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坏的打算,若是孩子真病了,需要下猛药救人,诚王不在,谁能下这个决定?<br />\n而自己,现在虽然月份浅,可身体好,坐胎稳,等肚子大了回来,反而更折腾。<br />\n于是众人在龟速中追求极速。<br />\n终于赶在刚刚入冬,天气还不算太冷的时候回到了京城,一路平安无事。<br />\n“总算是到家了。”<br />\n诚王毫无形象的躺在踏上,一路上的“龟速”实在是太折磨他这种人了。<br />\n“王妃!你还好吧?”<br />\n“还好。”诚王妃慈爱的摸了摸自己的并不明显的肚子。“这一胎可比鱼儿那时候乖多了。”<br />\n诚王的眼睛亮了。<br />\n“是闺女不?”<br />\n“我也盼着儿女双全,只不过……”<br />\n诚王妃看了一眼侧妃屋子的方向。<br />\n侧妃怀孕的时候,也很顺畅平稳,都以为是女胎,结果生下来的是男孩。<br />\n“儿女都行。”诚王表示不用有压力。“给鱼儿添个同胞兄弟也很好啊。”<br />\n说起兄弟,诚王一个鲤鱼打挺。<br />\n“王妃,我们路过朗州的时候,买的那个血红的玉呢?”<br />\n“提前让人送入京城,让百玉斋的老师傅雕刻着。”王妃给了诚王一个白眼。<br />\n“玉石再名贵也不能不雕就送人。”<br />\n“嘻嘻嘻。”诚王重新躺下去。“唉时间过得真快啊。才走了一年而已……”<br />\n记忆中还在读书的弟弟,已经封王,领差事,订婚一气呵成了。<br />\n“冬至祭祖之后,必有家宴,你去问问,应家姑娘会不会来。”<br />\n来的话,她得多准备一份礼。<br />\n“应该不会吧?”还没成婚呢。<br />\n诚王妃凌厉的目光的看向自己的丈夫。<br />\n诚王直接再度从软塌上蹦起来。<br />\n“我去问!我这就去问。”<br />\n第93章 家宴<br />\n二皇子回京显然是给京城的活水里,又添了几分热闹。<br />\n对于那些痴迷在夺嫡优惠中无法自拔的人来说。<br />\n二皇子显然是一个肥美的下注对象。<br />\n如果太子被废,二皇子可是既是嫡子又是“长子”啊。<br />\n京中看好二皇子的人可是一点不少。<br />\n尤其是二皇子还有军功在身上。<br />\n虽然不多,但是加分啊。<br />\n而且小时候还算是文武双全的二皇子,这两年越来越喜欢武事了。<br />\n据说还盼着要去打匈奴。<br />\n对于某些心思不纯的人来说。<br />\n喜欢武事好啊,喜欢武事妙啊。<br />\n心思在武事上了,政事可不就关心的少了?<br />\n你不关心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帮你!<br />\n诚王一回京城,京城里说他有福的传言就立刻冒出来了。<br />\n什么?哪儿有福?<br />\n皇上的差事办得好,路上还一口气有了两个孩子。<br />\n这不是有福是什么?<br />\n又是孕妇又是幼儿的,平安到京,这不是福气是什么!<br />\n有细心的人联系了一下侧妃怀孕的时间,以及崔家老夫人生辰,皇后突然的下旨夸崔老夫人这个几个月前的谜团也出来了答案。<br />\n顿时脑补了一出出。<br />\n为什么皇后那么关注一个侧妃的孩子?<br />\n这个侧妃有什么特殊之处吗?(立刻探查,发现没有)<br />\n难道说……这个孩子的命格有什么特殊之处吗?<br />\n难道说!!!<br />\n贤良淑德的皇后娘娘终于有一争的心了!!!<br />\n皇后:????<br />\n杨珩:咳咳咳咳<br />\n好在那些人不敢明目张胆,只是在娘娘面前表示一下喜色,然后可劲儿的拐弯抹角。<br />\n说得太隐晦。<br />\n导致皇后完全没听懂潜在含义。<br />\n皇后并非不知道朝堂上有盼着自己儿子登基的声音。<br />\n可实在是没有把又添孙子这件事和这个联系起来。<br />\n不是长孙,不是嫡孙,太子那边又不是无嗣,这有什么可激动的?<br />\n【因为二哥离京太久了,他们憋得慌,也因为他们错认为你想夺嫡了。】<br />\n杨珩门清儿,不过也没说出来让皇后平添烦恼。<br />\n“左不过是想走走门路,反正来母亲你这里吹吹风是最简单不过的了。”<br />\n“说的也是。”皇后听劝,转手把这件事破事扔在脑后,“倒是你,最近不是忙着?怎么有空来我这里请安?”<br />\n杨珩笑而不语,给了皇后一个“你猜”的调皮眼神。<br />\n“哈哈哈哈,能求到我这儿来的……是家宴?难道是宁嫔今年终于愿意出来了?”<br />\n“母亲……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br />\n杨珩囧然的表情成功逗乐了皇后。<br />\n“行行行,我同意了,我会下旨邀请瑞王妃赴宴。你也得给你父皇说一声。”<br />\n因为提前册封,现在应千云的身份卡在了一个微妙的地方。<br />\n皇帝的家宴,她可以来,也可以不来。<br />\n当年太子妃就没有来,身为太子妃,皇家的第一个儿媳妇,又是世代公卿家的女儿。<br />\n很显然,当年还稚嫩的太子妃更严苛的标榜自己。<br />\n原则上选择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br />\n而且那时候皇家就她一个准儿媳,一旦来了,那就是万众瞩目,小姑娘脸皮也薄。<br />\n二皇子妃就更简单了。春天订婚,秋天结婚,没这个选择的烦恼。<br />\n杨珩喜上眉梢的又说了不少甜言蜜语。<br />\n然后又投入了忙碌的冬至祭祀的准备工作中。<br />\n就这,他还不忘记联系未来岳父,给虞家制造混乱。<br />\n应千云的一招釜底抽薪,彻底让虞家没了在冬至祭搞事情的多余人手。<br />\n可二哥回来得恰当好处,又怎么能不添砖加瓦呢。<br />\n那些附庸虞家的人,是什么目的?<br />\n还不是贪图自己想象中的从龙之功?<br />\n比起杨珩这个母族助理约等于零。<br />\n妻族实力不错,但是根基浅薄都皇子。<br />\n二皇子显然是更重要的目标。<br />\n二皇子不回来还没感觉。<br />\n可二皇子一回来,那些下注二皇子的人直接群魔乱舞了起来。<br />\n就不信四皇子派系的人会耐得住这个。<br />\n只要稍加挑拨,就足够他们意见不统一,开始内乱。<br />\n别说其他的,就是虞家内部也会有意见不统一。<br />\n让瑞王坏了差事,若是十拿九稳也就罢了。<br />\n可现在缺少人手,还被盯得那么牢,危险系数直线上升。<br />\n不划算啊。<br />\n还有,瑞王算老几?诚王才是心腹大患啊。<br />\n掐准这些人命脉的杨珩联合岳父一起悄咪咪的兴风作浪。<br />\n可以说,以前杨珩亏还亏在缺少可执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