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师,您是哪点的人哦?”<br />
外地人寻常是听不出这口音里的微妙差异,但陈亚文却觉得有些熟悉,于是也操起方言问道。<br />
“我是綦江的,啷个你这个口音听起还有点熟悉诶!妹儿你也是重庆的迈?”<br />
“差不多!我们两个挨到隔壁的嘛!我是遵义的噻!”<br />
陈亚文一听便有些兴奋,他们这老家可离得近,基本就是边贴边的关系,难怪夏大师一说话她便觉得亲切。<br />
“你瞧瞧,这么远还遇上老乡了。”<br />
蒋乾瞧着也笑了,不过很快又朝着元光霁聊起正事来。<br />
“你们这店里的老板又是哪位?我对你们这卤菜还有些好奇呢,之前也没听说h市什么时候有这么个厉害的老师傅!”<br />
蒋乾这纯粹就是经验主义错误了。<br />
他平日里来h市的次数不多,但真要论起来也不少。<br />
自家小徒弟因为家里的原因,近几年也是经常往h市跑,老友夏正清当初也是在h市起步发展。<br />
正因如此,蒋乾对h市虽然不比其他地方那般熟稔,但里头好些有名的厨师也都有所耳闻。<br />
今天这家卤味的“老师傅”倒是成了漏网之鱼了。<br />
元光霁听师父这么说,一时也愣了下没反应过来。<br />
比起元光霁第一次尝到宋记的卤菜时,如今的宋晚秋手艺是愈发精进了。<br />
每天的大批量卤味筹备开店,再加上她本身的勤奋和慧根,许多短板也在元光霁的指导下慢慢补齐。<br />
如果说最开始的宋记卤味像穿堂风般惊艳,那当下宋晚秋的卤菜水平则朝着六边形战士的方向不断精进。<br />
若要形容,那便是稳定且成熟。<br />
宋记的卤菜都是当天新鲜处理卤制,不比许多预制的中央厨房配菜,许多调味加减全在宋晚秋一念之间。<br />
但宋记的客人可从来没有觉得宋老板有哪天发挥失误,品控把握不足。<br />
而这种卤菜风格竟然意外地让师父都误会了。<br />
元光霁笑了笑,刚要开口解释,屋里却传来了一道女声。<br />
“大家先别收拾啦,准备吃晚饭了!”<br />
说曹操,曹操到。<br />
大厅里,两张方形桌子被手动挪着拼到一起,组成了一块大号的长方形桌面。<br />
一个移动的小灶被放到了桌面中央,上头则是焖好盖子的白色大砂锅。<br />
砂锅边上,好些宋晚秋在下午营业时搁后厨切好的配菜都被均匀地码在盘中。<br />
单一分量不算多,但里头的种类可不少。<br />
“叫半天了,怎么还愣着呢?”<br />
宋晚秋推开后门,无奈地催促道。<br />
抬眼看去,院子里却多了两个陌生人,宋晚秋困惑地看向陈亚文。<br />
“晚秋,这位是我的师父蒋乾,这位是夏正清大师。”<br />
元光霁连忙介绍道:“师父,这位就是我们店里的宋老板宋晚秋,店里的卤味都是她做的。”<br />
蒋乾的目光有些惊讶,面前这小姑娘瞧着也未免太年轻了,如此年纪竟然有这么一手做卤味的好手艺,也不知是不是家学渊源?<br />
宋晚秋听了介绍也反应过来,连忙欢迎道:“两位大师好,吃过晚饭了吗?我们一会儿要吃汤锅,您二位不介意的话可以一起。”<br />
这些日子在元光霁的介绍科普下,宋晚秋对这些她从前从来不了解的名厨大师也多了些认识。<br />
她一开始也想嘴硬的,但元师傅偶尔下厨做的工作餐实在是有些太美味了。<br />
虽然好些食客包括她的两位店员都对自己的厨艺表示认可,但宋晚秋对自己的认知可是很清晰的。<br />
比起那些真正的大厨,她只是更加聪明,更加讨巧的去掩盖了自己的缺点。<br />
那些需要时间和次数来积累的刀工火候,宋晚秋如今也不过时刚刚入门。<br />
她做的菜之所以能得到一致好评,是因为她聪明地选择用一些炖菜来发挥自己的调味和精华萃取优势。<br />
否则即便有系统异能在手,让她去做个文思豆腐、松鼠桂鱼那都是完蛋…<br />
这会见着两位大师,宋晚秋的态度也是礼貌尊敬。<br />
添双碗筷的事!<br />
“谢谢了宋老板,那我就恭敬不如聪明了!”<br />
蒋乾闻声也跟着顺坡下驴。<br />
“没事,您管我叫小宋就行,不用客气。”<br />
宋晚秋邀着大伙一块进了大厅,又去边上快速拿了两副餐具填上。<br />
今天正好吃汤锅,稍微多加点人也无妨,毕竟这涮菜只有多的份。<br />
夏正清有些疑惑,用胳膊碰了碰蒋乾。<br />
老乾,什么情况?<br />
他跟蒋乾晚上吃了半只烤猪蹄,这会肚子可不算饿。<br />
原计划不是见了光霁就出去吃个便餐吗?怎么人家邀你吃个饭你还真答应了!<br />
这不要脸的老小子!<br />
蒋乾小心地朝着夏正清使了使眼色。<br />
哼!别以为我看不出你在骂我!<br />
他这应承可不是心血来潮。<br />
早在先前吃上第一口炭烤卤猪蹄的时候,蒋乾就对这店里的卤味起了兴趣,只是那会儿还在琢磨这是哪个先前不显声露面的老师傅。<br />
方才见这小宋如此年轻,他这心里的好奇也愈发强烈,这会儿瞧见还有些其他的菜,蒋乾自然也就应承了。<br />
“都是店里自己人,您二位也别客气。”<br />
宋晚秋笑着给人递上餐具。<br />
“小宋,你这是煮的什么啊?”<br />
这砂锅的密封性不错,蒋乾瞧着也有些好奇。<br />
锅里的汤水此刻正咕咚咕咚冒着小泡,宋晚秋拿起白色湿帕,将锅盖掀开。<br />
“这个是炖了一下午的老母鸡山珍汤。”<br />
砂锅盖掀开,原本被牢牢锁在里头的鲜香味道立刻随着上泛的水雾在屋里飘散开来。<br />
蒋乾和夏正清闻到味也都有些震惊,原本已经垫了点的肚子也瞬间被催发出食欲来。<br />
“这锅里的鸡汤可是小火焖了好久,您二老也先尝尝吧!”<br />
这汤锅的精华就在这汤里,上桌的第一件事若是对着里头的鸡肉和蔬菜下手,反倒显得傻气。<br />
宋晚秋如今是店内的老板,面对客人自然也要有主人的待客体贴。<br />
她拿起汤勺,舀起少许葱花便迅速往砂锅中心沸腾的水面烫了几下。<br />
一勺半是葱花半是山珍鸡汤就这么进了碗,宋晚秋又避开表面鸡油,在冒泡处又接了两勺倒入碗内。<br />
等到坐下时,桌上几人的汤碗也都已装满。<br />
“这汤真不错啊。”<br />
夏正清拿着小瓷勺,上下搅动想要快速降温。<br />
他虽然还没尝,但凭借自己这么多年的独到眼光,自然能看出面前这碗鲜汤不似凡品。<br />
汤色呈现极淡的乳白色,整体清澈透亮,又因为老母鸡常年累计的脂肪和胶质,整体略微油润。<br />
但锅里的好些菌菇却恰到好处的中和了这鸡肉炖煮所带来的油脂和粘稠。<br />
夏正清已经有些迫不及待,连忙吹了吹气,忍着些微烫立刻尝起第一口汤来。<br />
鲜!太鲜了!<br />
微微烫嘴的汤汁验下后化作热流朝着四肢散去,这一锅汤锅在这深冬是再合适不过!<br />
小宋这鸡选得也好。<br />
这鸡不是别的,也是前阵子周婆婆进城顺路给宋晚秋带的地道农家老母鸡。<br />
不同于仔鸡的肉质嫩滑清淡,这炖汤的首选还得是老母鸡。<br />
老母鸡本身的鲜味更加复杂醇厚,陈年积累的复合香气在时间的耐心下也能被完全焖煮出来。<br />
文火慢炖下,母鸡的鸡油被完全煮开化为金黄的汤色,浓郁如丝绸的肉香带着温暖的满足 感,还带着淡淡的回甘。<br />
锅里那些杂七杂八的菌菇片在里头也起了辅助作用,虽然不是什么名贵山珍,但地道的山野香气也让汤底的鲜味再次升华。<br />
这手艺,真是不错啊!<br />
夏正清喝起汤的速度都快了三分,不过现在这副模样的可不止他一个,桌上几位也全都是一个动作。<br />
这山珍鸡汤虽然烫,但这温度也让这碗汤的美味再次强化。<br />
这温凉后的汤尝起来可不是滋味。<br />
比起夏正清这会儿的全新投入品鉴,蒋乾的心里倒是多了几分复杂。<br />
汤碗里,鸡汤的荤鲜与菌菇的素鲜相互碰撞,凶猛的鲜味如池中涟漪层层荡开,好半天都有余韵上泛。<br />
蒋乾对他家徒弟的病情可是了解得清清楚楚,当初好些个名医也都是他介绍的。<br />
前阵子元光霁给他发来跨国消息,说是病情有了好转,他还有些担忧。
外地人寻常是听不出这口音里的微妙差异,但陈亚文却觉得有些熟悉,于是也操起方言问道。<br />
“我是綦江的,啷个你这个口音听起还有点熟悉诶!妹儿你也是重庆的迈?”<br />
“差不多!我们两个挨到隔壁的嘛!我是遵义的噻!”<br />
陈亚文一听便有些兴奋,他们这老家可离得近,基本就是边贴边的关系,难怪夏大师一说话她便觉得亲切。<br />
“你瞧瞧,这么远还遇上老乡了。”<br />
蒋乾瞧着也笑了,不过很快又朝着元光霁聊起正事来。<br />
“你们这店里的老板又是哪位?我对你们这卤菜还有些好奇呢,之前也没听说h市什么时候有这么个厉害的老师傅!”<br />
蒋乾这纯粹就是经验主义错误了。<br />
他平日里来h市的次数不多,但真要论起来也不少。<br />
自家小徒弟因为家里的原因,近几年也是经常往h市跑,老友夏正清当初也是在h市起步发展。<br />
正因如此,蒋乾对h市虽然不比其他地方那般熟稔,但里头好些有名的厨师也都有所耳闻。<br />
今天这家卤味的“老师傅”倒是成了漏网之鱼了。<br />
元光霁听师父这么说,一时也愣了下没反应过来。<br />
比起元光霁第一次尝到宋记的卤菜时,如今的宋晚秋手艺是愈发精进了。<br />
每天的大批量卤味筹备开店,再加上她本身的勤奋和慧根,许多短板也在元光霁的指导下慢慢补齐。<br />
如果说最开始的宋记卤味像穿堂风般惊艳,那当下宋晚秋的卤菜水平则朝着六边形战士的方向不断精进。<br />
若要形容,那便是稳定且成熟。<br />
宋记的卤菜都是当天新鲜处理卤制,不比许多预制的中央厨房配菜,许多调味加减全在宋晚秋一念之间。<br />
但宋记的客人可从来没有觉得宋老板有哪天发挥失误,品控把握不足。<br />
而这种卤菜风格竟然意外地让师父都误会了。<br />
元光霁笑了笑,刚要开口解释,屋里却传来了一道女声。<br />
“大家先别收拾啦,准备吃晚饭了!”<br />
说曹操,曹操到。<br />
大厅里,两张方形桌子被手动挪着拼到一起,组成了一块大号的长方形桌面。<br />
一个移动的小灶被放到了桌面中央,上头则是焖好盖子的白色大砂锅。<br />
砂锅边上,好些宋晚秋在下午营业时搁后厨切好的配菜都被均匀地码在盘中。<br />
单一分量不算多,但里头的种类可不少。<br />
“叫半天了,怎么还愣着呢?”<br />
宋晚秋推开后门,无奈地催促道。<br />
抬眼看去,院子里却多了两个陌生人,宋晚秋困惑地看向陈亚文。<br />
“晚秋,这位是我的师父蒋乾,这位是夏正清大师。”<br />
元光霁连忙介绍道:“师父,这位就是我们店里的宋老板宋晚秋,店里的卤味都是她做的。”<br />
蒋乾的目光有些惊讶,面前这小姑娘瞧着也未免太年轻了,如此年纪竟然有这么一手做卤味的好手艺,也不知是不是家学渊源?<br />
宋晚秋听了介绍也反应过来,连忙欢迎道:“两位大师好,吃过晚饭了吗?我们一会儿要吃汤锅,您二位不介意的话可以一起。”<br />
这些日子在元光霁的介绍科普下,宋晚秋对这些她从前从来不了解的名厨大师也多了些认识。<br />
她一开始也想嘴硬的,但元师傅偶尔下厨做的工作餐实在是有些太美味了。<br />
虽然好些食客包括她的两位店员都对自己的厨艺表示认可,但宋晚秋对自己的认知可是很清晰的。<br />
比起那些真正的大厨,她只是更加聪明,更加讨巧的去掩盖了自己的缺点。<br />
那些需要时间和次数来积累的刀工火候,宋晚秋如今也不过时刚刚入门。<br />
她做的菜之所以能得到一致好评,是因为她聪明地选择用一些炖菜来发挥自己的调味和精华萃取优势。<br />
否则即便有系统异能在手,让她去做个文思豆腐、松鼠桂鱼那都是完蛋…<br />
这会见着两位大师,宋晚秋的态度也是礼貌尊敬。<br />
添双碗筷的事!<br />
“谢谢了宋老板,那我就恭敬不如聪明了!”<br />
蒋乾闻声也跟着顺坡下驴。<br />
“没事,您管我叫小宋就行,不用客气。”<br />
宋晚秋邀着大伙一块进了大厅,又去边上快速拿了两副餐具填上。<br />
今天正好吃汤锅,稍微多加点人也无妨,毕竟这涮菜只有多的份。<br />
夏正清有些疑惑,用胳膊碰了碰蒋乾。<br />
老乾,什么情况?<br />
他跟蒋乾晚上吃了半只烤猪蹄,这会肚子可不算饿。<br />
原计划不是见了光霁就出去吃个便餐吗?怎么人家邀你吃个饭你还真答应了!<br />
这不要脸的老小子!<br />
蒋乾小心地朝着夏正清使了使眼色。<br />
哼!别以为我看不出你在骂我!<br />
他这应承可不是心血来潮。<br />
早在先前吃上第一口炭烤卤猪蹄的时候,蒋乾就对这店里的卤味起了兴趣,只是那会儿还在琢磨这是哪个先前不显声露面的老师傅。<br />
方才见这小宋如此年轻,他这心里的好奇也愈发强烈,这会儿瞧见还有些其他的菜,蒋乾自然也就应承了。<br />
“都是店里自己人,您二位也别客气。”<br />
宋晚秋笑着给人递上餐具。<br />
“小宋,你这是煮的什么啊?”<br />
这砂锅的密封性不错,蒋乾瞧着也有些好奇。<br />
锅里的汤水此刻正咕咚咕咚冒着小泡,宋晚秋拿起白色湿帕,将锅盖掀开。<br />
“这个是炖了一下午的老母鸡山珍汤。”<br />
砂锅盖掀开,原本被牢牢锁在里头的鲜香味道立刻随着上泛的水雾在屋里飘散开来。<br />
蒋乾和夏正清闻到味也都有些震惊,原本已经垫了点的肚子也瞬间被催发出食欲来。<br />
“这锅里的鸡汤可是小火焖了好久,您二老也先尝尝吧!”<br />
这汤锅的精华就在这汤里,上桌的第一件事若是对着里头的鸡肉和蔬菜下手,反倒显得傻气。<br />
宋晚秋如今是店内的老板,面对客人自然也要有主人的待客体贴。<br />
她拿起汤勺,舀起少许葱花便迅速往砂锅中心沸腾的水面烫了几下。<br />
一勺半是葱花半是山珍鸡汤就这么进了碗,宋晚秋又避开表面鸡油,在冒泡处又接了两勺倒入碗内。<br />
等到坐下时,桌上几人的汤碗也都已装满。<br />
“这汤真不错啊。”<br />
夏正清拿着小瓷勺,上下搅动想要快速降温。<br />
他虽然还没尝,但凭借自己这么多年的独到眼光,自然能看出面前这碗鲜汤不似凡品。<br />
汤色呈现极淡的乳白色,整体清澈透亮,又因为老母鸡常年累计的脂肪和胶质,整体略微油润。<br />
但锅里的好些菌菇却恰到好处的中和了这鸡肉炖煮所带来的油脂和粘稠。<br />
夏正清已经有些迫不及待,连忙吹了吹气,忍着些微烫立刻尝起第一口汤来。<br />
鲜!太鲜了!<br />
微微烫嘴的汤汁验下后化作热流朝着四肢散去,这一锅汤锅在这深冬是再合适不过!<br />
小宋这鸡选得也好。<br />
这鸡不是别的,也是前阵子周婆婆进城顺路给宋晚秋带的地道农家老母鸡。<br />
不同于仔鸡的肉质嫩滑清淡,这炖汤的首选还得是老母鸡。<br />
老母鸡本身的鲜味更加复杂醇厚,陈年积累的复合香气在时间的耐心下也能被完全焖煮出来。<br />
文火慢炖下,母鸡的鸡油被完全煮开化为金黄的汤色,浓郁如丝绸的肉香带着温暖的满足 感,还带着淡淡的回甘。<br />
锅里那些杂七杂八的菌菇片在里头也起了辅助作用,虽然不是什么名贵山珍,但地道的山野香气也让汤底的鲜味再次升华。<br />
这手艺,真是不错啊!<br />
夏正清喝起汤的速度都快了三分,不过现在这副模样的可不止他一个,桌上几位也全都是一个动作。<br />
这山珍鸡汤虽然烫,但这温度也让这碗汤的美味再次强化。<br />
这温凉后的汤尝起来可不是滋味。<br />
比起夏正清这会儿的全新投入品鉴,蒋乾的心里倒是多了几分复杂。<br />
汤碗里,鸡汤的荤鲜与菌菇的素鲜相互碰撞,凶猛的鲜味如池中涟漪层层荡开,好半天都有余韵上泛。<br />
蒋乾对他家徒弟的病情可是了解得清清楚楚,当初好些个名医也都是他介绍的。<br />
前阵子元光霁给他发来跨国消息,说是病情有了好转,他还有些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