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n\t所以哪怕顾氏心里再如意,也不能在两位嫂嫂面前得意忘形。<br />\n“那些人传得真真的,我听着都生气。可话又说回来,嘴长在他们身上,我们又能如何。”她叹了一口气,劝谢氏。“大嫂,你也莫气,免得气坏了自己的身子。”<br />\n“我…我哪能不气。”谢氏也跟着叹气,“若是世倾还在,烨儿也不会……”<br />\n正说着,打眼看到姜烨进了院子,她连忙将没出口的话咽了回去。<br />\n姜烨一身官服,应是刚回家。<br />\n他进了屋,向自己的母亲和两位婶子行了礼,又和姜姒叶有梅和郑氏等人见了礼,道:“父亲让儿子转告母亲,他今日要晚些回家,母亲不必给他留饭。”<br />\n谢氏回了一句自己知道了,等他离开后,表情更加的怅然。<br />\n众人又说了会话,然后各归各房。<br />\n叶有梅与姜姒交好,自是有说不完的话。郑氏看上去与叶有梅相处的也不错,时不时还打趣一两句。<br />\n顾氏命人精心准备了饭菜,几乎全是姜姒以前爱吃的那些。等到姜慎和姜焕姜烜两兄弟回来,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了一个团圆饭。<br />\n姜姒歇了午,近申时才离开姜家。<br />\n快到外院时,她远远看到站在树下的人。<br />\n雅致沉稳,气质如松。<br />\n正是姜烨。<br />\n第90章<br />\n姜烨已换上一身素青色的常服,他背手而立,手中握着一个卷轴。哪怕看不见他的脸,不知他此时的神情,亦能感觉到他背影的忧郁。这种忧郁仿佛是常年笼罩在哀伤之中,随着岁月的变迁不仅没有消散,反而越发的浓郁。<br />\n姜姒与这位大堂兄接触极少,自然谈不上亲近。但她莫名有种预感,他此时要等人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br />\n果然,等她走近之后,他朝她看过来。<br />\n她唤了一声大堂兄,静静地等着对方的反应。<br />\n姜家的子孙之中,最有姜太傅风骨的就是姜烨。姜烨是那种世族大户最为正宗的嫡长风范,不论才情还是能力,以及长相,都堪称家族继承人之中的翘楚。<br />\n他的儒雅,他的稳重,无一不是令人称赞。当他看着一个人时,温润之中又显锐气,让人不敢忽视。<br />\n“五妹妹近日可好?”<br />\n姜姒老实回道:“自然是好的,大哥哥瞧着脸色不太好,可是有什么心事?”<br />\n姜烨笑了一下,笑容极淡。<br />\n“世人皆长了一颗心,万般种种都藏在其中,又岂会无事?”他抬了抬头,不知是在看树,还是在看叶子。<br />\n这是一棵梧桐树,是姜府中处处可见的树种。这些树应是姜家的先祖们所种,年岁都不小,树干的粗壮与斑驳显示了它们所经历过的岁月风雨。<br />\n姜姒印象最深的其实是姜家学堂的那棵梧桐树,仔细瞧去,忽然发现这棵树似乎和学堂里的那棵有点像。<br />\n她始终记得那日姜熠想赶自己出姜家时,姜烨对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长兄,如同这棵树一样让人觉得可以依靠。但是这样一棵能为人遮风挡雨的树,却无人在意它树干的那些斑驳。<br />\n“大哥哥所言极是,人心藏事,事情多了,自然就有了烦恼。但烦恼这样的东西,最是要不得。若是让它们掌控了人心,人心该是多么的难过。”<br />\n姜烨闻言,深深地看了她一眼。<br />\n她眼神不避,目光清澈如水。<br />\n他们就这么对视着,明明一个温润一个如水,却仿佛交换了无数的言语。<br />\n良久,姜烨将手中的卷轴递给她,“我一有物,麻烦五妹妹转交给太妃娘娘。”<br />\n她接过卷轴,问:“大哥哥认识我母妃?”<br />\n“有过几面之缘,谈不上认识,更无私交。这是一位故人之物,我也不过是代为转交而已。”<br />\n卷轴应是一幅字画,已经装裱好。<br />\n至于姜烨所说的故人,她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郑重地表示自己必定亲手将东西交到秦太妃手上。<br />\n姜烨说了一句“有劳五妹妹。”<br />\n堂兄妹俩至此分开,姜姒继续前行。<br />\n路上,她没有打开卷轴。<br />\n回到王府之后,直接先去到秦太妃的住处,将卷轴交给对方,并说明来处。<br />\n秦太妃当着她的面,将卷轴打开。画卷上所绘的应是某地的风物景致,其上有街巷屋宅,商铺行人,一派热闹景象。有水穿城而过,两边人家最为繁盛。码头上的力夫,水边浣衣的妇人,还有水中泛着的乌篷船。<br />\n画卷上题着字,写着:黄州一景。<br />\n下方也题着字,写着:赠柳夫人。<br />\n“当年我与那小友相识,她听闻我有游历山河之意,极力推荐我去黄州。她说她曾在黄州的姑姑家住过一段时日,那里的景致与风土人情俱佳。许是怕我不信,她便说要画一幅黄州游览图送给我。”<br />\n秦太妃所说的小友,姜姒早就猜到了。<br />\n姜烨能让她转交画,本身就是一步明棋。<br />\n“我虽未见过她,但从这幅画上能看得出来,她必是一个极有才情的人。”<br />\n画中无论屋宅还是人物,皆是栩栩如生,可见作画之人的功底不俗。而能画出这样一幅画的人,不仅有着对生活的热爱,还应长着一副玲珑细腻的心肝。<br />\n“你都知道了?”秦太妃问。\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