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请皇上降罪。”郭达紧随其后。<br />
“降罪有什么用?朕罚了你们,那几个肺源便能活过来了么?宁王的身体就能恢复了么?”明帝震怒。<br />
徐喆和郭达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喘。<br />
巨大的威压下,就连林妙音都感觉呼吸不畅。<br />
最后是一旁的北宫舒打破了御书房的冰冷气息,“父皇,儿臣请求配型,若是合适,儿臣愿意将肺换给四弟。”<br />
刹那间,众人皆朝北宫舒看了过去。<br />
徐喆更是一副“你疯了”的震惊眼神,舒王脑子没问题吧?<br />
据他所知,一旦把肺取出去,人就死了。<br />
在他的印象里,舒王和宁王似乎并没什么交情,哪来的兄弟情深?二人唯一的交集便是舒王妃,听说当年舒王横刀夺爱,难道舒王这么做是因为当年娶舒王妃一事对宁王心存愧疚?他可不信!<br />
若说做戏,演什么兄弟情深的戏码,那也不用把命豁出去吧?<br />
他的心思在心里转弯时,孙长海已笑着开口,“舒王殿下说胡话了,就算配型合适,皇上也不会让您给宁王换肺,在皇上心里,您和宁王是一样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啊。”<br />
“儿臣自然知道在父皇心中儿臣与四弟是一样的,只是相较于儿臣,四弟有勇有谋,是我北凉的战王,对北凉江山更重要,所以儿臣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救四弟。”<br />
林妙音想笑。<br />
舒王和宁王这两个儿子在明帝心里的确一样,一样的不重要。<br />
明帝神色淡然,“你有这份心,朕很欣慰。但你的肺还是自个儿留着,你若真心关怀宁王,便去为他找肺源。”而不是在这里惺惺作态。<br />
他说完,眸光落在地上跪着的徐喆和郭达身上,“徐喆身为大理寺卿,未尽到督查之责,仗三十棍,罚俸三个月。郭达同罪。”<br />
二人皆松了口气,“微臣谢皇上隆恩。”<br />
还好还好。<br />
只是打点板子,罚点俸禄而已。<br />
等等……他们两个都挨了板子,那案子怎么办?他们总不能趴在床上办案吧?<br />
“至于追查凶手……”明帝扫了眼御书房外,很快便有小太监带着林如晦进来,“此案交给林相。”<br />
林如晦不动声色地扫了眼林妙音,然后拱手,“微臣遵旨。”<br />
很快明帝便命人将徐喆、郭达拖出去打板子。<br />
林如晦生怕血腥冲撞了林妙音,催促她回去,林妙音也不想看那血腥一幕,急忙向明帝告退。<br />
临走前,她多看了两眼那道月白的身影。<br />
北宫舒,她记住了!<br />
其实,她此次进宫并非是为了给北宫攸讨公道。<br />
真要讨公道,也不用她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辛苦跑一趟,她亲自过来就是想弄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br />
如果不能查到凶手,就算找再多的肺源也于事无补。<br />
果然,她一进宫那人便坐不住了!<br />
……<br />
待人离开后,明帝重重往身后靠去,卸去周身的威严,疲倦将他包裹。<br />
他捏了捏眉心,眼睛也不抬地问:“走了?”<br />
孙长海知道明帝动了怒,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回皇上,都走了。”<br />
明帝冷哼一声,“今日当差的去领五十个板子。”<br />
孙长海后脊一寒,猛地跪了下来,“是奴才失察,请皇上恕罪。”<br />
皇上这是在为舒王擅自进宫一事动怒。<br />
“此事与你无关,你也不用替他们请求,去办吧。”明帝冷着一张脸,想起从前的事,眼底隐隐透出杀意。<br />
这不是他第一次僭越了。<br />
“是,奴才遵命。”孙长海这才小心翼翼地从地上起身。<br />
明帝似是想到了什么,又对孙长海吩咐:“你亲自去一趟,务必将合适的肺源送去宁王府。”<br />
孙长海深深低了头。<br />
看来皇上对舒王丝毫不信任啊。<br />
眼瞧着魏王就要从大燕回来了,齐王和宁王又接连出事,舒王和景王这两位殿下又时刻不闲着。<br />
盛京要变天了!<br />
第295章死亡,我想去给父皇磕个头<br />
林妙音进宫后没多久,北宫攸便醒了。<br />
守在榻前伺候的张嬷嬷又惊又喜,急忙打发人去韶华院叫人,“快,快,王爷醒了,快去请王妃!”<br />
太好了,总算可以换肺了!<br />
等了半晌也没等来林妙音,直到小丫鬟过来,张嬷嬷才知林妙音进宫了。<br />
“王妃是给王爷讨公道去了。”<br />
孙婆子赶动松竹院,将这两日发生的事说了,得知最后一个肺源也出了意外,张嬷嬷又是无奈又是着急。<br />
要是王爷早两日醒来就好了。<br />
“你也不要着急,有王妃呢,一切等王妃回来再说吧。”孙婆子安慰了两句。<br />
然而几人等到傍晚也没等到林妙音回来。<br />
风铭踩着落日回到宁王府,得知北宫攸醒来,惊喜地赶了过去。<br />
“王爷!”<br />
“王妃呢?”北宫攸急切问。<br />
“太晚了,皇后娘娘便将王妃留在了宫里。”风铭含糊了两句。<br />
其实是林妙音动了胎气,皇后娘娘不放心,这才将人留下了,但这话他不敢告诉王爷,免得让他跟着担心。<br />
之后他又将御书房的事情说了一遍。<br />
虽然孙婆子和张嬷嬷都说林妙音进宫是为了给他讨公道,但他心里清楚,她跑这一趟是为了寻找真凶。<br />
可他还是忍不住欢喜。<br />
欢喜之余,他更多的是担心。<br />
虽然她从未跟他说过怀孕之苦,但他都看在眼里。<br />
尤其到了孕晚期,坐也不行,躺也不行,更别说站着了,她这趟进宫,一番奔波,又要吃苦遭罪。<br />
如果不是为了他的病,她根本不用这么辛苦。<br />
他握紧拳头,突然对自己产生厌弃。<br />
没有他,她或许会活得更好。<br />
一连过了两日,林妙音都没有回府,转眼间便到了腊月。<br />
林如晦的调查有了结果。<br />
不论是认证还是物证,种种证据都将矛头指向了北宫瑜。<br />
北宫瑜被叫到御书房时,跪地大喊冤枉,“父皇,此事真不是儿臣所为,儿臣哪有这个胆子,况且宁王也是儿臣的兄长,儿臣怎么可能残害自己手足。”<br />
北宫攸是他的兄长不错,但他和北宫攸却什么手足之情,之前他也多次想除掉他。<br />
但这次真不是他。<br />
谁不知道大理寺是他的地盘,他是脑子长包了才会在自己的地盘动手。<br />
他原本计划将人弄出去再动手,谁知还没行动,那些死囚就先死了,他现在还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呢。<br />
但能肯定的是,一定有人故意陷害他!<br />
最好别让他找到,否则他一定要把人剥皮抽筋!<br />
明帝心里也知道北宫瑜的德行,大聪明没有,坏心眼一箩筐。但正因为他蠢,所以这事办的这么干净利索就不可能是他。<br />
“这个事情既然查出跟你有关,在真凶未查到之前,你就好好待在府里别出去了。”明帝说完,不给北宫瑜申辩的机会,就把人赶出了宫。<br />
北宫瑜莫名背个了黑锅,恼怒异常,也下令让底下的人查,非要揪出真正的凶手。<br />
得知北宫瑜只是禁足了事,林妙音甚至没感到意外,有人危害到北宫攸,不管多严重,明帝都不在意。<br />
幸好她也没抱多大的希望,但此事把北宫瑜牵扯进来,也是件好事。<br />
……<br />
北宫攸醒来后又在榻上躺了两日。<br />
到了腊八这一日,他突然感觉大好,以往使不出一丝力气的身体仿佛注入了一抹生机,周身充满力量,就连精神都好了许多,瘦巴巴的脸上也有了些许红润。<br />
“王爷身体大好了,太好了!”风铭激动道。<br />
张嬷嬷却看得直皱眉,她丝毫不觉得这是病情转好的症状,反而心里不安。<br />
她越看越觉得这是回光返照。<br />
直到北宫攸提出要进宫寻林妙音,她心里仅存的一点希望也彻底崩塌。<br />
“王爷!”她急急追出去。<br />
“嬷嬷,我想再见见她。”北宫攸轻轻笑道。<br />
他的语气是从所未来的温和坚定,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死寂。<br />
张嬷嬷强忍泪水,“那王爷路上,路上小心。”<br />
“嬷嬷也好好保重自己。”<br />
正扶着北宫攸上马车的风铭一脸不解,他怎么觉得王爷和张嬷嬷话里有话?<br />
不过是进宫一趟,又不是不回来了,弄得找这么生离死别么?<br />
随着马车离开,张嬷嬷瞬间泪如雨下。<br />
麦冬从她身后走来,递上来一块手帕,“嬷嬷节哀。”<br />
张嬷嬷一滞,她已经许久没见到麦冬了,听风铭他们说王爷有要事交给了麦冬去办,如今他赶着这个时间回来,难道王爷交代他的事情是……<br />
“嬷嬷这几日照顾王爷辛苦了,先去休息吧。”<br />
张嬷嬷木然地转了身,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吹白了她鬓间的发,自从北宫攸生病后,短短半年时间,她像是老了十岁。
“降罪有什么用?朕罚了你们,那几个肺源便能活过来了么?宁王的身体就能恢复了么?”明帝震怒。<br />
徐喆和郭达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喘。<br />
巨大的威压下,就连林妙音都感觉呼吸不畅。<br />
最后是一旁的北宫舒打破了御书房的冰冷气息,“父皇,儿臣请求配型,若是合适,儿臣愿意将肺换给四弟。”<br />
刹那间,众人皆朝北宫舒看了过去。<br />
徐喆更是一副“你疯了”的震惊眼神,舒王脑子没问题吧?<br />
据他所知,一旦把肺取出去,人就死了。<br />
在他的印象里,舒王和宁王似乎并没什么交情,哪来的兄弟情深?二人唯一的交集便是舒王妃,听说当年舒王横刀夺爱,难道舒王这么做是因为当年娶舒王妃一事对宁王心存愧疚?他可不信!<br />
若说做戏,演什么兄弟情深的戏码,那也不用把命豁出去吧?<br />
他的心思在心里转弯时,孙长海已笑着开口,“舒王殿下说胡话了,就算配型合适,皇上也不会让您给宁王换肺,在皇上心里,您和宁王是一样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啊。”<br />
“儿臣自然知道在父皇心中儿臣与四弟是一样的,只是相较于儿臣,四弟有勇有谋,是我北凉的战王,对北凉江山更重要,所以儿臣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救四弟。”<br />
林妙音想笑。<br />
舒王和宁王这两个儿子在明帝心里的确一样,一样的不重要。<br />
明帝神色淡然,“你有这份心,朕很欣慰。但你的肺还是自个儿留着,你若真心关怀宁王,便去为他找肺源。”而不是在这里惺惺作态。<br />
他说完,眸光落在地上跪着的徐喆和郭达身上,“徐喆身为大理寺卿,未尽到督查之责,仗三十棍,罚俸三个月。郭达同罪。”<br />
二人皆松了口气,“微臣谢皇上隆恩。”<br />
还好还好。<br />
只是打点板子,罚点俸禄而已。<br />
等等……他们两个都挨了板子,那案子怎么办?他们总不能趴在床上办案吧?<br />
“至于追查凶手……”明帝扫了眼御书房外,很快便有小太监带着林如晦进来,“此案交给林相。”<br />
林如晦不动声色地扫了眼林妙音,然后拱手,“微臣遵旨。”<br />
很快明帝便命人将徐喆、郭达拖出去打板子。<br />
林如晦生怕血腥冲撞了林妙音,催促她回去,林妙音也不想看那血腥一幕,急忙向明帝告退。<br />
临走前,她多看了两眼那道月白的身影。<br />
北宫舒,她记住了!<br />
其实,她此次进宫并非是为了给北宫攸讨公道。<br />
真要讨公道,也不用她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辛苦跑一趟,她亲自过来就是想弄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br />
如果不能查到凶手,就算找再多的肺源也于事无补。<br />
果然,她一进宫那人便坐不住了!<br />
……<br />
待人离开后,明帝重重往身后靠去,卸去周身的威严,疲倦将他包裹。<br />
他捏了捏眉心,眼睛也不抬地问:“走了?”<br />
孙长海知道明帝动了怒,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回皇上,都走了。”<br />
明帝冷哼一声,“今日当差的去领五十个板子。”<br />
孙长海后脊一寒,猛地跪了下来,“是奴才失察,请皇上恕罪。”<br />
皇上这是在为舒王擅自进宫一事动怒。<br />
“此事与你无关,你也不用替他们请求,去办吧。”明帝冷着一张脸,想起从前的事,眼底隐隐透出杀意。<br />
这不是他第一次僭越了。<br />
“是,奴才遵命。”孙长海这才小心翼翼地从地上起身。<br />
明帝似是想到了什么,又对孙长海吩咐:“你亲自去一趟,务必将合适的肺源送去宁王府。”<br />
孙长海深深低了头。<br />
看来皇上对舒王丝毫不信任啊。<br />
眼瞧着魏王就要从大燕回来了,齐王和宁王又接连出事,舒王和景王这两位殿下又时刻不闲着。<br />
盛京要变天了!<br />
第295章死亡,我想去给父皇磕个头<br />
林妙音进宫后没多久,北宫攸便醒了。<br />
守在榻前伺候的张嬷嬷又惊又喜,急忙打发人去韶华院叫人,“快,快,王爷醒了,快去请王妃!”<br />
太好了,总算可以换肺了!<br />
等了半晌也没等来林妙音,直到小丫鬟过来,张嬷嬷才知林妙音进宫了。<br />
“王妃是给王爷讨公道去了。”<br />
孙婆子赶动松竹院,将这两日发生的事说了,得知最后一个肺源也出了意外,张嬷嬷又是无奈又是着急。<br />
要是王爷早两日醒来就好了。<br />
“你也不要着急,有王妃呢,一切等王妃回来再说吧。”孙婆子安慰了两句。<br />
然而几人等到傍晚也没等到林妙音回来。<br />
风铭踩着落日回到宁王府,得知北宫攸醒来,惊喜地赶了过去。<br />
“王爷!”<br />
“王妃呢?”北宫攸急切问。<br />
“太晚了,皇后娘娘便将王妃留在了宫里。”风铭含糊了两句。<br />
其实是林妙音动了胎气,皇后娘娘不放心,这才将人留下了,但这话他不敢告诉王爷,免得让他跟着担心。<br />
之后他又将御书房的事情说了一遍。<br />
虽然孙婆子和张嬷嬷都说林妙音进宫是为了给他讨公道,但他心里清楚,她跑这一趟是为了寻找真凶。<br />
可他还是忍不住欢喜。<br />
欢喜之余,他更多的是担心。<br />
虽然她从未跟他说过怀孕之苦,但他都看在眼里。<br />
尤其到了孕晚期,坐也不行,躺也不行,更别说站着了,她这趟进宫,一番奔波,又要吃苦遭罪。<br />
如果不是为了他的病,她根本不用这么辛苦。<br />
他握紧拳头,突然对自己产生厌弃。<br />
没有他,她或许会活得更好。<br />
一连过了两日,林妙音都没有回府,转眼间便到了腊月。<br />
林如晦的调查有了结果。<br />
不论是认证还是物证,种种证据都将矛头指向了北宫瑜。<br />
北宫瑜被叫到御书房时,跪地大喊冤枉,“父皇,此事真不是儿臣所为,儿臣哪有这个胆子,况且宁王也是儿臣的兄长,儿臣怎么可能残害自己手足。”<br />
北宫攸是他的兄长不错,但他和北宫攸却什么手足之情,之前他也多次想除掉他。<br />
但这次真不是他。<br />
谁不知道大理寺是他的地盘,他是脑子长包了才会在自己的地盘动手。<br />
他原本计划将人弄出去再动手,谁知还没行动,那些死囚就先死了,他现在还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呢。<br />
但能肯定的是,一定有人故意陷害他!<br />
最好别让他找到,否则他一定要把人剥皮抽筋!<br />
明帝心里也知道北宫瑜的德行,大聪明没有,坏心眼一箩筐。但正因为他蠢,所以这事办的这么干净利索就不可能是他。<br />
“这个事情既然查出跟你有关,在真凶未查到之前,你就好好待在府里别出去了。”明帝说完,不给北宫瑜申辩的机会,就把人赶出了宫。<br />
北宫瑜莫名背个了黑锅,恼怒异常,也下令让底下的人查,非要揪出真正的凶手。<br />
得知北宫瑜只是禁足了事,林妙音甚至没感到意外,有人危害到北宫攸,不管多严重,明帝都不在意。<br />
幸好她也没抱多大的希望,但此事把北宫瑜牵扯进来,也是件好事。<br />
……<br />
北宫攸醒来后又在榻上躺了两日。<br />
到了腊八这一日,他突然感觉大好,以往使不出一丝力气的身体仿佛注入了一抹生机,周身充满力量,就连精神都好了许多,瘦巴巴的脸上也有了些许红润。<br />
“王爷身体大好了,太好了!”风铭激动道。<br />
张嬷嬷却看得直皱眉,她丝毫不觉得这是病情转好的症状,反而心里不安。<br />
她越看越觉得这是回光返照。<br />
直到北宫攸提出要进宫寻林妙音,她心里仅存的一点希望也彻底崩塌。<br />
“王爷!”她急急追出去。<br />
“嬷嬷,我想再见见她。”北宫攸轻轻笑道。<br />
他的语气是从所未来的温和坚定,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死寂。<br />
张嬷嬷强忍泪水,“那王爷路上,路上小心。”<br />
“嬷嬷也好好保重自己。”<br />
正扶着北宫攸上马车的风铭一脸不解,他怎么觉得王爷和张嬷嬷话里有话?<br />
不过是进宫一趟,又不是不回来了,弄得找这么生离死别么?<br />
随着马车离开,张嬷嬷瞬间泪如雨下。<br />
麦冬从她身后走来,递上来一块手帕,“嬷嬷节哀。”<br />
张嬷嬷一滞,她已经许久没见到麦冬了,听风铭他们说王爷有要事交给了麦冬去办,如今他赶着这个时间回来,难道王爷交代他的事情是……<br />
“嬷嬷这几日照顾王爷辛苦了,先去休息吧。”<br />
张嬷嬷木然地转了身,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吹白了她鬓间的发,自从北宫攸生病后,短短半年时间,她像是老了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