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萍姨?”她意外地停下脚步。<br />
萍姨在嘴边比了个“嘘”的手势,朝着另一个方向使眼色。<br />
顺着她的视线望去,祝晴看见一道圆滚滚的小身影。<br />
显然,盛放小朋友是专门来“偶遇”的。<br />
而闪亮登场的画面,在萍姨的配合下完成的。<br />
此时,盛放戴着儿童墨镜,踩着崭新的宝宝单车,车把上挂着的铃铛响个不停。<br />
“叮铃铃……叮铃铃……”<br />
落日余晖下,放放装作超级不经意地骑过祝晴身边,小短腿蹬得极其使劲。<br />
停下来时,他骄傲地望向外甥女。<br />
不解风情的外甥女露出一丝疑惑。<br />
三轮小单车,根本不怕倒,在神气什么呢。<br />
盛放用一根手指推了推鼻梁上的黑超——<br />
两只小脚仍然稳稳踩在踏板上。<br />
他一脸淡定:“我会踩单车了。”<br />
话音落下,盛放宝宝转过可爱小脸。<br />
等晴仔夸夸咯!<br />
第79章 她的存在价值。<br />
放放和萍姨从旺角卖手提电话的市场出来,转身就去了不远处的百货公司。<br />
儿童区那辆黑色单车和机车一样有型,盛放宝宝抬起小短腿就要“试驾”,拨着车把上的铃铛,简直是爱不释手。<br />
刷卡喜提新车后,放放下楼时又经过眼镜专柜,挑了副儿童款黑超,架在小鼻梁上,走起路来大摇大摆,酷酷地来到油麻地警署蹲点。<br />
然而,盛放来的不巧,现在是外甥女最忙的时候。<br />
夕阳下,小舅舅和外甥女的影子被拉长又交错。<br />
放放小朋友歪着头,一脸期待。<br />
祝晴用带着一丝疑问的眼神转而看向萍姨——<br />
怎么了?<br />
她小时候骑单车,好像都没有正经学过。福利院里摆着不知道是谁淘汰下来的老旧成人款单车,那是她最初的练习工具。没人在后面扶着车架,也没有人告诉她该怎么保持平衡,儿时的祝晴就那样一次次跨上车座,摔倒了就咬着牙爬起来。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她摸索出骑车的诀窍,慢慢地踩着单车踏板骑很远的路。<br />
此时,祝晴的目光落在放放的小单车上。这么多个轮子,稳稳当当,他不可能摔跤,也不会受伤。和小朋友相处,其实很简单,就像是在和童年的自己对话。祝晴俯身,轻轻拍了拍放放的小肩膀。<br />
“你是最棒的小朋友了!”<br />
放放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像星星一样闪着光。<br />
这句夸奖,既是对放放小朋友的鼓励,也是送给儿时那个倔强小女孩的礼物。<br />
她没摔几次就学会骑单车,骑得飞快,真是一个小车神!<br />
祝晴揉揉盛放的小脸,就像平时和他一起看卡通片时,见到的那些获得神奇能量的战士一般,突然充满干劲。<br />
她朝着放放挥了挥手:“先走了!”<br />
警车呼啸,祝晴说走就走,只给放放留下一鼻子的尾气。<br />
他回头看一看自己的单车后座。<br />
“还想带晴仔兜风呢。”放放自言自语,“改天好了。”<br />
小朋友可是特地来警署的,准备好的偶遇,如今成了一场孤寂的独角戏。好在正是下班的时间点,来来往往的同僚们都是放放的熟面孔,他在空地练习踩单车,时不时会听见身后传来稀稀拉拉的掌声。<br />
萍姨眼底的笑意渐浓。这个油麻地警署,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真的被少爷仔混了进去。少爷仔不说认识全体警员,但每一个部门,都有他的熟人,见谁都能打一声招呼。<br />
程星朗路过时,放放正试图站着蹬踏板。<br />
巧合的是,程医生和外甥女的夸奖如出一辙,夸他是最棒的小朋友。<br />
萍姨忍俊不禁。<br />
这些大人啊,一个比一个会惯孩子。少爷仔应该会产生误解,误以为自己真的很厉害。<br />
得把他拉回现实中。<br />
“要是能把后面的两个辅助小轮子拆掉,就更厉害了。”萍姨委婉道。<br />
“你拆呀。”放放说。<br />
程星朗:“会摔扁的。”<br />
空气突然安静。<br />
放放小朋友的脸蛋就像是气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鼓起。<br />
短暂的沉默中,程星朗补充:“扁扁的也挺好。”<br />
萍姨上了年纪,最懂得识人。程医生往日最爱逗小少爷,惹得他嗷嗷叫,便站在一旁笑得开怀。可今天却不一样,他这么快就开始说好话。<br />
她不动声色地看着,心里已经明白了七八分。<br />
直到程星朗走后,萍姨压低声音:“少爷仔,你有没有发现靓仔医生变不一样了?”<br />
放放仰着稚嫩小脸:“变哪样?”<br />
萍姨笑着摇摇头——<br />
忘记我们少爷仔还小呢。<br />
……<br />
妇女庇护所的项姑娘将舒莹莹的住址交给了警方。<br />
这个简陋的单间,是义工们为她安排的临时落脚处。<br />
敲门声响起时,舒莹莹打开门,看到两位警官的证件。<br />
她面露困惑,眉头不自觉地皱起,还是后退一步先让他们进来。<br />
房间一尘不染,角落里孤零零地立着一个行李箱。<br />
分明是要出远门,甚至以后都不一定会回来,但舒莹莹能带走的东西,不过是这一个箱子而已。<br />
曾咏珊语气温和,三言两语之间说明来意。<br />
“舒小姐,别紧张。”她声音轻柔,“只是例行询问而已,很快就结束——”<br />
“你们会联系我丈夫吗?”<br />
曾咏珊:“我们会通过其他渠道核实。”<br />
舒莹莹紧绷的肩膀微微松弛下来。<br />
她拘谨地坐在塑料凳上,十指交握,一五一十地回答着警方的问题。<br />
她不认识周永胜,也不认识秦文。这十年来,跟着丈夫频繁搬家,每个住址都记得清清楚楚,那些左邻右舍都能为她作证。<br />
是直到前几天,她才趁丈夫离家,鼓足勇气搬了出来。因为她不知道丈夫什么时候会突然回来,害怕再次被打到遍体鳞伤,连逃往启德机场的机会都被剥夺。<br />
这么多年,舒莹莹不是没有尝试过反抗,她也曾经报过警,只是最终仍旧不了了之。这一次,她不想再纠缠。<br />
家暴……就算真的判了,他能在里面待几年?等到出狱,第一个找的必然还是她。舒莹莹知道,自己逃离香江的做法也许消极,但这已经是她能想到的最好出路了。<br />
临行前的这些日子,她心情复杂。期待与恐惧交织,舒莹莹总觉得自己不会这么幸运。果然,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她竟莫名其妙卷入一桩命案。<br />
在配合警方做笔录的过程中,她心中的希望,逐渐破灭。<br />
舒莹莹心想,这次又走不了了。<br />
然而那位女警只是凝视着她伤痕累累的脸,眼神渐渐坚定。<br />
她将笔录本合上,声音沉稳有力。<br />
“我们会尽快核实,不会影响你的行程。”顿了顿,曾咏珊又补充道,“以后……好好生活。”<br />
舒莹莹愣住了。<br />
她想起那些被厨房刀抵着脖子威胁不许离婚的夜晚,也想起最后一次,她掀起衣袖,对着母亲露出淤痕和伤疤。一把年纪的母亲,颤抖着手想要碰触,怕弄疼了她,又劝她——再忍一忍吧,和他好好谈一谈,也许他会改。<br />
此时,女警的一句“一路平安”,落在耳边。<br />
她忽然有些恍惚,原来真的可以就这样离开。<br />
她垂下眼,眼底噙着泪光。<br />
离开舒莹莹的住处,曾咏珊和豪仔的步伐不自觉地加快。<br />
调查进入关键阶段,时间愈发紧迫。<br />
“十年搬了六次家。每次搬家她都足不出户,邻居可以作证。”<br />
“只要能证实这点,就排除了她有婚外情的可能性。”<br />
而此时的警署,传真资料到了。<br />
关于黄洁雯的资料足足打满了一页纸。<br />
“就是她退的票。”徐家乐扬了扬纸张,“这位就是‘新太太’?”<br />
“能不能调到黄洁雯的证件照片?”<br />
“把这事给忘了——我等一下就去。”<br />
“但就算看到照片又怎么样,难不成满大街找人?”<br />
办公室里响起几声轻笑。<br />
翁兆麟板着脸从旁边经过。<br />
案子还没破,这帮人倒有心情说笑。<br />
反正他是笑不出来的。<br />
“砰砰”两声,翁兆麟重重敲了敲桌子:“都愣着干什么?继续去找证据!”<br />
另一边,航空公司柜台后的职员推了推眼镜,盯着打印的监控照片。<br />
画面里的女人裹着驼色大衣,墨镜遮住半张脸,围巾一直缠到下巴。<br />
“她说话声音很轻,我差点没听清楚。”职员说,“退票手续完全合规,很快就办好了。”<br />
这位职员没能提供更多线索。<br />
但警方经过反复核对,确认了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她办理退票手续的当天,正是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名导死而复生又遇害”新闻的时候。
萍姨在嘴边比了个“嘘”的手势,朝着另一个方向使眼色。<br />
顺着她的视线望去,祝晴看见一道圆滚滚的小身影。<br />
显然,盛放小朋友是专门来“偶遇”的。<br />
而闪亮登场的画面,在萍姨的配合下完成的。<br />
此时,盛放戴着儿童墨镜,踩着崭新的宝宝单车,车把上挂着的铃铛响个不停。<br />
“叮铃铃……叮铃铃……”<br />
落日余晖下,放放装作超级不经意地骑过祝晴身边,小短腿蹬得极其使劲。<br />
停下来时,他骄傲地望向外甥女。<br />
不解风情的外甥女露出一丝疑惑。<br />
三轮小单车,根本不怕倒,在神气什么呢。<br />
盛放用一根手指推了推鼻梁上的黑超——<br />
两只小脚仍然稳稳踩在踏板上。<br />
他一脸淡定:“我会踩单车了。”<br />
话音落下,盛放宝宝转过可爱小脸。<br />
等晴仔夸夸咯!<br />
第79章 她的存在价值。<br />
放放和萍姨从旺角卖手提电话的市场出来,转身就去了不远处的百货公司。<br />
儿童区那辆黑色单车和机车一样有型,盛放宝宝抬起小短腿就要“试驾”,拨着车把上的铃铛,简直是爱不释手。<br />
刷卡喜提新车后,放放下楼时又经过眼镜专柜,挑了副儿童款黑超,架在小鼻梁上,走起路来大摇大摆,酷酷地来到油麻地警署蹲点。<br />
然而,盛放来的不巧,现在是外甥女最忙的时候。<br />
夕阳下,小舅舅和外甥女的影子被拉长又交错。<br />
放放小朋友歪着头,一脸期待。<br />
祝晴用带着一丝疑问的眼神转而看向萍姨——<br />
怎么了?<br />
她小时候骑单车,好像都没有正经学过。福利院里摆着不知道是谁淘汰下来的老旧成人款单车,那是她最初的练习工具。没人在后面扶着车架,也没有人告诉她该怎么保持平衡,儿时的祝晴就那样一次次跨上车座,摔倒了就咬着牙爬起来。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她摸索出骑车的诀窍,慢慢地踩着单车踏板骑很远的路。<br />
此时,祝晴的目光落在放放的小单车上。这么多个轮子,稳稳当当,他不可能摔跤,也不会受伤。和小朋友相处,其实很简单,就像是在和童年的自己对话。祝晴俯身,轻轻拍了拍放放的小肩膀。<br />
“你是最棒的小朋友了!”<br />
放放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像星星一样闪着光。<br />
这句夸奖,既是对放放小朋友的鼓励,也是送给儿时那个倔强小女孩的礼物。<br />
她没摔几次就学会骑单车,骑得飞快,真是一个小车神!<br />
祝晴揉揉盛放的小脸,就像平时和他一起看卡通片时,见到的那些获得神奇能量的战士一般,突然充满干劲。<br />
她朝着放放挥了挥手:“先走了!”<br />
警车呼啸,祝晴说走就走,只给放放留下一鼻子的尾气。<br />
他回头看一看自己的单车后座。<br />
“还想带晴仔兜风呢。”放放自言自语,“改天好了。”<br />
小朋友可是特地来警署的,准备好的偶遇,如今成了一场孤寂的独角戏。好在正是下班的时间点,来来往往的同僚们都是放放的熟面孔,他在空地练习踩单车,时不时会听见身后传来稀稀拉拉的掌声。<br />
萍姨眼底的笑意渐浓。这个油麻地警署,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真的被少爷仔混了进去。少爷仔不说认识全体警员,但每一个部门,都有他的熟人,见谁都能打一声招呼。<br />
程星朗路过时,放放正试图站着蹬踏板。<br />
巧合的是,程医生和外甥女的夸奖如出一辙,夸他是最棒的小朋友。<br />
萍姨忍俊不禁。<br />
这些大人啊,一个比一个会惯孩子。少爷仔应该会产生误解,误以为自己真的很厉害。<br />
得把他拉回现实中。<br />
“要是能把后面的两个辅助小轮子拆掉,就更厉害了。”萍姨委婉道。<br />
“你拆呀。”放放说。<br />
程星朗:“会摔扁的。”<br />
空气突然安静。<br />
放放小朋友的脸蛋就像是气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鼓起。<br />
短暂的沉默中,程星朗补充:“扁扁的也挺好。”<br />
萍姨上了年纪,最懂得识人。程医生往日最爱逗小少爷,惹得他嗷嗷叫,便站在一旁笑得开怀。可今天却不一样,他这么快就开始说好话。<br />
她不动声色地看着,心里已经明白了七八分。<br />
直到程星朗走后,萍姨压低声音:“少爷仔,你有没有发现靓仔医生变不一样了?”<br />
放放仰着稚嫩小脸:“变哪样?”<br />
萍姨笑着摇摇头——<br />
忘记我们少爷仔还小呢。<br />
……<br />
妇女庇护所的项姑娘将舒莹莹的住址交给了警方。<br />
这个简陋的单间,是义工们为她安排的临时落脚处。<br />
敲门声响起时,舒莹莹打开门,看到两位警官的证件。<br />
她面露困惑,眉头不自觉地皱起,还是后退一步先让他们进来。<br />
房间一尘不染,角落里孤零零地立着一个行李箱。<br />
分明是要出远门,甚至以后都不一定会回来,但舒莹莹能带走的东西,不过是这一个箱子而已。<br />
曾咏珊语气温和,三言两语之间说明来意。<br />
“舒小姐,别紧张。”她声音轻柔,“只是例行询问而已,很快就结束——”<br />
“你们会联系我丈夫吗?”<br />
曾咏珊:“我们会通过其他渠道核实。”<br />
舒莹莹紧绷的肩膀微微松弛下来。<br />
她拘谨地坐在塑料凳上,十指交握,一五一十地回答着警方的问题。<br />
她不认识周永胜,也不认识秦文。这十年来,跟着丈夫频繁搬家,每个住址都记得清清楚楚,那些左邻右舍都能为她作证。<br />
是直到前几天,她才趁丈夫离家,鼓足勇气搬了出来。因为她不知道丈夫什么时候会突然回来,害怕再次被打到遍体鳞伤,连逃往启德机场的机会都被剥夺。<br />
这么多年,舒莹莹不是没有尝试过反抗,她也曾经报过警,只是最终仍旧不了了之。这一次,她不想再纠缠。<br />
家暴……就算真的判了,他能在里面待几年?等到出狱,第一个找的必然还是她。舒莹莹知道,自己逃离香江的做法也许消极,但这已经是她能想到的最好出路了。<br />
临行前的这些日子,她心情复杂。期待与恐惧交织,舒莹莹总觉得自己不会这么幸运。果然,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她竟莫名其妙卷入一桩命案。<br />
在配合警方做笔录的过程中,她心中的希望,逐渐破灭。<br />
舒莹莹心想,这次又走不了了。<br />
然而那位女警只是凝视着她伤痕累累的脸,眼神渐渐坚定。<br />
她将笔录本合上,声音沉稳有力。<br />
“我们会尽快核实,不会影响你的行程。”顿了顿,曾咏珊又补充道,“以后……好好生活。”<br />
舒莹莹愣住了。<br />
她想起那些被厨房刀抵着脖子威胁不许离婚的夜晚,也想起最后一次,她掀起衣袖,对着母亲露出淤痕和伤疤。一把年纪的母亲,颤抖着手想要碰触,怕弄疼了她,又劝她——再忍一忍吧,和他好好谈一谈,也许他会改。<br />
此时,女警的一句“一路平安”,落在耳边。<br />
她忽然有些恍惚,原来真的可以就这样离开。<br />
她垂下眼,眼底噙着泪光。<br />
离开舒莹莹的住处,曾咏珊和豪仔的步伐不自觉地加快。<br />
调查进入关键阶段,时间愈发紧迫。<br />
“十年搬了六次家。每次搬家她都足不出户,邻居可以作证。”<br />
“只要能证实这点,就排除了她有婚外情的可能性。”<br />
而此时的警署,传真资料到了。<br />
关于黄洁雯的资料足足打满了一页纸。<br />
“就是她退的票。”徐家乐扬了扬纸张,“这位就是‘新太太’?”<br />
“能不能调到黄洁雯的证件照片?”<br />
“把这事给忘了——我等一下就去。”<br />
“但就算看到照片又怎么样,难不成满大街找人?”<br />
办公室里响起几声轻笑。<br />
翁兆麟板着脸从旁边经过。<br />
案子还没破,这帮人倒有心情说笑。<br />
反正他是笑不出来的。<br />
“砰砰”两声,翁兆麟重重敲了敲桌子:“都愣着干什么?继续去找证据!”<br />
另一边,航空公司柜台后的职员推了推眼镜,盯着打印的监控照片。<br />
画面里的女人裹着驼色大衣,墨镜遮住半张脸,围巾一直缠到下巴。<br />
“她说话声音很轻,我差点没听清楚。”职员说,“退票手续完全合规,很快就办好了。”<br />
这位职员没能提供更多线索。<br />
但警方经过反复核对,确认了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她办理退票手续的当天,正是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名导死而复生又遇害”新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