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大明!
('\n\t选定了吉日,登基大典这一日很快即将到来。<br /><br />新皇登基,普天同庆,自然是无数繁文缛节。<br /><br />面对如此大事,哪怕是性子跳脱的太子也只得强忍了下来,耐心学习。<br /><br />百官也自有一套服从的礼仪。<br /><br />显然,方正一自知是配角,懒得学这些俗礼。<br /><br />礼部来人,找个由头就溜了。<br /><br />反正自他入朝那一日,跟礼部就不怎么打交道,现在新皇登基,自己在旁边做做样子就行了。<br /><br />只要不张嘴,就没人注意到他。<br /><br />桃源县还有许多事项要他亲自参加,虽然不擅科研,但是他脑海中那点记忆碎片拿出来,毫无疑问能大大促进研究进度。<br /><br />景帝得到消息,也只是淡然表示不用管。<br /><br />女婿就这德行,没救了。<br /><br />况且他现在算是安稳退位,这登基仪式不用搞得太严肃,一切都以喜庆、展现父子和睦为主。<br /><br />就连他本人都省去了许多仪式,本来群臣还要有三次劝进,他先推辞两次,而后让位。<br /><br />本意是为了彰显一种主流的美德,如今却都免去了。<br /><br />也许是因为景帝本人伤情尚未痊愈,不想搞这些俗礼,更有可能是工业时代的影响,人心已经发生了微妙的改变...甚至于礼部都没有太多阻拦。<br /><br />终于到了登基大典当日。<br /><br />李元照盛装打扮,带领群臣百官祭拜天地、宗庙,江山社稷。<br /><br />当队伍赶到奉天殿,周围鼓声大作。<br /><br />鼓声结束,百官整理仪容朝服。<br /><br />二通鼓声响起,百官列为午门之外,按品级依次站立。<br /><br />直接到三通鼓声响起,再结束,百官依次而入。<br /><br />李元照继续按礼前行,周围钟磬之声大作,音乐四起<br /><br />奉天殿内,景帝早已端坐恭候在此。<br /><br />身旁的郭天养显得比之往常有些萎靡。<br /><br />虽然知道这一天早有来临,但是真到了这一日,心中还是难以接受。<br /><br />一来是陪伴了陛下一生,为陛下感到惋惜。<br /><br />二来则是因为自己。<br /><br />一代东厂厂公,权势滔天,除了方正一无人敢惹的一号人物。<br /><br />他手中的权势全部来源陛下,今日也要随着陛下的让位,落幕了<br /><br />唯一值得他高兴的是,自己的晚年应该没有什么忧患了。<br /><br />终于,李元照携百官入殿。<br /><br />景帝的目光第一时间投向了他,同时余光注意着百官的反应。<br /><br />不少老臣泪光涟涟<br /><br />景帝心中难免暗自感慨一番。<br /><br />礼部官员上前启禀,景帝按照套路一一回复后,看了一眼郭天养。<br /><br />郭天养咽了口唾沫,心领神会道:“太子殿下接旨!”<br /><br />“儿臣接旨。”李元照跪拜。<br /><br />郭天养语气平缓的宣读了造诣拟好的圣旨。<br /><br />李元照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决道:“儿臣领旨谢恩!”<br /><br />话音落下后,便是王者交接的时刻。<br /><br />郭天养唱诵一声,李元照起身,一步一步缓缓等上金銮殿。<br /><br />景帝目光闪烁,亦随之起身<br /><br />这见证历史的时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n\t刻,殿下群臣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br /><br />唯有方正一感慨万千,仰着头看到李元照坐到了龙椅之上。<br /><br />这一刻对他来说堪称梦幻,往事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br /><br />他崛起于微末,入得权力中枢,在历史洪流中卷动风云<br /><br />现在,他又亲自见证了一代伟大帝王的落幕,同时又将见证新帝去开拓波澜壮阔的历史<br /><br />李元照坐在龙椅上,四下顾盼,感觉颇不自在,心中又带着些紧张。<br /><br />想说些什么,但是景帝就在他身边坐着,总感觉要挨打。<br /><br />前一阵在大殿里,他跟老方结结实实被狠打了一顿。<br /><br />望了一圈,他最终将目光锁定到了方正一身上。<br /><br />看到方正一心里才不至于没底儿。<br /><br />礼部官员上前叙话,又是一番俗套的礼节过后,郭天养开始宣读册封名录。<br /><br />新皇登基,自然要册封一批官员,然后天下大赦,这是礼部早有拟定。<br /><br />而官员则是由朝中推举上去,方正一毫不意外的推举了一批有力的亲信人选。<br /><br />待册封念完,百官行礼,三呼万岁。<br /><br />李元照心中的紧张也缓解了许多,微笑着道:“诸卿平身。”<br /><br />说完又跟做贼心虚一般,瞄了景帝一眼。<br /><br />景帝狠狠瞪了回去。<br /><br />贼眉鼠眼!现在都当了皇帝,心虚什么东西!<br /><br />群臣还在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李元照。<br /><br />李元照轻咳一声:“咳,朕...想单独待一会儿,你们都下去吧。”<br /><br />“........”<br /><br />静,死一般的寂静!<br /><br />万万没想到,新皇登基第一句话开口就来了个这?<br /><br />一众礼部官员更是心如死灰,生无可恋的望着李元照。<br /><br />不对啊!剧本不是这么安排了!<br /><br />众人面面相觑,默契的齐齐望向他身旁的景帝。<br /><br />景帝微微颔首。<br /><br />群臣松了口气,集体行礼之后如潮水般褪去。<br /><br />方正一也是满头黑线。<br /><br />太子这皇帝做的!怎么跟个傀儡似的!<br /><br />走吧,估计是要跟景帝单独说点什么。<br /><br />方正一抬脚刚要走,李元照再次开口。<br /><br />“那个老...方卿留下,朕单独有话要跟你说。”<br /><br />说罢,他又侧目看了眼景帝:“父皇,儿臣有要事要与他商量。”<br /><br />景帝轻叹了一声:“好,以后要庄重,切不可如此行事了。”<br /><br />他说完,给了方正一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在郭天养搀扶下缓缓离去。<br /><br />大殿内,只余二人的身影。<br /><br />李元照屁股向后一拱,仰靠在龙椅上,不知道在思忖着些什么。<br /><br />方正一开口问道:“陛下,心情如何?”<br /><br />李元照茫然道:“不知道,朕看阶下那些人脑子里一片空白。”<br /><br />“父皇做了那么多年皇帝,如今却轮到了朕,朕这心里实在不是滋味...”<br /><br />方正一继续道:“那..陛下不妨想想,心中有什么要做的事,想好了可与百官商议。”<br /><br />李元照思索道:“当然有,朕有许多想做的事。朕在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n\t想大赦天下放出去那些人会不会闹出乱子,要不要下个月再抓回来。”<br /><br />“........”<br /><br />“还有,我大景在海外收获如此巨利,工业兴起,农税占据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小,不足一成,能否有可能彻底免除天下百姓的农税?”<br /><br />“完全有可能,不过这其中的阻力甚大,绝非短期能成,臣建议还是等陛下掌握更多信息之后再行商议,贸然行动恐怕会引起朝中震动。陛下心中所想甚好,但是纵观古今,还没有哪一个朝代敢做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br /><br />“惊天动地?呵,那看来朕还非干不可了!”<br /><br />方正一点头表示赞同。<br /><br />这才是圣君该考虑的事,不过依照现在的社会生产力,恐怕远不能达到这个目标。<br /><br />利益的格局也极难打破,农税这笔银子汇总到全国不算太多。<br /><br />但是各地方绝对不会放弃。<br /><br />李元照摸着下巴,喃喃道:“不错,朕做大事之前还要改元,重定年号......”<br /><br />方正一眉一挑:“关于年号陛下可有想法?”<br /><br />“父皇订立的年号为景和,如今看来父皇已经遂了当初的愿了。朕希望大景江山永在,与日月同辉...日月为明,不如就叫大明,你觉得如何?”<br /><br />“年号...大明?”方正一眨眨眼,思绪飘飞。<br /><br />大明<br /><br />“大明,好!臣觉得格外好。”<br /><br />“你也觉得不错,那下面应该没什么争议了。”李元照抚掌而笑,道:“其实还有一件事,朕想了许多年,自打你入宫之后就在想。”<br /><br />方正一略感奇怪,问道:“陛下请讲。”<br /><br />“你能再表演一下那个吗?”<br /><br />“还要来吗?”方正一心领神会,表情木讷道。<br /><br />“对,就是那个,快点!”<br /><br />“陛下神文圣武,文成武德,泽被苍生....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br /><br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