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在朝廷上对文武百官好一通封赏。<br />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道圣旨是,封苗疆的土司为西南王!西南三个布政司归其辖内。<br />
消息传到边防后,惹得幽州王王府的属官们破口大骂:<br />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一个没卵子的死太监竟然也敢称帝!”<br />
“可笑,真真的可笑,军饷十几年不发,流民头子可以封王,蛮夷土司也能封王!”<br />
“不对劲,西南苗疆土司辖下的都是些山民,山民能打什么仗?这也值得封一个王?还管了三个布政司!”<br />
对啊!<br />
这个狗屁太监皇帝他这般做,图啥呢?<br />
幽州王赖肃之指了指苗疆的位置,面色很沉重:<br />
“苗人山民的战斗力怎样不好说,但苗疆的蛊却是天下至阴至毒。别忘了,外八门中的蛊门!”<br />
属官们瞠目结舌,闻蛊色变。<br />
传闻中,蛊中是能控制人心的毒物。<br />
与之相干的,没什么好名声。<br />
他们咬着牙,愤懑的问:<br />
“王爷,那我们幽州只能按兵不动吗?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那阉人改朝换代?”<br />
同样的疑问,在各边关重镇响起。<br />
将领们振臂高呼:<br />
“那个让我们边军尽忠的邶国已经灭亡了!”<br />
“乱臣贼子窃国,人人得而诛之!”<br />
“杀到商都,杀了阉党......”<br />
正统没了,自然是谁的拳头大,谁的兵马强,谁就能得天下!<br />
天下兵马在这个时节,纷纷有了异动。<br />
最可笑的是。<br />
那个流民头目,三秦之地的定南王,是最先下发讨贼檄文的。<br />
而他的王位,当初还是摄政王力排众议给定下的。<br />
狗没有养熟,反咬主人?<br />
不,不,不。<br />
还是那张龙椅的诱惑力太大。<br />
当了一年的王爷,野心剑指天下!<br />
在听说幽州王也行动后,赵牧云也正式从边城起兵。<br />
用他老丈人的话来说就是,赶早不赶晚,早晚要与对皇位有想法的各地武装力量对上。<br />
总不能人家把关内都统一了,咱还窝在边城称王吧?<br />
既然西北关军出动,河西走廊的安全就至关重要。<br />
关西九卫这个牵制胡人和漠西鞑靼的大后方,必须要稳住。<br />
八百里加急,跑死了十几匹马,熊总兵就收到了这么一封关于朝廷风云变幻的信函。<br />
信里的内容看得他虎目圆瞪,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br />
第386章 粮仓和马场<br />
熊总兵在消化完急信的内容后,按捺住心里的激动,把关西九卫所有千夫长和千夫长以上职级的将领们,再次召唤到了总兵府。<br />
对所有人宣告了信里的内容,并向大家问策:“关西眼下当如何?”<br />
众人:“......”<br />
一向不太爱往深处想的脑细胞也活跃了起来。<br />
当如何?<br />
小皇帝没了!<br />
邶国的江山易主了。<br />
九边重镇的总兵们也跟着下场了。<br />
那,那咱们王爷就是皇位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呐!<br />
要是西北王升级成了一国之主,他们这些嫡系还不是跟着鸡犬升天吗?<br />
一想到这里,都忍不住想嚎两嗓子哩!<br />
半数以上的将领们当即请战,口口声声道:<br />
“王爷都亲自率军攻打商都,怎能把咱们关西军忘在脑后了呢?”<br />
“要打便打!谁敢拦着王爷坐上商都金銮殿上那把椅子,昂们就敢把谁斩于马下!论打仗,昂们西北军就没有一个孬种!”<br />
“打!商都的那些阉党净军都不足为惧。”<br />
“啊呸!定南王,不就是那个朝廷亲封的流民头子么?三秦之地离咱们西北不远,要不先去那杂碎的老巢给端了,把地盘抢下了再说?”<br />
“幽州王赖肃之咱见过,他手下的边军实力确实不可小觑,但他们缺火器得紧,就那点库存震天雷还不是帮咱边城运粮的时候换来的么?一旦用火器交手,他们也是必输无疑的!”<br />
“......”<br />
一群人说到打仗,就恨不得马上能提刀上战场。<br />
熊总兵的理智还算在线,他点了点手上的信件:<br />
“王爷信里的意思是让咱守好关西,不叫胡人和鞑靼有趁乱从和平关入河西走廊。要是从关西抽兵,还有几十万手无寸铁的百姓,该如何抵御胡人的弓骑兵?”<br />
火州的畏兀尔人上回不还有坑他们的么?<br />
一旦火州驻军有异动,保不齐消息就传回了喀什葛尔汗国的王城。<br />
普通百姓还真不是胡人圣战士的对手。<br />
就有那上头了的将军就此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意见:<br />
“几天前胡人不是刚来向咱们求和么?他们现在哪来趁乱发兵的实力?再说了,只需留三分之一的兵力在关西防守,一准能抽调三分之二来驰援王爷呢!”<br />
抽调?<br />
两全其美啊!<br />
马上就有参将附和:<br />
“兵贵精不贵多,先锋营的三千精锐足可挡数万人,只需再从其它卫所选出最好的七千兵马出来,加上昂们这些参将、将领们,一万多精锐随随便便就能杀穿商都的!甘将军,您说是不是?”<br />
合着最后是想让先锋营顶在前头?<br />
将领们还想跟着先锋营蹭点军功?<br />
算盘珠子都快崩到甘明兰的脸上了。<br />
她听到这里,深吸了一口气,在心里翻了无数个白眼。<br />
语气平平,情绪稳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br />
“首先我想说的是,为了争夺皇位现在有多少边关总兵、地方土著首领、江湖门派、豪门私兵参与其中,我们这数千里外的边陲都不得而知,或是知之甚少,如何跟着下场?<br />
其次,王爷在信明明白白的交待了守住关西的使命,难道我们关西军不是西北关军的嫡支?不受王令?违抗军令就是得了天大的军功,也是徒劳。<br />
再来,我问你们,打仗打的是什么?说白了打的就是兵马钱粮!可咱们关西如今是什么情况?兵才八万,马不过十万,钱就不用说了,军饷和建设城池的一切费用开支全指着从石炭矿里薅羊毛!<br />
一旦关内混战,石炭也就只能在关西九卫内部消化。最后想想粮食,今年就是丰产都很难养活七十几万人。<br />
更何况要保持战时状态,人和马一天要多少斤粮食?难道要让咱们关西的百姓们饿着肚子勒紧裤<br />
腰带,把省下来的粮食支援前方打仗?<br />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对待鞑靼、胡人、罗刹人入侵边关时,我们从未手软过,哪怕是战斗到先锋营只剩下本将军一人,本将军也会御敌在百姓身前。<br />
可关内现在混战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是邶国人!他们也是汉人!他们和我们流着同样的血,他们也同样是炎黄子孙。难道我们先锋营要把对待胡人的那一套用在同族人身上?不管这些边军的立场如何,后面代表的是又哪位总兵,哪位王爷,我只想说一句,内战伤亡的都是自己的同胞和手足!<br />
和流民起义不同,这样有组织有纪律且有章法的内战,战线肯定会拉得很长,不是你方唱罢就是我方登场,分分合合,别说打一年的,打个三五年都很正常。<br />
终归最后只能有一个赢家。<br />
假如是咱们王爷一统了江山,最终问鼎那把龙椅。<br />
那么问题来了!<br />
这么长的战争期间,普通的百姓谁有心思耕种?战争结束后,满目疮痍的江山靠什么治理?百姓们的衣食住行可有着落?<br />
最坏的结果自然是战败!<br />
那问题可就大条了!<br />
作为西北边军的嫡系的关西军,哪个帝王的眼里能容下咱们?<br />
那关西九卫唯一的出路,也就是跟着咱们王爷继续自立为王。以和平关为界,不断的往西域胡人的地盘上扩张。<br />
靠着西域这里的地广人稀,说不定王爷还有东山再起之日。<br />
所以,我们关西九卫除了震慑西域的胡人、鞑靼、罗刹人,最好能成为大西北甚至是整个邶国的粮仓和马场......”<br />
一席话,甘将军就把刚才热血沸腾的将军们,说得瞠目结舌,脑子也跟着清明了起来。<br />
是的哦!<br />
没有军令,他们不能入关参战。<br />
还有就是,甘将军把那些个关军称为手足。<br />
他们是手足吗?<br />
为了那六十万石粮食搬运的事情,五位总兵就差在书信里歃血为盟了。<br />
那会儿与他们麾下的边军,不是手足又是什么?<br />
一到战场上,真能和他们对阵砍杀么?<br />
还有甘将军刚刚提到的粮仓和马场。<br />
关西九卫要是能在战争期间,甚至是战争结束后,给王爷提供足够的供给,这难道不算是天大的功劳吗?<br />
第387章 预见<br />
战事,还真被甘明兰给料准了。<br />
当西北王派人从江南买来的织云锦织匠们,用花楼提花木织机把七色天然蚕丝织成了绚烂的云锦时,内战才刚刚进入预热模式。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道圣旨是,封苗疆的土司为西南王!西南三个布政司归其辖内。<br />
消息传到边防后,惹得幽州王王府的属官们破口大骂:<br />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一个没卵子的死太监竟然也敢称帝!”<br />
“可笑,真真的可笑,军饷十几年不发,流民头子可以封王,蛮夷土司也能封王!”<br />
“不对劲,西南苗疆土司辖下的都是些山民,山民能打什么仗?这也值得封一个王?还管了三个布政司!”<br />
对啊!<br />
这个狗屁太监皇帝他这般做,图啥呢?<br />
幽州王赖肃之指了指苗疆的位置,面色很沉重:<br />
“苗人山民的战斗力怎样不好说,但苗疆的蛊却是天下至阴至毒。别忘了,外八门中的蛊门!”<br />
属官们瞠目结舌,闻蛊色变。<br />
传闻中,蛊中是能控制人心的毒物。<br />
与之相干的,没什么好名声。<br />
他们咬着牙,愤懑的问:<br />
“王爷,那我们幽州只能按兵不动吗?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那阉人改朝换代?”<br />
同样的疑问,在各边关重镇响起。<br />
将领们振臂高呼:<br />
“那个让我们边军尽忠的邶国已经灭亡了!”<br />
“乱臣贼子窃国,人人得而诛之!”<br />
“杀到商都,杀了阉党......”<br />
正统没了,自然是谁的拳头大,谁的兵马强,谁就能得天下!<br />
天下兵马在这个时节,纷纷有了异动。<br />
最可笑的是。<br />
那个流民头目,三秦之地的定南王,是最先下发讨贼檄文的。<br />
而他的王位,当初还是摄政王力排众议给定下的。<br />
狗没有养熟,反咬主人?<br />
不,不,不。<br />
还是那张龙椅的诱惑力太大。<br />
当了一年的王爷,野心剑指天下!<br />
在听说幽州王也行动后,赵牧云也正式从边城起兵。<br />
用他老丈人的话来说就是,赶早不赶晚,早晚要与对皇位有想法的各地武装力量对上。<br />
总不能人家把关内都统一了,咱还窝在边城称王吧?<br />
既然西北关军出动,河西走廊的安全就至关重要。<br />
关西九卫这个牵制胡人和漠西鞑靼的大后方,必须要稳住。<br />
八百里加急,跑死了十几匹马,熊总兵就收到了这么一封关于朝廷风云变幻的信函。<br />
信里的内容看得他虎目圆瞪,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br />
第386章 粮仓和马场<br />
熊总兵在消化完急信的内容后,按捺住心里的激动,把关西九卫所有千夫长和千夫长以上职级的将领们,再次召唤到了总兵府。<br />
对所有人宣告了信里的内容,并向大家问策:“关西眼下当如何?”<br />
众人:“......”<br />
一向不太爱往深处想的脑细胞也活跃了起来。<br />
当如何?<br />
小皇帝没了!<br />
邶国的江山易主了。<br />
九边重镇的总兵们也跟着下场了。<br />
那,那咱们王爷就是皇位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呐!<br />
要是西北王升级成了一国之主,他们这些嫡系还不是跟着鸡犬升天吗?<br />
一想到这里,都忍不住想嚎两嗓子哩!<br />
半数以上的将领们当即请战,口口声声道:<br />
“王爷都亲自率军攻打商都,怎能把咱们关西军忘在脑后了呢?”<br />
“要打便打!谁敢拦着王爷坐上商都金銮殿上那把椅子,昂们就敢把谁斩于马下!论打仗,昂们西北军就没有一个孬种!”<br />
“打!商都的那些阉党净军都不足为惧。”<br />
“啊呸!定南王,不就是那个朝廷亲封的流民头子么?三秦之地离咱们西北不远,要不先去那杂碎的老巢给端了,把地盘抢下了再说?”<br />
“幽州王赖肃之咱见过,他手下的边军实力确实不可小觑,但他们缺火器得紧,就那点库存震天雷还不是帮咱边城运粮的时候换来的么?一旦用火器交手,他们也是必输无疑的!”<br />
“......”<br />
一群人说到打仗,就恨不得马上能提刀上战场。<br />
熊总兵的理智还算在线,他点了点手上的信件:<br />
“王爷信里的意思是让咱守好关西,不叫胡人和鞑靼有趁乱从和平关入河西走廊。要是从关西抽兵,还有几十万手无寸铁的百姓,该如何抵御胡人的弓骑兵?”<br />
火州的畏兀尔人上回不还有坑他们的么?<br />
一旦火州驻军有异动,保不齐消息就传回了喀什葛尔汗国的王城。<br />
普通百姓还真不是胡人圣战士的对手。<br />
就有那上头了的将军就此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意见:<br />
“几天前胡人不是刚来向咱们求和么?他们现在哪来趁乱发兵的实力?再说了,只需留三分之一的兵力在关西防守,一准能抽调三分之二来驰援王爷呢!”<br />
抽调?<br />
两全其美啊!<br />
马上就有参将附和:<br />
“兵贵精不贵多,先锋营的三千精锐足可挡数万人,只需再从其它卫所选出最好的七千兵马出来,加上昂们这些参将、将领们,一万多精锐随随便便就能杀穿商都的!甘将军,您说是不是?”<br />
合着最后是想让先锋营顶在前头?<br />
将领们还想跟着先锋营蹭点军功?<br />
算盘珠子都快崩到甘明兰的脸上了。<br />
她听到这里,深吸了一口气,在心里翻了无数个白眼。<br />
语气平平,情绪稳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br />
“首先我想说的是,为了争夺皇位现在有多少边关总兵、地方土著首领、江湖门派、豪门私兵参与其中,我们这数千里外的边陲都不得而知,或是知之甚少,如何跟着下场?<br />
其次,王爷在信明明白白的交待了守住关西的使命,难道我们关西军不是西北关军的嫡支?不受王令?违抗军令就是得了天大的军功,也是徒劳。<br />
再来,我问你们,打仗打的是什么?说白了打的就是兵马钱粮!可咱们关西如今是什么情况?兵才八万,马不过十万,钱就不用说了,军饷和建设城池的一切费用开支全指着从石炭矿里薅羊毛!<br />
一旦关内混战,石炭也就只能在关西九卫内部消化。最后想想粮食,今年就是丰产都很难养活七十几万人。<br />
更何况要保持战时状态,人和马一天要多少斤粮食?难道要让咱们关西的百姓们饿着肚子勒紧裤<br />
腰带,把省下来的粮食支援前方打仗?<br />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对待鞑靼、胡人、罗刹人入侵边关时,我们从未手软过,哪怕是战斗到先锋营只剩下本将军一人,本将军也会御敌在百姓身前。<br />
可关内现在混战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是邶国人!他们也是汉人!他们和我们流着同样的血,他们也同样是炎黄子孙。难道我们先锋营要把对待胡人的那一套用在同族人身上?不管这些边军的立场如何,后面代表的是又哪位总兵,哪位王爷,我只想说一句,内战伤亡的都是自己的同胞和手足!<br />
和流民起义不同,这样有组织有纪律且有章法的内战,战线肯定会拉得很长,不是你方唱罢就是我方登场,分分合合,别说打一年的,打个三五年都很正常。<br />
终归最后只能有一个赢家。<br />
假如是咱们王爷一统了江山,最终问鼎那把龙椅。<br />
那么问题来了!<br />
这么长的战争期间,普通的百姓谁有心思耕种?战争结束后,满目疮痍的江山靠什么治理?百姓们的衣食住行可有着落?<br />
最坏的结果自然是战败!<br />
那问题可就大条了!<br />
作为西北边军的嫡系的关西军,哪个帝王的眼里能容下咱们?<br />
那关西九卫唯一的出路,也就是跟着咱们王爷继续自立为王。以和平关为界,不断的往西域胡人的地盘上扩张。<br />
靠着西域这里的地广人稀,说不定王爷还有东山再起之日。<br />
所以,我们关西九卫除了震慑西域的胡人、鞑靼、罗刹人,最好能成为大西北甚至是整个邶国的粮仓和马场......”<br />
一席话,甘将军就把刚才热血沸腾的将军们,说得瞠目结舌,脑子也跟着清明了起来。<br />
是的哦!<br />
没有军令,他们不能入关参战。<br />
还有就是,甘将军把那些个关军称为手足。<br />
他们是手足吗?<br />
为了那六十万石粮食搬运的事情,五位总兵就差在书信里歃血为盟了。<br />
那会儿与他们麾下的边军,不是手足又是什么?<br />
一到战场上,真能和他们对阵砍杀么?<br />
还有甘将军刚刚提到的粮仓和马场。<br />
关西九卫要是能在战争期间,甚至是战争结束后,给王爷提供足够的供给,这难道不算是天大的功劳吗?<br />
第387章 预见<br />
战事,还真被甘明兰给料准了。<br />
当西北王派人从江南买来的织云锦织匠们,用花楼提花木织机把七色天然蚕丝织成了绚烂的云锦时,内战才刚刚进入预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