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旁边身材粗壮的刑警亦是眉头紧皱。<br />\n江远看看两人,过了两秒钟,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我觉得消防通道里有人,否则灯不会亮。”<br />\n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得出这样的推理,也是再正常不过了。<br />\n吴军轻轻晃动着手术刀,吐字清晰的问:“重返犯罪现场?”<br />\n凶手重返犯罪现场,首先暴露在外的,就是技术人员。<br />\n因为很多凶手重返犯罪现场的目的,就是为了消弭证据,这时候遇到正在搜集证据的技术人员,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是很难预料的。<br />\n当然,还有更变态的凶手,会因为心理原因,在作案以后,重返犯罪现场。<br />\n而不管是哪一种,都意味着,江远当时很可能处于危险当中。<br />\n一名心无旁骛的低头处理证据的技术员,面对后方的攻击,可以说是毫无抵抗之力的。<br />\n不过,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真的有凶手存在。<br />\n本案必须是一起他杀案,而非自杀案。<br />\n否则,就是一次疑神疑鬼的丢人现眼罢了。<br />\n而仅仅是一盏灯,并不足以证明这些。<br />\n江远想到此点,只点点头,道:“先看尸体吧。”<br />\n“不急,先打电话给黄队。”吴军手里拿着手术刀,身上也沾着各种液体,就站在门口,示意旁边粗壮的民警打电话。<br />\n江远迟疑了一下,道:“我刚才还只是猜测,至少再去现场看一下……”<br />\n“再到现场再遇到怎么办。”吴军说完,用很郑重的口吻道:“我今天用师父的身份跟你说说,就算猜错了怎么样,猜错了就猜错了,每次案情分析会,不都得有几个人猜错吗?谁还因为猜错了就受嘲笑吗?”<br />\n稍停,吴军又道:“多大的脸,都没有命重要。咱们是做警察的,不是做英雄的,全队上下上百号人,全局几百号人,通宵达旦的做案子呢,现在你有了线索不报告,还自己去现场看一下,合适吗?”<br />\n江远被说的无言以对。<br />\n确实,他现在的心理,是有点怕猜错,怕做错。<br />\n他先前猜了,那也是做了一定的心理建设以后,才说出来的。<br />\n而今,才几个小时的时间,自己不仅没有证明任何事,反而又提出一个新的揣测来证明先前的揣测……<br />\n换一个场景,这种情况,也许要被喷出血来。<br />\n黄强民的电话接通。<br />\n吴军也将手术刀放了回去,再解开手套,隔着一两米远的距离,通过免提道:“黄队,我是吴军,江远刚到解剖室,我们怀疑,他在起坠现场遇到人了。”<br />\n“什么人?”黄强民同样机警,声音微变。<br />\n“现在还不确定……”<br />\n“说重点。”<br />\n“也许是凶手重返犯罪现场。”吴军将这个话说了出来,情绪反而放松了许多。<br />\n现在,压力转移到了黄强民这边。<br />\n黄强民明显的卡壳了一下,才重新组织语言,道:“你详细说下情况。”<br />\n“我让江远给你说。”吴军将位置让给了江远。<br />\n江远刚才一直在回想此前的情况,这会儿简单扼要的将情况说清楚,就不再啰嗦了。<br />\n黄强民这会儿只想了很短的时间,即道:“你们所在的位置安全吗?”<br />\n“安全。”<br />\n“恩,自己注意安全,就呆在那边,我现在派人搜查旺河大厦。”<br />\n“我想过去。”江远也理清了思路,忙道:“不要让人上到28楼的消防楼梯。我想先看看,能不能找到足迹。”<br />\n依然是众所周知的洛卡德原理的实践,如果有人想要重返犯罪现场,他固然能够消灭一部分的证据,但他也会留下新的证据。<br />\n江远才刚刚用足迹的方式破了一起积案,证明了自己比一般的足迹专家还强的能力。<br />\n黄强民立即反应过来,道:“你等一下,我派人去接你。”<br />\n“好。”江远也不矫情。<br />\n虽然凶手再出现的概率很低,也不见得敢于袭警,但现在的刑警队,应该是不缺人手的。<br />\n江远现在拒绝,更大的可能是将身边的粗汉子带走,留下师父吴军一个人面对尸体。<br />\n趁着黄强民派来接应的民警没来,江远套上衣服,跟师父先解剖尸体。<br />\n倒不是为了帮忙什么的,就是为了先期了解一下尸体的情况。<br />\n高坠的尸体,外表其实并不一定很可怕。<br />\n尤其是这种没有二次回弹的尸体,它的受力是局限在一侧的,而且,用力非常大的情况下,该侧的表层受创并不一定严重。<br />\n严重的是内脏和骨骼。<br />\n这就好像给鸡去骨的时候,你要先摔它,摔完了,鸡皮还是完整的,里面的骨头先移位了。<br />\n这具尸体也差不多,肩颈部位的脊椎都戳到另一边去了,脖子和胸部的皮肤都还看得过去。<br />\n脑袋也吸收了大量的势能,头骨碎成了好几块,切开了头皮才看清楚了。<br />\n江远回想起坠现场的玻璃,死者生前应该是扒着窗户的,但是因为自杀而松手,还是意外而松手,或者被人以某种方式影响了……<br />\n江远目前还不得而知。<br />\n但看尸体的样子,死者的死亡还是非常迅速的,在空中也没有调整太多的姿势。<br />\n“对了,还有其他的视频吗?”江远直接问吴军。<br />\n从他所知的信息来看,死者生前在玻璃上挂了有一两分钟,不可能只有一个视频的。<br />\n“还有3个。有的人估计听说要收手机,就不愿意提供了。黄队正在让人扫朋友圈和微信群。”吴军虽然呆在解剖室里,但消息还是灵通的。<br />\n“死者呢,家属这边是什么样的。”江远知道吴军见到家属了。<br />\n“普通农村家庭吧。父母都有些木讷,听说儿子死了,他老妈哭的很厉害。”吴军摇摇头,道:“听他们说的意思,家里面还有负债,以前也是死者在还钱。”<br />\n江远边听边洗手,接着又重点检查了死者的衣物,黄强民派的人就差不多到了。<br />\n两名一米八的壮汉,夹着江远,返回了旺河大厦。<br />\n江远直奔28楼的消防通道。<br />\n没人没声的时候,灯果然是熄的。<br />\n江远一言不发的往地上喷了足迹喷显剂。<br />\n这东西说穿了,就是一个灰尘的固定剂,喷了以后,就可以给它刷粉末上色了,一眼看上去,就可以看得清楚。<br />\n而消防楼梯里,正好有少量的灰尘蓄积。<br />\n第154章 脚印<br />\n宁台县局购买的灰尘固定剂,是用加松香的酒精溶剂制作的。<br />\n这是很老式的固定剂了,透明度略差,晾干固定的时间也长。<br />\n江远在楼梯间喷了一排的固定剂,后面的都喷完了,前面的脚印才渐渐显现。<br />\n这时候,普通的现勘或痕检,通常会撒粉末来显影。江远不需要这个步骤,就端详一番脚印,品味其中的原味。<br />\n但也只是大略的看一看。<br />\n大部分的脚印,应该都是保安留下来的。<br />\n旺河大厦的保安都穿皮鞋,系小领带,没什么用,但看着还挺正规的样子。<br />\n江远继续喷固定剂,并将透明的勘查脚踏,放到没有脚印的位置,一步步的往前推进,直到27到29楼的楼梯全部被喷完。<br />\n接着,江远再摆上特意运来的现场勘查足迹光源。<br />\n“现场勘查足迹光源”听起来像是一个很专业的设备,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功率的led灯。配置了外壳,使之具有相对合理的高度和旋转角度。<br />\n当然,锂电池必不可少,既能保证在外面使用时的便携要求和电量要求,也能保证价格和利润。<br />\n宁台县购买的足迹光源的功率100w,色温6000k,基本能模拟自然日光。打在地面上,刚刚喷涂过固定剂的足迹,顿时给人纤毫毕现的感觉。<br />\n找足迹,找指纹,找微量物证,用的其实都是一类的东西。<br />\n东西确实是挺好挺方便的,但在此之前,江远都懒得拿它过来。<br />\n像是今天在起坠现场,也就是相隔十几米外的地方,江远白天用自然光,晚上用一个便携式的小光源,就找到了很多的微量物证,感觉上也不需要这么大的光源。<br />\n不过,现在的情况,假如真的遇到“重返犯罪现场”的罪犯,那自然是有什么装备用什么装备了。<br />\n普通的命案,或者说,正常警察能够遇到的命案,基本都是初级罪犯,多次犯罪的老手,大部分警察一辈子都遇不到一次。<br />\n但是,假如真的有一名“重返犯罪现场”的罪犯,那肯定不能以初级选手来面对了。<br />\n任何一个人,做到这一步,大抵都可以用从容不迫来形容。<br />\n而凶案现场的从容不迫,往往意味着痕迹稀少。<br />\n足迹光源的照射面宽大约1米,深度倒是很大,江远于是一片片的扫过来。<br />\n同来的王钟看着江远搬动了两次光源,立即跑过来,主动接手了光源移动的任务。<br />\n江远于是道了声谢,再站到一个透明脚踏上,扶着腰,一边休息,一边观察着面前的诸多脚印。<br />\n比“从容不迫”,警察又怎么可能输给罪犯。<br />\n论技术,警务系统从来就没赢过。<br />\n技术领先这种事情,警察们是很少拥有的。<br />\n大部分时候,警察有的就是“从容不迫”,就是水磨工夫和铁脚板,是组织度和执行力。<br />\n江远克制着自己迅速做出判断的欲望,就一个一个的脚印看过去。<br />\n保安的脚印最多,但优先级也是最低的。<br />\n一些保安的脚印还是踩着前面的脚印的,看得出,这是巡逻的方向。\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