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天神的记忆,舍弃天神的力量,唯有一颗心在轮回当中,以人之身、以兽之身、以飞鸟鱼虫之身,在轮回中走过无数次凡尘众生的道路,天神生来通明不染尘苦的心,终于悟到了苦。<br />\n苦啊。<br />\n凡尘众生的苦。<br />\n唯有苦难才能理解苦难,唯有痛苦才能解救痛苦。<br />\n原来天神,早已尝过了苦而不自知。<br />\n若非觉得浑沌的道太苦,他和太阴为什么要开启一次又一次大轮回呢?<br />\n苦是一把钥匙,通往道之缺的迷障。<br />\n身为天生神圣的天神,长阳找不到道之缺,但大玄可以。<br />\n他让那苦浸透了自己,在世间积攒了一个又一个轮回的墨色里,坠到了天地之道裂开的深渊里。<br />\n他终于看见了道之缺。<br />\n你告诉我你找到了道之缺。太阴震颤着说。<br />\n在上一次轮回的终末,坠落的天神寻找到她,揭开隐秘,告诉她他已知晓道之缺究竟是什么。<br />\n他们当时只要弥补道之缺,就可以解决浑沌,接下来只要修补天地、消弭劫气就像他们此时打算做的一样,天地就可以结束这越来越艰难的大轮回,让一切恢复到正轨。<br />\n可长阳要她再开启一次大轮回。<br />\n是的。身着墨衣的神明笑了一下,幽邃的眼睛里好像在闪着光,道之缺,在于天神有情。<br />\n怎么可能?白帝喃喃道。<br />\n墨色的涟漪荡到他身上,只轻轻一触,就沾染上了这最坚固有定的神明。<br />\n他吃痛似的皱起眉,但那痛苦不是墨色带给他的,那是他心中早已尝过的苦滋味,墨色只是将它显化。<br />\n天神掌道,以道为身,为什么会感受到痛苦?<br />\n天神有情。玄衣覆身的神明露出复杂的笑。<br />\n天神自以为生来便没有七情六欲,观世间心欲如梦幻泡影,可他们又怎么会真的没有情呢?<br />\n有情即偏私。偏私即非公。<br />\n若非有情,为何要欺瞒大玄的存在?若非有情,为何在见到长阳未陨时欢喜?若非有情他从太阴、炎君,到白帝、水相、化芒,一个个看过去,为何方才,还要留给大玄一条道?<br />\n若非有情,何必关心天地众生是否会入了浑沌的苦道?是否会走向寂灭?<br />\n天神有情,那情浅淡似无,只关乎同伴与天地,那情隽永,穿越一次又一次大轮回,历苦而不知不悔。<br />\n七情不动,不沾因果。<br />\n天神有情,却不沾因果。<br />\n这样清浅的情,似乎也无伤大雅。可一次次无伤大雅积累起来,就成了因果之乱的始。<br />\n如何弥补道之缺?如何解决因果的乱?<br />\n天神以道为身,道不损,天神何陨?<br />\n厚土仍在,轮回仍转,长庚启明,仍章日夜,社土与云章师的道仍在,社土与云章师何陨?<br />\n她们只是回归于道中,从此以后,无情无性,看万物皆同,生灭如一,看曾经愿因信而向死的同伴,也与一滴坠雨、一瓣落花没有什么区别。<br />\n既然如此,又何必再去做什么呢?<br />\n天神当真未陨吗?<br />\n道本无情,天神是道的情。<br />\n想要弥补道之缺很难,也很简单。<br />\n只需要天神消陨,天神归道,从此以后,无情亦无性,天地自然再无所缺,一切皆将归于正轨。<br />\n天地在呼唤着,天神寂灭。<br />\n所以,浑沌虽然早就知道道之缺在何处,却不敢妄动。因为天神若知何为道之缺,必不吝消陨,亦如社土。<br />\n所以,长阳在找到道之缺后,开启了又一次大轮回。<br />\n七根琴弦显化,那是他自天地间收集的七情引,亦是他的情之所寄。<br />\n天地之乱,始于天神有情,却不沾因果。<br />\n因果之道需要一尊神明,为它定下不可动摇的运转。<br />\n但上一个轮回当中的长阳已经来不及接起这伤痕累累的因果。<br />\n笔端万千因果,接尽世间众生,亦接向天神。<br />\n墨色冲破月华,荡到天神身上,有化身的天神,化身便接上了这一缕墨色,没有化身的天神便在这墨色里凝聚出了一具化身。<br />\n你要做什么?才从那大轮回的震撼当中回过神来的炎君焦急问道。<br />\n身披玄衣的神明对他笑。从得知道之缺究竟为什么的那一刻起,长阳就开始布一个局,一个与天地所求相悖的局,一个与天神甘陨的心相悖的局。<br />\n此世的漓池、长阳、大玄,都是他为了落子而显化的相,慈悲也好、寒煞也罢,他自己的迷茫困顿、自己的挣扎痛苦,都是他为了结出那果而给自己设下的局。<br />\n他谋算天地,亦谋算自己,只为留下一个选择。<br />\n他与众生结契,亦与天神结契。<br />\n天神当有化身,以此化身为因果之凭。<br />\n七情不动,不沾因果。天神若动七情,化身便有因果沾身,唯有全了因果,才能了断因果。<br />\n这对于天神来说,并不太难。<br />\n他要做什么?<br />\n他要道之缺被弥补,也要天神不必消陨。<br />\n他要在这天地之间,强求一个双全!<br />\n因果要公正,因果不可改。<br />\n这世间,一切天神皆可有情,唯有,因果不可有情。<br />\n正确、错误,善恶、正邪、好坏,有情无情这些东西,众生在乎、天神在乎、浑沌在乎,但天地不在乎。身覆玄衣的神明抬起他的笔,墨黑的眼底似有微光。<br />\n我在乎。<br />\n牵因果的笔划落在神明的七情弦上,一声振鸣,七弦崩裂。<br />\n第177章 (正文完)<br />\n那弦断的最后一声响, 并不惊天动地,也不痛心裂腑,它是轻盈柔软的, 像一片明澈的阳光, 习惯的光亮的人也许都没有觉察。<br />\n墨黑的衣角片片破碎, 和神明一起散做点点明澈的光,在夜色里像海上浮动的鳞光。那目中的微光暗了。<br />\n太阴霍然变色, 她伸出手,但月辉却锁不住那个身影,她只捉住了一片阳光。<br />\n炎君手上燃起不熄的永焰,托住一片阳光, 但火焰的光亮却无论如何都融不进那破碎的微光里, 只能见它一点一点熄灭。<br />\n白帝定不住它、水相留不下它、化芒延不长它。<br />\n唯, 因果不可有情。<br />\n这世间再无长阳。<br />\n大青山首的威严神圣开始消散。<br />\n李府当中的住客们皆若有所觉般一顿,心中仿佛有某种哀茫似的感情, 却又不知从何而来。<br />\n我好像听见上神的琴后李喃喃道。<br />\n黑水潭上, 正镇压躁动诸鬼的鬼王女须忽然抬头, 她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那曾在九曲河旁、幽冥九泉上点化过她的神明。<br />\n淮水畔,正拨弦以助淮水神君平复水脉的余简手指忽然一颤, 不知为何再也弹不下去,淮水上的龙影昂首看向远方。<br />\n梁地万应公庙中,将无数盏心焰聚在一起形成一支明明火炬, 天地异象在平复, 火炬却突然一颤。<br />\n怎么了?怎么了?不知道啊!我怎么有点难受?<br />\n冀地当中,胥桓站在老人病狼与残骨身旁,伸手触到了一片正在消散的阳光。<br />\n青拂、黎枫、常安渡、仰苍、玄鸟<br />\n废弃神庙中,丁芹颤抖着抚上额头, 她感觉到,神印碎了。<br />\n那不是陨落,只是没有了必要。<br />\n从此以后,因果无情无性,依道运转,又何必再显出化身来?何必再说什么话?何必再关注着谁?<br />\n如早已归道的社土与云章师,曾经一切重要的,都不再重要,一切在乎的,都不再在乎。<br />\n原来是这样的感受。<br />\n最后一点微光熄灭。<br />\n大劫结束了。<br />\n劫气在逐渐消化,天地之损在愈合,道之缺已被弥合,再也没有大轮回,春夏秋冬,日月轮转。<br />\n一切好像都归复了正常。<br />\n太阴孤坐在太阴星中,像一座雕塑般长坐不动。天神情浅,本也没什么常动的心念。<br />\n炎君圣所转为凡世不可见,白帝离了神庭,水相、化芒,亦不再现世。<br />\n除了修补天地所受到的损伤,一切就像劫起之前,天神本也不干涉世间的运转。<br />\n长阳还有可能回来吗?灼如烈焰的大鸟落在桐林中。<br />\n炎君掌薪火,还会看一看人间的事,但除了寥寥几个人,再没有谁能够得进得到他的圣所。<br />\n此时这披着火焰流裳的天神坐在桐木枝干上,并没有回答。<br />\n但沉默本身就是一种答案。<br />\n玄鸟叹息。他并非不能接受失去。<br />\n从久远以前,他就已经经历过最惨烈的失去。<br />\n但丁芹还是一直在坚执地祈祷。就像她曾经不相信神明会想要寂灭天地一样,她现在也不肯相信这就是一切的结局。<br />\n她曾经是对的,这一次呢?<br />\n也许一直没有开口的炎君说道,假使能够从七情之外,寻到一种能够使心有所动、不改公允的情。<br />\n让那归于道,断尽七情的心,愿意再一次为世间有所动。<br />\n可是,七情之外,又何来有情呢?<br />\n炎君垂首,有数根因果从他身上延出。<br />\n情动心动,便沾因果。<br />\n但他所沾的这些因果,也没有什么可怕的。知晓因果运转的道理,便能知此时所种之因将在未来得到什么样的果。<br />\n不种恶因,不得恶果。若不作恶,何惧因果呢?<br />\n玄鸟无意带来的种子,将在一年后化作一朵开在他眼前的花。人世间的祈祷,又是会在世间结成什么样的果?<br />\n天上的太阳星升了又落,人间的草木枯了又发,日夜在转过,年岁在流淌。<br />\n永无春的雪原已不再落雪,在又一年的春风中生出了绿芽。<br />\n这是天地的损伤被天神弥合的结果。<br />\n春天的绿芽在夏天繁盛,在秋天结子,于是夜里也有了虫鸣,枝头也有了鸟雀,那在雪原深处的神庙,似乎也减了几分寒意。<br />\n神庙中走出来一个高挑的灰眸姑娘,一年又一年,丁芹已从一个少女长成了一个成年姑娘,又在长大之后,不知过了多久。<br />\n在这段时间里,她每年都会来这座神庙看一看,扫去积尘,在祭坛供上一盏灯。<br />\n就算这样壮丽的神庙也会被废弃,但在这座神庙的每一块岩石上,都凝聚着千万年不散的信仰。<br />\n也许他们的信仰再也不会收到反馈。但信仰不是交易,信仰是一种选择。<br />\n其他时候,她会在世间行走,和其他点燃明灯的人一起消弭世间积聚过重的苦气。<br />\n而现在,她要回到大青山。<br />\n天高云淡,灰蓝的天空边际已经挂上了一枚淡白的圆月。<br />\n又是一年中秋。<br />\n李府早已不是曾经破败冷清的模样,添了新器、种了新花,但那个小院中的一草一木,还都维持着原来的模样。<br />\n池中的银鱼已经修成了一方水神,今日溯回和老朋友相聚;老龟悠然泡在灵池里,看着泥鳅儿正在逗开了灵智的小水獭说话;文千字还不太会化形,脸上留着鼠须背后长着细尾,乖乖盘坐听移山大王给他讲化形要点;猴群们蹲在墙头树梢吱吱乱叫;后李任他们玩闹,自己和化了形的谨言坐在廊下对饮,两人脸上带着浅淡的笑。<br />\n你现在怎么只喝酒,倒不怎么说话了?后李给他空了的酒杯又倒满。<br />\n谨言对他翻了个白眼:你就笑我吧,谁还没个年轻的时候。<br />\n玄鸟并不饮酒,捻了一枚月饼来吃,听见不由笑了一声。<br />\n但三个人又都不由自主地沉默了一瞬。<br />\n白鸿下山接丁芹去了。<br />\n曾经的丑木头已经变成了玄鸟,李拾正端着菜和两只顽皮的小鹄妖做斗争,白颊小猴也开始为自己捣蛋的后辈头疼。<br />\n这院子里又多了一些生灵,又多了一些生机。<br />\n等到夜色降临,皎洁的圆月挂在天顶,谨言醉了又开始拽着后李亮嗓子瞎唱,后李扯不开他,烦不胜烦想用糕点塞住他的嘴。<br />\n玄鸟没有了时间的限制,伸手拿走最后半盘点心,在后李的瞪视中止不住地笑。<br />\n猴儿们醉倒了一片,院子里一片嬉闹。<br />\n丁芹倚着白鸿,在一片杯盘狼藉中抿嘴浅笑,灰色的眼睛在月光下,像一块沉凝的玛瑙。<br />\n大家都在,唯有树下的石椅一直是空的。石桌上的月饼和酒菜没有人动,在夜色里逐渐失去温度。<br />\n月已行至中天,又是一年中秋团圆夜。<br />\n人间在团聚,月上的神明长坐如一尊雕像。<br />\n炎君飘在云上自言自语地呢喃:长阳啊长阳,你续了因果,可我之前帮了你那么多忙,怎么也不见你给我结个果呢?<br />\n喀嚓。<br />\n有什么自地面拔起,唰的窜向天上飘着的云。炎君眼疾手快捉住了飞到面前的东西,那是两柄才折下来的竹木仓?<br />\n他低头一看。<br />\n看空了的石椅上,不知何时已坐上了一个白衣含笑的身影,握风为盏,举杯从夜色里盛了盈盈一抹月光。<br />\n太阴星上,孤坐不动的天神忽然翘起一个笑。<br />\n丁芹手里的杯子砸到地上,捂嘴看向那个身影,眼里滑下大颗的泪。<br />\n这世间,七情之外,有不改公允的情。<br />\n唤做慈悲。<br />\n作者有话要说:玄鸟不饮酒是因为这世上已经没有汤人酿的酒了。<br />\n完结了啊,也终于给了长阳一个温暖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