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一碗饺子惹麻烦
('“师傅,何家和武家想必是看见咱们买菜了,派人送了两车菜过来。<br />\n武家那车还有韭菜,小白菜等新鲜菜呢。<br />\n您想吃点什么,中午让陈嫂子做。”<br />\n糖糖端了红枣茶进屋,给师傅解渴,顺口提了两句。<br />\n“是吗,这么点儿小事又惊动这么多人。”<br />\n白芊芊想了想,就道。<br />\n“让陈嫂子做个蔬菜粥,给两个孩子送去。<br />\n再包一些韭菜猪肉饺子,把咱们先前路上买的干虾仁泡发一些,放进去。<br />\n何家送一份,武家多送一些。<br />\n记得告诉陈嫂子,别忘了放料油。”<br />\n“知道了,师傅。<br />\n让陈嫂子给您做点儿什么啊,您伤着,不好吃韭菜呢。”<br />\n“给我来一碗细面吧,放点小白菜,放一个荷包蛋。”<br />\n“那我跟师傅一样,吃面。”<br />\n糖糖眼见师傅点菜,这是有胃口吃饭,很是高兴,蹦蹦跳跳跑去灶间帮忙包饺子。<br />\n何家那边,接了饺子,自然很高兴。<br />\n何老夫人吃了一盘子,两个孩子也是一人一碗蔬菜粥,也是饱足的对头睡午觉了。<br />\n“难为芊芊这孩子了,自己伤的那么厉害,居然还记得给我张罗吃的。”<br />\n“可不是吗,老夫人。<br />\n二夫人给您选这个住处可是太好了,康哥儿有曦哥儿一起玩,吃喝都跟着借光儿呢。”<br />\n何老夫人笑呵呵,倒是大方承认。<br />\n“最占便宜的就是我了,起码不亏嘴啊。”<br />\n众人都是笑起来,“那也是老夫人好福气。”<br />\n再说武威侯府里,武二夫人惦记白芊芊的伤,还要派婆子过去送点东西,问问情况。<br />\n结果,何家倒是送了食盒过来,盒子里是生饺子。<br />\n碰巧,几个孙儿下了学过来请安,嚷着饿了。<br />\n武二夫人就赶紧让人把饺子煮了,几个孙儿吃的极香甜。<br />\n就是一向有些挑事,不愿意吃酒菜的小孙儿也吃的嘴角流油。<br />\n武二夫人欢喜又惊讶,就道。<br />\n“你们这是早晨没吃饭吗,饿的厉害,吃的这么痛快。”<br />\n“不是啊,祖母,这饺子真是鲜美,好像春日的味道。”<br />\n“对,就是春日的味道,虾仁也很甜。”<br />\n武二夫人好笑,当孩子们哄她高兴了。<br />\n结果,她夹了一个送到嘴里,就更惊讶了。<br />\n“哎呀,真是味道太好了。<br />\n难道是这韭菜的关系,春日新生发的,肯定味道要浓郁。”<br />\n武大少夫人等三个儿媳,因为孩子在,也都凑来说话。<br />\n听得这话就道,“母亲说的是,吃了一冬日的萝卜白菜,有点儿不同的鲜菜,肯定胃口更好。”<br />\n武三少夫人也是笑道,“说起来,咱们庄子上的暖窖菜也该收割了。<br />\n我还…”<br />\n她刚说到一半,武同从外边进来,听得母亲屋里热闹,很是高兴。<br />\n他最怕母亲因为妹妹,整日闷闷不乐。<br />\n“母亲这里有什么好吃的,可有儿子一份儿,打马回来,路上肚子就饿了。”<br />\n“你可回来晚了,怕是没你的份儿了。”<br />\n武二夫人赶紧喊了婆子去端些点心过来,给儿子垫垫饥。<br />\n“这饺子不是灶间包的,是将军那边送来的。<br />\n听说是你义妹让人包的,特意送来给我吃个新鲜。<br />\n几个孩子下学饿了,先给她们饱饱肚子。”<br />\n武同听得笑了,就把先前送菜一事说了。<br />\n末了笑道,“义妹这是借花献佛了。”<br />\n武二夫人应道,“怪不得,我还想呢,她摔的那么重,怎么特意送了饺子来。<br />\n原来是因为这个,这孩子是个有心的。”<br />\n武同拿了一块梅花糕,刚要吃,他三岁的小女儿就捏了一个饺子,一定要爹爹吃。<br />\n武同拗不过女儿,一口吃下,真心夸赞。<br />\n“义妹家的厨子手艺真是不错,怪不得姨母总是夸赞。”<br />\n“是啊,这几个孩子平时挑嘴,今日都没少吃。”<br />\n大少夫人趁机提议,“等义妹养好伤,逮到机会我可的多请教一下。<br />\n咱们大人还罢了,孩子们多吃半碗饭,可就长半碗力气呢。”<br />\n“好啊,芊芊吝啬的,一定不会藏私。”<br />\n武三夫人听说庄子上的韭菜都被丈夫送到了将军府,脸色就难看之极。<br />\n她扯了帕子,极力忍耐。<br />\n这会儿再听众人一个劲儿夸赞,就忍耐不住了,冲口就道。<br />\n“义妹是上灶厨子出身,旁的不成,做饭当然最拿手了。”<br />\n这话很是突兀,而且语气里满满都是鄙夷。<br />\n别说大人们,就是几个孩子都听出了恶意,停了筷子。<br />\n武二夫人当即就沉了脸,武同也皱眉望向妻子,不明白她怎么说话如此失礼。<br />\n武大夫人赶紧给孩子们使眼色,“你们吃饱了吗,回去午休吧,下午还要继续上课呢。”<br />\n几个孩子赶紧起身行礼,然后退了出去。<br />\n就是武同三岁的小女儿都是如此,没有撒娇,很懂规矩。<br />\n武同见女儿如此,脸色好了一些。<br />\n幸好,女儿大半时候都养在母亲身边,若是养在小家子气的妻子身边,怕是性子也要歪了。<br />\n武三少夫人见的如此,有些后悔方才口不择言。<br />\n但话已经出口,收不回来,她又觉得委屈。<br />\n全家,包括她的丈夫都为了一个外人,这般对她。<br />\n她说的是事实,又不是故意辱骂。<br />\n武二夫人最是不喜她这副样子,想呵斥几句,儿子又在旁边,怕儿子难做,于是摆摆手撵人。<br />\n“我乏了,你们都回去吧。”<br />\n大少夫人和二少夫人赶紧起身,武同也扯了妻子行礼退下。<br />\n大少夫人借口要个绣花样子,同二少夫人走了。<br />\n留下武同黑着脸带了妻子回去自家院子,奴仆们极有眼色,远远见着就跑光了。<br />\n三少夫人进屋就抹了眼泪,“三爷,我不过说句实话,母亲怎么就生气了。<br />\n就算那个宇文小姐救过姨母,也待康哥儿很好,但她总是外人,不是兰溪!”<br />\n武同脸色更黑,开口呵斥道。<br />\n“闭嘴!你知道什么,平日小家子气,家里人都不同你计较,你却一点儿长进都没有。<br />\n在自家丢脸就算了,如今还要丢人丢到外边去吗?<br />\n义妹当初在路上,可不是照顾姨母和康哥儿那么简单。<br />\n若不是她聪慧稳妥,姨母和康哥儿怕是都不能活着回来!<br />\n兰溪没了,康哥儿没了娘,母亲疼得肝肠寸断。<br />\n若不是寄情于义妹,哪有今日开怀!<br />\n你作为儿媳,不感激义妹,反倒处处鄙薄。<br />\n真当母亲和嫂子们看不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