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永明大长公主,历经四朝更迭,得尽权势滋养。<br/> 人到晚年,反倒是有了返璞归真洗尽铅华的平和慈祥。<br/> “晚辈谢陆氏给大长公主请安。”<br/> “给郡主娘娘请安。”<br/> “你身怀有孕,无需多礼。”永明大长公主抬了抬手“看座。”<br/> 陆明朝规规矩矩道“这是晚辈的一点心意。”<br/> 话音落下,琥珀垂首双手举过头顶,奉上了锦盒。<br/> “你有心了。”永明大长主慈眉善目。<br/> 旋即,看向平宁郡主,不容置疑道“平宁,本宫禁了玉瑾的足,叫唤着想你这个姑姑,你带乐荣去看看玉瑾。”<br/> “外祖母,玉瑾表兄想姑姑,我母亲去便好,我去碍什么眼。”乐荣县主叉腰,较慢反驳。<br/> “一见玉瑾表兄,我就想用软鞭抽他。”<br/> 永明大长公主神色不变“那你去抽。”<br/> 平宁郡主视线左右扫了扫,敛起疑虑,连拖带拽,拉着乐荣县主离开。<br/> 乐荣县主:她是什么很讨人嫌的东西吗?<br/> 见状,陆明朝很识趣,对着流月和琥珀点点头。<br/> 流月、琥珀行了一礼,恭恭敬敬退了下去。<br/> 花厅门窗皆阖,四周不见人影。<br/> 永明大长公主不复方才那和煦亲切之态。<br/> 目如鹰隼,浑浊却锋利无比。<br/> 陆明朝反倒松了口气。<br/> 这才是历经四朝的永明大长公主。<br/> “谢陆氏,哪个谢?”<br/> 露明牌】<br/> 第二百八十一章 露明牌<br/> 端详审视许久,永明大长公主沉声问道。<br/> 陆明朝任由其打量,不动声色回道“山野猎户的谢。”<br/> “晚辈离京后的经历,想必大长公主已经想必已了如指掌,洞若观火。”<br/> “晚辈替了侯府大小姐履行了在乡下的婚约,嫁了逃荒至常喜村落脚的猎户。”<br/> 乐荣县主金枝玉叶,是永明大长公主的掌上明珠。<br/> 大长公主势必会把乐荣县主周遭的所有人调查的清清楚楚,以防居心叵测之辈。<br/> “是嫁了猎户不假。”永明大长公主缓缓道“但那个猎户箭无虚发,能徒手搏虎狼,能在深山中横行无忌。”<br/> “本宫委实想不出这样好的身手,怎会甘心蜗居荒芜乡野,埋没才能,做籍籍无名之辈。”<br/> “若是从军,不消多时,便能建功立业。”<br/> “大长公主过誉了。”陆明朝垂首“以往,他膝下有儿女,无人照料。”<br/> “即便有建功立业之心,也难以成行。”<br/> “而今,他与他兄长阔别多年重逢,又有晚辈爹娘帮忙照拂,想来会伺机一展抱负的。”<br/> 永明大长公主直勾勾的盯着陆明朝。<br/> “是亲兄长吗?”<br/> “他说是。”陆明朝模棱两可。<br/> 永明大长公主搭在圈椅扶手上的手紧了紧。<br/> 怎会是亲兄长呢。<br/> 谢家大郎、二郎、三郎都死了。<br/> 尤其是二郎,头颅高悬在旗杆上,任乌鸦鸟雀啃食。<br/> 她知道信国公府谢家四郎养在北疆,鲜为人知。<br/> 但她是文成帝嫡亲的长姐,是景襄帝的亲姑母,怎么不知如此秘辛。<br/> 难道她找错人吗?<br/> 永明大长主稳下心神。<br/> 不,不会。<br/> 无缘无故,长宁宫的谢太后不会传秘信给她,让她尽己所能护陆明朝周全。<br/> 尽己所能四个字,足以说明太多东西。<br/> 那场宫变后,谢太后的心肠冷的似常年不化的玄冰,绝不会因无关紧要的人动容。<br/> 曾经,谢太后也会随着文成帝唤她一声长姐的。<br/> 而今,仇恨是支撑着谢太后活下去的唯一支柱。<br/> 刺骨而又孤寂<br/> 思及此,永明大长公主不再试探,缓了缓神色“你夫君待你可好。”<br/> “甚好。”<br/> “听闻他膝下两子一女,可有受苦?”<br/> “阿砚待他们也甚好。”<br/> “你介意你夫君的子女吗?”<br/> “若介意,就不会嫁了。不瞒大长公主,他给过晚辈毁婚的机会。”<br/> “你出身侯府,为何会愿意下嫁猎户?”<br/> “他长得好。”<br/> 永明大长公主怔了怔,嘴角的笑容深了些许“在这点上,你倒是与乐荣有些像。”<br/> 谢家人,皆是一等一的好相貌。<br/> 谢家儿郎,炙手可热。<br/> 谢家女娘,一女百家求。<br/> 这便是曾经的谢家。<br/> 陆明朝笑了笑“乐荣县主率真赤诚,能与乐荣县主有相似之处,晚辈深以为荣。”<br/> “你夫君的长子,名怀谦?”<br/> “是。”<br/> “可读书习字了,性情如何?”<br/> “年初入了青云书院,性子,仁者见仁。”<br/> “改日,若你夫君子女入京,能否带来让本宫见见。”<br/> “有机会的话,自是可以的。”<br/> 永明大长公主调整了下坐姿,笑意隐去“你是在上京长大的,可还记得因通敌叛国谋逆造的信国公府?”<br/> “天子仁慈,留了谢老太爷一命。”<br/> 陆明朝颔首“记得的。”<br/> “除了谢老太爷,信国公府阖族尽诛。”<br/> “无论老幼。”<br/> “是,也不是。”永明大长公主缓缓道。<br/> “时隔数年,陛下午夜梦回见旧人,深觉当年处罚过重,有心寻信国公府幸存之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