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单纯不麻烦的买卖,行商满口应承:“要的,要的!我都能要!”<br />
牧民们不爱那些金贵不已储存的绿茶,唯独喜爱经过发酵、压制、干燥等工序制成的茶砖。<br />
撬上一块,与牛奶、盐等一起煮制,就是草原风味的奶茶。<br />
茶砖在草原上是硬通货。<br />
朱管事显然很满意行商的态度,自顾自介绍:<br />
“不怕你要得多,就怕你吃不下全部的量!这回运来的上好茶砖共计六千块,单价是五两银。”<br />
他对这个报价稍稍有<br />
些心虚,因为他是少数几个,知道这批茶砖进货价的人。<br />
这些茶砖是那个割了昝九脑袋的茶商之女,家族中保留下来的存货。<br />
狠人是想白送给甘大将军的。<br />
大将军高风亮节,非得真金白银购买!<br />
双方极致拉扯后,只收了一个成本价。<br />
五百文每块,采买了六万块,全都是品质上佳的夏茶。<br />
搁在关西各卫所商铺,零售价也要二两银。<br />
先锋营的人护送一趟,生生涨价到了五两。<br />
显然,朱管事给对方留了些议价空间。<br />
行商心里有些踌躇。<br />
他不是不想议价,是怕自己在议价过程中哪句话没说对,就得罪了朱管事。<br />
毕竟,职业商贩不是这等报价方式。<br />
最最重要的是,这个价他也有赚头。<br />
茶砖,茶砖,制出来的茶叶硬得像砖头。<br />
一块一斤重。<br />
普通牧民家庭一块,够喝三个月。<br />
要是贩去断了茶叶几年的王城莎车,一块茶砖都能卖八九两银。<br />
本着交好朱管事,可以长期进货的想法,行商果断点头:<br />
“吃得下,吃得下。我全都要了!”<br />
朱管事扬起嘴角,给了对方一个你还算懂事的表情。<br />
又把行商拉到了,与铁锅和茶砖并行的另一支驼队。<br />
他朝着领队的虎头喊:<br />
“好小子,你赶紧过来给咱们的朋友介绍一下,你们这回带来的稀罕物。”<br />
确实是稀罕物。<br />
是这一个多月时间内,在镇西大将军的技术指导下,发明出来的新事物。<br />
朱管事只在信里,看到大将军轻描淡写提过一笔。<br />
虎头闻言从驼车上跳了下来,他现在长成了个身高一米七五的精神小伙。<br />
身手只在亲卫首领圆智之下。<br />
出门办差,他是甘大将军最值得信赖的武力担当。<br />
精神小伙一开口,就露出了整齐的白牙:<br />
“朱管事先别急着卖货啊,眼看马上就要到晌午了,请这位行商朋友留下来,让跟来的巴蜀大厨先给你们做一顿晌午饭吃。”<br />
朱管事很儿子兄弟的面子:“那感情好,巴蜀大厨的手艺可是要排着队才能吃到的。”<br />
行商有些摸不着头脑,只能客随主便。<br />
咧着大嘴的虎头,左手一挥。<br />
就有人从车里搬出了,两个约莫三尺高的桶装泥炉来。<br />
泥炉不是啥稀罕物。<br />
但搁在泥炉芯里烧的两个球状物,既陌生又眼熟。<br />
不到一刻钟,泥炉里就蹿出了火苗来。<br />
虎头得意的指着红彤彤的炉芯,给两人介绍:<br />
“这个叫做蜂窝煤,两块蜂窝煤就能炖烂一大锅牛羊肉!”<br />
“啊!这么当用的?”朱管事惊讶得毫不夸张。<br />
行商眼里也迸发出惊喜。<br />
草原上主要的燃料是牛粪,但那玩意的火势很温吞,哪有这种蜂窝煤的火力猛?<br />
虎头见两人都被镇住了,愈发高兴。<br />
他们不是大将军的无脑吹。<br />
而大将军本人是真神!<br />
她让工匠把摊子烂泥和那些石炭渣渣一搅和,用模具就做出震惊了各大营的蜂窝煤来。<br />
好用!<br />
还省!<br />
听说昭武将军亲自烧了好几个蜂窝煤后。<br />
还责怪他们大将军。<br />
好主意就该早早拿出来致富的!<br />
哈密新城里这些天的蜂窝煤和泥炉子,都快卖疯啦。<br />
第451章 热销的蜂窝煤<br />
巴蜀大厨一阵操作猛如虎。<br />
几口泥炉灶,同时开火。<br />
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br />
十道色香味俱全的巴蜀特色菜肴,就全部烹饪完毕。<br />
烧菜、煮菜、炒菜、蒸菜,全都有。<br />
直把围观众人,馋得口水直流。<br />
饭前。<br />
虎头笑嘻嘻端来一盆温水,走到行商和朱管事跟前放下。<br />
随后又递给两人一块圆圆的、浅黄色的,块状体。<br />
“饭前请洗手,朱叔,你和这位朋友快试这块香皂的清洗效果。”<br />
洗手用的香皂?<br />
朱管事笑眯眯,心里乐开了花:来了,来了!这回又要开眼了。<br />
这玩意儿要是好用,估计在关西都能卖疯。<br />
听大将军在信里提过一句,说造香皂的原材料用的是羊油。<br />
大将军最是懂废物利用。<br />
羊毛线还没折腾出来,洗羊毛产生的废水倒是先派上了用场。<br />
他们甘露川的作坊,又有一家要出名啦。<br />
行商见到香皂也很镇定。<br />
他是见过世面的人。<br />
汉人清洁身体用的皂角、皂豆、猪胰子,都曾经是他贩货的必买清单之一。<br />
也不知这个香皂,与他先前贩卖过的那些有什么区别。<br />
区别,很大。<br />
首先,这个香皂外观看起来就很漂亮。<br />
颜色纯正无杂物。<br />
刚接过来,鼻尖就闻到了一股子非常浓郁的橘香!<br />
清新,宜人!<br />
比猪胰子好闻太多了!<br />
他迫不及待的把香皂在水里泡了几息后,上手揉搓。<br />
“呀!泡沫好多!”<br />
他的手没少在蜂窝煤上抓拿。<br />
只不过搓了十几下,双手肉眼可见变干净了。<br />
最重要的是,洗完香皂的手不仅不干,还残留着淡淡的橘香。<br />
虎子卖力给行商安利:<br />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味道,用来洗衣裳,不仅洗得特别干净,衣裳晾干后都有好闻的橘子香。”<br />
行商听了这话,都顾不得马上要开席。<br />
目光灼灼,迫不及待的拉着虎头询价:“这位小哥,请问这个香皂你们打算怎么卖?”<br />
虎头用一副让你占便宜的口吻,掷地有声:“一块香皂只要五百文!绝不二价!”<br />
行商急得干瞪眼:“猪胰子进货价从未超过一百文!”<br />
虎头表示:<br />
“臭烘烘的猪胰子怎能和我们的香皂比?清洁力不用说,我们的香皂现在研发出了四种香型,有奶香、花香、橘香、茶香。<br />
要提炼这些香料是极其麻烦的。这个月,每种各生产了三千块。要不是朱叔在我们大将军跟前面子大,这些香皂在关西都不够分的。”<br />
就差没说句:你爱买不买!反正我们不愁卖!<br />
行商捂着自己的荷包,默默心塞。<br />
虎头打算逮着一只肥羊,往死里薅。<br />
“朋友你莫慌,我来帮你算笔账!铁锅确实比较贵,还有采买限制你且放一放。<br />
茶砖不用我说太多,包圆价才三万两银。丝绸之路都断几年了?就我们这上等茶砖,在伊里河谷任何一个部落都得遭哄抢!<br />
香皂你闭眼入吧,转手,最少能赚两万两!你买不了吃亏,买不来上当。<br />
还有我们的蜂窝煤和泥炉,这两样真是为了交你这个朋友才给送来的。不然,我们的驼车腾出空间来,能装多少好东西?<br />
而且这两样的价格也很便宜的,炉子的批发价每个只要五百文,蜂窝煤一个十文!<br />
你们的城民要是觉得好用,后期可以隔半个月给你们送一次货,不限量!”<br />
一通账算下来,十万两瞬间就花了个精光。<br />
行商:我可真是谢谢你!<br />
茶与香皂固然是高利商品,但他却从不限量的蜂窝煤中看出了大商机。<br />
每户人家一日用两块蜂窝煤,整个伊里河谷每日的消耗量是多少?<br />
哪怕一个蜂窝煤他只赚五文,那利润也是很惊人的。<br />
以前的牧民们穷。<br />
现在牧民们的荷包鼓着呢。<br />
一想到这里,他的呼吸声都急促起来。<br />
朱管事还以为他是被虎头的态度给气着了,赶紧宽慰他:<br />
“朋友!我们汉人有句老话叫,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家大侄子帮你挑的这几样买卖,在你们整个伊里河谷都是独一份的。当然,你要是吃不下,我们也不会为难你的,你还可以找多几个商人一块拼单嘛。”<br />
行商差点没急得跳脚:<br />
拼什么单!<br />
要是有人冒出来抢了他的独家买卖,他会和人拼命的!<br />
这些商品不仅在伊里河谷是独一份,就是放眼整个喀什葛尔汗国都是独一份。<br />
匆匆扒了几口菜。<br />
行商大半辈子经手过的最大一笔买卖,三言两语就敲定了下来。
牧民们不爱那些金贵不已储存的绿茶,唯独喜爱经过发酵、压制、干燥等工序制成的茶砖。<br />
撬上一块,与牛奶、盐等一起煮制,就是草原风味的奶茶。<br />
茶砖在草原上是硬通货。<br />
朱管事显然很满意行商的态度,自顾自介绍:<br />
“不怕你要得多,就怕你吃不下全部的量!这回运来的上好茶砖共计六千块,单价是五两银。”<br />
他对这个报价稍稍有<br />
些心虚,因为他是少数几个,知道这批茶砖进货价的人。<br />
这些茶砖是那个割了昝九脑袋的茶商之女,家族中保留下来的存货。<br />
狠人是想白送给甘大将军的。<br />
大将军高风亮节,非得真金白银购买!<br />
双方极致拉扯后,只收了一个成本价。<br />
五百文每块,采买了六万块,全都是品质上佳的夏茶。<br />
搁在关西各卫所商铺,零售价也要二两银。<br />
先锋营的人护送一趟,生生涨价到了五两。<br />
显然,朱管事给对方留了些议价空间。<br />
行商心里有些踌躇。<br />
他不是不想议价,是怕自己在议价过程中哪句话没说对,就得罪了朱管事。<br />
毕竟,职业商贩不是这等报价方式。<br />
最最重要的是,这个价他也有赚头。<br />
茶砖,茶砖,制出来的茶叶硬得像砖头。<br />
一块一斤重。<br />
普通牧民家庭一块,够喝三个月。<br />
要是贩去断了茶叶几年的王城莎车,一块茶砖都能卖八九两银。<br />
本着交好朱管事,可以长期进货的想法,行商果断点头:<br />
“吃得下,吃得下。我全都要了!”<br />
朱管事扬起嘴角,给了对方一个你还算懂事的表情。<br />
又把行商拉到了,与铁锅和茶砖并行的另一支驼队。<br />
他朝着领队的虎头喊:<br />
“好小子,你赶紧过来给咱们的朋友介绍一下,你们这回带来的稀罕物。”<br />
确实是稀罕物。<br />
是这一个多月时间内,在镇西大将军的技术指导下,发明出来的新事物。<br />
朱管事只在信里,看到大将军轻描淡写提过一笔。<br />
虎头闻言从驼车上跳了下来,他现在长成了个身高一米七五的精神小伙。<br />
身手只在亲卫首领圆智之下。<br />
出门办差,他是甘大将军最值得信赖的武力担当。<br />
精神小伙一开口,就露出了整齐的白牙:<br />
“朱管事先别急着卖货啊,眼看马上就要到晌午了,请这位行商朋友留下来,让跟来的巴蜀大厨先给你们做一顿晌午饭吃。”<br />
朱管事很儿子兄弟的面子:“那感情好,巴蜀大厨的手艺可是要排着队才能吃到的。”<br />
行商有些摸不着头脑,只能客随主便。<br />
咧着大嘴的虎头,左手一挥。<br />
就有人从车里搬出了,两个约莫三尺高的桶装泥炉来。<br />
泥炉不是啥稀罕物。<br />
但搁在泥炉芯里烧的两个球状物,既陌生又眼熟。<br />
不到一刻钟,泥炉里就蹿出了火苗来。<br />
虎头得意的指着红彤彤的炉芯,给两人介绍:<br />
“这个叫做蜂窝煤,两块蜂窝煤就能炖烂一大锅牛羊肉!”<br />
“啊!这么当用的?”朱管事惊讶得毫不夸张。<br />
行商眼里也迸发出惊喜。<br />
草原上主要的燃料是牛粪,但那玩意的火势很温吞,哪有这种蜂窝煤的火力猛?<br />
虎头见两人都被镇住了,愈发高兴。<br />
他们不是大将军的无脑吹。<br />
而大将军本人是真神!<br />
她让工匠把摊子烂泥和那些石炭渣渣一搅和,用模具就做出震惊了各大营的蜂窝煤来。<br />
好用!<br />
还省!<br />
听说昭武将军亲自烧了好几个蜂窝煤后。<br />
还责怪他们大将军。<br />
好主意就该早早拿出来致富的!<br />
哈密新城里这些天的蜂窝煤和泥炉子,都快卖疯啦。<br />
第451章 热销的蜂窝煤<br />
巴蜀大厨一阵操作猛如虎。<br />
几口泥炉灶,同时开火。<br />
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br />
十道色香味俱全的巴蜀特色菜肴,就全部烹饪完毕。<br />
烧菜、煮菜、炒菜、蒸菜,全都有。<br />
直把围观众人,馋得口水直流。<br />
饭前。<br />
虎头笑嘻嘻端来一盆温水,走到行商和朱管事跟前放下。<br />
随后又递给两人一块圆圆的、浅黄色的,块状体。<br />
“饭前请洗手,朱叔,你和这位朋友快试这块香皂的清洗效果。”<br />
洗手用的香皂?<br />
朱管事笑眯眯,心里乐开了花:来了,来了!这回又要开眼了。<br />
这玩意儿要是好用,估计在关西都能卖疯。<br />
听大将军在信里提过一句,说造香皂的原材料用的是羊油。<br />
大将军最是懂废物利用。<br />
羊毛线还没折腾出来,洗羊毛产生的废水倒是先派上了用场。<br />
他们甘露川的作坊,又有一家要出名啦。<br />
行商见到香皂也很镇定。<br />
他是见过世面的人。<br />
汉人清洁身体用的皂角、皂豆、猪胰子,都曾经是他贩货的必买清单之一。<br />
也不知这个香皂,与他先前贩卖过的那些有什么区别。<br />
区别,很大。<br />
首先,这个香皂外观看起来就很漂亮。<br />
颜色纯正无杂物。<br />
刚接过来,鼻尖就闻到了一股子非常浓郁的橘香!<br />
清新,宜人!<br />
比猪胰子好闻太多了!<br />
他迫不及待的把香皂在水里泡了几息后,上手揉搓。<br />
“呀!泡沫好多!”<br />
他的手没少在蜂窝煤上抓拿。<br />
只不过搓了十几下,双手肉眼可见变干净了。<br />
最重要的是,洗完香皂的手不仅不干,还残留着淡淡的橘香。<br />
虎子卖力给行商安利:<br />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味道,用来洗衣裳,不仅洗得特别干净,衣裳晾干后都有好闻的橘子香。”<br />
行商听了这话,都顾不得马上要开席。<br />
目光灼灼,迫不及待的拉着虎头询价:“这位小哥,请问这个香皂你们打算怎么卖?”<br />
虎头用一副让你占便宜的口吻,掷地有声:“一块香皂只要五百文!绝不二价!”<br />
行商急得干瞪眼:“猪胰子进货价从未超过一百文!”<br />
虎头表示:<br />
“臭烘烘的猪胰子怎能和我们的香皂比?清洁力不用说,我们的香皂现在研发出了四种香型,有奶香、花香、橘香、茶香。<br />
要提炼这些香料是极其麻烦的。这个月,每种各生产了三千块。要不是朱叔在我们大将军跟前面子大,这些香皂在关西都不够分的。”<br />
就差没说句:你爱买不买!反正我们不愁卖!<br />
行商捂着自己的荷包,默默心塞。<br />
虎头打算逮着一只肥羊,往死里薅。<br />
“朋友你莫慌,我来帮你算笔账!铁锅确实比较贵,还有采买限制你且放一放。<br />
茶砖不用我说太多,包圆价才三万两银。丝绸之路都断几年了?就我们这上等茶砖,在伊里河谷任何一个部落都得遭哄抢!<br />
香皂你闭眼入吧,转手,最少能赚两万两!你买不了吃亏,买不来上当。<br />
还有我们的蜂窝煤和泥炉,这两样真是为了交你这个朋友才给送来的。不然,我们的驼车腾出空间来,能装多少好东西?<br />
而且这两样的价格也很便宜的,炉子的批发价每个只要五百文,蜂窝煤一个十文!<br />
你们的城民要是觉得好用,后期可以隔半个月给你们送一次货,不限量!”<br />
一通账算下来,十万两瞬间就花了个精光。<br />
行商:我可真是谢谢你!<br />
茶与香皂固然是高利商品,但他却从不限量的蜂窝煤中看出了大商机。<br />
每户人家一日用两块蜂窝煤,整个伊里河谷每日的消耗量是多少?<br />
哪怕一个蜂窝煤他只赚五文,那利润也是很惊人的。<br />
以前的牧民们穷。<br />
现在牧民们的荷包鼓着呢。<br />
一想到这里,他的呼吸声都急促起来。<br />
朱管事还以为他是被虎头的态度给气着了,赶紧宽慰他:<br />
“朋友!我们汉人有句老话叫,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家大侄子帮你挑的这几样买卖,在你们整个伊里河谷都是独一份的。当然,你要是吃不下,我们也不会为难你的,你还可以找多几个商人一块拼单嘛。”<br />
行商差点没急得跳脚:<br />
拼什么单!<br />
要是有人冒出来抢了他的独家买卖,他会和人拼命的!<br />
这些商品不仅在伊里河谷是独一份,就是放眼整个喀什葛尔汗国都是独一份。<br />
匆匆扒了几口菜。<br />
行商大半辈子经手过的最大一笔买卖,三言两语就敲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