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不修了。”<br />
“拿去修你们的河堤吧。”<br />
第99章 第99章回京<br />
修河堤的事吩咐下去,京城各方势力愈发微妙。<br />
皇上颇有些心灰意冷的意思。<br />
他还特意把程首辅请出来,君臣两人聊了许久。<br />
最后也没什么结果。<br />
不过程首辅倒是不再告假。<br />
只是跟纪大人,齐大人,甚至他的学生林大人,不再那样亲近。<br />
林丰宝的父亲林大人去了好几次,也只是略坐坐,很快就回来了。<br />
但程首辅总算是两派之间的缓和剂。<br />
跟前段时间比,朝中总算没那么紧张。<br />
而朔州那边的情况,则越来越好。<br />
别说朔州的农户了,但凡种麦子的地方,都要去请教一番。<br />
等这些人学到真本事回去。<br />
纪霆的名声必然更上一层楼。<br />
甚至隐隐有为化肥正名的迹象。<br />
不过当初毁掉的田地太多,多数人还是不敢冒这个风险。<br />
但相比之前,情况显然好了很多。<br />
提起这件事,纪霆难免想到庆林县的那些百姓。<br />
所以这次的粮食种子,优先送给他们。<br />
其实那事过去一两年了。<br />
当时的百姓,多也明白其中原因。<br />
毕竟隔壁门北县农户依旧在用化肥,他们一直都没出过问题。<br />
这也能看出来,根本不是当年化肥的缘故。<br />
就是有人想害纪霆,他们被殃及池鱼了。<br />
大家能这么理智,跟纪霆当年的赔偿也离不开。<br />
至少农户们的生活,没有太受影响。<br />
如今再送来粮种,自然没话说。<br />
纪霆也是靠着自己一点点做实事,这才让大家信服。<br />
不知不觉中。<br />
即使被州衙门边缘化。<br />
纪霆依旧在朔州积攒起自己的势力。<br />
这就让朔州知州很是尴尬。<br />
等他们在衙门见面的时候,尴尬的气氛到底顶点。<br />
人人都知道,知州其实早就看不惯纪霆,之前都是故意的。<br />
而纪霆做的事,也像是报复?<br />
不管是什么。<br />
反正现在是和气不了。<br />
偏偏各地官员,正通过朔州州衙门的关系,想要一些纪霆培育粮种的经验。<br />
说白了就是。<br />
各地,甚至朔州官员,都有求于纪霆。<br />
毕竟那粮食种子,是他一手培育起来。<br />
他想给谁就给谁。<br />
十月份的朔州,天气本就冷,现在朔州知州的书房里,更是噤若寒蝉。<br />
知州坐在上位,纪霆坐在下首。<br />
大家东拉西扯半天,还是跟知州交好的官员开口道:“听说农司研究出不错的粮种,这里面可有什么秘方吗?”<br />
户司下的农司,这就是问纪霆了。<br />
可纪霆并不作答。<br />
等又有人焦急问了,他才道:“农司最近无事,不知道什么粮种。”<br />
在坐众人一时语塞。<br />
跟在纪霆身后的纪阳心道:“跟着三哥哥这么久,我也能听出弦外之音了。”<br />
那人说农司研究出来的,那成果便是衙门的。<br />
大家都能拿出去做人情。<br />
可三哥哥直接否认,便是故意拉扯了。<br />
不过他忍不住了,直接道:“不错的粮种,那我家庄子琢磨出来,不值什么。”<br />
虽不值什么。<br />
但想要的话,就要好好说话。<br />
赵知州脸色难看的厉害。<br />
想到自己老家那边,一封封信件求他,就是为这粮种。<br />
可他又不好开口,脸色能好看才怪了。<br />
自己得罪了纪霆。<br />
偏偏老家也是种麦子的。<br />
如果硬要脸面,不去求纪霆,老家那边肯定有意见。<br />
可这种情况下,他如何去求?<br />
纪霆跟其他人谈笑风生,似乎根本没看到赵知州的脸色。<br />
好像根本不知道上司的困境一般。<br />
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这次让纪霆过来是做什么的。<br />
思索再三,赵知州终于开口。<br />
得罪京城的人虽然不好,却还有机会缓和。<br />
但给老家人寻种子,却是最重要的。<br />
无论如何,他都要把这件事给做成了。<br />
即使唾面自干,这事也要办成。<br />
孰轻孰重,他还是明白的。<br />
赵知州也不想回老家时,被人唾骂。<br />
想到这,赵知州看向纪霆,认真道:“不管是在农司,还是在庄子,都是纪大人的功劳。”<br />
“纪大人自到朔州之后,修水渠,建桥梁,扶济孤儿老人,都是极好的。”<br />
“就连门北县的文举武举,都是人才辈出。”<br />
“还有门北县的两处化肥作坊,后者实在可惜,原本能给当地百姓带来不知多少收益,甚至整个朔州都受益。”<br />
“想来,不能因为其他人的一时疏漏,就不再办此事了。”<br />
赵知州的话说完,大家都明白什么意思。<br />
这是给纪霆正名呢!<br />
承认他在门北县做的事情。<br />
还承认化肥作坊不是他的问题。<br />
更有重开作坊的意思。<br />
等会,他不是想给老家要种子吗。<br />
怎么扯到化肥作坊了。<br />
纪霆倒是看过去。<br />
能当知州,还能攀附上皇亲国戚的官员,果然不是吃素的。<br />
开口就把他最想要的东西说出来了。<br />
他要的,确实是重启化肥作坊。<br />
赵知州要用这件事,来换纪霆培育出来的粮种。<br />
等于自己跳反,得罪荣王爷等人,也要做成这件事。<br />
这种牺牲,确实足够了。<br />
纪霆果然慢慢道:“知州大人过誉了,不过重办化肥作坊,确实是下官的心愿。”<br />
话说到这,双方已经做好交易。<br />
等其他人离开,赵知州叹口气。<br />
折腾了这么久,除了把自己名声折腾没了,似乎也没什么用。<br />
费劲心力把他两个儿子弄到国子监,其实效果也不大。<br />
那边的学生都是天才,强行把孩子送过去,只起到一个揠苗助长的作用。<br />
而且多数人都知道,他们是走后门进去的,难免有所排挤。<br />
再因为他反复站队,也让很多同僚好友不信任,生怕自己突然转了想法。<br />
真出事的,都不会把他当自己人的。<br />
尤其是现在。<br />
他把<br />
京城针对纪霆的人得罪干净了。<br />
偏偏支持纪霆的人,也只会就觉得自己是利益至上。<br />
这他找谁说理。<br />
也确实无理可说。<br />
谁让他判断失误,认为纪霆这边不值得支持。<br />
他斟酌再三,还是保住家乡的支持最重要。<br />
否则他真的无法立足了。<br />
说来说去,还是纪霆的这一手粮种,让大家都没想到。<br />
以前的政绩可以掩盖,这件事,是绝对不成的。<br />
达成协议之后。<br />
朔州又把化肥作坊的事重提了。<br />
不仅如此,还重新开始调查当年的事。<br />
原来是那锅炉的伙计被人买通,故意毁掉炉子。<br />
那些田地出问题的百姓,则是有人趁着夜黑风高之时,往上面撒腐蚀性的建材。<br />
这些人多数已经被处理。<br />
但他们显然都是被人指使的。<br />
两年前查到这里,就没有深究了。<br />
如今旧案重提,还要重审。<br />
只是这些人里,有的已经被流放,还要在流放的地方再审。<br />
这就不用朔州赵知州操心了。<br />
自有纪家,卓家,齐家,甚至林家的人帮忙调查。<br />
旧案重提。<br />
也借机为化肥洗请名声。<br />
最好例子,就在那门北县。<br />
他们一直用化肥,田地可没出过错。<br />
只要慎用,用好了。<br />
是绝对不会毁掉耕田的。<br />
再看纪霆那庄子里的收获,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br />
纪霆并未多讲,只是把农司真正组建起来,王县丞刘主簿,都是他副手。<br />
衙门人人都要喊一句王大人。<br />
他们直接在州衙门组建起肥料堂,种子堂,以及农具堂,农药堂。<br />
但凡跟耕地相关,都整合到一起。<br />
招募的书吏,都是经年的老农。<br />
整个部门,以种田技术为核心组建。<br />
随便拉一个人出来,都对耕种了如指掌,有他们在农司做事,便能给当地农家更好的指导。<br />
趁着寒冬腊月,也正是劝农的好时间。<br />
想来等到明年春天,整个朔州的耕种会更上一层楼。<br />
纪霆闷声两年,一做就做个大的。<br />
而且还不用他开口,别人就会主动凑上来。<br />
就看现在农司的忙碌程度,就知道他的重要性了。<br />
等赵知州跟纪霆私下见面时,赵知州神色复杂,他接过纪霆给的各项单子。<br />
里面有种子的培育方法,也有化肥的制作方法。
“拿去修你们的河堤吧。”<br />
第99章 第99章回京<br />
修河堤的事吩咐下去,京城各方势力愈发微妙。<br />
皇上颇有些心灰意冷的意思。<br />
他还特意把程首辅请出来,君臣两人聊了许久。<br />
最后也没什么结果。<br />
不过程首辅倒是不再告假。<br />
只是跟纪大人,齐大人,甚至他的学生林大人,不再那样亲近。<br />
林丰宝的父亲林大人去了好几次,也只是略坐坐,很快就回来了。<br />
但程首辅总算是两派之间的缓和剂。<br />
跟前段时间比,朝中总算没那么紧张。<br />
而朔州那边的情况,则越来越好。<br />
别说朔州的农户了,但凡种麦子的地方,都要去请教一番。<br />
等这些人学到真本事回去。<br />
纪霆的名声必然更上一层楼。<br />
甚至隐隐有为化肥正名的迹象。<br />
不过当初毁掉的田地太多,多数人还是不敢冒这个风险。<br />
但相比之前,情况显然好了很多。<br />
提起这件事,纪霆难免想到庆林县的那些百姓。<br />
所以这次的粮食种子,优先送给他们。<br />
其实那事过去一两年了。<br />
当时的百姓,多也明白其中原因。<br />
毕竟隔壁门北县农户依旧在用化肥,他们一直都没出过问题。<br />
这也能看出来,根本不是当年化肥的缘故。<br />
就是有人想害纪霆,他们被殃及池鱼了。<br />
大家能这么理智,跟纪霆当年的赔偿也离不开。<br />
至少农户们的生活,没有太受影响。<br />
如今再送来粮种,自然没话说。<br />
纪霆也是靠着自己一点点做实事,这才让大家信服。<br />
不知不觉中。<br />
即使被州衙门边缘化。<br />
纪霆依旧在朔州积攒起自己的势力。<br />
这就让朔州知州很是尴尬。<br />
等他们在衙门见面的时候,尴尬的气氛到底顶点。<br />
人人都知道,知州其实早就看不惯纪霆,之前都是故意的。<br />
而纪霆做的事,也像是报复?<br />
不管是什么。<br />
反正现在是和气不了。<br />
偏偏各地官员,正通过朔州州衙门的关系,想要一些纪霆培育粮种的经验。<br />
说白了就是。<br />
各地,甚至朔州官员,都有求于纪霆。<br />
毕竟那粮食种子,是他一手培育起来。<br />
他想给谁就给谁。<br />
十月份的朔州,天气本就冷,现在朔州知州的书房里,更是噤若寒蝉。<br />
知州坐在上位,纪霆坐在下首。<br />
大家东拉西扯半天,还是跟知州交好的官员开口道:“听说农司研究出不错的粮种,这里面可有什么秘方吗?”<br />
户司下的农司,这就是问纪霆了。<br />
可纪霆并不作答。<br />
等又有人焦急问了,他才道:“农司最近无事,不知道什么粮种。”<br />
在坐众人一时语塞。<br />
跟在纪霆身后的纪阳心道:“跟着三哥哥这么久,我也能听出弦外之音了。”<br />
那人说农司研究出来的,那成果便是衙门的。<br />
大家都能拿出去做人情。<br />
可三哥哥直接否认,便是故意拉扯了。<br />
不过他忍不住了,直接道:“不错的粮种,那我家庄子琢磨出来,不值什么。”<br />
虽不值什么。<br />
但想要的话,就要好好说话。<br />
赵知州脸色难看的厉害。<br />
想到自己老家那边,一封封信件求他,就是为这粮种。<br />
可他又不好开口,脸色能好看才怪了。<br />
自己得罪了纪霆。<br />
偏偏老家也是种麦子的。<br />
如果硬要脸面,不去求纪霆,老家那边肯定有意见。<br />
可这种情况下,他如何去求?<br />
纪霆跟其他人谈笑风生,似乎根本没看到赵知州的脸色。<br />
好像根本不知道上司的困境一般。<br />
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这次让纪霆过来是做什么的。<br />
思索再三,赵知州终于开口。<br />
得罪京城的人虽然不好,却还有机会缓和。<br />
但给老家人寻种子,却是最重要的。<br />
无论如何,他都要把这件事给做成了。<br />
即使唾面自干,这事也要办成。<br />
孰轻孰重,他还是明白的。<br />
赵知州也不想回老家时,被人唾骂。<br />
想到这,赵知州看向纪霆,认真道:“不管是在农司,还是在庄子,都是纪大人的功劳。”<br />
“纪大人自到朔州之后,修水渠,建桥梁,扶济孤儿老人,都是极好的。”<br />
“就连门北县的文举武举,都是人才辈出。”<br />
“还有门北县的两处化肥作坊,后者实在可惜,原本能给当地百姓带来不知多少收益,甚至整个朔州都受益。”<br />
“想来,不能因为其他人的一时疏漏,就不再办此事了。”<br />
赵知州的话说完,大家都明白什么意思。<br />
这是给纪霆正名呢!<br />
承认他在门北县做的事情。<br />
还承认化肥作坊不是他的问题。<br />
更有重开作坊的意思。<br />
等会,他不是想给老家要种子吗。<br />
怎么扯到化肥作坊了。<br />
纪霆倒是看过去。<br />
能当知州,还能攀附上皇亲国戚的官员,果然不是吃素的。<br />
开口就把他最想要的东西说出来了。<br />
他要的,确实是重启化肥作坊。<br />
赵知州要用这件事,来换纪霆培育出来的粮种。<br />
等于自己跳反,得罪荣王爷等人,也要做成这件事。<br />
这种牺牲,确实足够了。<br />
纪霆果然慢慢道:“知州大人过誉了,不过重办化肥作坊,确实是下官的心愿。”<br />
话说到这,双方已经做好交易。<br />
等其他人离开,赵知州叹口气。<br />
折腾了这么久,除了把自己名声折腾没了,似乎也没什么用。<br />
费劲心力把他两个儿子弄到国子监,其实效果也不大。<br />
那边的学生都是天才,强行把孩子送过去,只起到一个揠苗助长的作用。<br />
而且多数人都知道,他们是走后门进去的,难免有所排挤。<br />
再因为他反复站队,也让很多同僚好友不信任,生怕自己突然转了想法。<br />
真出事的,都不会把他当自己人的。<br />
尤其是现在。<br />
他把<br />
京城针对纪霆的人得罪干净了。<br />
偏偏支持纪霆的人,也只会就觉得自己是利益至上。<br />
这他找谁说理。<br />
也确实无理可说。<br />
谁让他判断失误,认为纪霆这边不值得支持。<br />
他斟酌再三,还是保住家乡的支持最重要。<br />
否则他真的无法立足了。<br />
说来说去,还是纪霆的这一手粮种,让大家都没想到。<br />
以前的政绩可以掩盖,这件事,是绝对不成的。<br />
达成协议之后。<br />
朔州又把化肥作坊的事重提了。<br />
不仅如此,还重新开始调查当年的事。<br />
原来是那锅炉的伙计被人买通,故意毁掉炉子。<br />
那些田地出问题的百姓,则是有人趁着夜黑风高之时,往上面撒腐蚀性的建材。<br />
这些人多数已经被处理。<br />
但他们显然都是被人指使的。<br />
两年前查到这里,就没有深究了。<br />
如今旧案重提,还要重审。<br />
只是这些人里,有的已经被流放,还要在流放的地方再审。<br />
这就不用朔州赵知州操心了。<br />
自有纪家,卓家,齐家,甚至林家的人帮忙调查。<br />
旧案重提。<br />
也借机为化肥洗请名声。<br />
最好例子,就在那门北县。<br />
他们一直用化肥,田地可没出过错。<br />
只要慎用,用好了。<br />
是绝对不会毁掉耕田的。<br />
再看纪霆那庄子里的收获,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br />
纪霆并未多讲,只是把农司真正组建起来,王县丞刘主簿,都是他副手。<br />
衙门人人都要喊一句王大人。<br />
他们直接在州衙门组建起肥料堂,种子堂,以及农具堂,农药堂。<br />
但凡跟耕地相关,都整合到一起。<br />
招募的书吏,都是经年的老农。<br />
整个部门,以种田技术为核心组建。<br />
随便拉一个人出来,都对耕种了如指掌,有他们在农司做事,便能给当地农家更好的指导。<br />
趁着寒冬腊月,也正是劝农的好时间。<br />
想来等到明年春天,整个朔州的耕种会更上一层楼。<br />
纪霆闷声两年,一做就做个大的。<br />
而且还不用他开口,别人就会主动凑上来。<br />
就看现在农司的忙碌程度,就知道他的重要性了。<br />
等赵知州跟纪霆私下见面时,赵知州神色复杂,他接过纪霆给的各项单子。<br />
里面有种子的培育方法,也有化肥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