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张燕有些担心的说道:“我们黄巾自起义以来,一向劫富济贫,但是,我们都知道军队一旦开始散漫,就无法再约束,我恐怕他们会祸害到其他普通百姓啊!”<br />\n杜长和于毒深有感触的点了点头,他们也是风里雨里闯出来的,太了解军队里的一些规矩了。<br />\n杨凤笑道:“此易尔,我准备将军队分为五队。第一队配骑兵,提前先行,负责打探地主豪强在城外的别院,一旦打听清楚后立刻汇报第二队。第二队就负责围剿这些地主豪强的别院,把里面的人全部杀光,不留活口,杀光后前往下一家!第三队负责在第二队杀光之后,负责打扫庭院,搬出粮草,将其分为两部分,取少的一部分,作为军粮。第四队主要是将多的那部份粮草搬回山中。第五队负责保护第四队运送粮草。诸位怎么看?”<br />\n于毒和杜长纷纷的赞叹道:“妙啊!”<br />\n杨凤把期望的目光看向张燕,希望他能够同意。<br />\n张燕仔细的思考着这个方案,也觉得确实不错,美中不足的就是有几个缺点。<br />\n他问道:“若是地主豪强要求袁绍出兵来歼灭你们呢?别忘了,你这样分兵,很容易被人各个击破的。”<br />\n杨凤像是早有预料的说道:“此时不用担心,袁绍现在忙于集结兵力对付公孙瓒,肯定不会出兵来剿灭我们的。”<br />\n既然袁绍不会,地主豪强们不会吗?他又问道:“若是,地主豪强们联合起来,组织家兵来与你激战呢?”<br />\n杨凤笑道:“大首领多虑了,第一,他们若是联军何人来指挥?就算有人整合起来,也是一盘散沙!第二,家兵终究只是家兵,我黄巾兵虽不是什么正规的官军,但也是一步一步打过来的!”<br />\n张燕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杨凤的说法,他又问道:“我军若如此,必然行军速度其慢,若是公孙瓒派人前来谴责我军,该如何应答?”<br />\n杨凤想了想,说道:“若是这样,大可说路上遇到地主豪强的阻击,所以行动缓慢!”<br />\n众人纷纷点头,这个主意不错,连张燕眼中尽是欣赏的眼光看着杨凤!<br />\n张燕又问道:“那么出兵多少合适呢?”<br />\n这出兵也是有讲究的,万一兵力不够,那不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万一兵力过多,那么山中的劳动力下降,又不划算,所以这个还有待商量!<br />\n杜长想了想,说道:“不如就出一万余人吧!”<br />\n张燕好奇的问道:“一万够吗?”<br />\n杜长算到:“五百为第一队,三千为第二队,一千为第三队,二千为第四队,二千五为第五队,剩下的一千人,以防万一!”<br />\n见杜长算的如此精细,张燕忍不住提议道:“不如这次出兵,就由你带兵出发吧!”<br />\n于毒和杨凤也不经的点了点头,杜长对兵力的规划非常完美,确实适合率兵出征!<br />\n杜长也是毫不犹豫的应承了下来“诺!”他也想通过一场战争来打出自己的威名,毕竟建功立业这心思,谁都想!<br />\n“既然如此。”张燕大声喊道,“来人!”<br />\n便有两个亲兵走了进来,说道:“大首领!”<br />\n“你们去客房,把刚刚那个公孙瓒的使者待上来!”<br />\n“诺!”说着便走出门外!<br />\n公孙瓒的使者其实是有些不愿意住进这个客房的,说是客房,其实也就是一个土胚房,非常的简陋。<br />\n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张燕故意刁难他,但是后来他才发现就这样的房子,在山中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房子,毕竟他还发现有许多人连房子都没有,露天而睡,时刻要小心防备着毒蛇毒虫的骚扰!<br />\n这时,又有两个亲兵跑了过来,在门口看守的两个的亲兵耳边说了什么,便跑走了!<br />\n那两个亲兵,推开门说道:“先生,大首领有请!”<br />\n这才刚过多久啊,便有了答案了?应该是拒绝吧,否则不会这么快回复的,毕竟出兵也是一件大事!不过拒绝也好,省的一些麻烦,反正原本就没报什么希望!<br />\n使者边想边走出门去,走向大厅。<br />\n使者站在大堂之上,对着张燕行礼道:“将军!”<br />\n张燕很是随意的点了点头,他平时最头疼的就是这些士子的各种礼仪,太过于麻烦了。<br />\n他说道:“我们答应出兵!”<br />\n啊!?使者惊呆了,他没听错吧,才商量了这么一会儿,就答应出兵,还敢不敢再草率一点?<br />\n张燕停顿了一会儿,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我有个要求,不知道使者能否代为答应!”<br />\n原来是有要求的啊,使者坦然了,他就怕张燕没有要求直接出兵,这么热情,没有点小心思怕是谁都不信啊!<br />\n使者说道:“将军请说!”<br />\n“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大山中粮草缺少,军粮不足,不知公孙将军可否提供我等一些?”<br />\n使者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了,现在山中缺粮,他们估计是想从主公处弄些粮食来过冬,这也合情合理!<br />\n使者问道:“不知将军欲出多少兵马,想要多少石粮草呢?”<br />\n“一万精兵,十万石粮草!”<br />\n“十万石!?”使者惊讶道,你当幽州是土豪吗?他又回绝道:“这太多了!幽州地处北方,产粮并不多,最多五万石!”<br />\n在三国时期一石约合现代的三十一公斤,六十二市斤。当时军队一人一日需食米二斤余,十万人一日二十余万斤,一月六百万万斤多,所以大约需要十万石。每人一个月一石,五万石,够一万人吃上五个月了!<br />\n虽然说五万石不是非常的多,但是如果运回来的话,也能够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张燕无奈的同意了,他说道:“那就依使者所言,五万石!”<br />\n张燕又和使者扯了一堆的细节,比如说,什么时候出兵,什么时候给粮,在什么地方驻扎,作战时听谁的指挥,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br />\n谈着谈着,天也变黑了。<br />\n张燕感慨的说道:“天色已晚,暂请使者居客房休息,明日再出发吧!”<br />\n“诺!”<br />\n在不同的朝代,石的重量不同,不要一概而论!<br />\n各种求!<br />\n(本章完)\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