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什么别人。”<br />\n承平帝前脚刚说完,后脚就被打脸了。<br />\n还真有“别人”。<br />\n冬至已过,新年将近。<br />\n整个朝廷都流露出一种即将过年啥事都不想干,但是为了过年过得好还是得拼命加班的混合气息。<br />\n承平帝一点都不意外中书令的求见。<br />\n也不意外中书令来见他,带了一大堆一个月后的预制工作。<br />\n但当中书令来请教出使嘉良之人,是不是要选四皇子的时候。<br />\n承平帝还是意外了。<br />\n突然有种他三儿子应该去道观进修一下掐指一算的技能。<br />\n大楚没有国师,完全可以新立啊。<br />\n“陛下?”<br />\n“怎么想着举荐老四?”能有老四什么事情?<br />\n“实在是时间上不凑巧啊。”<br />\n嘉良那边路不好走,三四月份出发是最合适不过的。<br />\n太子不能远行,诚王妃即将临盆,瑞王大婚,可不就剩下四皇子了?<br />\n宗亲和大臣,也不是不能选。<br />\n只不过中书令巴拉了一下能作为使者的候选人。<br />\n不是身份差了点,就是能力差了点。<br />\n要么就是年纪大了点。<br />\n唉,毕竟嘉良那地方……容易缺氧。<br />\n身体不好年纪大的都最好别去。<br />\n再一看,时间还紧挨着春闱,朝廷真的是一堆事。<br />\n选中了好几个亲贵大臣之后,又发现他们彼此之间好像还有点矛盾。<br />\n综合下来,竟然还是加一个皇子比较好?!<br />\n于是再扒拉一下皇帝能干事的四位皇子。<br />\n想着曾经欠了点虞家的人情,这次虞家人委婉的暗示了一番后。<br />\n中书令就过来举荐四皇子为钦差正使,出使嘉良。<br />\n“皇子身份尊贵,无论是出事的时候调动地方兵马镇压刁民闹事。还是因地制宜安抚一方……都比比较合适。”<br />\n中书令说得比较委婉。<br />\n但是承平帝完全听得懂。<br />\n其他人不是不能选,但是加一个皇子更省事。<br />\n嘉良反悔与否,新的地盘百姓是否愿意迁?那块地上被留下的嘉良人怎么安顿。<br />\n各种章程,他们都能准备好。<br />\n可有个皇子在,能最快速度敲定和抉择。<br />\n中书令看着皇帝点头,以为这件事稳了。<br />\n继续补充。<br />\n“四皇子可以先封王,回来再行册封礼。”<br />\n这也是有先例的。<br />\n问题不大。<br />\n凡事啊,有了先例就好办很多了。<br />\n“嗯,那就副使就照你说的选,正使让老三去吧。”<br />\n承平帝觉得脸有一丢丢肿。<br />\n于是,直接提笔写圣旨,都不需要翰林拟旨了。<br />\n事情就这么定了。<br />\n中书令:???<br />\n能混到位极人臣,坐稳中书令这个位置的老臣自然不傻。<br />\n愣了一下之后,恭敬的表示,皇上的选择太正确了。<br />\n他和皇帝想得一样。<br />\n恭敬和自然的态度,仿佛他刚刚举荐的就是三皇子,而不是四皇子。<br />\n“也不好让他们夫妻刚刚新婚就分开,瑞王妃也一起去吧。”<br />\n中书令再度表示,他会安排好的。<br />\n对王妃出行一点意见都没有。<br />\n“诚王带着诚王妃出行,回来后,就带着孙了。这次瑞王出行,保不齐皇家又要添喜事了。老臣在这里……就先恭贺陛下了。”<br />\n皇帝愣了一下,他倒是没想那么远。<br />\n几个孩子包括他自己,都不是成婚后立刻有孩子的。<br />\n不过……<br />\n期待一下总是可以的啊。<br />\n应千云说她的习武体制万中无一……<br />\n可母传子的概率总是高一点的吧?<br />\n万一她的体制遗传给了孩子呢?<br />\n她的孩子可是姓杨!<br />\n祖宗保佑啊,大楚的镇国大将军王能不能出生,就看您给不给面子了。<br />\n男女都可,他不挑。<br />\n几个都可以,他不挑!<br />\n想到这个美妙的未来……<br />\n承平帝克制住自己内心的兴奋。<br />\n装作不经意的加了一句:“再加十个太医随行。”<br />\n万一呢!!要相信奇迹啊!<br />\n万一呢!!!<br />\n中书令再度恭敬的称是,脸上毫无波澜。<br />\n内心却是补了个八卦:十位?看来瑞王妃身体不太好啊。<br />\n嘉良的事情就这么定了。<br />\n并且赶着年前火速宣布,一起宣布的,还有瑞王的婚事。<br />\n一时间诚王惊喜的发现,自己竟然能安心的在家练武陪老婆了。<br />\n不用整天见这个见那个了!<br />\n一时间四皇子也脸色铁青的发现,近来自己这边……那种火热的感觉又少了几分。<br />\n贵妃趁热打铁的叙述着结婚的好处。<br />\n“若是你已经定亲封王,杨珩成婚在即,自然是你去嘉良。”<br />\n“…………”杨玙阴晴不定的变化着脸色。<br />\n贵妃装作不经意的提起了虞家的另一个姑娘。<br />\n见一见不?<br />\n“母妃安排吧。”<br />\n“好孩子……上元节寻灯,你安排一下。”<br />\n与此同时。<br />\n应府。<br />\n“什么?你没准备好寻灯?!”应千宜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br />\n如果是把手放在脸颊这里,那就是一副可爱版的呐喊。<br />\n“…………那是什么?”<br />\n上元节,元宵节,又叫花灯节,情人节。<br />\n习俗她也都懂。<br />\n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br />\n所以……寻灯是什么?<br />\n应千宜差点跳起来去找崔氏。<br />\n“你别急,先说清楚,距离上元节还有一个月呢。”<br />\n“别人无所谓,可你要嫁的是瑞王,全京城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呢。相当瑞王侧妃的人那么多。若是你和瑞王的花灯被别人摘了,我看你怎么哭。”<br />\n寻灯,是京城这十来年流行出来的玩意。<br />\n最初的起源……是相国寺的想出来的祈福活动。<br />\n邀请香客们参与花灯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