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暗示过。<br />
要不然一劳永逸,让太子直接登基?<br />
只是不管纪雨还是纪霆,都当做没听懂她的暗示。<br />
纪<br />
雨心道。<br />
等太子登基,那不就是下一个皇帝。<br />
皇上会玩制衡,臣子为何不能。<br />
再说。<br />
她三哥哥五哥哥要做的事,都是对朝局有利的。<br />
在纪霆还未说话时,纪雨那边竟然已经料理好此事。<br />
皇后再也没有提起。<br />
这让纪霆吃惊之余,齐宜书倒是不诧异,她已经准备好的去越池府了<br />
纪霆离开京城时。<br />
纪雨甚至跟他保证:“三哥哥,你们尽管去做就好。朝中有我。”<br />
她不会看着皇上或者太子等人阻碍三哥哥他们办差。<br />
更不会看着他们肆意妄为,欺辱大伯等人。<br />
她自幼学圣人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教。<br />
皇上太子等人,就要以身作则,否则就不能被称为圣人。<br />
如今她正好在这位置上,便要督促他们才是。<br />
纪霆心里默默赞了句。<br />
这样一来,对他要做的事,确实是有利。<br />
虽不知这样的状态能持续多久。<br />
但他一定会尽自己所能。<br />
找到良种,让更多人从温饱里解放出来。<br />
才有精力做更多的事。<br />
做好准备之后。<br />
原本的从九品翰林待诏,直接成为正四品的知府。<br />
不日便要去越池府上任。<br />
这地方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的。<br />
但纪霆过去,只有一个目的。<br />
找到稻子良种,让粮食增产。<br />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口称纨绔。<br />
因为大家都知道,纪霆想做到的事,就一定能做到。<br />
他们家起起伏伏多次。<br />
哪一次不是为百姓做事。<br />
而这一次,他一定也会成功的。<br />
之前跟着他的王县丞,刘主簿,贺捕头等人。<br />
在纪霆做翰林待诏时就没有离开。<br />
现在去做知府,必然同往。<br />
不少人都说他们三人好眼光,那种艰难的时候都没走。<br />
如今能跟着去做知府的副手,确实是他们应得的了。<br />
可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br />
他们这次出发,为的不是自己。<br />
为的是粮种。<br />
更好的粮种。<br />
第107章 第107章正文完结<br />
纪霆离开京城那天,不少人都过来送行。<br />
等他离开之后,很多人发现一件事。<br />
京城,怎么不热闹了。<br />
不是说集市不够繁华,也不是说人不够多。<br />
就是不够热闹了。<br />
纪霆一回来,就引得各方骚动。<br />
现在他走,似乎又恢复平常。<br />
没办法,他走到哪都引人注目。<br />
朝中也恢复了平静。<br />
主要是皇上在养病,没有那么多幺蛾子。<br />
太子是个极听劝的。<br />
好处是听劝,不好的地方,那就太听劝了,似乎谁说的话他都听。<br />
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侧妃纪雨。<br />
有人说,太子有扶正纪雨的意思。<br />
毕竟她为人聪慧,又颇有贤能。<br />
还是皇后觉得她家世不够好。<br />
单看纪家,纪伯章在户部为官,户部右侍郎,乃至入阁指日可待。<br />
下面的纪霆年仅二十三,已经去越池府做知府。<br />
再有纪风也是颇有手腕,在外面做官做的很是不错。<br />
那再往下的七妹纪晴,书画本事堪称一绝,她相公是探花郎,做事有些狠辣,还好也有底线。<br />
再往上数,纪家二姐夫文元青,考上进士之后,正式接手自家书院。<br />
听说,跟纪霆商议过后,单开了一门工科。<br />
也算力排众议。<br />
说是听纪霆的肯定没错。<br />
这样的家世其实已经不错了。<br />
皇后那样说,颇有些吹毛求疵的意思。<br />
暗地里有消息说,她想推自己娘家的女孩做正妃。<br />
但一来二去的事,这事僵持下来。<br />
纪雨没被扶正,她娘家女孩也没过来。<br />
毕竟太子眼里只有纪雨一个人。<br />
此事在纪霆做知府第二年的时候,迎来转机。<br />
纪霆齐宜书夫妇两个,终于在广泛寻找之后,发现一种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稻子。<br />
美中不足的是,这稻子暂时之间在越池府内广泛种植。<br />
想要推广到南正国其他地方,还需要额外培育。<br />
但这代表了希望啊。<br />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稻子,绝对能解决很多地方的吃饭问题。<br />
为此,纪雨还特意向太子请求,若这稻子真的推广开了,实在应该免除一部分田税才是。<br />
此话一出。<br />
纪雨在民间的名声自不用说。<br />
太子听到高产稻种的消息,便喜不自胜,直接答应下来。<br />
甚至直接道:“若是这稻子真的成了,必然立你为妃,母后这次肯定没话说。”<br />
纪雨笑笑,手里的奏章却并未放下,认真批复了才道:“位置而已,并不重要,只要我们心意相合即可。<br />
而她三哥哥纪霆这边,正在稻田里干活呢。<br />
培育稻种的过程极为枯燥。<br />
即使如纪霆这样的天才,都没有一丝捷径可走。<br />
对于这件事,纪霆也没有走捷径的想法。<br />
他把找到的稻种依次分类,召来天底下所有懂种植的农人,读书人。<br />
甚至请到一个古老的世族。<br />
那族人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祖上有人写过农书。<br />
纪霆亲自过去,请他们出山,请他们培育良种。<br />
听说他们一直避世,若不是纪霆几次三番说服,根本不可能出来的。<br />
纪霆去的第一日,就被他们田园间的果树吸引,那味道实在太好了。<br />
可见这家人的本事。<br />
那一个山谷,都是人家几百上千年的积累。<br />
能请他们出来,纪霆花了大心思。<br />
有人问这家人,为什么会同意出山。<br />
那家人斟酌许久,也没说出实情。<br />
因为纪霆说,南正国虽地大物博,可外面还有很多优秀的农作物。<br />
你们难道不想看看?<br />
纪霆描绘的农作物,什么土豆玉米红薯。<br />
一根秧苗,就能养活一家人。<br />
听起来像是在夸口。<br />
可纪霆说的实在详细,再加上这多年的学习,纪霆对农业知识的掌握并不亚于其他人。<br />
按照他说的那种东西,好像真的存在。<br />
只要他们出山,纪霆就会帮忙寻找。<br />
并交给他们培养。<br />
以后必然名垂青史。<br />
名垂青史,他们倒不是很在乎。<br />
能拿到丰富多样的植物,倒是真心喜欢。<br />
纪霆所说的东西,肯定是海外的主粮。<br />
要说如今的航运虽跟那边有往来。<br />
但想要拿到,还是很艰难的。<br />
就像他们不允许茶叶出口一样,那些地方也对这些秧苗严防死守。<br />
这种情况下,除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之外,再无其他办法。<br />
多多派船过去,总有一条船能把农作物拿回来。<br />
纪霆不敢耽误一刻,毕竟能做事的时机千载难逢。<br />
谁知道京城那边会不会出幺蛾子。<br />
趁着无事发生时,他能做多少是多少。<br />
这点,纪霆夫妇额外感谢六妹纪雨。<br />
京城那边的事情,几乎都是她在周旋。<br />
想让两个老父亲周旋这些<br />
关系,肯定是不可能的。<br />
但纪雨处理政务,实在给他们争取了太多机会。<br />
一直到宝泽十九年,也就是纪霆来当越池府当知府的第三年。<br />
培育好几年的稻种,终于可以分发到各地了。<br />
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这些稻种几乎按需定制。<br />
等到宝泽二十年种植的时候,一年两熟三熟的稻子让当地农人都有些不适应。<br />
长的太快太好。<br />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梦里才能出现的场景。<br />
当然,其中也有捣乱的人。<br />
想要找机会陷害纪霆。<br />
皇上也想找机会重新掌权。<br />
可这件事,只让太子更加依赖纪雨,甚至纪家人。<br />
毕竟纪家所有人做的事,都没有私心。<br />
任谁见了,都挑不出错处。<br />
太子只会更加信任纪家。<br />
纪霆叹口气,多亏有家人在,否则他在外面的事情,绝对没有现在那般顺利。<br />
而稻子良种种下去,只是个开始。<br />
不到四个月,这稻子竟然直接收获了。<br />
根据各地百姓的反馈。<br />
口感自然不如正常的稻子。<br />
但产量高,种植周期短,足以弥补口感的问题。<br />
多数人只求吃饱,口感这种事,并不在大家的考虑范围。<br />
稻子一经推广,直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要不然一劳永逸,让太子直接登基?<br />
只是不管纪雨还是纪霆,都当做没听懂她的暗示。<br />
纪<br />
雨心道。<br />
等太子登基,那不就是下一个皇帝。<br />
皇上会玩制衡,臣子为何不能。<br />
再说。<br />
她三哥哥五哥哥要做的事,都是对朝局有利的。<br />
在纪霆还未说话时,纪雨那边竟然已经料理好此事。<br />
皇后再也没有提起。<br />
这让纪霆吃惊之余,齐宜书倒是不诧异,她已经准备好的去越池府了<br />
纪霆离开京城时。<br />
纪雨甚至跟他保证:“三哥哥,你们尽管去做就好。朝中有我。”<br />
她不会看着皇上或者太子等人阻碍三哥哥他们办差。<br />
更不会看着他们肆意妄为,欺辱大伯等人。<br />
她自幼学圣人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教。<br />
皇上太子等人,就要以身作则,否则就不能被称为圣人。<br />
如今她正好在这位置上,便要督促他们才是。<br />
纪霆心里默默赞了句。<br />
这样一来,对他要做的事,确实是有利。<br />
虽不知这样的状态能持续多久。<br />
但他一定会尽自己所能。<br />
找到良种,让更多人从温饱里解放出来。<br />
才有精力做更多的事。<br />
做好准备之后。<br />
原本的从九品翰林待诏,直接成为正四品的知府。<br />
不日便要去越池府上任。<br />
这地方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的。<br />
但纪霆过去,只有一个目的。<br />
找到稻子良种,让粮食增产。<br />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口称纨绔。<br />
因为大家都知道,纪霆想做到的事,就一定能做到。<br />
他们家起起伏伏多次。<br />
哪一次不是为百姓做事。<br />
而这一次,他一定也会成功的。<br />
之前跟着他的王县丞,刘主簿,贺捕头等人。<br />
在纪霆做翰林待诏时就没有离开。<br />
现在去做知府,必然同往。<br />
不少人都说他们三人好眼光,那种艰难的时候都没走。<br />
如今能跟着去做知府的副手,确实是他们应得的了。<br />
可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br />
他们这次出发,为的不是自己。<br />
为的是粮种。<br />
更好的粮种。<br />
第107章 第107章正文完结<br />
纪霆离开京城那天,不少人都过来送行。<br />
等他离开之后,很多人发现一件事。<br />
京城,怎么不热闹了。<br />
不是说集市不够繁华,也不是说人不够多。<br />
就是不够热闹了。<br />
纪霆一回来,就引得各方骚动。<br />
现在他走,似乎又恢复平常。<br />
没办法,他走到哪都引人注目。<br />
朝中也恢复了平静。<br />
主要是皇上在养病,没有那么多幺蛾子。<br />
太子是个极听劝的。<br />
好处是听劝,不好的地方,那就太听劝了,似乎谁说的话他都听。<br />
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侧妃纪雨。<br />
有人说,太子有扶正纪雨的意思。<br />
毕竟她为人聪慧,又颇有贤能。<br />
还是皇后觉得她家世不够好。<br />
单看纪家,纪伯章在户部为官,户部右侍郎,乃至入阁指日可待。<br />
下面的纪霆年仅二十三,已经去越池府做知府。<br />
再有纪风也是颇有手腕,在外面做官做的很是不错。<br />
那再往下的七妹纪晴,书画本事堪称一绝,她相公是探花郎,做事有些狠辣,还好也有底线。<br />
再往上数,纪家二姐夫文元青,考上进士之后,正式接手自家书院。<br />
听说,跟纪霆商议过后,单开了一门工科。<br />
也算力排众议。<br />
说是听纪霆的肯定没错。<br />
这样的家世其实已经不错了。<br />
皇后那样说,颇有些吹毛求疵的意思。<br />
暗地里有消息说,她想推自己娘家的女孩做正妃。<br />
但一来二去的事,这事僵持下来。<br />
纪雨没被扶正,她娘家女孩也没过来。<br />
毕竟太子眼里只有纪雨一个人。<br />
此事在纪霆做知府第二年的时候,迎来转机。<br />
纪霆齐宜书夫妇两个,终于在广泛寻找之后,发现一种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稻子。<br />
美中不足的是,这稻子暂时之间在越池府内广泛种植。<br />
想要推广到南正国其他地方,还需要额外培育。<br />
但这代表了希望啊。<br />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稻子,绝对能解决很多地方的吃饭问题。<br />
为此,纪雨还特意向太子请求,若这稻子真的推广开了,实在应该免除一部分田税才是。<br />
此话一出。<br />
纪雨在民间的名声自不用说。<br />
太子听到高产稻种的消息,便喜不自胜,直接答应下来。<br />
甚至直接道:“若是这稻子真的成了,必然立你为妃,母后这次肯定没话说。”<br />
纪雨笑笑,手里的奏章却并未放下,认真批复了才道:“位置而已,并不重要,只要我们心意相合即可。<br />
而她三哥哥纪霆这边,正在稻田里干活呢。<br />
培育稻种的过程极为枯燥。<br />
即使如纪霆这样的天才,都没有一丝捷径可走。<br />
对于这件事,纪霆也没有走捷径的想法。<br />
他把找到的稻种依次分类,召来天底下所有懂种植的农人,读书人。<br />
甚至请到一个古老的世族。<br />
那族人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祖上有人写过农书。<br />
纪霆亲自过去,请他们出山,请他们培育良种。<br />
听说他们一直避世,若不是纪霆几次三番说服,根本不可能出来的。<br />
纪霆去的第一日,就被他们田园间的果树吸引,那味道实在太好了。<br />
可见这家人的本事。<br />
那一个山谷,都是人家几百上千年的积累。<br />
能请他们出来,纪霆花了大心思。<br />
有人问这家人,为什么会同意出山。<br />
那家人斟酌许久,也没说出实情。<br />
因为纪霆说,南正国虽地大物博,可外面还有很多优秀的农作物。<br />
你们难道不想看看?<br />
纪霆描绘的农作物,什么土豆玉米红薯。<br />
一根秧苗,就能养活一家人。<br />
听起来像是在夸口。<br />
可纪霆说的实在详细,再加上这多年的学习,纪霆对农业知识的掌握并不亚于其他人。<br />
按照他说的那种东西,好像真的存在。<br />
只要他们出山,纪霆就会帮忙寻找。<br />
并交给他们培养。<br />
以后必然名垂青史。<br />
名垂青史,他们倒不是很在乎。<br />
能拿到丰富多样的植物,倒是真心喜欢。<br />
纪霆所说的东西,肯定是海外的主粮。<br />
要说如今的航运虽跟那边有往来。<br />
但想要拿到,还是很艰难的。<br />
就像他们不允许茶叶出口一样,那些地方也对这些秧苗严防死守。<br />
这种情况下,除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之外,再无其他办法。<br />
多多派船过去,总有一条船能把农作物拿回来。<br />
纪霆不敢耽误一刻,毕竟能做事的时机千载难逢。<br />
谁知道京城那边会不会出幺蛾子。<br />
趁着无事发生时,他能做多少是多少。<br />
这点,纪霆夫妇额外感谢六妹纪雨。<br />
京城那边的事情,几乎都是她在周旋。<br />
想让两个老父亲周旋这些<br />
关系,肯定是不可能的。<br />
但纪雨处理政务,实在给他们争取了太多机会。<br />
一直到宝泽十九年,也就是纪霆来当越池府当知府的第三年。<br />
培育好几年的稻种,终于可以分发到各地了。<br />
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这些稻种几乎按需定制。<br />
等到宝泽二十年种植的时候,一年两熟三熟的稻子让当地农人都有些不适应。<br />
长的太快太好。<br />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梦里才能出现的场景。<br />
当然,其中也有捣乱的人。<br />
想要找机会陷害纪霆。<br />
皇上也想找机会重新掌权。<br />
可这件事,只让太子更加依赖纪雨,甚至纪家人。<br />
毕竟纪家所有人做的事,都没有私心。<br />
任谁见了,都挑不出错处。<br />
太子只会更加信任纪家。<br />
纪霆叹口气,多亏有家人在,否则他在外面的事情,绝对没有现在那般顺利。<br />
而稻子良种种下去,只是个开始。<br />
不到四个月,这稻子竟然直接收获了。<br />
根据各地百姓的反馈。<br />
口感自然不如正常的稻子。<br />
但产量高,种植周期短,足以弥补口感的问题。<br />
多数人只求吃饱,口感这种事,并不在大家的考虑范围。<br />
稻子一经推广,直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