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一旦付出的劳动能换来很好的经济价值,再没有人反对。<br />
那么问题来了。<br />
要建成将大片沙漠围起来的防风,带所需的树苗可不少,这些树苗从哪里来?<br />
甘明兰:找咱呀!<br />
都是能插阡的!<br />
要不是怕吓着你们,一个晚上咱就能给你催生一片。<br />
话却是这么说的:<br />
“我们巴里坤盆地的水源充沛,气温适宜,很适合培育这些果树苗的。各种千夫长想要多少什么果树,各要多少株,可以给我下订单,秋后就能来取。价格绝对给大家最低价,十棵树苗五文钱怎样?”<br />
众人:“......”<br />
无语归无语,这事儿还真只能指望甘将军。<br />
熊总兵一马当先给众人做示范,马上给甘露川下了一个大订单:两百万株沙枣苗、两百万株沙棘苗、还有两百万株苹果树。<br />
啧啧,三千两银到手。<br />
火州总兵管理的卫所最大,两万人马,还能从火州收取当地百姓的赋税,他决定将种树的成本转移到赋税上。<br />
也照着熊总兵的采购量,把树苗换成了沙棘、梨树、甜枣树。<br />
沙洲卫千夫长最淡定,沙洲离关内最近且他辖区内的移民和商户最多。<br />
还真怕种出甚么果子来,变不成银子的。<br />
且,沙洲当地出产一种李广杏。<br />
这种杏个头中等,但皮薄肉厚,汁液甜如蜜,品质极佳,被誉为果中珍品。用这种杏制成的杏脯价格比普通杏脯都要贵上一倍。<br />
他就看好了这个!<br />
也给甘明兰下了三百万株李广杏树苗的订单。<br />
赤斤卫:好好好,你们个个都是土豪,只有昂们赤斤卫又穷又惨......<br />
第384章 来使<br />
防风带,不是这两千多万果树种下去就能形成的。<br />
以西域现在沙漠面积,此项植树工程至少要持续数十年。<br />
长期分批次种,也是基于成本的考量。<br />
众人对这个似乎是愚公移山造林计划,除了支持也没有更好的意见。<br />
毕竟。<br />
还不知道会在关西生活几代人。<br />
要是把沙漠真的变成了果园,造福的也是子孙后代。<br />
甘明兰:很好!一年可以卖一万多两银子的果苗钱,卫所的学堂、医馆等开支齐活了。<br />
她是高兴了。<br />
但这一场沙尘暴的后遗症并没有消失。<br />
军需官给众人算了一笔账:<br />
“哈密卫、沙洲卫、赤斤卫、火州卫的地皆受了灾相当于绝产,四个卫所算上移民加起来超过了四十万人。<br />
但甘露川、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才垦了二十万亩地,后三卫还有半数的盐碱地。<br />
边城往年丰收的时候,一亩熟地出产的粮食只够两人吃一年的。二十万亩荒地的上限是养活四十万人。<br />
而关西九卫总人口,要是把那些个土著算上,可能已经超过了八十万人。<br />
土著们难道不用吃饭吗?他们大多都还是游牧民族。他们不耕地垦荒,只会卖了牲畜再买粮!<br />
哪怕今后都风调雨顺,到了秋季大丰收,关西的粮食缺口还差了一半......”<br />
一半?<br />
忙和了半天,又得饿肚子?<br />
熊总兵头疼得紧:“你们都说说,这些缺口该如何解决?”<br />
众将领:<br />
“西征!”<br />
“自己家的不够吃,就上邻居家借一借嘛!”<br />
“甘将军单枪匹马都能端了胡人一国库的金币,再换成那<br />
么多粮食送回来,就不信我们八万大军去一趟胡人的王城还能空手而归?”<br />
“对呀!甘将军不是说胡人王城就在沙漠最的一片绿洲上么?他们不缺粮,秋收之前出发,一个多月够他们把粮食归仓!”<br />
说起这些。<br />
大伙儿再不为这点损失闹心了。<br />
恨不得马上回去厉兵秣马。<br />
就在这个当口,火州卫的传令兵快马跑来了总兵府送急报。<br />
“报,总兵大人,喀什葛尔汗国新国主哈斯巴仁派了使臣来火州。”<br />
田玖等人面面相觑:胡人这个点派使臣来干啥?<br />
传令兵:<br />
“几个使臣带了不到五十个胡兵,说是来和谈的,要与咱们和平相处,并送来了诚意。”<br />
一听有诚意,所有人的坐姿都变了。<br />
不等他们开口询问。<br />
传令兵又气鼓鼓道:“不是真金白银,是把关西九卫正式交还给朝廷的国书。”<br />
此话一出,会议室一片寂静。<br />
好半晌。<br />
“啪”的一声,有人气得拍桌子。<br />
“这个胡人新国主是不是太不拿咱关西军当一回事了?还是他们已经忘记联合罗刹人来偷袭,并用了下作手段换走几十个俘虏这件事了?”<br />
“胡人就是这种德行,欺软怕硬!”<br />
“哼!甘将军能俘虏他们现在的国主一回,就能再俘虏第二回!”<br />
甘将军:“......”<br />
槽多无口。<br />
但就她对胡人国内的情况熟悉些,相关的信息只能问到她的头上来。<br />
“怎么说呢,胡人和我们不同,他们的宗教首领可以直接任命国主。他们王位的竞争,说白了就是宗教派系斗争的结果。<br />
其中,白帽派系因为不喜战争一直处于下风,黑帽派主张扩张领土兼并小国。<br />
现在的国主哈斯巴仁就是黑帽派代表之一,其家族以军功起家,他本人更是大小战役参加过上百场。一个好战分子做了国主,却派人来和谈只能说明一件事。”<br />
“甚么事?”<br />
“喀什葛尔汗国经历了两场败仗,短时间内已经没有与咱们抗衡的实力了!既然知道打不过,和谈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br />
“美不死他!他们有实力的时候说打就打,没实力的时候就跪地求饶?而且,跪的还这般没诚意!”<br />
是啊。<br />
让所有人最气就这点。<br />
熊总兵一想到当初就是自己大意了,用自己换走了胡人的现任国主,就恨得牙痒痒。<br />
结果,胡人还要把关西军自取的领土还给狗屁朝廷?!<br />
也不知道他们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br />
其实,是有些冤枉哈斯巴仁了。<br />
他们还不知道赵牧云等人自立为王的消息,以为这份割地国书能让他们的总兵在朝廷上长脸,并加官进爵呢。<br />
马屁拍在了马腿上。<br />
在胡人的使者团被驱逐离开之前,得了熊总兵回信的火州二把手,态度很是跋扈:<br />
“自古割地只有割未被占领的城池一说,对我们关西军已经收回的领土,没有必要多次一举用到国书。如果你们的国主想要表达诚意,那就让他把伊里河谷的国书送来!要是送晚了,我们自取的话,就不止取这一片土地了!”<br />
使者们吓得屁都不敢放,逃离得飞快。<br />
半个月后。<br />
赵牧云就收到了熊总兵的告状信。<br />
他在信里把和胡人派遣使臣求和的经过说了一遍,语气很是愤慨。<br />
期间把对胡人国内的情况好一通分析,中心思想是,喀什葛尔汗国这个曾经的西域霸主现在日落西山,快不行啦。<br />
最后慷慨激昂的表示,关西军已经有了与喀什葛尔汗国决战的实力,很有信心西征伐胡能灭了这一国。<br />
灭国啊!<br />
这可是能载入史册的大事!<br />
如何不令人激情澎湃?<br />
但西北王府的属官们听到这里,有了不同的意见。<br />
“既然喀什葛尔汗国已经是拔了牙齿的老虎,那就是随时都能收割,也不急于在今年嘛。”<br />
“对啊,咱们王爷的羽翼尚未丰满,要是拿下整个西域怕是要成为出头的椽子。”<br />
“不妥,不妥,打下容易西域容易,治理却很难!”<br />
“......”<br />
文臣们都认为今年不是统一西域的好时机。<br />
武将们能说啥。<br />
能说自己也想参战吗?<br />
要是真如熊总兵所说,胡人都被打得跪地求饶了,最后这一场灭国战,不说最后的战利品是怎么一笔财富,就是攒下的军功也够吃一辈子的。<br />
守着边城这一亩三分地,升官发财实在是太难啦!<br />
第385章 风云变幻<br />
武将们自是盼望着有仗可打,英雄有用武之地的。<br />
但又不得不承认,西北眼下的实力确实还不够打天下。<br />
本想继续苟着发育。<br />
奈何事情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br />
“咔嚓”一声惊雷在商都的上空炸响。<br />
一岁多的小皇帝再次风寒加剧后抢救无果,薨啦!<br />
太后娘娘因小皇帝的死哀伤过度,当晚就随帝而去了。<br />
小皇帝和太后娘娘临走之前,下了诏书将皇位传给了摄政王年铭。<br />
年铭,以前的年大总管,现在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在文臣武将们的拥护下,前脚将小皇帝和太后娘娘葬入皇陵,后脚就黄袍加身登基了!<br />
新皇即位后,改国号为中兴,称元帝。
那么问题来了。<br />
要建成将大片沙漠围起来的防风,带所需的树苗可不少,这些树苗从哪里来?<br />
甘明兰:找咱呀!<br />
都是能插阡的!<br />
要不是怕吓着你们,一个晚上咱就能给你催生一片。<br />
话却是这么说的:<br />
“我们巴里坤盆地的水源充沛,气温适宜,很适合培育这些果树苗的。各种千夫长想要多少什么果树,各要多少株,可以给我下订单,秋后就能来取。价格绝对给大家最低价,十棵树苗五文钱怎样?”<br />
众人:“......”<br />
无语归无语,这事儿还真只能指望甘将军。<br />
熊总兵一马当先给众人做示范,马上给甘露川下了一个大订单:两百万株沙枣苗、两百万株沙棘苗、还有两百万株苹果树。<br />
啧啧,三千两银到手。<br />
火州总兵管理的卫所最大,两万人马,还能从火州收取当地百姓的赋税,他决定将种树的成本转移到赋税上。<br />
也照着熊总兵的采购量,把树苗换成了沙棘、梨树、甜枣树。<br />
沙洲卫千夫长最淡定,沙洲离关内最近且他辖区内的移民和商户最多。<br />
还真怕种出甚么果子来,变不成银子的。<br />
且,沙洲当地出产一种李广杏。<br />
这种杏个头中等,但皮薄肉厚,汁液甜如蜜,品质极佳,被誉为果中珍品。用这种杏制成的杏脯价格比普通杏脯都要贵上一倍。<br />
他就看好了这个!<br />
也给甘明兰下了三百万株李广杏树苗的订单。<br />
赤斤卫:好好好,你们个个都是土豪,只有昂们赤斤卫又穷又惨......<br />
第384章 来使<br />
防风带,不是这两千多万果树种下去就能形成的。<br />
以西域现在沙漠面积,此项植树工程至少要持续数十年。<br />
长期分批次种,也是基于成本的考量。<br />
众人对这个似乎是愚公移山造林计划,除了支持也没有更好的意见。<br />
毕竟。<br />
还不知道会在关西生活几代人。<br />
要是把沙漠真的变成了果园,造福的也是子孙后代。<br />
甘明兰:很好!一年可以卖一万多两银子的果苗钱,卫所的学堂、医馆等开支齐活了。<br />
她是高兴了。<br />
但这一场沙尘暴的后遗症并没有消失。<br />
军需官给众人算了一笔账:<br />
“哈密卫、沙洲卫、赤斤卫、火州卫的地皆受了灾相当于绝产,四个卫所算上移民加起来超过了四十万人。<br />
但甘露川、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才垦了二十万亩地,后三卫还有半数的盐碱地。<br />
边城往年丰收的时候,一亩熟地出产的粮食只够两人吃一年的。二十万亩荒地的上限是养活四十万人。<br />
而关西九卫总人口,要是把那些个土著算上,可能已经超过了八十万人。<br />
土著们难道不用吃饭吗?他们大多都还是游牧民族。他们不耕地垦荒,只会卖了牲畜再买粮!<br />
哪怕今后都风调雨顺,到了秋季大丰收,关西的粮食缺口还差了一半......”<br />
一半?<br />
忙和了半天,又得饿肚子?<br />
熊总兵头疼得紧:“你们都说说,这些缺口该如何解决?”<br />
众将领:<br />
“西征!”<br />
“自己家的不够吃,就上邻居家借一借嘛!”<br />
“甘将军单枪匹马都能端了胡人一国库的金币,再换成那<br />
么多粮食送回来,就不信我们八万大军去一趟胡人的王城还能空手而归?”<br />
“对呀!甘将军不是说胡人王城就在沙漠最的一片绿洲上么?他们不缺粮,秋收之前出发,一个多月够他们把粮食归仓!”<br />
说起这些。<br />
大伙儿再不为这点损失闹心了。<br />
恨不得马上回去厉兵秣马。<br />
就在这个当口,火州卫的传令兵快马跑来了总兵府送急报。<br />
“报,总兵大人,喀什葛尔汗国新国主哈斯巴仁派了使臣来火州。”<br />
田玖等人面面相觑:胡人这个点派使臣来干啥?<br />
传令兵:<br />
“几个使臣带了不到五十个胡兵,说是来和谈的,要与咱们和平相处,并送来了诚意。”<br />
一听有诚意,所有人的坐姿都变了。<br />
不等他们开口询问。<br />
传令兵又气鼓鼓道:“不是真金白银,是把关西九卫正式交还给朝廷的国书。”<br />
此话一出,会议室一片寂静。<br />
好半晌。<br />
“啪”的一声,有人气得拍桌子。<br />
“这个胡人新国主是不是太不拿咱关西军当一回事了?还是他们已经忘记联合罗刹人来偷袭,并用了下作手段换走几十个俘虏这件事了?”<br />
“胡人就是这种德行,欺软怕硬!”<br />
“哼!甘将军能俘虏他们现在的国主一回,就能再俘虏第二回!”<br />
甘将军:“......”<br />
槽多无口。<br />
但就她对胡人国内的情况熟悉些,相关的信息只能问到她的头上来。<br />
“怎么说呢,胡人和我们不同,他们的宗教首领可以直接任命国主。他们王位的竞争,说白了就是宗教派系斗争的结果。<br />
其中,白帽派系因为不喜战争一直处于下风,黑帽派主张扩张领土兼并小国。<br />
现在的国主哈斯巴仁就是黑帽派代表之一,其家族以军功起家,他本人更是大小战役参加过上百场。一个好战分子做了国主,却派人来和谈只能说明一件事。”<br />
“甚么事?”<br />
“喀什葛尔汗国经历了两场败仗,短时间内已经没有与咱们抗衡的实力了!既然知道打不过,和谈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br />
“美不死他!他们有实力的时候说打就打,没实力的时候就跪地求饶?而且,跪的还这般没诚意!”<br />
是啊。<br />
让所有人最气就这点。<br />
熊总兵一想到当初就是自己大意了,用自己换走了胡人的现任国主,就恨得牙痒痒。<br />
结果,胡人还要把关西军自取的领土还给狗屁朝廷?!<br />
也不知道他们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br />
其实,是有些冤枉哈斯巴仁了。<br />
他们还不知道赵牧云等人自立为王的消息,以为这份割地国书能让他们的总兵在朝廷上长脸,并加官进爵呢。<br />
马屁拍在了马腿上。<br />
在胡人的使者团被驱逐离开之前,得了熊总兵回信的火州二把手,态度很是跋扈:<br />
“自古割地只有割未被占领的城池一说,对我们关西军已经收回的领土,没有必要多次一举用到国书。如果你们的国主想要表达诚意,那就让他把伊里河谷的国书送来!要是送晚了,我们自取的话,就不止取这一片土地了!”<br />
使者们吓得屁都不敢放,逃离得飞快。<br />
半个月后。<br />
赵牧云就收到了熊总兵的告状信。<br />
他在信里把和胡人派遣使臣求和的经过说了一遍,语气很是愤慨。<br />
期间把对胡人国内的情况好一通分析,中心思想是,喀什葛尔汗国这个曾经的西域霸主现在日落西山,快不行啦。<br />
最后慷慨激昂的表示,关西军已经有了与喀什葛尔汗国决战的实力,很有信心西征伐胡能灭了这一国。<br />
灭国啊!<br />
这可是能载入史册的大事!<br />
如何不令人激情澎湃?<br />
但西北王府的属官们听到这里,有了不同的意见。<br />
“既然喀什葛尔汗国已经是拔了牙齿的老虎,那就是随时都能收割,也不急于在今年嘛。”<br />
“对啊,咱们王爷的羽翼尚未丰满,要是拿下整个西域怕是要成为出头的椽子。”<br />
“不妥,不妥,打下容易西域容易,治理却很难!”<br />
“......”<br />
文臣们都认为今年不是统一西域的好时机。<br />
武将们能说啥。<br />
能说自己也想参战吗?<br />
要是真如熊总兵所说,胡人都被打得跪地求饶了,最后这一场灭国战,不说最后的战利品是怎么一笔财富,就是攒下的军功也够吃一辈子的。<br />
守着边城这一亩三分地,升官发财实在是太难啦!<br />
第385章 风云变幻<br />
武将们自是盼望着有仗可打,英雄有用武之地的。<br />
但又不得不承认,西北眼下的实力确实还不够打天下。<br />
本想继续苟着发育。<br />
奈何事情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br />
“咔嚓”一声惊雷在商都的上空炸响。<br />
一岁多的小皇帝再次风寒加剧后抢救无果,薨啦!<br />
太后娘娘因小皇帝的死哀伤过度,当晚就随帝而去了。<br />
小皇帝和太后娘娘临走之前,下了诏书将皇位传给了摄政王年铭。<br />
年铭,以前的年大总管,现在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在文臣武将们的拥护下,前脚将小皇帝和太后娘娘葬入皇陵,后脚就黄袍加身登基了!<br />
新皇即位后,改国号为中兴,称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