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贵妃厉眸一扫“父亲慎言。”<br />\n郑国公意识到犯了忌讳,赶忙打住。<br />\n“娘娘恕罪,老臣太过情急,一时胡言乱语……可是娘娘,老臣一片苦心为你、为小皇子,你一定要体谅……”<br />\n郑贵妃垂眸看着自己隆起的小腹,眼神微闪。<br />\n她的儿子将来不止要争那东宫,还要承继大统,没有军权,或者说军权不在自己人手上,江山又怎能坐得稳呢?<br />\n寇长卿势盛之时,如何让皇上如芒在背、夜不安寐,她可是看在眼里的。<br />\n可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即便将郑华亨赎回来,战败被俘也是他洗不去的污点,如何还能翻身掌权?<br />\n“这个娘娘不用担心,老臣都想好了。那鲁达年小小一个参将,哪里来的那么大的主意?竟还能指挥的动诸路将士,他这是要谋反啊!老臣完全有理由怀疑,正是他与东越里应外合,才让元亨落入了敌国陷阱!”<br />\n郑贵妃细眉一展,点了点头。<br />\n“既如此,父亲就让人好好查查,一定要查详实了,等二哥回来,本宫自会替他主持公道。”<br />\n郑国公一喜,连忙拱手谢恩。<br />\n“老臣就知道,娘娘仁心,绝不会不管自家兄弟!”<br />\n“父亲先别高兴的太早,皇上现下正在气头上,不管是你还是本宫,都不能主动去触这个霉头。先等等,看看风向再定。”<br />\n郑国公虽然心急如焚,也知道女儿说的不无道理。<br />\n“老臣都听娘娘的。”<br />\n郑国公告退之后,殿内只剩下郑贵妃和替她揉捏肩背的宫女。<br />\n“娘娘,这浑水可不好趟。”<br />\n“本宫还能干站河岸不成?”郑贵妃闭着眼,神情慵懒,“我那个爹没有大能耐,有句话却说到了点子上,本宫与郑家是休戚与共的关系,救郑家,就是救本宫,还有……”<br />\n她缓缓睁开眼,看着宫女,一字一顿道“还有本宫的孩子。”<br />\n宫女叹息“都说为母则刚,奴婢算是信了。”<br />\n郑贵妃沉默了一会儿,问“替皇上寻的那些世外高人,可送进宫吗?”<br />\n“回娘娘的话,今日上午入的宫,现下正聚在符望殿给圣上讲仙家道法……”<br />\n“那就好,皇上也催了许久了。”郑贵妃顿了顿,“近来皇上烦心事多,食君之禄,该当为君解忧才是。”<br />\n宫女笑了笑“奴婢会转告他们的。”<br />\n第679章 索命藤<br />\n接下来几日,朝中关于究竟该派谁去辽东的事一直争论不休。<br />\n若是以往,这样天降的香饽饽还不得抢破头?如今却是人人避之不及。<br />\n烂摊子不好收拾啊!<br />\n皇上只说是派遣将领去辽东主持大局,又没说究竟是战还是和,又或者先战后和。<br />\n若是打吧,东越人皆悍勇,当年多少良将折损于那,若不是横空出了个寇长卿,辽东七州到现在都还是东越的地盘,谁敢说自己是第二个寇长卿、能挽狂澜于既倒?<br />\n若是割地求和,又怕被骂死,寇长卿就是前车之鉴。他还没割地,也没求和,甚至是打赢的一方,仅仅是默许了朝廷的议和,就被民间百姓骂到了现在。<br />\n唉……左右都没有好处,搭上身家性命都是轻的,甚至还可能遗臭万年,一不小心就成了千古罪人。<br />\n是以推来推去,也没推出个堪用之人。<br />\n万德帝这两年倒行逆施,多少忠臣良将被流放、遭贬黜,这才有了如今无人可用的局面。<br />\n那些阿谀奉承之辈,往日最擅长为君分忧,这回却都成了锯嘴的葫芦——在万德帝心意未明之前,谁也不愿意做出头之鸟,万一被派去监军或者议和呢?这可不是什么风光事,办成了也没有功,回来在皇上面前也讨不到好。<br />\n朝廷倒是还有几员大将可用,但皆镇守着要塞,轻易调动不得,且天南地北,远水解不了近渴。<br />\n你推我让之际,有人推举了韩文广老将军。<br />\n众人一想,对啊!相比其他地方,关北离辽东算近的了。当初既然能把寇长卿调去辽东灭火,现在怎么就不能把韩文广老将军调到辽东救急呢?<br />\n这个提议万德帝还算满意,正要下旨之际,关北那边也有急报送至——北梁出尔反尔、撕毁盟约,屯兵三十万于漯河一带,战事一触即发。<br />\n朝廷上下哗然!<br />\n当初主张议和的人互相推诿指责,当初主战的那派……已经不剩几个了。<br />\n哗然之后,便是死一般的寂静。<br />\n万德帝盯着满朝“英才”,两眼一黑,昏了过去。<br />\n并非担心关北将士,更非担心关北百姓,他担心的是自己的天子之威。<br />\n议和是他同意的,还以为能安生百年,哪想到两年都不到……北梁果然是喂不熟的狼,无耻之尤,贪婪至极!<br />\n这是抬脚就往他脸上碾啊!<br />\n关北局势危急,韩文广要与北梁作战,自不能再随意调动。<br />\n更糟糕的是,之后几日,东南和西南也相继送来了急报,整个大周一时间烽烟四起,各处告急。<br />\n万德帝越来越暴躁易怒,火气上来晕倒了几次,还吐了血。<br />\n太医开的药都不管用,只能靠仙家丹药纾解。<br />\n就这,仍是日日心焦。<br />\n初登位时的雄心壮志早消磨光了,万德帝知道自己做不成英明圣主,但也不想做亡国之君。<br />\n关北的事已经打了一次脸,议和是不能提了,至少暂时不能提,然无人可用,战字谈何容易!<br />\n前朝后宫人心惶惶,京中的氛围也跟着变得紧张起来。<br />\n朝廷当然想隐瞒,但哪里隐瞒得了?<br />\n各处都有商人回来,行商之人,利字当头,若非情况已经不可收拾,绝不会放着生意不管,路远迢迢的跑回京城。<br />\n这些人嘴上又没贴封条,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br />\n若是以往,大家根本不会关心这些,反正打不到京城。<br />\n现在可不好说了,到处都要打仗,风雨飘摇啊……<br />\n于是乎,民间关于万德帝得位不正的言论再次甚嚣尘上,甚至隐隐夹杂着“罪己诏”、“还位正统”的说辞。<br />\n京中各大世家也是一个比一个低调,生恐被最近暴怒无常的天子给注意到。<br />\n但也不都是为国事烦心的,比如汉昌侯府。<br />\n汉昌侯从崇宁回来,听到季妧再次离府的消息,当即就派了人去桐花巷。<br />\n可是桐花巷无人,季妧根本没回去过。<br />\n从贤二爷处得知她去过留仙楼,再之后又去了哪,就不得而知了。<br />\n“她提了个包袱,请了小舟和小曲吃饭,我还以为那包袱里的东西是给他俩的……对了,天黑后还请了一个人,但那人穿着斗篷,兜帽遮盖严实,没看出是谁……”<br />\n汉昌侯又去找了小舟和小曲,结果自然是什么也没问出来。<br />\n派人守了好几天,也没见他俩联络季妧。<br />\n直到这日,韦氏把家里人都叫去福熙堂,当着尉老夫人的面,说了件石破天惊的事。<br />\n哐当——<br />\n茶盏掉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br />\n老夫人站起身,死死盯着韦氏。<br />\n“你再说一遍。”<br />\n“母亲,您没听错,季妧丢失的那个义弟,就是现任闵王。”<br />\n尉老夫人身子一软,往后栽去。多亏桂嬷嬷扶的及时。<br />\n“作孽!作孽啊……”<br />\n刚缓过一口气,尉老夫人就拍着桌子连声哀叹。<br />\n侯府设宴之后,她对季妧态度大翻转,是因为季妧给了她惊喜,让她觉得找到了一个可造之材。前几天这可造之材又变回了朽木,上面还长满了倒刺,毁不得留不得,只好让她走。<br />\n得亏着早一步送走了!<br />\n季妧她连朽木都不是,根本就是个索命藤!<br />\n尉老夫人当机立断。<br />\n“赶紧放出消息,就说侯府认错了,季妧非我尉家血脉,日前已经将她逐出府去。”<br />\n“不可!”汉昌侯从震惊中回神,听到这话,沉声打断,“季妧她就是我的骨肉,没有错!”<br />\n“糊涂!”<br />\n尉老夫人气的拿拐杖杵地。<br />\n“现在是认不认错的事吗?现在是抄家灭府的事!”<br />\n汉昌侯淡然道“娘担心什么儿子知道,您倒也不必急着下赌注,辽东一役过后,郑家的赢面未见得就比闵王府大。”<br />\n“祯儿,娘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这事得听我的,即便咱们不押那郑家,也不能和闵王府牵扯上。”<br />\n“若最后的赢家是闵王府呢?”<br />\n“侯爷。”韦氏突然出声,“最后的赢家不可能是闵王府。”<br />\n汉昌侯冷脸瞥向韦氏。<br />\n“即便侯爷不喜欢听,为了侯府,妾身也顾不得许多了。”<br />\n尉老夫人发话“你只管说。”<br />\n“郑家只是暂时受挫,只要郑贵妃肚子里的小皇子还在,复宠是早晚的事。还有一桩,侯爷可知,继韩文广之后,朝中新推举的辽东主帅是谁?”<br />\n韦氏转过身,直视着汉昌侯。<br />\n“是郑贵妃的妹婿——寇长卿。”<br />\n马车出了宫门,驶到神武将军府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