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攻略了四个科举文男主 第211节
('摊主心中这样想着,脸上忍不住露出笑意,问道:“方才那是您心仪之人?瞧着便觉得登对。”<br />\n做生意的人说惯了讨喜的话,有时候就算心中不是这么想的,还是要这样说。<br />\n可是刚才那些话,字字都是真心话。<br />\n岂料,面前这位大人迟迟没有出声,似乎在出神。<br />\n摊主顿时明白过来自己说错话了,讪笑着打算转身离开。<br />\n却又见这位崔大人站起身,一袭青黑色的,绣着鸟禽的官袍在月色下流着光。<br />\n他略躬了身,头微垂,“多谢。”<br />\n然后转身离开。<br />\n摊主不知想到了什么,摇头叹气,开始收拾桌上的碗筷。<br />\n……<br />\n阮觅回去阮家后,总算没一开始那样整日发呆出神了。<br />\n她有些神经兮兮的,拉着翠莺缩到床里,说悄悄话。<br />\n“我有个朋友……”<br />\n刚开口,就发现翠莺看她的眼神怪怪的。<br />\n大热天的,阮觅尴尬得忍不住用薄毯子裹紧自己。见翠莺这眼神,顿时更尴尬了,低声问她:“怎、怎么了?”<br />\n翠莺倒是想说。<br />\n她的朋友都有谁,自己会不清楚?<br />\n但阮觅很少有露出这样神色的时候。<br />\n就像是头一次离开窝的幼崽小狗,摇头晃脑地出去,被外面从未见过的庞大事物吓得缩头夹尾,呜咽着连滚带爬赶回来寻求安慰。<br />\n故而翠莺也就忍住了,只道:“没什么,你说,我听着。”<br />\n这句话给了阮觅鼓励,她抓着毯子,又把自己裹得更紧了。<br />\n“我有个朋友,她最近发现自己好像喜欢上了从小玩到大的另一个朋友,感觉很……”<br />\n“很什么?”在四处帷帐都落下来的床内,光线昏暗,翠莺的声音也显得格外的温柔。<br />\n让阮觅蓦地有一种正在被捧在掌心的安心感,倾诉的欲望猛增。<br />\n“她觉得很奇怪,也很尴尬。若是她的朋友不喜欢她,那该怎么办?可是现在,她发现了自己的心思,一看到那个朋友,她就忍不住开始想这件事情。这样子,就回不到以前的感觉了。朋友不像朋友的,烦人得很。”<br />\n她嘀嘀咕咕,说的话有些断续,但总算将事情说清楚了。<br />\n末了,幽幽叹了口气,将头靠在翠莺怀里,又沉默下去。<br />\n帷帐内只听得到两人的呼吸声,忽地,翠莺问道。<br />\n“为什么不先试试?”<br />\n她罕见地笑了下,脸庞一瞬间从坚硬的冰块化作春水,带着三月暖阳的温热。<br />\n“你……那位朋友,可以先试探一下,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若是还没有试过就放弃,不是很可惜吗?”<br />\n说完后,翠莺也没有催阮觅,而是静静等着她自己想明白。<br />\n说是朋友,但翠莺怎么会猜不出那个所谓的朋友是谁?那朋友喜欢的朋友,便更好猜了。<br />\n她有些无奈,习惯性的皱起眉,脸上的笑意和纵容却没有散去。<br />\n……<br />\n时间慢慢到了八月。<br />\n前往平湘治水的队伍一直没有好消息传回来。<br />\n阮觅只知道那边灾民过得有多难,怨气有多重。那些物资抵达平湘的时候,她才稍微松了口气。<br />\n与粮食一同送过去的,还有写给阮均衣同魏驿蔺的信。<br />\n信中同他们说了粮食同银两的事情,好叫他们用起来不必不舍。<br />\n至于崔颜,阮觅现在倒是完全了解自己的心意了。<br />\n不过崔颜近日忙得很,阮觅便也没有过去找他。<br />\n只想着等挑个好时候,良辰美景,再悄摸摸试探一下。<br />\n以前从未有过的浪漫心思,这会儿生长得厉害。<br />\n她是一想到就要着手实施的性子,这几日便开始去找适合的地方了。<br />\n准备让崔颜好好见识一下她的“手段”。<br />\n阮觅自信满满,精气神一日比一日好。<br />\n……<br />\n朝堂上。<br />\n顺元帝平日是一副好说话的模样,笑容满面,哪个大臣提出异议,或者某个言官道出他近日里不恰当的行为,他都会好好听取。<br />\n可是在今日,却没有一个人敢说话。<br />\n众大臣都眼观鼻鼻观口,守着自己的这小块地方,充当一个木头人。<br />\n“以前倒是不知,朕的诸位爱卿们,竟只有站朝堂的本事。一说起干实事,就没声儿了。”<br />\n顺元帝语气讥讽,与从前和善的模样大相径庭。<br />\n不过在场官员已经习惯了,就算被顺元帝迁怒,也绷紧脸没有露出别的神色。<br />\n今年平湘的水患显然比前些年严重,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还是一片混乱,水淹遍地。<br />\n骨肉分离,惨相可怖。<br />\n没人说话,顺元帝依然没有放过他们。<br />\n养这些人,可不是吃白饭的。<br />\n“梁爱卿看起来有些想法了,不妨说出来看看。”<br />\n他看着一个动也没动的官员,靠几句话便将对方说成了“有想法”。<br />\n梁姓的官员浑身一紧,吐出口浊气,明白这大概就是命,只得开口说话。<br />\n“臣以为,平湘治水,应当多派遣出身平湘的官员前往。毕竟只有自小在平湘长大的人,才会熟悉当地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说出去的话,想出来的对策,也对当地更有用处。”<br />\n朝堂中,出身锦州青州的官员有不少,从平湘走出来的却是少之又少。<br />\n那样一个贫瘠又多灾的地方,连举人都很难供养得出来。<br />\n于是梁姓官员说完这句话后,朝堂中那些老狐狸只是眼睑动了动,没有作声。<br />\n顺元帝倒是有了些兴趣一般,脸上又露出标志性的和善的笑。<br />\n“梁爱卿说的,不无道理。”他眼神从那些大臣身上掠过,停留在一个人身上,“李爱卿说说看,朕该选哪位出身平湘的官员前往平湘?”<br />\n被点中的官员入朝时间尚浅,谁也不想得罪。<br />\n脑中飞快想起在朝的那些官员中,有谁是出身平湘的。随后又将里面资历老,官职比自己高,背后有靠山的一一剔除,最后只留下一人。<br />\n他连忙道:“回陛下,臣以为,新科状元崔颜,便是最合适的人选。”<br />\n“为何这般说?”<br />\n“崔颜,崔大人,离开平湘时间尚短,想必对平湘的印象还很深。若是让旁的出身平湘,却已经离乡许多年的大人过去,恐怕起不了什么作用。崔大人生长于平湘,还是新科状元,定是满腹经纶,一身才学,对治水之事应当也有些研究。故而臣认为,派崔大人前去,再合适不过了。”<br />\n顺元帝坐在龙椅上,看着自己这个口若悬河的臣子,眼神有些深意,迟迟没有让人起来。<br />\n叫那李姓官员不禁心中惶恐。<br />\n半晌后,殿中才重新响起顺元帝淡淡的声音。<br />\n“那便由崔爱卿前去。”<br />\n“陛下英明。”群臣跪拜。<br />\n仅有阮平左跪拜下去时,眉心出现浅浅折痕。<br />\n崔颜的官位品级还没有到可以每日上朝参拜的地步,他在翰林院,正将前代一些典籍归类,外边儿便有人喊他。<br />\n“崔修撰,圣旨来了,还不快快前去接旨?”<br />\n他起身,抚平衣袖走了出去。<br />\n内侍念完圣旨,笑着将圣旨送到崔颜手上,“陛下看重崔大人呢,崔大人可不要让陛下失望啊。”<br />\n这句话里透露出来的信息很多,也很有深意。<br />\n崔颜双手接旨,道:“臣领旨,定不负陛下嘱托。”<br />\n随后又起身谢过那内侍。<br />\n内侍是当初阮觅及笄礼时前来送贺礼的内侍总管,知晓崔颜同那位清乐郡主是从同一个地方出来的,而且关系不错,便有意卖他个好。<br />\n“崔大人不必多礼,只管好好做陛下吩咐下来的事就成了。”<br />\n说完这句话后就转身离开。<br />\n其余翰林院的同僚这才围过来,神色担忧。<br />\n“崔修撰……”<br />\n他们欲言又止,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安慰崔颜。<br />\n因为这很明显,一眼便看得出来是受了朝堂中对弈的波及。不然一个翰林院的修撰,怎么会突然被派往平湘治水?<br />\n这修书归典与治水,可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啊……<br />\n在众人担忧的目光中,崔颜拿着圣旨,温和朝他的同僚们道了声谢,“不必忧心。”<br />\n“那崔修撰有什么需要的,尽可同我们说说。翰林院旁的东西没有,书可是最多的,你想要什么样的,都能给你找来。”<br />\n“是啊,谁说咱们翰林院的人,就不会治水了?”<br />\n相比于旁的地方,翰林院中众人还保留着书生意气。会因为同僚的倒霉而心生同情,自告奋勇,提供帮助。<br />\n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纷纷表示自己什么忙都能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