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p> “辣椒油,在我们乡下还是用柴火灶慢慢熬的,会比城里头这种做法更香。”诸慧英一边脱围裙,一边说道,“这个盖浇饭要是能加一点酸豆角就更开胃,或者是熬点肉酱也不错。”</p><p> 宋明瑜心里一动:“诸大姐,这些你都会做吗?”</p><p> “乡下人人都会,别说酸豆角和肉酱,煎炒炸煮,我基本都会,我还会颠锅翻勺。”</p><p> 诸慧英笑笑,“这些事儿都是天天做惯了的。”</p><p> 其实话说到这里,宋明瑜已经对她很满意了,但还是有一点疑虑:“诸大姐,你看起来也不像是缺钱的样子,怎么想到来应聘我们家酸辣粉的厨师?”</p><p> 诸慧英身上的衣服颜色并不鲜艳,但仔细看就能看出来价格一点不便宜,她手上甚至还戴了一只腕表。</p><p> 这样的打扮,在1985年,非富即贵,光从但光看诸慧英的神态动作,却又不像是那些富太太。</p><p> 和友谊商店的那些富贵花们相比,她说话朴素、直白,炒菜做饭的时候更是动作娴熟又麻利。</p><p> 如果不看她身上的穿着打扮,这就是个普通家庭里的妇女。</p><p> 这种截然相反的矛盾感,让宋明瑜很是好奇。</p><p> “抱歉,诸大姐,我并不是想打听你的情况,但是总店厨师这个岗位很重要,不仅仅是要厨艺好,而且也是我们的核心员工,我想要了解得更清楚一点。”</p><p> “没关系,你不问,我也会主动告诉你的。”</p><p> 诸慧英坦然地望着宋明瑜的眼睛,“是,我的确不缺钱,但那些钱不是我的,而是我丈夫的——我想找一份能挣钱,能养活我自己的工作。”</p><p> 双更合一</p><p> 诸慧英给宋明瑜讲了一个故事。</p><p> “我老家在大巴山, 那会儿我还懵懵懂懂的,家里我最小,小学毕业之后,我就去大队食堂当帮厨。”</p><p> 人生的转折点, 在一批来自南城的知青被分配到了她所在的大队上。</p><p> “你应该猜到了, 我喜欢上了一个下乡来的知青。”</p><p> 当时还是特殊时期, 所有认识诸慧英的人,诸慧英的父母都觉得这男的和她并不般配, 因为她家是三代贫农, 但她爱的男人,家庭却有污点。</p><p> 而且对方还是知青,如果哪天回城去, 诸慧英不就成了弃妇了吗?</p><p> 诸慧英也不想和对方分开。</p><p> 所以回城的通知下来, 为了爱情,她放弃了大队食堂这么个稳定的工作, 跟着对方来到了南城,结为了夫妻。</p><p> “那时候,我总觉得生活无比美好。”</p><p> 深爱她, 甚至不惜为她和父母吵架的丈夫, 尽管对她诸多不满意, 却还是因为丈夫,对她让步的婆婆。</p><p> 还有南城这个五光十色的大都市,在她这个来自大巴山的农村女人眼里, 就像是童话一样不可思议。</p><p> 然而两人的婚姻却渐渐出现了裂痕。</p><p> 迎来新时代, 丈夫在拨乱反正之后,因为学历和父母关系受到了领导赏识,前途无量。</p><p> 诸慧英却因为是农村人, 没有文凭,也适应不了城市生活,慢慢开始被婆家边缘化,婆婆不肯对她客气了,反而常常支使她干活。</p><p> 诸慧英也愿意干活,她甚至是抢着干,来了客人,别人都在桌子上吃饭,她却只能躲在厨房里,脱了围裙守着灶台。</p><p> “或许是自卑吧,我那时候不敢出去,我是农村人,如果那些领导看到我会怎么想?家里的脸面往哪里放?”</p><p> 诸慧英安慰自己,至少自己厨艺很好,这个是她能做的,不然她都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家里要怎么活下去。</p><p> 丈夫回来得越来越少,不耐烦的时候越来越多,诸慧英在城里呆得时间再久也无法适应大城市的环境,他只觉得是她不肯努力。</p><p> 面对训斥,她只能什么都不说,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吞。</p><p> 孩子落地以后,诸慧英再也忍受不了家里憋闷的氛围,她提出要外出上班。</p><p> 丈夫却觉得她没事找事,坐到他那个位置上的谁家老婆不是在家当富太太,偏她要出去丢人现眼。</p><p> 婆婆也嫌她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要她收心在家好好带孩子,说她“你又没学历,出去能做什么,扫大街人家也不会要你的呀。”</p><p> 诸慧英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就这样,一晃几年过去。</p><p> 儿子牙牙学语,成了全家的宠儿,她却悲凉地发现自己彻底没了容身之处。</p><p> 她和丈夫唯一的话题就只剩下孩子。</p><p> 然而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因为丈夫的工作,他们不可能再生二胎。</p><p> 而随着孩子长大,诸慧英的陪伴不再值钱,婆婆反而把儿子从她跟前抱走。</p><p> “不能让孩子跟着你,你都没怎么念过书,带不了他。”</p><p> “或许她们说得也没错,我只有小学学历,哪怕是给孩子辅导功课,我也不够格。”</p><p> 诸慧英平静地说道,“我哭过、闹过,也想尽办法想要说服他们,如果我不懂,我可以学——</p> ', ' ')('\n <p>但他们只觉得厌烦。”</p><p> 诸慧英无奈地笑了笑,“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沉重?抱歉,我其实想说得更轻松一点。”</p><p> “没有的事,诸大姐,你很勇敢。”</p><p> 宋明瑜这句话是发自内心。</p><p> 在这年代,像诸慧英这样的女人数不胜数。</p><p> 在上山下乡那些年里,有些和她一样单纯的女孩被男知青甜言蜜语哄骗,甚至有了孩子,之后对方拍拍屁股回了大城市,只留下孤儿寡母苦苦维生。</p><p> 还有些和她一样,为了爱情,和丈夫来到了自己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可最终真心没有换来真心,反而是两边地位翻转之后,糟糠之妻遭到了嫌弃。</p><p> 离婚?光是流言蜚语,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一个人。</p><p> 甚至很多人一辈子也就窝在那么一个看不见光的大院里,忍受着日复一日看不见尽头的人生。</p><p> 诸慧英能在经历这些事情之后,还这么果断又勇敢地做出决定,要出来找工作,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p><p> 她的厨艺也真的很好,就是该说的话,必须要提前说清楚。</p><p> “诸大姐,你吃过‘明瑜酸辣粉’,应该也知道,我们现在是要把品牌做起来,所以我招厨师进来,会专门培训标准化、流程化的操作,要求会比较严格,也可能比较辛苦。”</p><p> “这个没关系。”诸慧英摇摇头,“我能吃苦。”</p><p> 再苦,还能有在婆家的时候苦吗?</p><p> “然后就是关于工资,基本工资八十块钱一个月,提成也是有的,按营业额算,1。”</p><p> 工资这块宋明瑜也是之前就想好的。</p><p> 看似是从营业额里让了一部分利润出去,但实际上“流动贩售点”的成功已经证明,激励就是最有效的员工管理方式。</p><p> 毕竟谁也不乐意当被打压,被pua还没钱拿的牛马。</p><p> 如果老板生意好,自己也能多挣钱,谁不拼命努力呢?</p><p> 她考虑过直接给一个固定的,比较高的基本工资,又被林香给劝住了。</p><p> “厂里现在就没什么时候人是齐的,一个车间能有好几条线的工人请假,这是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仗着铁饭碗,就算请假不去,厂里也不可能一分钱不发吗?”</p><p> 大锅饭是绝对要不得的,宋明瑜想想也是,固定下来的工资,很容易让员工陷入“铁饭碗”的错觉里。</p><p> 宋明瑜不会忽略那些真心实意付出的员工,但她也不会容忍有人拿着工资,和国字头里面那些服务员一样,光明正大地浑水摸鱼。</p><p> 那对其他员工来说就是不公平的。</p><p> 诸慧英对工资自然也是欣然接受,倒不如说她根本没想到一个小吃厨师还能挣这么多!</p><p> 这可是足足八十块!</p><p> 丈夫和婆婆对她说的最多的就是,如果不是家里还缺个炒菜的,她是一点忙也帮不上,就只能吃白饭。</p><p> 可宋明瑜的赏识,让诸慧英意识到事实不是这样。</p><p> “没什么问题的话,诸大姐你明天就可以来,咱们签完合同抓紧时间培训。”</p><p> “没问题,我明天一定一早就来,谢谢你宋老板!”诸慧英很高兴。</p><p> 她不靠他们也能活下去,她一定要好好表现!</p><p> 诸慧英没有把这个事情告诉婆家人,回到家后当然也没人在意她出门一趟是做什么。</p><p> 无非就是和附近的邻居说说话,去公园散散心,难不成还能跑出去上班?</p><p> 哪个单位会要诸慧英这种学历和出身的人,除非去找个个体户,但那也太丢人了,她不可能敢的。</p><p> 就这样,诸慧英和宋明瑜签好合同,她现在正式成为了明瑜酸辣粉的厨师。</p><p> 尽管提前就做好心理准备,但来店里培训的时候,她才发现宋明瑜的要求比她想象中还要高。</p><p> 从进门开始的每一步,都强调规范化、标准化还有流程化。</p><p> 精细到酱油、醋这些调料在这种小吃里加多少,在那种小吃里又加多少,都有非常严格的配比控制。</p><p> 服务同样是培训的重点之一,尽管诸慧英在后厨,但出餐时间、效率、品控这些东西都是她必须牢牢执行和保证的。</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