真的被陛下厌弃,<br />
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陛下就算又有了新的宠妃,可对甘露殿那位,还是没放下,<br />
就算见不到面,也时时都惦记着,<br />
所以总体来说,后宫格局变化不大,<br />
倒是前朝,<br />
这一整年里,李世民在前朝有了大动作,<br />
比如他重新修订了法律,借此弥补漏洞,查漏补缺,<br />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让自己的旧部凭此立功,<br />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变革了地方行政区划,把自己人插入各地,以便控制,<br />
而在贞观三年的末尾,大唐更是在灭东突厥之战中大获全胜,<br />
也是因此,李渊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搬出了太极宫,<br />
李世民到现在才算是真正成为大唐唯一的话事人,<br />
虽然还不是最高集权,但相较于从前,明显更加说一不二,<br />
就好比在对李承乾的教育问题上,<br />
他坚持要聘请李纲为老师,<br />
李纲其人,虽然身患脚疾,但曾经教导过两任太子,<br />
其一是前朝废太子杨勇,<br />
这其二嘛,自然是李建成,<br />
其实当李世民最初提出让李纲来教李承乾时,朝堂上有不少人反对,<br />
毕竟失败的案例在那摆着呢,<br />
经李纲之手的太子,好像都没有什么好下场,<br />
不过这种事,有人相信,也有人觉得纯粹就是巧合而已,<br />
正好,李世民就不信,<br />
所以他坚持要请李纲为太子少师,<br />
哪怕人患了脚疾,他也要用轿子把人给抬进宫里来,<br />
皇上态度如此强硬,文武大臣们还能说什么,<br />
况且说白了,教导太子是国事,但也是帝王家事,<br />
没看到身为太子舅舅的长孙相国都默认了吗,他们这些臣子再怎么样也都是外人,<br />
所以至此,这件事也就这么被定了下来,<br />
当然,对于这一消息,最不高兴的当属李承乾本人了,<br />
天知道,他每天有多辛苦,<br />
非但如此,还要被各个老师骂,<br />
现在又多了一个骂他的,而他还不能表现出有半点儿的不情愿,<br />
有时候他是真的很羡慕弟弟们,尤其是青雀,<br />
父皇疼爱青雀,但对他这个太子却格外的严厉,苛刻,<br />
特别是这一年里,父皇每次见他都板着一张脸,不是问他功课,就是抽查背书,<br />
稍有做的不好的,父皇就会用那种眼神看着他,<br />
他不想让父皇失望,<br />
可是当太子真的好累,小李承乾捧着还有些婴儿肥的脸,表情苦大仇深的想着,明明舅舅说太子之位只能是他的,既如此,那他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呢?<br />
此时的李承乾还不明白,不之官的含义,<br />
不过很快的,他就从新老师李纲口中更加精准的认识到,他的那些弟弟们对他的威胁有多大,<br />
特别是备受李世民偏爱的李泰,<br />
所以这么看来的话,那他也只能更加努力,时时警醒着,但凡是学不死,就得往死里学!<br />
反正谁都不能抢走他的太子之位!<br />
第1839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会员加更)<br />
时间飞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br />
不知从何时起,大唐逐渐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之景,<br />
仿佛盛世可期,<br />
李世民用了几年的时间,初步向大家证明了自己,<br />
魏征在天子策论上写的每一条他都有在努力做到,<br />
而他当初立下的誓言,也在一步步践行,<br />
在此之间,他也在一直不间断的寻找三方制衡局势的破解之道,<br />
然而面临朝中新旧势力交织的情况,李世民有时候也会感到棘手,疲惫,<br />
每当此时,他都会到甘露殿走一走,
“行了,快来救人,救不了朕要了你的命!”<br />
第1837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br />
御医闻言战战兢兢,但也只能拼尽全力医治,<br />
好在这位淑妃娘娘的身体还不算太糟糕,<br />
“回陛下,娘娘这乃是产后虚弱,惊惧忧思过甚所致,不过有一点……”<br />
“怎么?是哪里不对?”<br />
李世民连忙追问。<br />
御医也不敢有所隐瞒,道,<br />
“其他的都还好,只有一点臣不太敢确定,娘娘的脉象,似乎是中了某种秘药,但是具体是什么,恕臣无能,辨别不出来,”<br />
“连你都不知道,”<br />
这下李世民不得不阴谋论起来了,<br />
“那药,对淑妃的身体可有大碍?”<br />
“回陛下,此药药性短暂,但极为猛烈,会在短时间内使人身体虚弱,使不上力,但是等药效过了之后,补个三五年,倒也无甚大碍,”<br />
说到此,御医已经冷汗直流了,因为他也意识到这涉及皇家阴私,要知道淑妃娘娘可是生下了个死胎,再联合这脉象,皇子十有八九就是被人给害死的,<br />
很显然,李世民也反应了过来,目光落在床头放着的襁褓上,<br />
那里面是他刚一出生,就没了气息的孩儿,<br />
他盼了几个月的时间,结果……<br />
“去,给小皇子诊诊脉,朕不能连自己的孩子是怎么死的都不清楚,”<br />
李世民深吸了口气,眼眶再度泛红,<br />
同时,他也开始在脑海里思考,到底是谁下的手?<br />
此人似乎只是不想让若惜生下龙胎,<br />
“回陛下,小皇子颜面发绀,嘴唇青紫,口鼻处有堵塞物,乃是在母体内窒息而亡,”<br />
“大胆!!!”<br />
李世民闻言大怒,<br />
众人齐齐跪地,<br />
殿内一时鸦雀无声,<br />
李世民抱着怀里人,心里蓦地升起一股悔意,<br />
是他大意了,以为皇后贤良大度,六宫和睦,就不会有危险,<br />
然,后宫牵连着前朝,或许后宫之人不敢,可前朝众臣里依然有不少和隋杨氏一族有仇的,<br />
譬如那群关陇贵族里,就有不少人是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时的“受害者”,他们应该是恨极了杨广,<br />
可是杨广已死,父债女偿,那些人的确有下手的动机,<br />
除此之外,还有六宫嫔妃的家族,<br />
就连皇后背后的长孙氏也不例外,<br />
他们都有嫌疑,<br />
甚至,李世民又想起了前不久在朝堂之上,对他把高明和青雀放在一起教导的做法,颇有微词的那些官员们,<br />
虽然当时长孙无忌没有说话,可未必他心里就真的没有一丁点看法,<br />
毕竟其他人不知道,长孙无忌可不一定就真不知晓,青雀的真实身份,<br />
若是他知道的话,那下手的嫌疑就更大了,<br />
越想,疑心越重,<br />
可是偏偏现在就算有证据能这一切真的是对方下的手,他也不好对其直接处罚,<br />
毕竟还有山东豪族,江南文士在旁虎视眈眈,<br />
三方制衡才能稳定天下,<br />
至少是在现在,任何一方,都不能轻易动,<br />
他只能徐徐图之,分而化之,然后再逐一削弱,<br />
原本李世民也是打算这样做的,他甚至还企图让长孙无忌打入关陇集团内部,收拢其核心力量,<br />
可现在看来,<br />
任何人都不值得完全信任,<br />
人心易变,哪怕是曾经陪他打天下的臣子,也有可能被权利和财富腐蚀,<br />
第1838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会员加更)<br />
在李世民心里,天下,永远是排在第一位,<br />
好在若惜也没指望他会为了她,当一次昏君,<br />
所以等醒来,得知孩子已经下葬,而自己被封为贵妃,且李泰改封越王,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不仅不之官,封地更多达22个州,而李恪也被改封为蜀王后,若惜也不觉得失望了,<br />
相反,她还很开心,<br />
反正死的那个,又不是她的孩子,<br />
不过……该表现出的绝望还是得有的,<br />
正好她也不耐烦应付李世民了,<br />
而她最大的目的已经达到,<br />
李世民的愧疚也有了,对某些人的疑心也起了,<br />
就算现在掩饰的很好,可疑心这东西,一旦升起,就很难完全消除,<br />
所以接下来几年,她最好的伪装就是蛰伏,<br />
只有降低存在感,才方便她做其他的事,<br />
譬如……废了李承乾,<br />
……<br />
……<br />
时间一晃来到贞观三年,<br />
而这将近一年的时间,若惜都没再见李世民一面,<br />
她在甘露殿里弄了个小佛堂,每天就是吃斋念佛,似乎是在为那个枉死的孩子超度,<br />
而每次李世民来,她也都避而不见,<br />
而李世民也可能是因为内疚,所以纵使次次吃闭门羹,也都没有表现出半分的不耐,<br />
起初那段时间,还有很多人等着看好戏,<br />
他们想着杨贵妃真的被陛下厌弃,<br />
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陛下就算又有了新的宠妃,可对甘露殿那位,还是没放下,<br />
就算见不到面,也时时都惦记着,<br />
所以总体来说,后宫格局变化不大,<br />
倒是前朝,<br />
这一整年里,李世民在前朝有了大动作,<br />
比如他重新修订了法律,借此弥补漏洞,查漏补缺,<br />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让自己的旧部凭此立功,<br />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变革了地方行政区划,把自己人插入各地,以便控制,<br />
而在贞观三年的末尾,大唐更是在灭东突厥之战中大获全胜,<br />
也是因此,李渊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搬出了太极宫,<br />
李世民到现在才算是真正成为大唐唯一的话事人,<br />
虽然还不是最高集权,但相较于从前,明显更加说一不二,<br />
就好比在对李承乾的教育问题上,<br />
他坚持要聘请李纲为老师,<br />
李纲其人,虽然身患脚疾,但曾经教导过两任太子,<br />
其一是前朝废太子杨勇,<br />
这其二嘛,自然是李建成,<br />
其实当李世民最初提出让李纲来教李承乾时,朝堂上有不少人反对,<br />
毕竟失败的案例在那摆着呢,<br />
经李纲之手的太子,好像都没有什么好下场,<br />
不过这种事,有人相信,也有人觉得纯粹就是巧合而已,<br />
正好,李世民就不信,<br />
所以他坚持要请李纲为太子少师,<br />
哪怕人患了脚疾,他也要用轿子把人给抬进宫里来,<br />
皇上态度如此强硬,文武大臣们还能说什么,<br />
况且说白了,教导太子是国事,但也是帝王家事,<br />
没看到身为太子舅舅的长孙相国都默认了吗,他们这些臣子再怎么样也都是外人,<br />
所以至此,这件事也就这么被定了下来,<br />
当然,对于这一消息,最不高兴的当属李承乾本人了,<br />
天知道,他每天有多辛苦,<br />
非但如此,还要被各个老师骂,<br />
现在又多了一个骂他的,而他还不能表现出有半点儿的不情愿,<br />
有时候他是真的很羡慕弟弟们,尤其是青雀,<br />
父皇疼爱青雀,但对他这个太子却格外的严厉,苛刻,<br />
特别是这一年里,父皇每次见他都板着一张脸,不是问他功课,就是抽查背书,<br />
稍有做的不好的,父皇就会用那种眼神看着他,<br />
他不想让父皇失望,<br />
可是当太子真的好累,小李承乾捧着还有些婴儿肥的脸,表情苦大仇深的想着,明明舅舅说太子之位只能是他的,既如此,那他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呢?<br />
此时的李承乾还不明白,不之官的含义,<br />
不过很快的,他就从新老师李纲口中更加精准的认识到,他的那些弟弟们对他的威胁有多大,<br />
特别是备受李世民偏爱的李泰,<br />
所以这么看来的话,那他也只能更加努力,时时警醒着,但凡是学不死,就得往死里学!<br />
反正谁都不能抢走他的太子之位!<br />
第1839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会员加更)<br />
时间飞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br />
不知从何时起,大唐逐渐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之景,<br />
仿佛盛世可期,<br />
李世民用了几年的时间,初步向大家证明了自己,<br />
魏征在天子策论上写的每一条他都有在努力做到,<br />
而他当初立下的誓言,也在一步步践行,<br />
在此之间,他也在一直不间断的寻找三方制衡局势的破解之道,<br />
然而面临朝中新旧势力交织的情况,李世民有时候也会感到棘手,疲惫,<br />
每当此时,他都会到甘露殿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