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对楚之策,芈启之变
('秦王政十三年。<br />\n章台宫。<br />\n“王贲灭魏有功,爵升大上造,赐灭国金玉勋章;其他人等爵升一级,赐银勋。”<br />\n“臣等叩谢大王隆恩!”<br />\n王贲等人立即跪地谢恩。<br />\n随后,嬴政便开始讨论下一个目标。<br />\n“楚、燕、齐,众卿以为我秦国先该攻谁?”<br />\n嬴政坐在殿上,俯瞰下方百官,直接开口。<br />\n芈启目光微闪,立即站了出来。<br />\n如今他是秦相,百官以他为首,自然也是他先开口,“臣以为当借助我军长胜之威,一鼓作气,先灭代国与燕国,如此也免去腹背受敌之危,最终调集全力,再行针对齐、楚。”<br />\n芈启朗声说道,神情平和。<br />\n“臣赞同相邦之言。”<br />\n御史大夫王绾也站了出来。<br />\n因为他觉得芈启所言有理,毕竟代国与燕国都是苟延残喘,只需秦军重拳一击,就能彻底击溃,如此也不用腹背受敌,可以专心攻略楚国与齐国。<br />\n嬴政微微点头,看向其他人。<br />\n而李斯犹豫了一下,则没有站出来,目光闪烁。<br />\n秦王既然没有说可,说明秦王对于这个提议并不认可。<br />\n哪怕秦王也并没有说不可,但实际上态度已经很明显,显然秦王并不看好。<br />\n这时廷尉姚贾突然出列,“楚国经过内乱,方休一年,元气未复,臣以为当先攻楚。”<br />\n姚贾是出使过楚国的,楚国的内乱和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当初就是他听从王命,让人在楚王与负刍两边说话,挑拨对方,最后还顺手坑死了为楚国扛鼎的将门项氏一族。<br />\n唯一可惜的项氏一族的核心人物还活着,没能将项燕父子留下。<br />\n“上将军与国尉以为呢?”<br />\n嬴政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了尉缭以及王翦的身上。<br />\n王翦低头抱拳,大声说道:“臣听从大王的命令。”<br />\n如今王翦明白自己功高,因此对于功哪国不做评判,也不涉及这些事情,表示自己只听王命,表现忠诚。<br />\n而尉缭做为国尉,本就是要为秦国攻城略地制定总的方向与计划,最有发言权,<br />\n“臣以为廷尉所言有理,当先攻楚!”<br />\n尉缭毫不客气地说道。<br />\n芈启立即转身盯向尉缭,眉头微皱。<br />\n“哦?国尉详说缘由。”<br />\n嬴政依旧平静地说道。<br />\n“请大王明鉴,代郡、辽东皆为苦寒之地,此两地人口稀少,物资匮乏,即便再给代、燕数年时间,此两国依旧不足为患,反而楚国国土辽阔,虽竟内乱有所损耗,但是只要给其两三年时间,必能恢复元气。”<br />\n“因此当先攻楚,趁其元气未复,先灭楚国,再灭燕、代。”<br />\n尉缭说完一躬身,站了回去。<br />\n芈启深呼一口气,站了出来,面对嬴政,继续说道:“大王,臣还是一位当先灭燕国与代郡,如此便不用背腹受敌,还能集中力量,攻其一役。”<br />\n芈启依旧坚持。<br />\n尉缭却看向芈启,平静问道:“相邦可知辽东以及代郡,与我秦国核心相聚多远?”<br />\n面对尉缭的问题,芈启眉头一挑,“国尉此言何意?”<br />\n“从我咸阳到代郡又两千多里,若是到辽东则有三千余里,如此长途跋涉,兵线漫长,补给艰难,我大军即便到了也必将人困马乏,若是此刻楚国出兵,我秦国必兵力空虚,难以抵挡。”<br />\n“因此只有先平定楚国,方才是真正的后顾无忧,那时便可以动员全国之力,再拉长兵线,平定辽东,届时齐国也将不战而降,”<br />\n尉缭话语铿锵,沉稳有力。<br />\n嬴政听了频频点头,“国尉所言有理。”<br />\n嬴政说着看向王翦,“上将军以为灭楚需要多少兵力?”<br />\n王翦听到嬴政问话,思忖片刻,拱手说道:“启禀大王,楚国国土辽阔,若要平定,必须以灭赵、魏之时双倍兵力,方能稳操胜券。”<br />\n“六十万?”<br />\n嬴政微微眯眼。<br />\n虽然说如今郑国渠已经修成,让秦国多出四万倾沃土,但是短短三四年显然不足以让秦国积攒太多粮草。<br />\n更何况这几年秦国接连出兵,灭赵灭魏,更打下了燕国大半领土,损耗极大,六十万兵马所需,即便是现在的秦国想要一下拿出,也极为艰难。<br />\n就在嬴政沉思的时候,李信突然走了出来,“启禀大王,臣只要二十万便可平定楚国。”<br />\n听得此话,王翦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李信。<br />\n嬴政却是神情依旧平静,没有露出丝毫情绪,让人不知是喜还是什么,只是淡淡问道:“连上将军都要六十万兵马方能平定楚国,你二十万如何平定?”<br />\n“大王,臣之前帮助楚王悍抵御叛贼负刍一年,对楚国有相当的了解,臣以为上将军高估楚国了。”<br />\n李信昂起头,一脸自信地道:“而今楚国民心已失,宗室动乱,人心惶惶,负刍之辈本就是你篡逆之辈,不得人心,此刻我秦国出击,只需击败负刍,楚国便能立即平定。”<br />\n见李信如此自信,王贲忍不住说道:“李将军未免想的太好,楚国是数百年的大国,从春秋走到了而今,是当今天下唯一与我秦国一样悠久的强国,楚国虽经内乱,损失不小,一年时间虽然未必能让其恢复元气,但也不是二十万兵力便可吞并之国。”<br />\n“楚国地大物博,非以强兵不足平之!”<br />\n“还是请大王决断吧!”<br />\n王翦抬手制止王贲,躬身说道。<br />\n众人顿时立即行礼。<br />\n嬴政手指轻轻敲了几下案桌,目光变得深邃。<br />\n许久之后,嬴政唇角微翘,嘴角笑容一闪而逝,“两位将军所言皆有理,六十万兵马我秦国出得起,但是也必将掏空我秦国国库;而楚国地大,二十万兵马确实也不足以吞并楚国,寡人以为,当竖起楚王名分,征讨叛逆,以分化楚国内部。”<br />\n“大王的意思是?”<br />\n王翦一愣,诧异望向嬴政。<br />\n而李斯这时也立即走了出来,他是最明白嬴政想法的人,“大王是想利用公子犹,为其打出楚王名分,以为其征讨叛逆,复国为理由,出兵楚国吗?”<br />\n“大王此计甚妙!”<br />\n王绾这时也忍不住开口,有些激动,“负刍虽然以熊悍非是顷襄王之子为由发动叛变,夺得王位,但终究是一面之词,楚国也并非铁板一块,即便熊悍非是楚王之子,但公子犹做为次子,身份却绝无问题.<br />\n若是以帮助公子犹夺取王位为由,楚国必然有一部分人不愿为负刍所用,毕竟这并非对外敌,而是宗室内乱,如此一来,敌减,我强,必能平之。”<br />\n听得这番话,其他人也频频点头。<br />\n唯有芈启脸上笑容有些僵硬,目中多了几缕复杂之色。<br />\n“何为战之本?”<br />\n嬴政缓缓站起身,走下台阶,伸出四指,话音铿锵,“为国取利。”<br />\n“寡人要灭楚,但寡人灭的不是他的城邑,不是他的君主,寡人要灭的楚国的魂,楚国的心,寡人要楚国民心尽失,如此,我秦国不止能得楚国之土地,更能得楚国之民心,民心归附,楚国才是真正的灭了。”<br />\n“而我秦国接下来的治理也更加容易。”<br />\n嬴政一抖袖袍,语重心长地说道。<br />\n要灭楚不难,六十万大军齐出,足以平定楚国,但是楚国地大,必有许多反秦之人隐藏其中。<br />\n而楚人也很容易被挑拨利用,这些都是隐患。<br />\n因此嬴政决定以楚王名义开战,如此便是楚国内乱,仇恨也归不到秦国的头上,方便未来秦国治理。<br />\n而且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安排人搜集士人情报,将那些一心反秦的人聚拢在一起,彻底歼灭。<br />\n分化、威慑、安抚、教化缺一不可。<br />\n嬴政有的是时间。<br />\n而且这也未必用的了多少时间。<br />\n而殿下众人听完之后,顿时跪地,大声高呼,“大王圣明!”<br />\n“好,李信,你既有此雄心,寡人便命你与蒙武,率军二十万,以帮助楚王平叛,复位为名,进攻平舆、寝等地,但是你们绝不可冒进,你们是帮助公子犹夺回王位,只需在出宫站稳脚跟,徐徐图之便可。”<br />\n“臣领命!”<br />\n蒙武与李信立即站了出来,一脸坚定。<br />\n嬴政随即又看向王贲,“王贲、蒙恬听令。”<br />\n“臣在!”<br />\n王贲单膝跪地,双手高举。<br />\n“寡人命你率军二十万,攻辽东!”<br />\n“臣领命!”<br />\n王贲与蒙恬立即高声回道。<br />\n“下去准备吧!”<br />\n嬴政一挥衣袖,宣布散朝。<br />\n而王翦在即将离开的时候,却是被寺人拦下。<br />\n王翦听完寺人的话后,一脸惊讶,随即立即跟了上去。<br />\n不久之后,王翦来到咸阳宫。<br />\n“上将军可曾埋怨寡人啊?”<br />\n嬴政看到王翦,立即微笑问道。<br />\n王翦则立即诚惶诚恐地说道:“大王折煞老臣了,臣并无不满,大王安排也很妥当,只要蒙将军与李将军聚拢一处,不给楚军机会,便能徐徐图之。”<br />\n王翦是聪明人。<br />\n自古以来功高震主之人并无好下场,自恃功高桀骜不驯的人更加没有好下场,权势威势威胁到了君主的人,依旧没有好下场。<br />\n秦之商鞅、白起,魏之吴起,比比皆是。<br />\n因此王翦随着功劳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高,却也越来越谨慎,面对嬴政,没有丝毫不恭敬,依旧显得极为谦卑。<br />\n“蒙武与李信寡人自是放心,但如果有人里应外合呢?”<br />\n嬴政突然盯着王翦,幽幽说道。<br />\n一听此话,王翦先是吓了一跳,随即反应过来嬴政说的不可能是他,眉头不由一挑,“大王的意思是?”<br />\n随后嬴政与王翦说了几句,王翦重重点头,这才离开。<br />\n而回到相府的芈启则心事重重。<br />\n这时田光却是出现。<br />\n“公子可曾作出决定?”<br />\n荆轲刺秦失败,田光也冒着危险潜入了咸阳,藏匿再昌平君府中。<br />\n“只要公子愿意,我可动用魏赵之地十万农家弟子,配合公子嘉与燕国,帮助两国复国,必能让秦军分兵,无力他顾。”<br />\n“若是楚王能歼灭入楚秦军,秦国必将败退,届时便能维持春秋五霸之局面。”<br />\n田光语重心长地劝说着。<br />\n听完田光的话,芈启并未回答,而是再房间内渡步。<br />\n芈启目中露出挣扎。<br />\n按理说他在秦国已经站在了臣子的顶峰,即便投靠楚国,楚王也给不出他更大的利益。<br />\n但偏偏芈启心向楚国,不希望楚国就此覆灭。<br />\n这些年来,便一直与楚国的人藕断丝连,如今田光更是率整个农家投靠,这让芈启的心思也多了一些。<br />\n许久过后,芈启眼神一定,狠狠一握拳,“好,我会申请前往督军,运输粮草,看护后方,届时前后夹击,必能击溃蒙武与李信,若能全歼二十万秦军,而王贲又被牵扯在辽东,那么秦国能战之士便不多了。”<br />\n“最重要的是秦国而今粮草不足,若是兵败,将没有足够的粮草让秦王发动下一轮的大规模战争,只能退守,秦军锐气一旦被挫,那么我等几国便能信心大增。”<br />\n“公子你终于做出决定了,公子放心,我已联系了信陵君旧部与门客,游侠张耳、陈馀是魏国名士,也是信陵君的门客,届时魏地一反,拥护信陵君之子为王,必能得魏地百姓相应拥护,届时天下皆反,秦国必乱,秦王也将自顾不暇,只能退守!”<br />\n田光一脸激动地说道。<br />\n畅想着即将面对的美好未来。<br />\n荆轲失败之后,他便一直四处游说,尤其魏国被灭,田光更是联合了许多反秦志士,暗中筹谋,等待机会。<br />\n只不过此前秦军兵威正盛,无所匹敌。<br />\n现在秦国只需要出现一个足够强大的对手,只要一败,那么天下无数暗藏拂过心思的士人、宗族都将响应。<br />\n齐国只所以不出兵就是害怕引来秦国报复,但若齐国看到秦国兵败虚弱,说不定也会西出。<br />\n齐国这些年虽积弱已久,但终究是现今天下唯二保存完整的国家。<br />\n是仅次于楚国的强国。<br />\n一旦强强联合,便有机会将秦国困与函谷关内。<br />\n田光也不敢妄想灭秦,只想着让秦国再次退守函谷,而这其实已经胆子很大了。<br />\n做出决定,田光立即开始行动。<br />\n而芈启也招来了项燕派出暗中保护他的高手。<br />\n“季布,我若离开咸阳,便由你与花影负责保护涟儿,若是事情败露,立即带着她们逃离咸阳。”<br />\n芈启开始布置后手。<br />\n季布做为项氏一族门下‘风林火山’四大高手之一,芈启也早已见识过,因此如此安排。<br />\n“公子放心,季布在,小姐便在。”<br />\n一袭青绿长衫的青年郑重承诺。<br />\n季布最是守诺,千金都不值他的一诺,他既做出承诺,必会做到。<br />\n芈启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也终于松了口气。<br />\n这些日子,亲情、恩情、权利与宗族、楚国等两种压力交错,让他极为疲惫,如今终于分明,他也可以则无旁骛了。<br />\n而在咸阳宫内,嬴政听着罗网传回的消息,又从紫女手下的人听到了其他消息,听完之后,他唇角微翘,露出笑容。<br />\n一个月后,前线粮草有缺,芈启亲自请命督察,同时去安定楚人之心,前往楚地。<br />\n而在芈启离开后,嬴政便让芈华将其女儿接入宫中,以陪伴诸公主为由留在宫内,这让季布感到措手不及。<br />\n偏偏此刻他还不能轻举妄动。<br />\n因为此刻芈涟消失,那么势必引起秦王对芈启的怀疑,因此只能等待,同时暗暗窥探秦王宫的防卫,想要找到机会。<br />\n而在芈启离开之后,却不知王翦也带着一众武将以及数万百战穿甲兵,入三川郡,与姬无夜、白亦非等人所率大军汇合。<br />\n【感谢:一刀超虫的3000点打赏;陌生人的背影333的165点打赏;返回地球的100点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