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谢太后毫不留情地一巴掌打在了皇后脸上,厉声斥责“待你家族中的父亲、兄弟、子侄全部死于陛下之手,且死无全尸时,若你仍能与陛下相亲相爱,一心为他着想,那时再来向本宫诉说这些荒谬之言吧。”<br/> “哀家真是后悔护了你那么些年。”<br/> 端王上前,装模作样的拦了拦“皇伯母,消消气。”<br/> “这个条件,就是闹到父皇面前,父皇也是不会答应的。”<br/> “您换一个吧。”<br/> “消消气,消消气。”端王轻拍谢太后的后背,赔着小心,扶着谢太后坐下。<br/> 皇后捂着肿的更高的脸,也不敢再多说些什么。<br/> 半晌,谢太后道“秦元清。”<br/> “哀家要秦元清死。”<br/> “跟二郎一模一样的死法儿,射瞎秦元清的眼睛,割下秦元清的头颅,悬于旗杆之上,挑断秦元清的手筋手筋。”<br/> “只要陛下同意,哀家会出面说服永明大长公主不过问此事,但哀家不会在懿旨上落印。”<br/> “是给秦家翻案,还是杀秦元清,你们去跟陛下商议,商议好了,告诉哀家答案。”<br/> “皇后,端王,哀家已经退了一步了。”<br/> “你们也莫要得寸进尺,让哀家一退再退。”<br/> “秦太师膝下有三子,死一个秦元清,还有秦二郎和秦四郎。”<br/> 谢太后不欲再多说,阖上双眸,转动手中的佛珠串。<br/> 皇后和端王对视一眼,缓缓退出了长宁宫。<br/> ……<br/> “杀秦元清?”萧遥愕然。<br/> 皇后颔首“太后的要求,要么重审谢家旧案,要么杀秦元清。”<br/> “陛下,秦元清是秦太师的长子,寄予厚望,若是杀了秦元清,秦太师恐会与您离心啊。”<br/> “因为陆明朝,不值得。”<br/> 天子眸光幽邃,面露犹豫“你不懂。”<br/> “值得的。”<br/> “陆明朝的价值不无可限量。”<br/> “莫说是秦元清了,就是整个秦家都比不得一个陆明朝。”<br/> 他能一手将谢家覆灭,自然也能除掉秦家。<br/> 秦家依附他而存在,他让秦家兴,秦家才能兴,他要秦家亡,秦家只能亡。<br/> 等秦元清死了,他再封赏秦二、秦四以作弥补,秦家依旧喧赫不倒。<br/> 秦太师知道如何选最有利。<br/> “告诉谢太后,朕应允了。”<br/> “三日内将秦元清人头奉上。”<br/> 皇后心中涌出莫名的情绪,那句莫说是秦元清了,就是整个秦家都比不得一个陆明朝飘日耳中,就像是霹雳从天而降,砸的她晕头转向。<br/> 今日,能牺牲秦元清迎陆明朝入宫。<br/> 他日,是不是也能强逼她让出皇后的位置。<br/> 皇后不敢再深想,面上流露出丝丝忧虑“陛下,今时不同往日,秦家在陛下的宽容宠信下,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拥趸者众,牵一发而动全身,三思啊。”<br/> 皇后绝口不提自己的私心,只从大局谈起。<br/> 萧遥挑眉觑了皇后一眼“根深蒂固?”<br/> “朕才是秦家的根,”<br/> “皇后是在告诫朕遏制秦家的打算之势吗?”<br/> 皇后:……<br/> 她是在说切勿色令智昏,为了一个有夫之妇,冷了左膀右臂的心!<br/> “臣妾妄言,请陛下恕罪。”<br/> 萧遥云淡风轻的挥了挥手“无妨。”<br/> “召太医好生治治脸上的伤,迎陆明朝入宫之事还需你操持。”<br/> 皇后蹙眉,很是不解。<br/> 纳妃而已。<br/> 一顶小轿抬入宫,定好位分赐下宫殿就无事了。<br/> 操持?<br/> 操持什么?<br/> 难不成还兴师动众办场喜宴?<br/> 萧遥面不改色“朕欲册封陆明朝为皇贵妃,以民间娶平妻的仪式迎她入宫。”<br/> “办场宫宴,邀四品以上官员携妻女入宫赴宴。”<br/> “命宫中织室的绣娘尽快绣好凤冠霞帔,莫要耽误朕的纳妃仪式。”<br/> 一语毕,皇后脸上的表情彻底僵住了。<br/> 凤冠霞帔。<br/> 平妻。<br/> 宫宴。<br/> 皇贵妃。<br/> 一场喜宴过后,她这个母仪天下的正宫皇后就会沦为一场笑话。<br/> 陛下做此决定前,可有半分考虑过她。<br/> 还是说,陛下本来就是打着让陆明朝取而代之的想法。<br/> 萧遥见皇后脸唰的一下惨白如纸,叹了口气,需揽着皇后,耐着性子解释道“皇后,你莫多想。”<br/> “现在也好,以后也罢,朕的皇后只会是你。”<br/> “朕以平妻之礼娶她,另有所图。”<br/> “朕需要陆明朝成为朕的妻子,祸福相依命运相连,你要理解朕。”<br/> 皇后只觉得自己的心苦的像吞了黄连。<br/> “臣妾理解陛下。”<br/> “陛下放心,臣妾会好好操持宫宴,不会出任何差错。”<br/> “你办事,朕放心。”<br/> ……<br/> 日暮时分,秦太师奉召入宫。<br/> 入宫前,秦太师以为要商讨北境之事,尽早拿出主意。<br/> 去时,意气风发。<br/> 离开时,老泪纵横。<br/> 元清啊。<br/> 不得不舍。<br/> 手刃亲子】<br/> 第三百三十八章 手刃亲子<br/> 秦府。<br/> 秦太师望着他那正值盛年、文武双全且壮志凌云的儿子,不禁潸然泪下,涕泗纵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