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于忧患
('辛弃疾从废墟中站了起来。<br />\n炸裂的余威,让他直接昏迷过去,要不是他已经走到了前院的左边角落。<br />\n恐怕,这一下子,就要葬送在这里了。<br />\n耳朵还有一些轰鸣的声音。<br />\n他警惕地看着四周,慢慢地走到了驿馆的左边厢房,看到了同样从厢房内走出来的副将。<br />\n“那狗贼可有事?”<br />\n副将惊魂未定,见到辛弃疾,才稍微好一些。<br />\n“没事。”<br />\n辛弃疾点点头,立即说道:“你亲自看押,不要出来,我叫你出来的时候,你再出来。”<br />\n“喏!”<br />\n副将再一次返回,外面的事情,和他无关。<br />\n他现在的任务,那就是看住贾似道。<br />\n辛弃疾的心情有一些沉重,他未曾想到,对方竟然会用火、药。<br />\n关键是,对方竟然知道如何用这个威力非常大的武器,更能够私藏。<br />\n这已经不是一个贪、官、污、吏的问题了。<br />\n对方这样做。<br />\n到底想要做什么?<br />\n仅仅是因为不想让贾似道进入汴京吗?<br />\n那贾似道又到底知道一些什么?<br />\n为什么会被对方如此忌惮,不惜用火、药来杀了他?<br />\n这一切,辛弃疾都无法快速地思考。<br />\n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保证能把贾似道安然地送到汴京。<br />\n站在厢房门口,吩咐还活着的将士们,守好这个驿馆,不能给敌人一丝可乘之机。<br />\n而因为这巨大的声响,已经是警醒了整个信阳城的人。<br />\n百姓们也是慌乱不已,以为又要打仗了。<br />\n见到废墟的驿馆,还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不少人,还在看热闹。<br />\n直到许昌知府带着人匆匆赶到,这才驱散了那些距离驿馆比较近的百姓。<br />\n辛弃疾不知道对方还有没有火、药。<br />\n如果对方再来第二次,那可能就要伤及无辜,会死更多的人。<br />\n“什么都别问,立即去召集人手,守在这里,并且安排人,去其他地方调兵。”<br />\n辛弃疾站在厢房外,一步都没有离开。<br />\n这是他的战场,他必须要守好。<br />\n许昌城也算是大城,所以镇守许昌的驻军则是有着八千人。<br />\n驻军的乃是当年跟随过韩世忠的将士,如今已经五十多,成为驻守许昌的通判。<br />\n“大相公。”<br />\n辛弃疾见到这些人到来,才稍微松了一口气。<br />\n但是却也不敢松懈,对方只是用了火、药,还有没有埋伏,他还不从得知。<br />\n“马将军,对方竟然胆敢在这城内用上火器,便已经是天大的事情。”<br />\n“此事非常严重,相信将军你也清楚。”<br />\n“就是不知道将军愿不愿意,跟着我一起趟这趟浑水?”<br />\n辛弃疾开口问道。<br />\n马将军则是抱拳道:“马某早年便跟着韩大帅南征北战,这身上的伤都有百余处。”<br />\n“朝廷关照马某,让马某成了这许昌通判,可以镇守一方,安养晚年。”<br />\n“但是马某却也是一个知晓忠君报国之粗汉子,这个时候,相公你都不惧,马某岂能怕了!”<br />\n辛弃疾有着可以调令地方的驻军的权力。<br />\n一个钦差大臣的身份,可不是开玩笑,当真是犹如官家一样。<br />\n有了马将军的守护,辛弃疾才继续动身。<br />\n而许昌城内发生的事情,也很快就传开了,传到了汴京城。<br />\n赵辰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鄂州州长,竟然会让这幕后之人,用上了火器。<br />\n而火器本是大宋令行禁止的规矩。<br />\n私藏兵器,特别是火器,将会是抄家灭族之罪,也是大宋唯一一个非常严重的罪行。<br />\n让赵辰没有想到的是,在如此严苛的律法之下,竟然还有人胆敢私藏?<br />\n这实在是让他震惊不已。<br />\n当即就召见了虞允文、吕本中、陈俊卿、朱熹、杨万里等大臣。<br />\n“你们看看吧,这是幼安从许昌加急送来的折子。”<br />\n众人看完,也都是脸色一变。<br />\n用火器杀死一个钦差大臣和一个朝廷罪臣,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br />\n对方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br />\n贾似道又知道一些什么?<br />\n这一刻,他们的心中非常好奇。<br />\n“虞允文,朕命你亲自禁军前往,把贾似道带到朕的面前。”<br />\n“朕,要亲自审问他!”<br />\n虞允文也知道,事情的重大。<br />\n便立即躬身领命,二话不说,走出了大殿。<br />\n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说一些什么好。<br />\n“说说吧,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br />\n“朕想要听一听,你们的看法。”<br />\n赵辰是一个善于听取谏言的大宋官家,他也在效仿大唐的太宗李世民。<br />\n想要做一个真正的千古一帝,最起码,不能辱没了大宋官家这个身份。<br />\n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br />\n最后还是吕本中站了出来,他是吕好问的三子,也是吕家唯一一个可以继承吕好问才学的人。<br />\n“官家,这件事情,对于大宋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br />\n他看了看赵辰的神色,继续说道:“大宋自打败了金贼,打退了北地蒙古铁骑之后,便开始休养生息。”<br />\n“然后有了绍兴之盛世,到如今,大宋上上下下,都有当年丰享豫大之心。”<br />\n“这也是为何,仙师会降临大宋。”<br />\n“这一次,对我们,乃是一个警示,看起来盛世太平的大宋,却也有着一些宵小。”<br />\n“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不能产生一点贪图享乐之心。”<br />\n“对方能够用火器,那就说明,火器已经不算是一个秘密,可能很多工匠到知道,该怎么做。”<br />\n“那我们就要借助这一次的机会,让那些宵小知道,触犯大宋律法,私藏火器的结果。”<br />\n“同时,也作为一个警示,让所有人都明白,大宋时刻都在面临看不见的威胁。”<br />\n“先贤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r />\n“查处幕后之人,严肃处理,所有相关的人,都不可放过!”<br />\n其他的大臣,也都是差不多这个意思。<br />\n让这件事情成为警示大宋上下的一个存在,不能因为对方用火器想要杀死钦差大臣和一个罪臣,就隐而不报。<br />\n这和报喜不报忧,有何区别?<br />\n当然,最关键的是,对于这个幕后之人的猜测和调查,也是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