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甘将军这回收的俘虏都有三万多,还要给卫所招人么?都招了些什么人?”<br />
知情者透露:<br />
“甘将军说巴蜀这地儿饭菜和小食好吃,一口气招了一百个厨子和两百个厨娘。”<br />
有人不解:<br />
“这些蜀人是怎么想的?要是手里有一门厨艺,到哪里混不来一口饭吃?竟然愿意去几千里之外的关西讨生活!”<br />
知情者继续爆料:<br />
“那你们是不知道,甘将军给的条件有多优厚!她让人以巴蜀布政司的名义,与这些人签了十年活契,管吃住,不分男女,只要厨艺过关的,每月工钱十两银。并承诺,十年后若厨子们不想继续留在关西,她会派人送他们回乡。”<br />
不解的人,马上解了。<br />
“难怪了!就是商都大酒楼的厨子,也不见得能挣到这么高的工钱,去关西踏实干上十年,就可以养活三代人了。”<br />
爆料者洋洋得意,继续抖料:<br />
“厨子工钱说来还不算高!巴蜀多美酒,那些个酿造大师傅才是匠人中的人才。说是甘将军送了不少关西的养颜酒、肉苁蓉药酒和果子酒,给一些有名的大师傅,也不知最后会有几人跟去关西。”<br />
一提到<br />
巴蜀的美酒,将军们直呼:好酒。<br />
酒味浓郁、醇厚甜香,与西北烈酒的口感很是不同。<br />
乾武帝也在心里琢磨着,要不要带些酿酒师傅回商都?<br />
宫廷宴会何其多。<br />
喝不完的,还能赏人用。<br />
他是个过惯了苦日子的皇帝,大手大脚不起来。<br />
思绪刚发散到这里,就有一个将军的大嗓门传了出来:<br />
“那些酿酒师傅乐意去的,肯定不会少!现在市面上哪有多余的粮食让他们随意酿酒?关西则不同,他们军垦种的粮食多,酿酒还有桑葚、青梅、葡萄、杏子等果子可以用。”<br />
乾武帝:“......”<br />
算了算了,商都的粮食也不多。<br />
还要留出一部分来酿酒?<br />
怕是要遭天谴哦!<br />
“难怪那帮关西军抄家不积极,一旦关内商道畅通,关西酒就该名扬天下了。哪个酿酒大师会错过扬名的机会?”<br />
众人齐齐:羡慕,嫉妒,眼红红。<br />
更让人眼红的,还在后头。<br />
隔天。<br />
又听闻,甘将军招工到了三百多个蜀锦织工,还有两百多个绣娘。<br />
这些,是被众将领们所知的。<br />
他们不知道的是,甘明兰这回来巴蜀,最想找的其实是造纸的匠人。<br />
巴蜀多竹,造纸术很是成熟。<br />
但这些纸张多用于书写,绘画。<br />
士族土豪们宁愿用布帛如厕,也不会用这些手工纸擦屁股。<br />
士族:不是舍不得,一是纸太硬,二是怕被读书人唾骂。<br />
所以,前朝和如今的百姓们,上大号用的还都是厕筹。<br />
这玩意是来自后世的甘将军,最难忍受的点。<br />
虽然她的神木空间里,装了自带冲洗功能的马桶。<br />
但,家里还养着一个小闺女呢。<br />
搞出柔软的厕纸,迫在眉睫。<br />
以她的性子,要找自然就要找巴蜀最好的纸匠人。<br />
寻了大半个月,在快离开前,撒出去的两千先锋营终于打听到了她想要的消息。<br />
只不过,先锋营的人竟然没将人给请回来。<br />
古千夫长挠头:“将军,这位宏明禅师是个大和尚。”<br />
甘明兰诧异不已:“和尚怎么造起了纸来?”<br />
古千夫长赶紧解释:<br />
“您有所不知,宏明禅师在开元寺参禅之余,最是酷爱诗、书、画。巴蜀的文人评价其字画,都赞:雄浑、朴茂、磊落、亮堂,粗而不野,霸而不躁。能收藏其字画都是一桩美谈。<br />
奈何巴蜀本地制造的竹纸很容易漏墨,宣纸又太贵。为了学着做便宜又好用的纸,宏明禅师在十五年前,便去徽州宣城的广化寺挂单。<br />
在宣纸的原产地,宏明禅师挂单之余还在造纸坊里做工。他这一做便是十年,对造纸的材质、工艺无一不精。学成之后,在五年前才返回开元寺。<br />
宏明禅师回来后,曾在开元寺为当地的纸匠免费传授宣纸技艺。但巴蜀的造纸术被世家垄断,才传授了三个月不到,就遭受了世家的打压。<br />
民乱后,有流民在各地寺庙中打砸,开元寺的和尚们全都还了俗。宏明禅师却坚持留守,不幸的是被流民所伤,已经卧床半年了。”<br />
甘明兰:好惨一大师!<br />
为了学一门手艺,用了十年时间。<br />
结果,学成的手艺世家还不让他免费传授。<br />
既然如此,只能便宜了她。<br />
随即,甘将军写了一封书信让古千夫长带了一队人马,给大师送去。<br />
古千夫长:“......”<br />
总觉得他们将军有些天真。<br />
和尚不理俗事,且不喜金银,什么样的条件能请动一个将死之人?<br />
开元寺。<br />
两个不到十岁的小沙弥,正满面愁容的给师傅煎药。<br />
他们是师傅在从宣州回巴蜀路上,捡到的孤儿。<br />
早没了家人。<br />
师傅就是他们最后的亲人。<br />
眼下,两个小沙弥心有戚戚焉:<br />
小的问:<br />
“师兄,师傅为什么不愿意去帮那个将军造纸?”<br />
大的答:<br />
“因为师傅说他要叶落归根,不想死在他乡。”<br />
小的眼泪汪汪:<br />
“师傅一直都在喝药的呀,怎么喝了半年还不好?”<br />
大的唉声叹气:<br />
“师傅被那些流民打断了腿骨,听说断了的骨头要用续骨膏才能好,镇上大夫给开的这些汤药是治不好骨头的。只是以后,怕是这样的汤药也得没喝了,听说大夫全家要去锦官城开医馆。”<br />
“哇......那师傅怎么办?我不想师傅死!”<br />
师弟终于没能忍不住,咧嘴哭了起来。<br />
师兄也是双眼泛红。<br />
他也想哭,但不能哭。<br />
第434章 宏明禅师的决定<br />
古千夫长,就是在两个小沙弥陷入绝望的时候,从天而降的。<br />
他和一队亲兵小子们骑着野马,飞驰电掣赶来的那一刻,帅了两个小沙弥一脸。<br />
然后。<br />
不知甘将军在信里,写了些什么。<br />
宏明禅师看完后,竟然一反老僧淡定的常态,激动得高声呼唤徒儿。<br />
“慧明、净心,收拾收拾,我们马上随着这位将军离开开元寺。”<br />
古千夫长张了张嘴,半晌没接上大师的脑回路。<br />
自家将军到底写了些啥?<br />
药效这么猛!<br />
生无可恋脸的大和尚,这就要带着病体和两个不满十岁的小和尚,随着他们一块儿回关西?<br />
要知道,关西离蜀地有四千多里!<br />
这一去,或许终生都回不了故里。<br />
大和尚今年已经四十八了!<br />
宏明禅师:“......”<br />
老衲还年轻,还能再活二十年!<br />
关西再远,爬也得爬着去!<br />
那个叫做甘露川的卫所里,有能治好他腿骨的国手御医。<br />
人家威武将军愿意请了巴蜀布政使作保,包给他治好!<br />
有任何万一,会请卫所的关军给他送回来。<br />
至于是不是骗人的?<br />
他认为,堂堂威武大将军和巴蜀布政使,完全没有骗他一个和尚的必要。<br />
对方在信里说得很明白,他教过的纸匠,这回全家跟去关西的也有三十几户人。<br />
他当时真的倾囊相授了这些纸匠们的。<br />
没了他这个大师傅,这些人多试着做几回,也能顺利造出宣纸来。<br />
所以。<br />
只能是,威武将军发善心,想帮他治腿!<br />
一个在参禅之余热爱书画,并为了学造纸术能去产地学十年的大和尚,内心一定是个非常纯粹和热爱生活的人。<br />
甘明兰认<br />
为,打动这种人的,唯有真诚。<br />
她在信里真诚的表示:<br />
大师到了关西若想继续礼佛,为您治好双腿后,可以请您去,中原高僧从陆路西行求法必经之地的千年古刹仙岩寺讲经。<br />
宏明禅师:将军施主,真是个好人!<br />
好人施主,离开巴蜀前的这些天,还在让人疯狂的抢购土特产。<br />
别的将军都挑的是些,方便携带又贵重的。<br />
比如:蜀锦和茶叶。<br />
自己用和送人都特别好,还耐储存。<br />
甘将军所买的特产,又多、又杂,听着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br />
最后,乾武帝都被其购买的特产惊动了。<br />
还特意找了新上任的巴蜀布政使女婿,前来问话。<br />
“关西的屯田不是搞得很好么?怎么卫所的日子还过得这般清苦?”<br />
事关他未来的粮仓和马场,一定要问个明白。<br />
甘明福回忆了下甘露川大营里的伙食,咽了咽口水,还真不知和清苦有何沾边。<br />
但还得自家姐姐买的特产,找出一些合适的理由来。
知情者透露:<br />
“甘将军说巴蜀这地儿饭菜和小食好吃,一口气招了一百个厨子和两百个厨娘。”<br />
有人不解:<br />
“这些蜀人是怎么想的?要是手里有一门厨艺,到哪里混不来一口饭吃?竟然愿意去几千里之外的关西讨生活!”<br />
知情者继续爆料:<br />
“那你们是不知道,甘将军给的条件有多优厚!她让人以巴蜀布政司的名义,与这些人签了十年活契,管吃住,不分男女,只要厨艺过关的,每月工钱十两银。并承诺,十年后若厨子们不想继续留在关西,她会派人送他们回乡。”<br />
不解的人,马上解了。<br />
“难怪了!就是商都大酒楼的厨子,也不见得能挣到这么高的工钱,去关西踏实干上十年,就可以养活三代人了。”<br />
爆料者洋洋得意,继续抖料:<br />
“厨子工钱说来还不算高!巴蜀多美酒,那些个酿造大师傅才是匠人中的人才。说是甘将军送了不少关西的养颜酒、肉苁蓉药酒和果子酒,给一些有名的大师傅,也不知最后会有几人跟去关西。”<br />
一提到<br />
巴蜀的美酒,将军们直呼:好酒。<br />
酒味浓郁、醇厚甜香,与西北烈酒的口感很是不同。<br />
乾武帝也在心里琢磨着,要不要带些酿酒师傅回商都?<br />
宫廷宴会何其多。<br />
喝不完的,还能赏人用。<br />
他是个过惯了苦日子的皇帝,大手大脚不起来。<br />
思绪刚发散到这里,就有一个将军的大嗓门传了出来:<br />
“那些酿酒师傅乐意去的,肯定不会少!现在市面上哪有多余的粮食让他们随意酿酒?关西则不同,他们军垦种的粮食多,酿酒还有桑葚、青梅、葡萄、杏子等果子可以用。”<br />
乾武帝:“......”<br />
算了算了,商都的粮食也不多。<br />
还要留出一部分来酿酒?<br />
怕是要遭天谴哦!<br />
“难怪那帮关西军抄家不积极,一旦关内商道畅通,关西酒就该名扬天下了。哪个酿酒大师会错过扬名的机会?”<br />
众人齐齐:羡慕,嫉妒,眼红红。<br />
更让人眼红的,还在后头。<br />
隔天。<br />
又听闻,甘将军招工到了三百多个蜀锦织工,还有两百多个绣娘。<br />
这些,是被众将领们所知的。<br />
他们不知道的是,甘明兰这回来巴蜀,最想找的其实是造纸的匠人。<br />
巴蜀多竹,造纸术很是成熟。<br />
但这些纸张多用于书写,绘画。<br />
士族土豪们宁愿用布帛如厕,也不会用这些手工纸擦屁股。<br />
士族:不是舍不得,一是纸太硬,二是怕被读书人唾骂。<br />
所以,前朝和如今的百姓们,上大号用的还都是厕筹。<br />
这玩意是来自后世的甘将军,最难忍受的点。<br />
虽然她的神木空间里,装了自带冲洗功能的马桶。<br />
但,家里还养着一个小闺女呢。<br />
搞出柔软的厕纸,迫在眉睫。<br />
以她的性子,要找自然就要找巴蜀最好的纸匠人。<br />
寻了大半个月,在快离开前,撒出去的两千先锋营终于打听到了她想要的消息。<br />
只不过,先锋营的人竟然没将人给请回来。<br />
古千夫长挠头:“将军,这位宏明禅师是个大和尚。”<br />
甘明兰诧异不已:“和尚怎么造起了纸来?”<br />
古千夫长赶紧解释:<br />
“您有所不知,宏明禅师在开元寺参禅之余,最是酷爱诗、书、画。巴蜀的文人评价其字画,都赞:雄浑、朴茂、磊落、亮堂,粗而不野,霸而不躁。能收藏其字画都是一桩美谈。<br />
奈何巴蜀本地制造的竹纸很容易漏墨,宣纸又太贵。为了学着做便宜又好用的纸,宏明禅师在十五年前,便去徽州宣城的广化寺挂单。<br />
在宣纸的原产地,宏明禅师挂单之余还在造纸坊里做工。他这一做便是十年,对造纸的材质、工艺无一不精。学成之后,在五年前才返回开元寺。<br />
宏明禅师回来后,曾在开元寺为当地的纸匠免费传授宣纸技艺。但巴蜀的造纸术被世家垄断,才传授了三个月不到,就遭受了世家的打压。<br />
民乱后,有流民在各地寺庙中打砸,开元寺的和尚们全都还了俗。宏明禅师却坚持留守,不幸的是被流民所伤,已经卧床半年了。”<br />
甘明兰:好惨一大师!<br />
为了学一门手艺,用了十年时间。<br />
结果,学成的手艺世家还不让他免费传授。<br />
既然如此,只能便宜了她。<br />
随即,甘将军写了一封书信让古千夫长带了一队人马,给大师送去。<br />
古千夫长:“......”<br />
总觉得他们将军有些天真。<br />
和尚不理俗事,且不喜金银,什么样的条件能请动一个将死之人?<br />
开元寺。<br />
两个不到十岁的小沙弥,正满面愁容的给师傅煎药。<br />
他们是师傅在从宣州回巴蜀路上,捡到的孤儿。<br />
早没了家人。<br />
师傅就是他们最后的亲人。<br />
眼下,两个小沙弥心有戚戚焉:<br />
小的问:<br />
“师兄,师傅为什么不愿意去帮那个将军造纸?”<br />
大的答:<br />
“因为师傅说他要叶落归根,不想死在他乡。”<br />
小的眼泪汪汪:<br />
“师傅一直都在喝药的呀,怎么喝了半年还不好?”<br />
大的唉声叹气:<br />
“师傅被那些流民打断了腿骨,听说断了的骨头要用续骨膏才能好,镇上大夫给开的这些汤药是治不好骨头的。只是以后,怕是这样的汤药也得没喝了,听说大夫全家要去锦官城开医馆。”<br />
“哇......那师傅怎么办?我不想师傅死!”<br />
师弟终于没能忍不住,咧嘴哭了起来。<br />
师兄也是双眼泛红。<br />
他也想哭,但不能哭。<br />
第434章 宏明禅师的决定<br />
古千夫长,就是在两个小沙弥陷入绝望的时候,从天而降的。<br />
他和一队亲兵小子们骑着野马,飞驰电掣赶来的那一刻,帅了两个小沙弥一脸。<br />
然后。<br />
不知甘将军在信里,写了些什么。<br />
宏明禅师看完后,竟然一反老僧淡定的常态,激动得高声呼唤徒儿。<br />
“慧明、净心,收拾收拾,我们马上随着这位将军离开开元寺。”<br />
古千夫长张了张嘴,半晌没接上大师的脑回路。<br />
自家将军到底写了些啥?<br />
药效这么猛!<br />
生无可恋脸的大和尚,这就要带着病体和两个不满十岁的小和尚,随着他们一块儿回关西?<br />
要知道,关西离蜀地有四千多里!<br />
这一去,或许终生都回不了故里。<br />
大和尚今年已经四十八了!<br />
宏明禅师:“......”<br />
老衲还年轻,还能再活二十年!<br />
关西再远,爬也得爬着去!<br />
那个叫做甘露川的卫所里,有能治好他腿骨的国手御医。<br />
人家威武将军愿意请了巴蜀布政使作保,包给他治好!<br />
有任何万一,会请卫所的关军给他送回来。<br />
至于是不是骗人的?<br />
他认为,堂堂威武大将军和巴蜀布政使,完全没有骗他一个和尚的必要。<br />
对方在信里说得很明白,他教过的纸匠,这回全家跟去关西的也有三十几户人。<br />
他当时真的倾囊相授了这些纸匠们的。<br />
没了他这个大师傅,这些人多试着做几回,也能顺利造出宣纸来。<br />
所以。<br />
只能是,威武将军发善心,想帮他治腿!<br />
一个在参禅之余热爱书画,并为了学造纸术能去产地学十年的大和尚,内心一定是个非常纯粹和热爱生活的人。<br />
甘明兰认<br />
为,打动这种人的,唯有真诚。<br />
她在信里真诚的表示:<br />
大师到了关西若想继续礼佛,为您治好双腿后,可以请您去,中原高僧从陆路西行求法必经之地的千年古刹仙岩寺讲经。<br />
宏明禅师:将军施主,真是个好人!<br />
好人施主,离开巴蜀前的这些天,还在让人疯狂的抢购土特产。<br />
别的将军都挑的是些,方便携带又贵重的。<br />
比如:蜀锦和茶叶。<br />
自己用和送人都特别好,还耐储存。<br />
甘将军所买的特产,又多、又杂,听着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br />
最后,乾武帝都被其购买的特产惊动了。<br />
还特意找了新上任的巴蜀布政使女婿,前来问话。<br />
“关西的屯田不是搞得很好么?怎么卫所的日子还过得这般清苦?”<br />
事关他未来的粮仓和马场,一定要问个明白。<br />
甘明福回忆了下甘露川大营里的伙食,咽了咽口水,还真不知和清苦有何沾边。<br />
但还得自家姐姐买的特产,找出一些合适的理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