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李世民能想到的,长孙无垢未必就想不到,<br />
她实在是位聪明的女子,不止是在王府后院,便是在前朝政事上,她也远比大多数男子都更加的敏锐,<br />
所以她不会问为什么不接杨若惜回来的话,<br />
她只是温柔体贴的应下丈夫的嘱托,做好一位贤内助该做的事情,就够了!<br />
试问一名标准的贤妻良母,除了要善待丈夫和其他女人的孩子以外,还需要做些什么呢?<br />
当然是替丈夫物色新人,为李家绵延子嗣了,<br />
正好她今晚要照看三个孩子,那丈夫风尘仆仆的归来,自然需要在温柔乡里休整一晚了,<br />
她不便服侍,幸而已经提前备好了佳人,<br />
是按照那位公主的模样找的,虽然只有对方的三分颜色,可已是十分的难得,想来二郎会喜欢的!<br />
长孙无垢想,这王府里的孩子,还是太少了!<br />
该再多一些才是!<br />
左右再多,也不会动摇高明的嫡长子身份,<br />
第1750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会员加更)<br />
随着大唐一统天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皇太子和秦王之间的矛盾也越发尖锐起来,<br />
所以也不止是李世民有派人盯着太子府的动静,李建成这边,也在暗地里留意着秦王府的一切,<br />
秦叔宝之前抱着小李泰秘密回长安时,虽然瞒过了李建成的眼线,可是这次李世民回来,却是光明正大毫不掩饰的,<br />
所以很快的,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接到了消息,说是李世民抱回来一个孩子,<br />
李元吉闻之大笑,幸灾乐祸道,<br />
“大哥,没想到李世民外出打仗还不忘搞女人,更甚之连孩子都生了,你说要是父皇知道他这般行事,会如何惩罚他?”<br />
李元吉想的不深,但是李建成就不一样了,<br />
他深知李世民在军营里的影响力,只要他有心隐瞒,即便是父皇,也未必能知道军营里的密事,<br />
可是这么明显的把柄,李世民自己亮了出来,这难不成是什么陷阱?<br />
他可不信李世民会这么蠢,<br />
“四弟,切莫冲动,二弟他战功赫赫,即便是于男女之事上有污,父皇也不会严惩的,轻飘飘的责罚根本伤不到二弟分毫,”<br />
“大哥,话虽是这么说的,可是你忘了前朝的废太子杨勇,当初不就是因为私底下好色,过于宠幸美妾,才会招致独孤皇后的不喜,以至于后来被那当时是晋王的杨广取而代之,”<br />
李元吉可没少做功课,他一直致力于维护自家大哥的太子之位,然后打倒李世民,<br />
为此,即便不爱看书,他也还是想办法,了解了许多前朝历代皇位之争的案例,<br />
而距离他们最近的,自然就是隋朝的杨勇杨广这兄弟俩,<br />
可自家大哥才不像废太子杨勇那般无能呢,<br />
所以李世民必须对标杨勇,那自家大哥一定是最后的胜利者!<br />
李元吉坚信这才是真理,所以他暗自琢磨了许久,决定效仿曾经的杨广,搞臭李世民的名声,<br />
现在这不就是送上门的把柄吗?<br />
“大哥,你就别犹豫了,虽然说李世民名声好的很,军功赫赫,父皇不一定会严惩对方,可如果是那个孩子的生母,状告李世民强抢民女,在军营里胡作非为,行淫乱之事呢?”<br />
“那孩子就是现成的证据,李世民总不能否认自己没有和那孩子的生母行过敦伦之事吧?要是没有,那孩子哪来的?要是有,那就是坐实了他的罪行,”<br />
“只要我们能说服那名被李世民藏在军营里的女子,让她出面帮我们对付李世民,”<br />
李元吉说着半眯着眼睛,一副阴险狡诈模样,<br />
李建成看了他一眼,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而是又问道,<br />
“你怎么能保证,那名女子一定会被我们给说服?要知道,她已经是李世民的人了,出嫁从夫,她连孩子都生了,心也一定是向着李世民的,又怎么会答应帮着我们对付李世民?你这根本行不通,”<br />
李建成考虑的也在理,但是李元吉却有自己的思考,<br />
“大哥,我不否认你说的是对的,可是我们为何不换个角度想想,李世民这次只把孩子带回来了,却没有带孩子的母亲回来,为什么呢?是不是那孩子的母亲身份上不得台面?”<br />
“若真是如此,那我们就更要帮一帮那位姑娘了,人家好歹都已经给李世民生了个儿子,可是李世民却连个正经身份都不给,若换成大哥你是这姑娘,你能甘心?”<br />
“……不甘心,”<br />
李元吉的话,让李建成眼睛一亮,<br />
他忽然觉的自家四弟好像要长脑子了,<br />
“四弟,那这件事,为兄若是交给你去办……”<br />
“大哥尽快交给我,弟弟我一定把事办的妥妥的,”<br />
“如是这般,那为兄可就静等着你的好消息了!”<br />
李建成欣慰的拍了拍李元吉的肩膀,<br />
兄弟俩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李世民遭受重罚,名声扫地,被父皇厌弃的下场!<br />
第1751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br />
李元吉的动作很快,没多久长安城里就流言纷纷,<br />
关于秦王功高盖主的传言,传的到处都是,<br />
关键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让人想不相信都难,<br />
这不,李渊那敏感的神经被戳中了,<br />
这大约是每个年老皇帝的通病,都会畏惧自己已经长成,且有才有名的儿子,<br />
那到了李渊这儿,比起中规中矩的太子,自然是更为出挑的李世民,更让他忌惮,<br />
尤其这些年,几乎所有的军功,都让李世民得了个遍,<br />
而他每立一次功,李渊就得赐予一定的奖赏,<br />
如今已经是封无可封了,李世民已经是仅次于太子之下的秦王,还能再奖些什么?<br />
李渊想,难不成真的要把建成的太子之位,奖给世民吗?<br />
不,<br />
思考再三后,李渊做出了一个决定,<br />
他决定把这次攻打刘黑闼之事,交给老大和老三去办,<br />
左右决战时机也已成熟,这个功勋绝不能再让世民得到,<br />
但是如果就这么夺了这次立功的机会,秦王一派肯定会有所不满,<br />
那群武将,各个能打,而且还对世民忠心耿耿,这让李渊不得不多作思量,<br />
他想了又想,一夜过后,在次日朝堂之上,接连颁布了两道圣旨,<br />
这第一道,是册封令,<br />
秦王李世民因战功显赫,被封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掌全国征讨,并总判府事,<br />
除此之外,李渊还特许李世民另外开府,即天策府,<br />
此圣旨一出,朝廷众人反应不一,<br />
太子党冷汗连连,心中更为忌惮,<br />
秦王党自是喜不自胜,当然,同时心里也会更加警惕,<br />
就在大家都在揣测皇上这道旨意,到底是为何意时,第二道圣旨出来了,<br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br />
“朕感念秦王多年辛苦,特许其留在长安,享天伦之乐,攻打刘黑闼一事,暂交由太子和齐王去办,”<br />
“另外,由燕郡王世子,为副将,从旁协助太子,平定河北,”<br />
“钦此!”<br />
圣旨里提到的燕郡王,便是曾经隋朝的北平王,罗艺,<br />
而罗艺的儿子,自然就是罗成,<br />
因着魏县被灭,心上人杳无音信之事,罗成拒绝加入秦王党,<br />
但是太子他也不喜欢,所以在朝堂上一直是保持中立,<br />
而李渊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会特地名了罗成的名字,<br />
此时的罗成与从前相比,身上的冷感更重了,仿佛离他再近一点儿,就会被冻伤,<br />
不过好在此时的焦点,不在他身上,<br />
这会儿大家的注意,都集中在李世民这里,<br />
大家其实都想看到李世民翻脸,毕竟皇上偏心太子的意思,可太明显了,<br />
这相当于是在打秦王的脸,给太子送功造势,<br />
而此刻李渊和李建成两人,也在暗暗观察李世民的反应,<br />
这对天家父子,此刻心里都在琢磨着,<br />
倘若世民(二弟)真的当场甩脸子,那他(父皇)便也有理由,光明正大的惩罚他,顺便打击削弱秦王一脉了,<br />
但这可是李世民啊!<br />
喜怒不形于色,心事勿让人知,是一位帝王最基本的操守!<br />
虽然这会儿的李世民还不是皇帝,但他却已经名声功劳都高过于皇帝了,<br />
所以,也不怪李渊和李建成忌惮成这样,<br />
可他们越是如此,李世民便越是能耐得住性子,<br />
争一时的高低有什么意思,<br />
李世民想,他要做,便要做最后的赢家!<br />
第1752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会员加更)<br />
下朝回到王府的李世民,把自己关进了书房里,<br />
二凤短暂的emo了,连光亮的羽毛都失去了色彩,
她实在是位聪明的女子,不止是在王府后院,便是在前朝政事上,她也远比大多数男子都更加的敏锐,<br />
所以她不会问为什么不接杨若惜回来的话,<br />
她只是温柔体贴的应下丈夫的嘱托,做好一位贤内助该做的事情,就够了!<br />
试问一名标准的贤妻良母,除了要善待丈夫和其他女人的孩子以外,还需要做些什么呢?<br />
当然是替丈夫物色新人,为李家绵延子嗣了,<br />
正好她今晚要照看三个孩子,那丈夫风尘仆仆的归来,自然需要在温柔乡里休整一晚了,<br />
她不便服侍,幸而已经提前备好了佳人,<br />
是按照那位公主的模样找的,虽然只有对方的三分颜色,可已是十分的难得,想来二郎会喜欢的!<br />
长孙无垢想,这王府里的孩子,还是太少了!<br />
该再多一些才是!<br />
左右再多,也不会动摇高明的嫡长子身份,<br />
第1750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会员加更)<br />
随着大唐一统天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皇太子和秦王之间的矛盾也越发尖锐起来,<br />
所以也不止是李世民有派人盯着太子府的动静,李建成这边,也在暗地里留意着秦王府的一切,<br />
秦叔宝之前抱着小李泰秘密回长安时,虽然瞒过了李建成的眼线,可是这次李世民回来,却是光明正大毫不掩饰的,<br />
所以很快的,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接到了消息,说是李世民抱回来一个孩子,<br />
李元吉闻之大笑,幸灾乐祸道,<br />
“大哥,没想到李世民外出打仗还不忘搞女人,更甚之连孩子都生了,你说要是父皇知道他这般行事,会如何惩罚他?”<br />
李元吉想的不深,但是李建成就不一样了,<br />
他深知李世民在军营里的影响力,只要他有心隐瞒,即便是父皇,也未必能知道军营里的密事,<br />
可是这么明显的把柄,李世民自己亮了出来,这难不成是什么陷阱?<br />
他可不信李世民会这么蠢,<br />
“四弟,切莫冲动,二弟他战功赫赫,即便是于男女之事上有污,父皇也不会严惩的,轻飘飘的责罚根本伤不到二弟分毫,”<br />
“大哥,话虽是这么说的,可是你忘了前朝的废太子杨勇,当初不就是因为私底下好色,过于宠幸美妾,才会招致独孤皇后的不喜,以至于后来被那当时是晋王的杨广取而代之,”<br />
李元吉可没少做功课,他一直致力于维护自家大哥的太子之位,然后打倒李世民,<br />
为此,即便不爱看书,他也还是想办法,了解了许多前朝历代皇位之争的案例,<br />
而距离他们最近的,自然就是隋朝的杨勇杨广这兄弟俩,<br />
可自家大哥才不像废太子杨勇那般无能呢,<br />
所以李世民必须对标杨勇,那自家大哥一定是最后的胜利者!<br />
李元吉坚信这才是真理,所以他暗自琢磨了许久,决定效仿曾经的杨广,搞臭李世民的名声,<br />
现在这不就是送上门的把柄吗?<br />
“大哥,你就别犹豫了,虽然说李世民名声好的很,军功赫赫,父皇不一定会严惩对方,可如果是那个孩子的生母,状告李世民强抢民女,在军营里胡作非为,行淫乱之事呢?”<br />
“那孩子就是现成的证据,李世民总不能否认自己没有和那孩子的生母行过敦伦之事吧?要是没有,那孩子哪来的?要是有,那就是坐实了他的罪行,”<br />
“只要我们能说服那名被李世民藏在军营里的女子,让她出面帮我们对付李世民,”<br />
李元吉说着半眯着眼睛,一副阴险狡诈模样,<br />
李建成看了他一眼,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而是又问道,<br />
“你怎么能保证,那名女子一定会被我们给说服?要知道,她已经是李世民的人了,出嫁从夫,她连孩子都生了,心也一定是向着李世民的,又怎么会答应帮着我们对付李世民?你这根本行不通,”<br />
李建成考虑的也在理,但是李元吉却有自己的思考,<br />
“大哥,我不否认你说的是对的,可是我们为何不换个角度想想,李世民这次只把孩子带回来了,却没有带孩子的母亲回来,为什么呢?是不是那孩子的母亲身份上不得台面?”<br />
“若真是如此,那我们就更要帮一帮那位姑娘了,人家好歹都已经给李世民生了个儿子,可是李世民却连个正经身份都不给,若换成大哥你是这姑娘,你能甘心?”<br />
“……不甘心,”<br />
李元吉的话,让李建成眼睛一亮,<br />
他忽然觉的自家四弟好像要长脑子了,<br />
“四弟,那这件事,为兄若是交给你去办……”<br />
“大哥尽快交给我,弟弟我一定把事办的妥妥的,”<br />
“如是这般,那为兄可就静等着你的好消息了!”<br />
李建成欣慰的拍了拍李元吉的肩膀,<br />
兄弟俩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李世民遭受重罚,名声扫地,被父皇厌弃的下场!<br />
第1751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br />
李元吉的动作很快,没多久长安城里就流言纷纷,<br />
关于秦王功高盖主的传言,传的到处都是,<br />
关键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让人想不相信都难,<br />
这不,李渊那敏感的神经被戳中了,<br />
这大约是每个年老皇帝的通病,都会畏惧自己已经长成,且有才有名的儿子,<br />
那到了李渊这儿,比起中规中矩的太子,自然是更为出挑的李世民,更让他忌惮,<br />
尤其这些年,几乎所有的军功,都让李世民得了个遍,<br />
而他每立一次功,李渊就得赐予一定的奖赏,<br />
如今已经是封无可封了,李世民已经是仅次于太子之下的秦王,还能再奖些什么?<br />
李渊想,难不成真的要把建成的太子之位,奖给世民吗?<br />
不,<br />
思考再三后,李渊做出了一个决定,<br />
他决定把这次攻打刘黑闼之事,交给老大和老三去办,<br />
左右决战时机也已成熟,这个功勋绝不能再让世民得到,<br />
但是如果就这么夺了这次立功的机会,秦王一派肯定会有所不满,<br />
那群武将,各个能打,而且还对世民忠心耿耿,这让李渊不得不多作思量,<br />
他想了又想,一夜过后,在次日朝堂之上,接连颁布了两道圣旨,<br />
这第一道,是册封令,<br />
秦王李世民因战功显赫,被封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掌全国征讨,并总判府事,<br />
除此之外,李渊还特许李世民另外开府,即天策府,<br />
此圣旨一出,朝廷众人反应不一,<br />
太子党冷汗连连,心中更为忌惮,<br />
秦王党自是喜不自胜,当然,同时心里也会更加警惕,<br />
就在大家都在揣测皇上这道旨意,到底是为何意时,第二道圣旨出来了,<br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br />
“朕感念秦王多年辛苦,特许其留在长安,享天伦之乐,攻打刘黑闼一事,暂交由太子和齐王去办,”<br />
“另外,由燕郡王世子,为副将,从旁协助太子,平定河北,”<br />
“钦此!”<br />
圣旨里提到的燕郡王,便是曾经隋朝的北平王,罗艺,<br />
而罗艺的儿子,自然就是罗成,<br />
因着魏县被灭,心上人杳无音信之事,罗成拒绝加入秦王党,<br />
但是太子他也不喜欢,所以在朝堂上一直是保持中立,<br />
而李渊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会特地名了罗成的名字,<br />
此时的罗成与从前相比,身上的冷感更重了,仿佛离他再近一点儿,就会被冻伤,<br />
不过好在此时的焦点,不在他身上,<br />
这会儿大家的注意,都集中在李世民这里,<br />
大家其实都想看到李世民翻脸,毕竟皇上偏心太子的意思,可太明显了,<br />
这相当于是在打秦王的脸,给太子送功造势,<br />
而此刻李渊和李建成两人,也在暗暗观察李世民的反应,<br />
这对天家父子,此刻心里都在琢磨着,<br />
倘若世民(二弟)真的当场甩脸子,那他(父皇)便也有理由,光明正大的惩罚他,顺便打击削弱秦王一脉了,<br />
但这可是李世民啊!<br />
喜怒不形于色,心事勿让人知,是一位帝王最基本的操守!<br />
虽然这会儿的李世民还不是皇帝,但他却已经名声功劳都高过于皇帝了,<br />
所以,也不怪李渊和李建成忌惮成这样,<br />
可他们越是如此,李世民便越是能耐得住性子,<br />
争一时的高低有什么意思,<br />
李世民想,他要做,便要做最后的赢家!<br />
第1752章 乱世佳人——隋唐篇(会员加更)<br />
下朝回到王府的李世民,把自己关进了书房里,<br />
二凤短暂的emo了,连光亮的羽毛都失去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