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回家路上的纪霆,已经知道田俊少见的傻愣是为了什么。<br />
郑家想要跟纪家结亲这种事,其实不难猜测。<br />
加上田俊听到什么联姻,什么乡党,本能以为纪霆同意了。<br />
也是后来想想,纪霆绝不会这么做,这才松口气。<br />
被纪霆发现问题后,田俊也不瞒着了。<br />
他也想跟纪家提亲,就是纪家七妹纪晴。<br />
纪晴性格开朗,在家人面前有些刁蛮,不过多数时候还是很讲理的。<br />
田俊之前在纪家住过一段时间,故而有些接触。<br />
这让纪霆完全没想到。<br />
两人的性格可谓完全相反啊。<br />
只能说人跟人的缘分确实一般。<br />
可他有些难以开口,毕竟在他眼里几个妹妹们年纪都小。<br />
有些事情,他真的还没适应啊。<br />
不过南正国基本都是这样,小七来京城,也是为了这事。<br />
特别是听他娘说,郑志成的妻子还上门提亲,也让纪霆直接把田俊的想法说了。<br />
“田俊那孩子,家世虽然一般,不过模样不错,又是探花,颇有文采。”卓夫人想了想,还是摇头,“不行,他家太穷了。”<br />
话是这么说,他还是列入观察名单,也把情况送回老家。<br />
让三房的斟酌。<br />
当然,也要问问纪晴的意思。<br />
纪雨纪晴现在都跟着卓夫人社交。<br />
两人都是从小读书的,小<br />
七纪晴虽不爱读四书五经,这些年的熏染,也不必别人差,所以很拿得出手。<br />
走到哪都很引人喜欢。<br />
这些事纪霆就不掺和了。<br />
等他爹回来之后,再把对郑家的猜测说明。<br />
纪伯章点头,接下来自有安排。<br />
不过五六日。<br />
郑志成便接到吏部的认命。<br />
他的外放终于有着落了!<br />
直接送到赣州皇家果园做征果司的差事。<br />
这可不是什么肥差,加上当今皇上不喜劳民伤财,极少让人千里迢迢运水果进京城。<br />
所以这职位极为冷门。<br />
也难为林大人从边角料里找到这个位置。<br />
郑志成带着满腔怒火走的。<br />
可谁都知道,这是他自作孽,更知道他不敢有什么报复的手段。<br />
纪伯章就要升官。<br />
纪霆的外放,又是皇上极为看重的。<br />
不管他去的地方如何,做的如何,皇上肯定不会不闻不问。<br />
这般情况下,郑家只有老老实实的。<br />
翰林院都是人精,也有人看出这小小变动里的错综复杂。<br />
甚至有人断言,有郑平在,那郑家就翻不了身。<br />
纪霆,郑平,田俊三人。<br />
此刻终于有了真正在做官的感觉,再也不是当年的学生了。<br />
这么一想。<br />
国子监的日子,好像离他们很远了?<br />
只是纪霆的名字,在国子监肯定抹不掉的。<br />
五月份,进士馆选结束。<br />
新科进士进到翰林院,以及京城各部。<br />
这一批天赋极高的读书人,终于开始实习了!<br />
对此最期待的,肯定还是皇上。<br />
皇上甚至在四处寻找,适合纪霆的外放地点。<br />
也就是说。<br />
进士们写的策论,经过翰林院一轮轮的完善,甚至可以说重新整改。<br />
终于要实行了。<br />
让这些年轻官员,去到艰苦的地方历练。<br />
以及对全国官员进行最严苛的考核,督察他们的政绩。<br />
程首辅对于一直避而不谈。<br />
可看着手下官员兴致勃勃,程首辅头一次生出,自己是不是老了的想法。<br />
明明一切都可以徐徐图之。<br />
只是经历过殿试的皇上,对今年这批进士十分有信心。<br />
或者说对纪霆有信心。<br />
这般天才,不管放在哪里,都会有一番作为的。<br />
何必这样担心。<br />
找来找去,其中一个的地方,似乎还不错。<br />
雁门关附近的一个上县。<br />
之前是上县。<br />
如今却因为战乱摇摇欲坠。<br />
人口锐减,田地荒废,教育不兴。<br />
虽说那场战事已经过去三四年之久,可一直都没有恢复正常生活。<br />
让纪霆过去,试试本事?<br />
还有,这里面,还有他爹当年未完成的事。<br />
去这边,还有更重要的人物给他。<br />
当然了,先依照他会试策论,把那没落的上县整顿好,是最要紧的。<br />
读书方面,纪霆确实是天才。<br />
治理政务上面,就要试一试了。<br />
皇上急切想证明,他的人才启用没有问题。<br />
也会向更多人证明,天下英才不论出身的重要性的。<br />
他如此年轻,就应该让南正国兴盛起来。<br />
第84章 第84章赴任<br />
皇上的着急溢于言表。<br />
想让纪霆外放的地点,也透露出来。<br />
这也算暗示。<br />
全看纪霆愿不愿意去。<br />
毕竟那地方艰苦,年纪小,不愿意去,实属正常。<br />
当年他还因为州学条件不好,不愿意去读书。<br />
皇上暗叹自己心细,等着纪家的反应。<br />
消息传出来,各方反应自然不同。<br />
但最稳得住的,还是纪家这里。<br />
纪霆几乎第一时间,猜到皇上派他去雁门关一带的用意。<br />
他爹跟周大人,同样讲了当年那边战乱的原因。<br />
当地有人私吞军粮,吃空饷。<br />
以至于武备松懈。<br />
兵部周大人跟纪伯章,一直请皇上彻查。<br />
可当地关系盘根错节,若动得狠了,朝廷必然动乱。<br />
那时候的皇上登基不过四五年,程首辅同样反对。<br />
纪伯章写文章痛斥首辅,就是在宝泽六年年末。<br />
为的就是这事。<br />
等纪伯章被罢官后,兵部等人心灰意冷,知道程首辅只求一个稳字。<br />
虽说程首辅的学生林大人讲,首辅心里也后悔,找个时机会把纪大人调回来。<br />
然后便出了雁门关失守的事。<br />
当时可谓满朝震惊。<br />
而且发生的事,跟纪伯章奏章里的写得几乎一致。<br />
一直沉寂的纪伯章并不理会之前的事,写信给周大人商议对策。<br />
他本就对那边的事极为熟悉。<br />
周大人整理好对策,便上书主动去处理雁门关之事,也就顺理成章了。<br />
纪霆心道,这么想来,他爹确实是那会活跃起来的。<br />
皇上让他去因战乱流失人口的上县做事,大概率也是弥补当年没听他爹建议。<br />
这甚至是个隐晦的致歉。<br />
反正兵部等人是这么认为的,个个都很高兴。<br />
也是,古代皇帝能低头,着实已经不错了。<br />
可这里里面。<br />
少了一个人。<br />
程首辅。<br />
纪霆跟程首辅接触不多,只知道他当首辅二十多年,先皇在的时候极为器重。<br />
也是他力保现在的皇上登基。<br />
虽说当今太后不是皇上亲母,照样坐稳皇位。<br />
就有程首辅的缘故。<br />
纪伯章叹口气:“这些你不用管,先考虑一下,要不要去门北县。”<br />
门北县属于朔州的上县。<br />
近邻粮道,是运送粮食到雁门关的必经之路。<br />
所以商贸往来很是频繁。<br />
上县的规模一般比较大。<br />
人户在六万到十万之间。<br />
还未发生战乱时的门北县,人口巅峰时约有七八十万,良田无数。<br />
县里东西二市极为繁华,节假日没有宵禁。<br />
可惜宝泽七年年底的战乱,打破这一切。<br />
如今的门北县人口十几万,田地少了大半。<br />
往日的东西集市也都关闭了。<br />
没有太多的事情,下面村庄百姓,基本不会乱跑。<br />
说是道路上山匪太多,不安全。<br />
纪霆道:“为什么会少了这么多人?”<br />
八十万跟十几万。<br />
这就少了六十多万人?<br />
“一部分是聚集在此的商户,还有雁门关将士们的家属。”<br />
“再有一些落草为寇的。”<br />
没打仗之前,就有一部分人离开。<br />
打完之后更是如此。<br />
知道原因后,纪霆又问:“那周大人过去后,没有把贪污粮饷的人砍头了?”<br />
“还有些顽疾。”<br />
这指的应该就是当地势力了。<br />
外伤可以让临时任派的官员过去。<br />
但内因,却需要常驻此地的官员一一清楚。<br />
某种程度上,后者才是根治顽疾的人。<br />
这也太难了啊。<br />
让他去?<br />
可细细想想,这事非他莫属。<br />
首先,他出名。<br />
这便是护身符了。<br />
没人敢真的杀了他。<br />
再者他爹就要升官,周伯父又在兵部。<br />
还有皇上钦点。<br />
以及今年殿试传达的信号。
郑家想要跟纪家结亲这种事,其实不难猜测。<br />
加上田俊听到什么联姻,什么乡党,本能以为纪霆同意了。<br />
也是后来想想,纪霆绝不会这么做,这才松口气。<br />
被纪霆发现问题后,田俊也不瞒着了。<br />
他也想跟纪家提亲,就是纪家七妹纪晴。<br />
纪晴性格开朗,在家人面前有些刁蛮,不过多数时候还是很讲理的。<br />
田俊之前在纪家住过一段时间,故而有些接触。<br />
这让纪霆完全没想到。<br />
两人的性格可谓完全相反啊。<br />
只能说人跟人的缘分确实一般。<br />
可他有些难以开口,毕竟在他眼里几个妹妹们年纪都小。<br />
有些事情,他真的还没适应啊。<br />
不过南正国基本都是这样,小七来京城,也是为了这事。<br />
特别是听他娘说,郑志成的妻子还上门提亲,也让纪霆直接把田俊的想法说了。<br />
“田俊那孩子,家世虽然一般,不过模样不错,又是探花,颇有文采。”卓夫人想了想,还是摇头,“不行,他家太穷了。”<br />
话是这么说,他还是列入观察名单,也把情况送回老家。<br />
让三房的斟酌。<br />
当然,也要问问纪晴的意思。<br />
纪雨纪晴现在都跟着卓夫人社交。<br />
两人都是从小读书的,小<br />
七纪晴虽不爱读四书五经,这些年的熏染,也不必别人差,所以很拿得出手。<br />
走到哪都很引人喜欢。<br />
这些事纪霆就不掺和了。<br />
等他爹回来之后,再把对郑家的猜测说明。<br />
纪伯章点头,接下来自有安排。<br />
不过五六日。<br />
郑志成便接到吏部的认命。<br />
他的外放终于有着落了!<br />
直接送到赣州皇家果园做征果司的差事。<br />
这可不是什么肥差,加上当今皇上不喜劳民伤财,极少让人千里迢迢运水果进京城。<br />
所以这职位极为冷门。<br />
也难为林大人从边角料里找到这个位置。<br />
郑志成带着满腔怒火走的。<br />
可谁都知道,这是他自作孽,更知道他不敢有什么报复的手段。<br />
纪伯章就要升官。<br />
纪霆的外放,又是皇上极为看重的。<br />
不管他去的地方如何,做的如何,皇上肯定不会不闻不问。<br />
这般情况下,郑家只有老老实实的。<br />
翰林院都是人精,也有人看出这小小变动里的错综复杂。<br />
甚至有人断言,有郑平在,那郑家就翻不了身。<br />
纪霆,郑平,田俊三人。<br />
此刻终于有了真正在做官的感觉,再也不是当年的学生了。<br />
这么一想。<br />
国子监的日子,好像离他们很远了?<br />
只是纪霆的名字,在国子监肯定抹不掉的。<br />
五月份,进士馆选结束。<br />
新科进士进到翰林院,以及京城各部。<br />
这一批天赋极高的读书人,终于开始实习了!<br />
对此最期待的,肯定还是皇上。<br />
皇上甚至在四处寻找,适合纪霆的外放地点。<br />
也就是说。<br />
进士们写的策论,经过翰林院一轮轮的完善,甚至可以说重新整改。<br />
终于要实行了。<br />
让这些年轻官员,去到艰苦的地方历练。<br />
以及对全国官员进行最严苛的考核,督察他们的政绩。<br />
程首辅对于一直避而不谈。<br />
可看着手下官员兴致勃勃,程首辅头一次生出,自己是不是老了的想法。<br />
明明一切都可以徐徐图之。<br />
只是经历过殿试的皇上,对今年这批进士十分有信心。<br />
或者说对纪霆有信心。<br />
这般天才,不管放在哪里,都会有一番作为的。<br />
何必这样担心。<br />
找来找去,其中一个的地方,似乎还不错。<br />
雁门关附近的一个上县。<br />
之前是上县。<br />
如今却因为战乱摇摇欲坠。<br />
人口锐减,田地荒废,教育不兴。<br />
虽说那场战事已经过去三四年之久,可一直都没有恢复正常生活。<br />
让纪霆过去,试试本事?<br />
还有,这里面,还有他爹当年未完成的事。<br />
去这边,还有更重要的人物给他。<br />
当然了,先依照他会试策论,把那没落的上县整顿好,是最要紧的。<br />
读书方面,纪霆确实是天才。<br />
治理政务上面,就要试一试了。<br />
皇上急切想证明,他的人才启用没有问题。<br />
也会向更多人证明,天下英才不论出身的重要性的。<br />
他如此年轻,就应该让南正国兴盛起来。<br />
第84章 第84章赴任<br />
皇上的着急溢于言表。<br />
想让纪霆外放的地点,也透露出来。<br />
这也算暗示。<br />
全看纪霆愿不愿意去。<br />
毕竟那地方艰苦,年纪小,不愿意去,实属正常。<br />
当年他还因为州学条件不好,不愿意去读书。<br />
皇上暗叹自己心细,等着纪家的反应。<br />
消息传出来,各方反应自然不同。<br />
但最稳得住的,还是纪家这里。<br />
纪霆几乎第一时间,猜到皇上派他去雁门关一带的用意。<br />
他爹跟周大人,同样讲了当年那边战乱的原因。<br />
当地有人私吞军粮,吃空饷。<br />
以至于武备松懈。<br />
兵部周大人跟纪伯章,一直请皇上彻查。<br />
可当地关系盘根错节,若动得狠了,朝廷必然动乱。<br />
那时候的皇上登基不过四五年,程首辅同样反对。<br />
纪伯章写文章痛斥首辅,就是在宝泽六年年末。<br />
为的就是这事。<br />
等纪伯章被罢官后,兵部等人心灰意冷,知道程首辅只求一个稳字。<br />
虽说程首辅的学生林大人讲,首辅心里也后悔,找个时机会把纪大人调回来。<br />
然后便出了雁门关失守的事。<br />
当时可谓满朝震惊。<br />
而且发生的事,跟纪伯章奏章里的写得几乎一致。<br />
一直沉寂的纪伯章并不理会之前的事,写信给周大人商议对策。<br />
他本就对那边的事极为熟悉。<br />
周大人整理好对策,便上书主动去处理雁门关之事,也就顺理成章了。<br />
纪霆心道,这么想来,他爹确实是那会活跃起来的。<br />
皇上让他去因战乱流失人口的上县做事,大概率也是弥补当年没听他爹建议。<br />
这甚至是个隐晦的致歉。<br />
反正兵部等人是这么认为的,个个都很高兴。<br />
也是,古代皇帝能低头,着实已经不错了。<br />
可这里里面。<br />
少了一个人。<br />
程首辅。<br />
纪霆跟程首辅接触不多,只知道他当首辅二十多年,先皇在的时候极为器重。<br />
也是他力保现在的皇上登基。<br />
虽说当今太后不是皇上亲母,照样坐稳皇位。<br />
就有程首辅的缘故。<br />
纪伯章叹口气:“这些你不用管,先考虑一下,要不要去门北县。”<br />
门北县属于朔州的上县。<br />
近邻粮道,是运送粮食到雁门关的必经之路。<br />
所以商贸往来很是频繁。<br />
上县的规模一般比较大。<br />
人户在六万到十万之间。<br />
还未发生战乱时的门北县,人口巅峰时约有七八十万,良田无数。<br />
县里东西二市极为繁华,节假日没有宵禁。<br />
可惜宝泽七年年底的战乱,打破这一切。<br />
如今的门北县人口十几万,田地少了大半。<br />
往日的东西集市也都关闭了。<br />
没有太多的事情,下面村庄百姓,基本不会乱跑。<br />
说是道路上山匪太多,不安全。<br />
纪霆道:“为什么会少了这么多人?”<br />
八十万跟十几万。<br />
这就少了六十多万人?<br />
“一部分是聚集在此的商户,还有雁门关将士们的家属。”<br />
“再有一些落草为寇的。”<br />
没打仗之前,就有一部分人离开。<br />
打完之后更是如此。<br />
知道原因后,纪霆又问:“那周大人过去后,没有把贪污粮饷的人砍头了?”<br />
“还有些顽疾。”<br />
这指的应该就是当地势力了。<br />
外伤可以让临时任派的官员过去。<br />
但内因,却需要常驻此地的官员一一清楚。<br />
某种程度上,后者才是根治顽疾的人。<br />
这也太难了啊。<br />
让他去?<br />
可细细想想,这事非他莫属。<br />
首先,他出名。<br />
这便是护身符了。<br />
没人敢真的杀了他。<br />
再者他爹就要升官,周伯父又在兵部。<br />
还有皇上钦点。<br />
以及今年殿试传达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