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哈密卫今年新垦的九万亩麦地和一万多亩甜瓜,没了,全没了!”<br />
不是地没了!<br />
而是这些耕地被沙墙给填平了!<br />
刚长到筷子高的麦苗和瓜地上面,沙子堆得比成年人的膝盖还要高几寸。<br />
两天前还是满眼翠绿的田野,又变成了一片沙漠。<br />
似乎在嘲笑,哈密卫数万人辛苦了一个多月的屯田行动,付诸东流了。<br />
不说垦荒耗费了多少人力和畜力。<br />
就说这种下去的小麦种子!<br />
九万亩,光麦种就用了小两万石。<br />
都够七万多人吃一个月的了!<br />
众将军还没从这个噩耗的打击中喘过气来。<br />
紧接着,又有传令兵前来报告说:<br />
“哈密河、伊吾河还有坎儿井的蓄水池、明渠都被沙子堵塞了。”<br />
老天爷!<br />
这是继庄稼被毁之后,又要让他们渴死在这里的节奏吗?<br />
要知道,火州和哈密卫每年的降水量都是极低的。<br />
百姓们还有水浇灌耕地和果园,依赖的是西汉时间就开凿的地下水渠。<br />
坎儿井。<br />
原理就是把雪山上的积雪融水,通过引流的方式引进人工开凿出的地下水渠里。<br />
没有坎儿井,就没有火州的葡萄和哈密的甜瓜。<br />
只不过,西汉时期留下来的地下水渠,因常年失修断流了一多半,关军们到了关西后,才又疏通了其中几条。<br />
现在,好不容易才疏通的水渠居然被泥沙堵住了!<br />
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得能冰。<br />
再听到有急匆匆的脚步声,将军们脸上的痛苦面具更甚。<br />
随着推门声响起,“报,一号马场的外围的栅栏被大风刮倒,三千多匹战马不见了!正派人四处去找。”<br />
好好好!<br />
马也在这个节骨眼上反水。<br />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又有人来:<br />
“报,羊圈里的羊被埋进沙子里,死了五千多只怀了羊羔子的母羊......”<br />
要了亲命了!<br />
哈密卫今年怀上羊羔子的母羊,拢共也就两万多只。<br />
一下就死了四分之一!<br />
军需官心中不住的哀嚎:<br />
他的羊羔皮啊!今年还打算自己做雪地靴呢!甘露川去年年底真是赚得盆满钵满的,羡慕死个人!<br />
损失不可谓不大。<br />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br />
“报,城外沙洲卫军属们所住的地窝子,有大半都被沙尘埋了!”<br />
再没人敢抱有一丝侥幸。<br />
熊总兵扶着桌子摇摇欲坠,在倒下前咬牙迅速下了一道军令:<br />
“救人,不惜一切代价先救人!<br />
向甘露川、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发出救急的消息,请各卫所的千夫长们各带两千关军,分别赶去沙洲卫、赤斤卫、火州卫救援......”<br />
卫所的军属和移民们七成以上住的都是地窝子。<br />
不敢想,这回有多少人被埋在了沙底下......<br />
军令传下去只不到一个时辰。<br />
甘明兰就带了鼠大王,还有一千五百个先锋营的队员赶来了哈密卫。<br />
哪怕受影响最小的甘露川,在哈密卫被沙尘瀑洗礼的时候,天空也笼罩了一层黄纱,像末世最常见的雾霾。<br />
能见度不超过五百米。<br />
异能实力强大如甘明兰,在这等大面积自然灾害发生之时,也是什么都做不了。<br />
只得按捺住性子等到沙尘暴结束后,才带人来帮忙。<br />
他们这一来,就看到了哈密城城外数万人挖沙的场景。<br />
二话不说,就迅速加入了救援中。<br />
掏地窝子面上沙尘的活儿也不是瞎干和盲干的。<br />
需要确认好位置才好挖。<br />
且还要注意,怕掉进了流沙中。<br />
哈密卫的沙鼠大军在鼠大王的带领下,在这次地窝子搜救过程中,发挥了比人类还要能干的作用。<br />
哪里有人的气味。<br />
它们就往哪里钻。<br />
救援队跟在后面,一挖一个准......<br />
第383章 再次计划种植防风带<br />
被沙埋在地窝子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br />
又闷、又热,呼吸不畅,直至失去意识......<br />
幸运的是。<br />
这些地窝子都是照着甘将军强调的标准建的。<br />
屋顶有梁木支撑。<br />
还在用土夯实的屋顶上,铺了一层厚厚的草皮。<br />
一年下来。<br />
草根已经扎入了泥土里,妖风都没能将这层草皮给吹起来。<br />
关闭房门,沙子几乎进不来。<br />
只是地窝子里留的窗户通常都不大,外面被沙子埋住后,屋内就没有流通的空气了。<br />
也因救援来的足够及时。<br />
哈密卫数千个地窝子里扒出来的人,缺氧窒息死亡的不超五百人。<br />
反倒是。<br />
同样住在这片绿洲上的游牧民族,当天听到的伤亡数量已经过千,还在增长中。<br />
如此一来。<br />
遇难者家属们真没人抱怨住地窝子不安全。<br />
难道住城里就安全了吗?<br />
不见得。<br />
总兵府的木质的窗户给给刮跑了。<br />
瓦片被刮走了大半。<br />
府里的奴仆七死三十一伤......<br />
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沙洲卫、赤斤卫、火州卫的千夫长,三日后才来总兵府汇报工作。<br />
沙洲卫、赤斤卫、火州卫的伤亡率和哈密卫不相上下。<br />
救援与被救援的众人都是一阵唏嘘。<br />
都活着,就好!<br />
生者不能为死者停留。<br />
眼下还有诸多令人操心的事需要<br />
解决:<br />
“现在几个卫所日常吃的麦粒,能不能做种子?”<br />
“如果可以做种,被埋了的地能不能补种?”<br />
“假若不行,甘露川、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种出来的粮食,够不够补给哈密卫、沙洲卫、赤斤卫、火州卫?”<br />
一串串问题,砸得人心慌慌。<br />
大部分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甘明兰。<br />
甘明兰只得道:<br />
“番商的麦种就是从这些种子里挑出来的,普通的小麦可能发芽率会低一些。<br />
但是,把耕地上面的沙子清理完还得一个月,火州和哈密卫如今的气温已经是盛夏了,盛夏能种麦子吗?最好是找本地人来问问看!<br />
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开垦的地有多少我不知道,甘露川今年种的小麦有三万亩。如果今后没有什么特大灾害,收获够六到七万人一年的口粮应该问题不大!”<br />
“啥?”<br />
“甚?”<br />
“三万亩地养活六万人?”<br />
“原来甘露川还是一片沃土啊!”<br />
众将军和千夫长们羡慕得口水,都从眼角流了出来。<br />
麦地没有被波及的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千夫长们很是忐忑。<br />
他们的耕地真没比甘露川多多少。<br />
而且,盆地和盆地还是有差距的。<br />
这三个卫所在的盆地,盐碱地占了一半,麦子的长势还有待观察。<br />
轮到他们表态时。<br />
一个个只能硬着头皮表示,只要有收获,愿意和兄弟卫所分享。<br />
得先把眼前这一关过去再说。<br />
熊总兵在这些千夫长表态后,稍稍松了一口气。<br />
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人,他真的被这一场沙尘瀑给吓到了。<br />
会议上,他问:<br />
“甘将军之前在边城的时候,在西麓砸重金种的梭梭树你们还有没印象?去年冬日,王爷来信说,几次老黄风都被这个防风带给拦了一大半。你们对此,怎么看?”<br />
怎么看?<br />
众将军心下哆嗦,嘴上叫苦:<br />
“西域的沙漠就不是边城能比的!大太了,要是把这些沙漠边缘全种上树,那要种多少棵梭梭树才能把沙漠给圈起来?”<br />
“西域的沙漠里,红柳和胡杨树比较多,梭梭树还真不常见呢。”<br />
“真没有大规模植树造林的条件呐!”<br />
熊总兵固执己见:<br />
“一年两年种不成,就种十年二十年!没有防风带,春耕就是白种!难道要把关西种粮的重任,全落到甘露川、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身上?”<br />
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千夫长连忙摆手:“耕地不足,实力不允许!”<br />
有实力的甘露川守将.甘明兰真诚的建议:<br />
“也不是所有的防风带只能选梭梭树一种!西域自然要有西域的特色,这里的沙地出产果子,我们可以在沙漠的边缘地带上种沙枣树、甜枣树、沙棘树、苹果树、杏树、梨树、枸杞等。<br />
只要种下去三五年,这些果树就能成林挂果!鲜果子吃不完也没事,可以像葡萄一样,制成果干、果脯或是酿成酒。”<br />
所以。<br />
别惦记梭梭树了。<br />
那玩意儿咱真不好凭空捏造呀。<br />
更何况,肉苁蓉一旦泛滥成灾,那就卖不上大价钱了!<br />
果然。
不是地没了!<br />
而是这些耕地被沙墙给填平了!<br />
刚长到筷子高的麦苗和瓜地上面,沙子堆得比成年人的膝盖还要高几寸。<br />
两天前还是满眼翠绿的田野,又变成了一片沙漠。<br />
似乎在嘲笑,哈密卫数万人辛苦了一个多月的屯田行动,付诸东流了。<br />
不说垦荒耗费了多少人力和畜力。<br />
就说这种下去的小麦种子!<br />
九万亩,光麦种就用了小两万石。<br />
都够七万多人吃一个月的了!<br />
众将军还没从这个噩耗的打击中喘过气来。<br />
紧接着,又有传令兵前来报告说:<br />
“哈密河、伊吾河还有坎儿井的蓄水池、明渠都被沙子堵塞了。”<br />
老天爷!<br />
这是继庄稼被毁之后,又要让他们渴死在这里的节奏吗?<br />
要知道,火州和哈密卫每年的降水量都是极低的。<br />
百姓们还有水浇灌耕地和果园,依赖的是西汉时间就开凿的地下水渠。<br />
坎儿井。<br />
原理就是把雪山上的积雪融水,通过引流的方式引进人工开凿出的地下水渠里。<br />
没有坎儿井,就没有火州的葡萄和哈密的甜瓜。<br />
只不过,西汉时期留下来的地下水渠,因常年失修断流了一多半,关军们到了关西后,才又疏通了其中几条。<br />
现在,好不容易才疏通的水渠居然被泥沙堵住了!<br />
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得能冰。<br />
再听到有急匆匆的脚步声,将军们脸上的痛苦面具更甚。<br />
随着推门声响起,“报,一号马场的外围的栅栏被大风刮倒,三千多匹战马不见了!正派人四处去找。”<br />
好好好!<br />
马也在这个节骨眼上反水。<br />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又有人来:<br />
“报,羊圈里的羊被埋进沙子里,死了五千多只怀了羊羔子的母羊......”<br />
要了亲命了!<br />
哈密卫今年怀上羊羔子的母羊,拢共也就两万多只。<br />
一下就死了四分之一!<br />
军需官心中不住的哀嚎:<br />
他的羊羔皮啊!今年还打算自己做雪地靴呢!甘露川去年年底真是赚得盆满钵满的,羡慕死个人!<br />
损失不可谓不大。<br />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br />
“报,城外沙洲卫军属们所住的地窝子,有大半都被沙尘埋了!”<br />
再没人敢抱有一丝侥幸。<br />
熊总兵扶着桌子摇摇欲坠,在倒下前咬牙迅速下了一道军令:<br />
“救人,不惜一切代价先救人!<br />
向甘露川、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发出救急的消息,请各卫所的千夫长们各带两千关军,分别赶去沙洲卫、赤斤卫、火州卫救援......”<br />
卫所的军属和移民们七成以上住的都是地窝子。<br />
不敢想,这回有多少人被埋在了沙底下......<br />
军令传下去只不到一个时辰。<br />
甘明兰就带了鼠大王,还有一千五百个先锋营的队员赶来了哈密卫。<br />
哪怕受影响最小的甘露川,在哈密卫被沙尘瀑洗礼的时候,天空也笼罩了一层黄纱,像末世最常见的雾霾。<br />
能见度不超过五百米。<br />
异能实力强大如甘明兰,在这等大面积自然灾害发生之时,也是什么都做不了。<br />
只得按捺住性子等到沙尘暴结束后,才带人来帮忙。<br />
他们这一来,就看到了哈密城城外数万人挖沙的场景。<br />
二话不说,就迅速加入了救援中。<br />
掏地窝子面上沙尘的活儿也不是瞎干和盲干的。<br />
需要确认好位置才好挖。<br />
且还要注意,怕掉进了流沙中。<br />
哈密卫的沙鼠大军在鼠大王的带领下,在这次地窝子搜救过程中,发挥了比人类还要能干的作用。<br />
哪里有人的气味。<br />
它们就往哪里钻。<br />
救援队跟在后面,一挖一个准......<br />
第383章 再次计划种植防风带<br />
被沙埋在地窝子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br />
又闷、又热,呼吸不畅,直至失去意识......<br />
幸运的是。<br />
这些地窝子都是照着甘将军强调的标准建的。<br />
屋顶有梁木支撑。<br />
还在用土夯实的屋顶上,铺了一层厚厚的草皮。<br />
一年下来。<br />
草根已经扎入了泥土里,妖风都没能将这层草皮给吹起来。<br />
关闭房门,沙子几乎进不来。<br />
只是地窝子里留的窗户通常都不大,外面被沙子埋住后,屋内就没有流通的空气了。<br />
也因救援来的足够及时。<br />
哈密卫数千个地窝子里扒出来的人,缺氧窒息死亡的不超五百人。<br />
反倒是。<br />
同样住在这片绿洲上的游牧民族,当天听到的伤亡数量已经过千,还在增长中。<br />
如此一来。<br />
遇难者家属们真没人抱怨住地窝子不安全。<br />
难道住城里就安全了吗?<br />
不见得。<br />
总兵府的木质的窗户给给刮跑了。<br />
瓦片被刮走了大半。<br />
府里的奴仆七死三十一伤......<br />
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沙洲卫、赤斤卫、火州卫的千夫长,三日后才来总兵府汇报工作。<br />
沙洲卫、赤斤卫、火州卫的伤亡率和哈密卫不相上下。<br />
救援与被救援的众人都是一阵唏嘘。<br />
都活着,就好!<br />
生者不能为死者停留。<br />
眼下还有诸多令人操心的事需要<br />
解决:<br />
“现在几个卫所日常吃的麦粒,能不能做种子?”<br />
“如果可以做种,被埋了的地能不能补种?”<br />
“假若不行,甘露川、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种出来的粮食,够不够补给哈密卫、沙洲卫、赤斤卫、火州卫?”<br />
一串串问题,砸得人心慌慌。<br />
大部分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甘明兰。<br />
甘明兰只得道:<br />
“番商的麦种就是从这些种子里挑出来的,普通的小麦可能发芽率会低一些。<br />
但是,把耕地上面的沙子清理完还得一个月,火州和哈密卫如今的气温已经是盛夏了,盛夏能种麦子吗?最好是找本地人来问问看!<br />
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开垦的地有多少我不知道,甘露川今年种的小麦有三万亩。如果今后没有什么特大灾害,收获够六到七万人一年的口粮应该问题不大!”<br />
“啥?”<br />
“甚?”<br />
“三万亩地养活六万人?”<br />
“原来甘露川还是一片沃土啊!”<br />
众将军和千夫长们羡慕得口水,都从眼角流了出来。<br />
麦地没有被波及的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千夫长们很是忐忑。<br />
他们的耕地真没比甘露川多多少。<br />
而且,盆地和盆地还是有差距的。<br />
这三个卫所在的盆地,盐碱地占了一半,麦子的长势还有待观察。<br />
轮到他们表态时。<br />
一个个只能硬着头皮表示,只要有收获,愿意和兄弟卫所分享。<br />
得先把眼前这一关过去再说。<br />
熊总兵在这些千夫长表态后,稍稍松了一口气。<br />
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人,他真的被这一场沙尘瀑给吓到了。<br />
会议上,他问:<br />
“甘将军之前在边城的时候,在西麓砸重金种的梭梭树你们还有没印象?去年冬日,王爷来信说,几次老黄风都被这个防风带给拦了一大半。你们对此,怎么看?”<br />
怎么看?<br />
众将军心下哆嗦,嘴上叫苦:<br />
“西域的沙漠就不是边城能比的!大太了,要是把这些沙漠边缘全种上树,那要种多少棵梭梭树才能把沙漠给圈起来?”<br />
“西域的沙漠里,红柳和胡杨树比较多,梭梭树还真不常见呢。”<br />
“真没有大规模植树造林的条件呐!”<br />
熊总兵固执己见:<br />
“一年两年种不成,就种十年二十年!没有防风带,春耕就是白种!难道要把关西种粮的重任,全落到甘露川、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身上?”<br />
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千夫长连忙摆手:“耕地不足,实力不允许!”<br />
有实力的甘露川守将.甘明兰真诚的建议:<br />
“也不是所有的防风带只能选梭梭树一种!西域自然要有西域的特色,这里的沙地出产果子,我们可以在沙漠的边缘地带上种沙枣树、甜枣树、沙棘树、苹果树、杏树、梨树、枸杞等。<br />
只要种下去三五年,这些果树就能成林挂果!鲜果子吃不完也没事,可以像葡萄一样,制成果干、果脯或是酿成酒。”<br />
所以。<br />
别惦记梭梭树了。<br />
那玩意儿咱真不好凭空捏造呀。<br />
更何况,肉苁蓉一旦泛滥成灾,那就卖不上大价钱了!<br />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