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江远就按照正常的尸检顺序,将尸体一点点的看下来。<br />\n如果不是因为他要过来看,吴军等人早几个小时,就会把尸体推进去了。<br />\n尸体被殴打的痕迹,遍及全身。<br />\n不仅仅是胳膊,腿和脊背,胸前和肚子也一样挨了打,就是裆部,都被打了好些下。<br />\n“殴打持续了很久?”江远缓缓道。<br />\n吴军夹了一块肥肠在吃,听江远问到,一边嚼一边道:“这也是猜测是比较轻质的武器的原因,太重的话,人早都死了。”<br />\n江远不禁在脑海中回想起拾荒小院里的场景,里面的东西都是他反复翻过的,这会儿历历在目。<br />\n下意识的,江远就说道:“pvc管?”<br />\n“唔……有可能。”吴军正喝着汤,停顿了一下,点点头,道:“很有可能……”<br />\n王澜也讶然的看过来,问:“你见到pvc管了?”<br />\n“院子里面压了一些。而且门口还有一小堆。”江远说着联系道:“很可能是凶手进门以后,就地取材,取了pvc管进行殴打。”<br />\n“有可能。”叶法医也表示赞成。<br />\n不过,现在也不能确定就是pvc管,但将之放入列表的第一位,还是没问题的。<br />\n与此同时,一枚亮晶晶的团子,也从尸体的脑袋中,流了出来。<br />\n江远伸手接住,就见一条系统消息刷了出来:<br />\n张洪的遗泽:垃圾分类(lv4)——垃圾是张洪最熟悉的东西了。他擅长将物品分门别类的放置于自己的小院中。通常来说,他是按照物品的价值来分类的,但在政府颁布了垃圾分类的条理以后,他也迅速的学会了这种分类方式。学习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翻足够多的垃圾桶,记住里面的各种垃圾就可以了。在张洪眼里,不仅垃圾桶里的东西是垃圾,垃圾桶外的也是。<br />\n第137章 搜查<br />\n江远将尸体解完,再收拾好,送进冰棺内,三位大人的肥肠猪肚鸡就基本吃完了。<br />\n大家一起动手,将器械和解剖台收拾干净,用清洁剂浸泡洗刷后,再洗干净手,把吃过的锅碗瓢盆都给收拾了。<br />\n解剖室里,又变的干干净净,整洁明亮,用来睡觉的话,绝对比五星级酒店干净的多。<br />\n最后,江远捧着肥肠猪肚鸡的砂锅,问:“这个放哪里?”<br />\n“收柜子里吧,以后取胃液啥的,可以用它。”叶法医大大咧咧的,决定将砂锅昧下来。<br />\n江远点的是大锅的肥肠猪肚鸡,里面装了能有10斤的东西,塞个普通人的胃容物还是没问题的。<br />\n王澜身为女法医,很反感别的法医这种荤素不忌的样子,用手在鼻子上扇扇,道:“别胡搞了,肥肠猪肚鸡几个字还在砂锅上面呢。”<br />\n叶法医哈哈一笑:“那有什么关系。”<br />\n王澜翻了个白眼:“这个算是你们隆利县的名店吧,来你们县的领导,说不定就会去吃一顿。然后,回过头来,看你的解剖,结果发现你端一盆胃容物上来,用的还是这家店的砂锅……”<br />\n王澜的话没说完,几个人都笑了出来。<br />\n“要真的能实现就好了。”叶法医特别遗憾的样子。<br />\n众人也想想了一下那个场景,心驰神往。<br />\n领导要是吐了,收拾干净就行了。单论哪个职业最不怕工作场所被弄脏,法医说我是第一,大概没有敢反对的。<br />\n王澜也被逗笑了,表情放宽一些,道:“所以说,砂锅就不要放解剖室了。”<br />\n“不放了。”叶法医叹口气:“刚才我是没想到这个。”<br />\n“对吧。”<br />\n叶法医点头:“解剖室是公家的地方,我放私人买的砂锅不合适。回头等领导们吃剩下了砂锅了,我再拿过来用。”<br />\n这次算是把四个人全都给逗笑了。<br />\n殡仪馆幽深的绿径后面,四个人的笑声反复回荡,快乐无边。<br />\n……<br />\n回到安排的招待所,江远和师父吴军道别一声,就各自回房去睡觉了。<br />\n穷县的破旧招待所有一个好处,它不超标准,就可以一人一个房间的睡觉,对=打呼放屁抽烟的老男人的同伴比较友好。<br />\n要是去大城市出差的话,刑警就不得不两人住一间了。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br />\n也只有这个时候你才知道,平时人五人六的小领导,面如玉冠的年轻同事,睡觉的时候也是打呼磨牙,越看越丑。<br />\n也只有这时候,才能充分体会到女人的不爽。<br />\n江远没调闹钟,用了漱口水,倒头就睡。<br />\n一天一夜的现场勘查不仅仅是没睡觉的问题,聚精会神的做判断,实际上是非常累的。<br />\n江远也就是仗着年纪轻,才能任性一把。但到这个时间点,情绪略一释放,就坚持不住了。<br />\n同一时间,隆德村却是一片吵杂。<br />\n隆利县组织了差不多300人的队伍,开进了隆德村,开始执行全员dna检测。<br />\n血痂做dna检测,是出结果最快的,但出了结果,却未能匹配上,也是比较挠头的事。<br />\n侯乐家在这方面十分果断,当时就向上级做了汇报,然后尽其所能的拉出了最大规模的队伍,先将拾荒小院所在的隆德村给团团围住,做dna检测。<br />\n人不多是不行的,像是隆德村这种城乡结合部,不仅鱼龙混杂,关键是有大量的年轻人以及产业工人。<br />\n以史为鉴,这些有一定组织度的,习惯了纪律约束的,又有着高度一致目标的没房没车没存款没家庭的年轻人,是很容易被煽动起来的。<br />\n而作为警察,侯乐家最知道的就是震慑的力量。<br />\n国内的警察数量是万一到万二的配置,等于说,警察的人数占人口比例为万分之二左右,这里面还有三分之一的交警和三分之一的武警。<br />\n以这种配置上阵,就只能依靠震慑了。<br />\n300多号警察,其中大部分集中起来,倒也算是蛮有气势的。<br />\n侯乐家亲自指挥,亲自带人,一个点一个点的检查,生怕有哪里遗漏了人。<br />\n不管凶手是几个人,留下dna信息的就一个人,漏掉了这个人,所有工作就全白费了。<br />\n这活听起来就难,做起来更难。<br />\n好在侯乐家也是有经验的,又把属地派出所的警员们借出来一些个,总算是按区域,一片片的做了起来。<br />\n等江远睡醒过来,已是第二天的中午了。<br />\n再到隆德村,当地的dna也做了小半。<br />\n江远直抵犯罪现场,到门口,就听旁边的刑警大队长侯乐家在打电话:<br />\n“两天能做完。”<br />\n“完不成我提头来见。”<br />\n“老领导啊,人家京城的警察办这种案子,一出手就是一千多号人,两三千号人都是常事,咱们跟人家怎么比。”<br />\n“是,我尽量节省办案经费。”<br />\n挂掉电话,侯乐家就跟旁边人吐槽:<br />\n“要人不给人,要钱说没钱,就一个劲的催结果,我到哪里给他找结果去!”<br />\n江远快步进到院子里,脑海中还是刑警大队长红通通的眼珠子。<br />\n看得出来,他从被吵醒到现在,就再没睡过觉,也没正常的吃饭了。<br />\n估计侯乐家也知道会是这样子,所以才趁着没有大行动的时间,先睡了一觉。<br />\n对刑警们来说,碰到命案且凶手不明的,72个小时不睡都是常有的事。刑警大队长虽然挂着大队长的头衔,好像是个领导,但依旧是个刑警。<br />\n江远看侯乐家这个样子,倒是高看他一眼,搞大行动,都是听起来帅,做起来难的。<br />\n若是文艺活动,还可以用高超的文笔描绘一下,总之胜利落幕就是了。<br />\n警方行动就不同了,它从开始阶段就是有目标的,目标未能达成,又谈何成功。<br />\n拾荒老人的小院。<br />\n物件几乎看不到减少,但就数量来说,可能已经少了上百件了。<br />\n江远也不多啰嗦,换好了衣服,戴好了口罩和手套,就默默的加入其中了。<br />\n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br />\n侯乐家的压力越来越大,眼睛肉眼可见的变红。<br />\n好在dna取样终于完成,大队的人马总算是撤了出来,也没酿成什么意外事件,让他微感轻松。<br />\n但也就只是轻松了几小时而已。<br />\n晚间,侯乐家就找到了江远,道:“dna没有比中。”<br />\n吴军似乎料到了这一幕,早就等在院子里,此时就站出来道:“dna没比中,可能是因为目标不在样本中。”<br />\n他说的很委婉,其实就是说,凶手不在采样的人群中。<br />\n如果没漏检的话,就意味着凶手并不住在隆德村。<br />\n这也没什么奇怪的。现在人的活动范围大,隆利县划定范围的时候,也明显是晚了。<br />\n只是对侯乐家来说,心理压力就太大了。<br />\n“哎,现在的侦查方向,就得做一定的修正了。”侯乐家说话看看江远,又看看吴军。<br />\n隆利县自己的刑科中队提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法医叶晓群像是个傻子似的光知道“哦哦哦”,现勘一无所获,痕检之类的全在装死。<br />\n侯乐家现在看着江远,希望他能提供一点新的线索。<br />\n实在没有,这个案子就很悬了。<br />\n江远的脑海中,回忆着血迹分析的模样,虽然没是没什么思路,但这让他更确定,自己当日找到的血迹,还是有很大概率是凶手的。<br />\n“我看往隆德村走的路上,都是有监控的吧。”江远问:“能不能把当日进出隆德村的车辆和人员,全部查一遍?”<br />\n不在村里,那至少在村里进出了。<br />\n侯乐家略犹豫,道:“这方面,我们也有讨论过,隆德村是个边缘村,很多人进出,都是坐公交或者打车的……”<br />\n“凶手很可能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江远否定了侯乐家的话:“而且很可能是私家车。”\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