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陈遇力排众议,成为第一代女性掌门人时,外界就不断有人唱衰。<br />\n女人掌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简直匪夷所思。<br />\n对业内的男人们来讲,完全是牝鸡司晨一样震惊的事情。<br />\n女人不行。<br />\n陈家菜馆要完了。<br />\n可多年过去,陈家菜馆历经波折,非但没倒,反而越加红火,不知打了多少人的脸。<br />\n再后来,陈遇连生两个女儿,沉寂多年的反对派再次群起攻之,嚷嚷什么断子绝孙,没了根。<br />\n陈遇根本不加理会,直接让两个孩子跟自己姓陈,从小手把手教导厨艺和店铺经营。<br />\n如今两位陈小姐都长大成人,其雷厉风行丝毫不下母亲,俨然又是两个年轻版的陈遇。<br />\n那些唱衰的,早就离的离散的散,倒闭的倒闭,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不见了。<br />\n反倒是隔三差五就被人说要“完蛋”的陈家菜馆,依旧屹立不倒,宛若中流砥柱,在清江市烹饪行业式微时,独自撑起一片天。<br />\n廖初跟陈二小姐握手问好。<br />\n对方比自己大,资历也深,可谓业界前辈。<br />\n陈二小姐神态自若地打量他一眼,笑着打趣道:“这些日子常听我妈在家夸你,早就想亲眼见一见了,可惜我女儿年纪不够,不然还真想看看能不能凑成一家人。”<br />\n陈遇心性极强,眼光极高。<br />\n这么多年来,陈二小姐还是第一次听她如此力赞一个晚辈。<br />\n廖初失笑。<br />\n她今年也才35岁,听说女儿刚满十岁,这会儿就考虑终身大事是不是太早了点?<br />\n陈遇笑着推了女儿一把。<br />\n这念头,她也起过。<br />\n陈二小姐也很忙,把母亲送到,又跟廖初聊了几句之后,就风风火火地走了。<br />\n像一道原地卷起的风。<br />\n见陈遇的眼神中透着打趣,为防止类似的事情再发生,廖初主动道:“多谢厚爱,不过我有对象了。”<br />\n陈遇倒不觉得惊讶。<br />\n小伙子也到年纪了,事业有成,踏实能为,难得模样也好,没对象才奇怪呢。<br />\n她就笑,“想来一定是个很好的姑娘。”<br />\n廖初却沉默了。<br />\n陈遇纵横商场多年,察言观色的能力炉火纯青,立刻觉察出不对劲。<br />\n刚才自己的话并没有毛病。<br />\n那么……问题出在哪里?<br />\n想来如果那姑娘不好,这小伙子也肯定看不上。<br />\n情人眼里出西施,哪怕二婚带孩子,甚至之前有什么劣迹,落在有情人眼中,必然也极其可爱。听了这样的话,总要接一接的。<br />\n既然如此,自己夸肯定是没毛病的。<br />\n那么,就是人的身份了。<br />\n能有如今的风光和地位,扶持陈家菜馆历经风雨而不倒,菜品菜式、经营理念,都要不断创新。<br />\n陈遇本人的眼界和观念十分超前,整个人就很前卫开放。<br />\n她笑容不变,轻轻拍了拍廖初的后背,“没事儿,喜欢就好。”<br />\n廖初微微有些惊讶。<br />\n这么快就猜到了吗?<br />\n老太太冲他挤了挤眼,带着几条皱纹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孩子气的狡黠,“我可是很时髦的呢!”<br />\n“除了你自己,所有的人都是外人,他们从没拉过你一把,自然也没有资格对你的选择和人生指手画脚。”<br />\n她当年经营菜馆,不也是顶着压力过来的么?<br />\n只要看开了,就没什么了不起。<br />\n感情是骗不了人的,喜欢是藏不住的。<br />\n哪怕不说话,缠绵的爱意也能从眼神、举止、动作间流露出来。<br />\n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证据。<br />\n说到“有对象”时,小伙子的眼神很柔和,就连脸上,也不自觉带起笑。<br />\n显然,他很喜欢。<br />\n难怪业内外给陈遇送了个绰号:人精。<br />\n老太太的思维跳跃程度和洞察力,真不是盖的。<br />\n廖初忽然有些感慨,又有点儿好笑。<br />\n他觉得这段时间的自己像极了敢死队,一反曾经的低调,开始挑选目标后,频频主动自爆。<br />\n不过,好在结果还不错。<br />\n第106章 是谁!<br />\n《清江风味》是清江市政府主办的省级刊物,主打本省风土人情,包括并不仅限于风景、民俗和美食,内容十分丰富。<br />\n作为国内第一批地方性杂志,《清江风味》创刊至今,已经有四十多个年头了。<br />\n它帮无数人开了眼,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也曾大热过,一度到达一刊难求的程度。<br />\n想当年,每到发刊日,无数忠实读者都会早早等在各大报亭、书店门外,准备抢一手热乎的。<br />\n那时候的《清江风味》就是敲门砖。<br />\n哪怕不认识的陌生人,只要来一句“哎,这个月的《清江风味》你看了没有?”<br />\n话匣子也就打开了。<br />\n谁能买到,一准儿是话题中心人物没错了,若想借的,不说尽好话能行?<br />\n更有人曾因借阅杂志成就金玉良缘,传为一时美谈。<br />\n可后来新文化入侵,电子产业强势崛起,本地相关部门却固步自封,不肯与时俱进。<br />\n于是销量接连下滑,终被时代抛弃,风光不再。<br />\n一直相关单位领导换届之前,已经到了白送都没人愿意要的地步。<br />\n这玩意儿又硬又沉,擦腚都不好使,别给我!<br />\n如果不是财政拨款,早不知倒闭多少回。<br />\n曾经红极一时的杂志沦落到这般境地,不少看着它长大的老读者都不胜唏嘘。<br />\n后来相关部门大换血,年轻的领导协同旅游部门等一起大改革,时隔十多年,终于重新招聘杂志编辑、摄影师等,《清江风味》又慢慢焕发了生机。<br />\n不过即便如此,纸质杂志的辉煌时代还是过去了。<br />\n现在能赚钱的纸质杂志,基本都是时尚、明星。而没有流量加持下的《清江风味》,平时能维持收支平衡就很不错。<br />\n偶尔有几期盈利,上上下下就都跟过年一样。<br />\n前段时间廖初崛起,《清江风味》的主编脑袋里直接就蹦出一行加粗加黑字体:<br />\n财富密码来了!<br />\n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还有什么能比一位帅气多金的主厨更吸引眼球的吗?<br />\n没有了!<br />\n所以烹饪大赛还没结束时,他们就对廖初发起邀请。<br />\n然后被拒绝。<br />\n但财富密码能放过吗?<br />\n那必须不能。<br />\n意外得知廖初和陈遇的私交不错,杂志社的人就耍了个心眼儿,从陈老太太那边入手。<br />\n都是业内人士,他总不能连前辈的面子都不卖吧?<br />\n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成果。<br />\n听说两位主角到达,杂志社有事没事的人都挤出来看。<br />\n尤其是那些还没见过本人的,确认廖初之前确实没修过图后,都不禁热泪盈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br />\n下一期的销量有着落了!<br />\n办杂志确实有成就感,但压力也大。<br />\n尤其是这种地区性的主题杂志,本身取材就很有局限性。<br />\n风土人情,多少年下来也就攒了那么点,创刊几十年早用完了,如今不过是想着法儿的旧瓶装新酒。<br />\n思来想去,也就是新兴产业和美食界能有点搞头。<br />\n奈何这两个行业大多注重内涵。<br />\n说的不好听一点,业内佼佼者都不怎么好看……<br />\n“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br />\n相关行业实况,从某小品广为流传的金句中就可见一斑。<br />\n虽然理智告诉大家,你实在不能要求他们有了丰富内涵的同时,还要求艺人般亮眼的外表。<br />\n但每每看到时尚杂志那惊人的销量时,编辑们的内心也无数次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