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娘则带着万贯慢悠悠地走着,与其他人约莫落开一重门的距离。<br />
她悠闲散步,时不时望望檐角,不时低头瞅瞅花草,深嗅花香,恣意得很。道观的台阶上还卧着狸猫,抱着尾巴浅眠,而脚踝细长的鸟儿顺着松过土的花圃蹦蹦跳跳,灵动地用尖尖的喙去啄种子。<br />
因此,她落后得要更多一些。但仍能依稀听见前面小娘子们的欢声笑语,还不用受聒噪,而若是有什么,喊一声就可以。<br />
这才是探春嘛!<br />
全身心的放松沉浸,脚步轻盈,仿佛游荡在泛着花香的云朵中。<br />
真惬意!<br />
正陶冶在春日的松缓中呢,元娘正好与同是离开的魏观和文修撞见。她的左手边也是道圆拱门,魏观他们应是走另一条更蜿蜒些的路离开的,结果没想到恰好能在这遇上。<br />
魏观似乎转头和文修交代了什么,文修停在原地,转过头蹲地上欣赏花草去了。<br />
魏观则朝着元娘走来。<br />
他腰间的佩玉,随着行走,底下的穗子轻轻晃动,像是起了波澜的心间,徐缓、不经意,却真实存在。<br />
元娘心下微微紧张。<br />
他走到她面前三步有余,便站定了。<br />
“陈小娘子,不想如此巧,恰好相逢。”他说着,解开荷包,拿出一个裹紧的油纸包,言笑晏晏,“我记得你喜欢吃蜜饯,这是临安府产的,与汴京的蜜饯相比是另一种风味。若是不嫌弃,还请你收下尝尝。”<br />
汴京卖各类蜜饯果脯的铺子很多,制的手法也不同,但相较起来,临安府产的蜜饯,要更有盛名。<br />
据说,连官家盛宠的一位后妃,都爱吃临安府的蜜饯,所以常年上贡宫中。莫说市井百姓,就是一般的官宦人家也是吃不着的。<br />
除非品相稍差些的,才可能流通民间,卖得并不便宜。<br />
元娘哪好意思收下,连忙摆手,“不成不成,无功不受禄,我不能收。”<br />
面对元娘的推拒,魏观并不慌乱,他神色不惊,依旧浅笑着,“这是我爹的友人从任上带回来的,奈何母亲并不喜爱蜜饯甜食,留在家里,即便勉强吃下,也不过是暴殄天物。<br />
“我想,倒不如送予喜爱食之的人,如此,才算真正合宜。”<br />
他说着,又面含笑意注视着她,语调清浅温和,“陈小娘子觉得呢?”<br />
“啊?”元娘神情踌躇为难,如柳叶般细弯的眉轻轻蹙起。<br />
他说的颇有道理,自己总不好说他不对吧?可若是认可他的话,岂非就要收下?<br />
元娘稍作挣扎,到底是应了,“也好,多谢魏郎君了!”<br />
她接下那包蜜饯,而他很有分寸的避开她的手,可再如何小心,指尖还是不经意触碰到,尽管一触即离,可指尖好似仍旧残留对方手掌炙热的体温。<br />
元娘垂下目光,头微微撇开,手紧紧抓着纸包,半晌没说话。<br />
她咽下心头的紧张感,欲要抬首说话,触及他始终不变的含笑眼神时,忍不住一怔愣。<br />
这可怪不得她,自己已然算是上佳的样貌,可他同样不输,甚至因为年长她几岁,要更惑人些。他有种成熟男子的气质,让人无法一直直视。<br />
这种感觉与他是笑是怒无关,元娘不知该如何形容,但他只要站在那,那份气韵就是与旁人不同的。<br />
元娘勉强回神,因两两对视有些尴尬,她张嘴又抿嘴,站立难安,看到蜜饯纸包,忙寻了话道:“你怎么会随身带着蜜饯?是本要送予旁人吗?”<br />
“不是。”他应的毫不犹豫,看着她,眸光深深,“先前在祥棋观附近送别友人,恰好看到你了。”<br />
“哦。”元娘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她随口问道:“你怎么能料到一定能遇见我,今日来探春的人可多了,方圆百里都是人呢。”<br />
她说着,逐渐找到些感觉,不自觉语调上扬,又有了平日活泼俏皮的模样,“莫不是……魏郎君你能算卦?”<br />
元娘越想越觉得挺合理,读书人四书五经都要熟读,若是能将易经学个通透,有铜钱或蓍草在,随手就能卜卦,解卦也容易得很。<br />
自古以来,那些在做学问上天资聪颖的人,许多都兼顾医、道,像东汉张仲景和张道陵都是如此。<br />
魏观听着她好奇的猜测,低头笑了。<br />
还不等他回答,前头的徐承儿似乎觉得一直没看到元娘,开始喊元娘的名字,拉着其他人回头来寻。眼下的情形倒不好被撞见,虽然二人清清白白,但被撞见还要费心神解释。<br />
元娘等不及他解释,稍稍点头,就带着万贯急忙朝前走。<br />
魏观看了眼她灵巧窈窕的背影,微微一笑,接着收回目光,转身离开。<br />
他并未做什么卜卦,只是……<br />
随身带着,求一场侥幸。<br />
他想,万一呢?万一能遇见,兴许可以叫她开颜。<br />
*<br />
元娘走得急,没多久就和徐承儿她们撞见。<br />
徐承儿脸上仍有急色,见到她勉强松了口气,“你去哪了?我都没看见你。”<br />
元娘原本真是问心无愧,不知怎么突然想到魏观,莫名生出个念头。<br />
这算不算是私相授受?<br />
但她很快把这个念头抹去,笑吟吟道:“没去哪呀,我就是走得慢了一点。而且我身边还有万贯陪着呢,不必担忧。”<br />
万贯一直跟在陈元娘身后,自然是看到了魏观,但她谨慎怯弱,只管守好做奴婢的本分,才不会多嘴多舌。<br />
徐承儿一想也是,没再多说什么。<br />
就是之后,她一直挽着元娘,形影不离,想来是真的吓到了。<br />
毕竟,徐承儿自幼最喜欢的就是跟在阿翁身后,去瓦子听说书人讲些神鬼志异、村野轶事,像什么道观、庵堂都有匪夷荒唐的故事。<br />
好些的是牵扯鬼神,住了吸人精血的净鬼,更坏的则是人心,什么和尚道士求子,掳掠良家女子淫乐,比冤死的厉鬼还叫人胆颤心惊。<br />
徐承儿幼时听过一回后,整夜做噩梦,惊醒啼哭,好长一段时间不敢去这些地方。<br />
还是徐家阿翁做郎中的见多识广,翻了祝由术,寻到了夜哭郎,写下“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路过君子读三遍……”这么一段话。<br />
之后四处张贴,任由过路人读。<br />
果然,徐承儿后来就不再在夜里惊醒啼哭。<br />
但这段偏见一直在,她如今虽能正常出入寺庙,却总疑神疑鬼,不大安心。<br />
元娘任由她挽着,宽慰了许久,一直等到回棚子那附近,大家又四散开玩耍,仔细看了眼周围,确认没人能听见的时候,元娘才小声把遇见魏观的事说了。<br />
还拿出那包蜜饯佐证。<br />
徐承儿闻言,瞬间变了脸色,但不是生气,而是兴奋。<br />
抓着元娘的手问明细,然后点评道:“他一定是喜欢你!”<br />
元娘立刻拿了一颗蜜饯塞进徐承儿的嘴里,不让她再说,然后道:“怎么可能!”<br />
倘若是旁人这样做,元娘也会觉得必定是心仪自己,但魏观,她说不清楚,只是有种直觉,总觉得比起真证的男女相悦之情,似乎要有不同。<br />
哪怕他看起来对自己与旁人完全不一样。<br />
关切、周到、和煦。<br />
离他远了,元娘的思绪要更为清晰,她试着抽丝剥茧去探究缘故,但仍旧一无所获。<br />
像他这样的成熟男子,到底和阮小二和俞明德这些心思直白浅见的少年要不同,他更内敛,纵然脸上总是噙着笑,也叫人猜不出真正的心思。<br />
元娘百无聊赖,也给自己塞了颗蜜饯。<br />
一入口,她便瞪大眼睛。<br />
咸的?<br />
还有点点微酸,但是特别生津。<br />
元娘试着咬开,在咬破皮的那一刻,流淌在口中的是甘甜。<br />
因为有先前的咸做铺垫,要甜得更汹涌,却丝毫不腻味。而且,她吃的应是杏脯,却有梅香,而且这应是蜜渍的,蜜采的花有门道,才会叫蜜饯隐有花香,滋味浓甜不腻。<br />
元娘把纸包彻底打开,发现小小的一包里,精挑细选了好几种。<br />
有金丝枣、青梅、蜜金桔等等六七种。这里头有酸甜、咸甜、浸桂花等不同味道。<br />
显然,他是想让她多尝些,总归会有喜欢的。<br />
第63章<br />
他对元娘的确是知之甚深,恰好讨了她的喜欢。<br />
这*些蜜饯风味、种类不同,每种都只有三两样,元娘很少有讨厌的,甚至每种入口吃之前都满怀期待。<br />
这个会是什么味道的呢?<br />
酸甜?咸甜?<br />
桂花蜜香?本味梅香?<br />
每吃完一样,再吃新的,都会有新的期待。<br />
元娘的心情一路都很雀跃。<br />
她本就是明媚阳光的貌美女子,发自真心莞尔而笑时,比满城春色还要惹眼,叫人望一眼便沉浸,心旷神怡。<br />
一路上,不知引起多少年轻郎君的侧目,光是看着她笑盈盈和身边人说笑的样子,就暗自红了脸。
她悠闲散步,时不时望望檐角,不时低头瞅瞅花草,深嗅花香,恣意得很。道观的台阶上还卧着狸猫,抱着尾巴浅眠,而脚踝细长的鸟儿顺着松过土的花圃蹦蹦跳跳,灵动地用尖尖的喙去啄种子。<br />
因此,她落后得要更多一些。但仍能依稀听见前面小娘子们的欢声笑语,还不用受聒噪,而若是有什么,喊一声就可以。<br />
这才是探春嘛!<br />
全身心的放松沉浸,脚步轻盈,仿佛游荡在泛着花香的云朵中。<br />
真惬意!<br />
正陶冶在春日的松缓中呢,元娘正好与同是离开的魏观和文修撞见。她的左手边也是道圆拱门,魏观他们应是走另一条更蜿蜒些的路离开的,结果没想到恰好能在这遇上。<br />
魏观似乎转头和文修交代了什么,文修停在原地,转过头蹲地上欣赏花草去了。<br />
魏观则朝着元娘走来。<br />
他腰间的佩玉,随着行走,底下的穗子轻轻晃动,像是起了波澜的心间,徐缓、不经意,却真实存在。<br />
元娘心下微微紧张。<br />
他走到她面前三步有余,便站定了。<br />
“陈小娘子,不想如此巧,恰好相逢。”他说着,解开荷包,拿出一个裹紧的油纸包,言笑晏晏,“我记得你喜欢吃蜜饯,这是临安府产的,与汴京的蜜饯相比是另一种风味。若是不嫌弃,还请你收下尝尝。”<br />
汴京卖各类蜜饯果脯的铺子很多,制的手法也不同,但相较起来,临安府产的蜜饯,要更有盛名。<br />
据说,连官家盛宠的一位后妃,都爱吃临安府的蜜饯,所以常年上贡宫中。莫说市井百姓,就是一般的官宦人家也是吃不着的。<br />
除非品相稍差些的,才可能流通民间,卖得并不便宜。<br />
元娘哪好意思收下,连忙摆手,“不成不成,无功不受禄,我不能收。”<br />
面对元娘的推拒,魏观并不慌乱,他神色不惊,依旧浅笑着,“这是我爹的友人从任上带回来的,奈何母亲并不喜爱蜜饯甜食,留在家里,即便勉强吃下,也不过是暴殄天物。<br />
“我想,倒不如送予喜爱食之的人,如此,才算真正合宜。”<br />
他说着,又面含笑意注视着她,语调清浅温和,“陈小娘子觉得呢?”<br />
“啊?”元娘神情踌躇为难,如柳叶般细弯的眉轻轻蹙起。<br />
他说的颇有道理,自己总不好说他不对吧?可若是认可他的话,岂非就要收下?<br />
元娘稍作挣扎,到底是应了,“也好,多谢魏郎君了!”<br />
她接下那包蜜饯,而他很有分寸的避开她的手,可再如何小心,指尖还是不经意触碰到,尽管一触即离,可指尖好似仍旧残留对方手掌炙热的体温。<br />
元娘垂下目光,头微微撇开,手紧紧抓着纸包,半晌没说话。<br />
她咽下心头的紧张感,欲要抬首说话,触及他始终不变的含笑眼神时,忍不住一怔愣。<br />
这可怪不得她,自己已然算是上佳的样貌,可他同样不输,甚至因为年长她几岁,要更惑人些。他有种成熟男子的气质,让人无法一直直视。<br />
这种感觉与他是笑是怒无关,元娘不知该如何形容,但他只要站在那,那份气韵就是与旁人不同的。<br />
元娘勉强回神,因两两对视有些尴尬,她张嘴又抿嘴,站立难安,看到蜜饯纸包,忙寻了话道:“你怎么会随身带着蜜饯?是本要送予旁人吗?”<br />
“不是。”他应的毫不犹豫,看着她,眸光深深,“先前在祥棋观附近送别友人,恰好看到你了。”<br />
“哦。”元娘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她随口问道:“你怎么能料到一定能遇见我,今日来探春的人可多了,方圆百里都是人呢。”<br />
她说着,逐渐找到些感觉,不自觉语调上扬,又有了平日活泼俏皮的模样,“莫不是……魏郎君你能算卦?”<br />
元娘越想越觉得挺合理,读书人四书五经都要熟读,若是能将易经学个通透,有铜钱或蓍草在,随手就能卜卦,解卦也容易得很。<br />
自古以来,那些在做学问上天资聪颖的人,许多都兼顾医、道,像东汉张仲景和张道陵都是如此。<br />
魏观听着她好奇的猜测,低头笑了。<br />
还不等他回答,前头的徐承儿似乎觉得一直没看到元娘,开始喊元娘的名字,拉着其他人回头来寻。眼下的情形倒不好被撞见,虽然二人清清白白,但被撞见还要费心神解释。<br />
元娘等不及他解释,稍稍点头,就带着万贯急忙朝前走。<br />
魏观看了眼她灵巧窈窕的背影,微微一笑,接着收回目光,转身离开。<br />
他并未做什么卜卦,只是……<br />
随身带着,求一场侥幸。<br />
他想,万一呢?万一能遇见,兴许可以叫她开颜。<br />
*<br />
元娘走得急,没多久就和徐承儿她们撞见。<br />
徐承儿脸上仍有急色,见到她勉强松了口气,“你去哪了?我都没看见你。”<br />
元娘原本真是问心无愧,不知怎么突然想到魏观,莫名生出个念头。<br />
这算不算是私相授受?<br />
但她很快把这个念头抹去,笑吟吟道:“没去哪呀,我就是走得慢了一点。而且我身边还有万贯陪着呢,不必担忧。”<br />
万贯一直跟在陈元娘身后,自然是看到了魏观,但她谨慎怯弱,只管守好做奴婢的本分,才不会多嘴多舌。<br />
徐承儿一想也是,没再多说什么。<br />
就是之后,她一直挽着元娘,形影不离,想来是真的吓到了。<br />
毕竟,徐承儿自幼最喜欢的就是跟在阿翁身后,去瓦子听说书人讲些神鬼志异、村野轶事,像什么道观、庵堂都有匪夷荒唐的故事。<br />
好些的是牵扯鬼神,住了吸人精血的净鬼,更坏的则是人心,什么和尚道士求子,掳掠良家女子淫乐,比冤死的厉鬼还叫人胆颤心惊。<br />
徐承儿幼时听过一回后,整夜做噩梦,惊醒啼哭,好长一段时间不敢去这些地方。<br />
还是徐家阿翁做郎中的见多识广,翻了祝由术,寻到了夜哭郎,写下“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路过君子读三遍……”这么一段话。<br />
之后四处张贴,任由过路人读。<br />
果然,徐承儿后来就不再在夜里惊醒啼哭。<br />
但这段偏见一直在,她如今虽能正常出入寺庙,却总疑神疑鬼,不大安心。<br />
元娘任由她挽着,宽慰了许久,一直等到回棚子那附近,大家又四散开玩耍,仔细看了眼周围,确认没人能听见的时候,元娘才小声把遇见魏观的事说了。<br />
还拿出那包蜜饯佐证。<br />
徐承儿闻言,瞬间变了脸色,但不是生气,而是兴奋。<br />
抓着元娘的手问明细,然后点评道:“他一定是喜欢你!”<br />
元娘立刻拿了一颗蜜饯塞进徐承儿的嘴里,不让她再说,然后道:“怎么可能!”<br />
倘若是旁人这样做,元娘也会觉得必定是心仪自己,但魏观,她说不清楚,只是有种直觉,总觉得比起真证的男女相悦之情,似乎要有不同。<br />
哪怕他看起来对自己与旁人完全不一样。<br />
关切、周到、和煦。<br />
离他远了,元娘的思绪要更为清晰,她试着抽丝剥茧去探究缘故,但仍旧一无所获。<br />
像他这样的成熟男子,到底和阮小二和俞明德这些心思直白浅见的少年要不同,他更内敛,纵然脸上总是噙着笑,也叫人猜不出真正的心思。<br />
元娘百无聊赖,也给自己塞了颗蜜饯。<br />
一入口,她便瞪大眼睛。<br />
咸的?<br />
还有点点微酸,但是特别生津。<br />
元娘试着咬开,在咬破皮的那一刻,流淌在口中的是甘甜。<br />
因为有先前的咸做铺垫,要甜得更汹涌,却丝毫不腻味。而且,她吃的应是杏脯,却有梅香,而且这应是蜜渍的,蜜采的花有门道,才会叫蜜饯隐有花香,滋味浓甜不腻。<br />
元娘把纸包彻底打开,发现小小的一包里,精挑细选了好几种。<br />
有金丝枣、青梅、蜜金桔等等六七种。这里头有酸甜、咸甜、浸桂花等不同味道。<br />
显然,他是想让她多尝些,总归会有喜欢的。<br />
第63章<br />
他对元娘的确是知之甚深,恰好讨了她的喜欢。<br />
这*些蜜饯风味、种类不同,每种都只有三两样,元娘很少有讨厌的,甚至每种入口吃之前都满怀期待。<br />
这个会是什么味道的呢?<br />
酸甜?咸甜?<br />
桂花蜜香?本味梅香?<br />
每吃完一样,再吃新的,都会有新的期待。<br />
元娘的心情一路都很雀跃。<br />
她本就是明媚阳光的貌美女子,发自真心莞尔而笑时,比满城春色还要惹眼,叫人望一眼便沉浸,心旷神怡。<br />
一路上,不知引起多少年轻郎君的侧目,光是看着她笑盈盈和身边人说笑的样子,就暗自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