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特别是听到国师也被宣召过去后,瞬间就明白老皇帝的想法,他已经等不及,想要对她出手。<br />\n这一刻,傅闻宵是震怒的。<br />\n这时,郁离说:“国师说要给他一个月作准备,到时候也不知道他要怎么拿出长生丹蒙骗老皇帝。宵哥儿,你说我要不要直接对国师动手,省得老皇帝总是惦记着那长生丹。”<br />\n以前老皇帝想要让她生孩子,拿孩子的骨血去炼丹,现在孩子还没影子,转头就将主意打到她身上,这些事挺让人恶心的。<br />\n郁离从来都不是个能忍的人,老皇帝这么算计她,她都想进宫给他个教训。<br />\n只是想到万一不小心将老皇帝吓死,会打乱公主婆婆的布局,她只能遗憾作罢。<br />\n原本想着眼不见为净,只要老皇帝不招惹她,她也不会做什么。<br />\n可这会儿,老皇帝突然中风,眼看着他坐不住了,她怎么着也得回敬一下。<br />\n傅闻宵说道:“那就动手吧。”<br />\n“诶?”郁离惊讶地看他,“要是国师突然失踪,老皇帝只怕受不住。”<br />\n傅闻宵笑了笑,“没关系,圣人中风后,朝中的局势肯定会更乱,母亲少不得要出面稳定局势。”<br />\n郁离瞬间就明白他的意思。<br />\n这确实是个好时机,以元安长公主的辈份及手中的权力,老皇帝是唯一能压制她的。但现在老皇帝中风,半身不遂,他哪里还能压得住?<br />\n至于那些皇子?圈禁的圈禁,废的废,能用的没几个。<br />\n三皇子这种又蠢又坏的,和元安长公主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七皇子又是元安长公主的人,元安长公主若是要重回朝堂,根本无人能压制。<br />\n过了几日,郁离听说京城的局势完全乱了,据说三皇子在朝堂上趁机揽权,排除异己,与七皇子争斗不休,差点就气到正在静养的老皇帝。<br />\n直到京城里乱相渐生,元安长公主终于出面,以雷霆手段稳住朝中局势。<br />\n元安长公主的归来震惊不少人。<br />\n不过朝中那些老臣都经历过当年皇太后摄政,也经历过元安长公主掌权,很轻易就接受元安长公主归来这事。<br />\n唯一让他们不解的是,不是说元安长公主命不久矣吗?怎么看着和几年前并无变化,甚至好像还更年轻了?<br />\n难不成她这是吃了什么仙丹,不仅病好了,甚至都变年轻?<br />\n作者有话说:<br />\n预计还有几章正文就完结啦[撒花][撒花]<br />\n第 252 章<br />\n◎当年事◎<br />\n傅闻宵带着许大夫来到养心殿前,看到守在门口处的禁军统领宣怀卿。<br />\n“镇国公。”宣怀卿上前行礼,看向许大夫,自然认出许大夫的身份,并不怎么意外。<br />\n许大夫是山平县中难得医术不错的大夫,宅心仁厚,极受百姓的爱戴。<br />\n他突然离开山平县时,宣怀卿也收到消息,后来得知是三皇子派人将他带走的,目的是为了医治三皇子府里断腿的皇孙。<br />\n这会儿看到傅闻宵将许大夫带过来,他有些诧异。<br />\n傅闻宵道:“这是许大夫,他的医术高明,是来给圣人医治的。”<br />\n宣怀卿闻言,没有说什么,让他们进去。<br />\n如今元安长公主重归朝堂,以雷霆手段镇压京中乱相,稳住朝堂,现在朝中多数大臣已经倒向她。<br />\n宣怀卿作为老皇帝提拔上来的禁军统领,极得老皇帝赏识,自然要护住老皇帝的安危。<br />\n这段日子,他日夜守在养心殿这边,以免有人对老皇帝不利。<br />\n也正是有他在,老皇帝方才安心地养病。<br />\n不过老皇帝也因为元安长公主的归来吓到,身体越发的不利索。<br />\n得知这事,不少人心中明悟。<br />\n看来当年元安长公主败落得如此迅速,老皇帝在其中做了极其不光采的事,要不然怎会被元安长公主吓成这样?不管如何,老皇帝都是元安长公主的兄长,元安长公主纵使要清算,也不会对他做什么,反而会好好地养着他。<br />\n一个中风瘫在床上的老皇帝,元安长公主也没必要针对他什么。<br />\n傅闻宵带着许大夫进入养心殿。<br />\n许大夫安静地跟在傅闻宵身后,全程没有抬头,也没有四处张望。<br />\n养心殿里,有好几位御医候在此地,日夜守着,以免老皇帝有什么不测。<br />\n见傅闻宵带了个老头进来,李茂迎过去,很快就认出这位是来自南地的许大夫,上次这人被傅闻宵从三皇子府里带进宫时,他还和圣人一起见过他。<br />\n许大夫的医术了得,据说是一位神医,治好中毒的傅闻宵。<br />\n他有些惊讶,没想到镇国公会选择在这种时候将这位老大夫叫过来。<br />\n李茂心里很清楚,当年老镇国公傅宗绪之死,傅闻宵中毒的真相,还有元安长公主在行宫被下毒,都少不了圣人插手……<br />\n想必这些事,镇国公应该心里也有数,无需宣诸于口。<br />\n但没想到,他仍是选择将许大夫叫过来,不禁感慨,镇国公对圣人确实也算是孝顺的了,至少比那些只会争权夺利、无视圣人身体的皇子要孝顺多了。<br />\n傅闻宵道:“圣人的身体如何?”<br />\n“没什么起色。”李茂面露愁色,原本太医针炙过后圣人的中风缓解不少,只需要静养就行。哪想到圣人会被元安长公主的归来吓到,然后病情加重。<br />\n这事李茂都有些不好意思讲。<br />\n傅闻宵:“我带了许大夫过来,他对中风颇有些研究,让他给圣人瞧瞧。”<br />\n李茂一脸惊喜之色,赶紧将许大夫带去龙榻那边。<br />\n许大夫来到龙榻前,看到半边身体瘫痪在床上的老皇帝,两个宫人扶着他,宫女正在给他喂水,只是他眼歪嘴斜的,大半的水都洒在衣服上,看着颇为可怜。<br />\n旁边有宫女耐心地为老皇帝拭去脖颈上的水,又为他换上一身干净的衣物。<br />\n周围伺候的宫人不少,光是围在床前的就有二十来人,都围着老皇帝转,这么一看,好像也不是那么可怜。<br />\n许大夫很淡定,比起被万民供养的天子,他觉得那些食不裹腹的平民百姓更可怜。<br />\n看到傅闻宵带着许大夫过来,老皇帝双眼有些湿润,颤抖地伸出手。<br />\n“逍儿……”<br />\n傅闻宵上前,握住他苍老的手,温声道:“舅舅,许大夫对疑难杂症多有研究,对中风颇为了解,臣让他过来给你瞧瞧。”<br />\n老皇帝紧紧地抓着他的手,嘴里含糊地说着什么。<br />\n傅闻宵拍了拍他,让他放宽心,然后让许大夫过来给他瞧瞧。<br />\n许大夫帮老皇帝检查身体,又询问屋子里的太医们的治疗,很快便有所了解。<br />\n他对傅闻宵道:“院正的针炙之术能缓解圣人的中风之症,可以继续针炙,我这边再开些药,与针炙一起,双管齐下,应该差不多。”<br />\n老皇帝浑浊的双眼迸射出光亮:“能……”<br />\n他的声音含糊不清,要是不近一些,根本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br />\n李茂忙在旁补充:“许大夫,圣人能治好吗?”<br />\n“不能!”许大夫丝毫没有因为病人是老皇帝就说什么好话,直白地说,“自古以来,没有中风能治好的事,只能缓解症状。”<br />\n“那能缓解到什么程度?”李茂又问,“能否让圣人行动自如?”<br />\n至少能让圣人处理政务吧?一天天这么瘫着,吃喝拉撒都无法自理,谁还会敬他这位天子?<br />\n许大夫看向他,虽然没说话,但脸上的表情是明晃晃的摆着:你在说什么屁话?<br />\n居然还想行动自如?如果能恢复到这程度,那就不叫中风了。<br />\n许大夫自觉没这样的本事,除非来的是……那位救了镇国公的人。<br />\n李茂默然,看了眼满脸期盼的老皇帝,没敢再问什么,以免圣人心里难受。<br />\n他亲自带着许大夫去偏殿那边写方子抓药。<br />\n太医们则识趣地避到一边,只留下傅闻宵在床前伺候。<br />\n老皇帝靠在一个宫人怀里,一只手紧紧地抓着傅闻宵的手,浑浊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他。<br />\n“逍儿……”<br />\n傅闻宵温声道:“舅舅,你放心,您以后会好好的。”<br />\n老皇帝说话含糊不清,傅闻宵仍是耐心地坐在那里倾听,偶尔应几句,就像一对寻常的舅甥。<br />\n舅舅生病,外甥在床前侍疾,孝顺他。<br />\n突然,老皇帝开口,“那个……孩子……”<br />\n傅闻宵面色未变,低声道:“他很好,现在已经有七岁了,身体很健康,就是胆子有点小,日后多练练。”<br />\n老皇帝眼眶有些湿润,抓着他的手极紧,含糊地说:“一定……”<br />\n仿佛感觉不到那只手的力度,傅闻宵仍是不紧不慢,温声细语,“舅舅放心,我会护着他的,他日后定会平平安安。”<br />\n老皇帝深深地看着他,最后终于松开手,然后闭上眼睛。<br />\n见状,傅闻宵也没再说话,默默地坐在这儿。<br />\n等李茂和许大夫回来,傅闻宵道:“舅舅,我先走了。”<br />\n老皇帝没说话,仿佛已经睡着。<br />\n傅闻宵站起身,带着许大夫离开,李茂亲自送他们出去。<br />\n走到养心殿门口,傅闻宵对李茂道:“圣人若是有个什么,你派人去知会我一声,我随时过来。”<br />\n“好好好。”李茂忙不迭地应下。<br />\n他心里很清楚,现在这宫廷里,若说对圣人唯一没有恶意的,也只有镇国公了,就连那些皇子只怕都希望圣人赶紧死,好给他们腾位置。镇国公却不会,他是个念旧情的,或许心里对圣人也有怨,可再大的怨,他也不会坐视圣人出事。<br />\n就连圣人心里也清楚这点。<br />\n**<br />\n离开皇宫,傅闻宵让人将许大夫送回康乐堂,他则去公主府。\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