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傅霁景立即站起来,大步流星朝他们走去。<br />
“傅郎君。”<br />
杜卫赶忙给傅霁景叉手行礼。<br />
傅霁景温和问道:“杜小哥,最近都不见柳娘子,她可是身子不适?还是饭馆太忙,绊住了脚?”<br />
“我们东家身强体健,自然不会身子不适。”杜卫摇摇头,“不过最近饭馆确实很忙。东家又要照顾生意,还要教新来的几个膳徒做菜。”<br />
说着,杜卫不知想到了什么好笑场面,咧嘴笑道:<br />
“潘大官人的弟弟也来拜东家为师了,但他手艺太烂,练习颠锅的时候砸烂了三口锅,气得潘大官人险些又用马鞭抽他了。”<br />
这么好笑的事情,傅霁景面上却一点笑意都没有。<br />
“潘大官人近来常去饭馆吗?”傅霁景又问。<br />
“那是当然。”杜卫不明所以,“潘安玉都在我们饭馆,潘大官人要过来看望弟弟,自然是经常上门了。”<br />
傅霁景顿时抿起唇瓣。<br />
杏安凑上去小声说:“二郎你瞧,我说的不错吧。”<br />
傅霁景按着袖缘的指尖微微用力,像是要将袖子扣烂一样。<br />
但半晌,他还是以温和语气道:“多谢杜小哥告知。”<br />
言罢行礼拜送,然后转身又坐回了原位,开始动筷子吃饭。<br />
这倒叫杏安看懵了。<br />
怎么就又回来坐下了呢?<br />
这不对吧!<br />
“二郎,你怎么还有心思坐?那潘大官人对柳娘子的心思可不清白。”杏安小小声,“二郎你可不能让人家捷足先登啊。”<br />
傅霁景夹了一筷子芥辣瓜旋儿伴着白粥吃下,淡淡道:“此事应当由娘子做主,我与那位潘官人就是再如何,也改变不了娘子的心意。”<br />
杏安霎时间瞪大了眼睛。<br />
所以就不争啦?<br />
那潘大官人可不比二郎你差呀!<br />
谁知下一刻,杏安又听到傅霁景语气颇为不自然地说:<br />
“不过说起来,我倒是许久没见到柳霄了。”<br />
“夏去秋来,秋闱将至,也不知柳霄的课业准备的如何?”<br />
“咳咳,杏安,太学休沐时,与我一同去看看吧。”<br />
杏安:……真嘴硬。<br />
但还是很欣慰自家主子终于学会主动了。<br />
“得令!”<br />
*<br />
七月二十二日,大暑时节。<br />
天上的太阳火辣辣的炙烤大地,连空气都焦灼到变了形状,路边的树叶无精打采的垂着,偶尔有的一两个行人也是加快了脚步,不欲在外头多逗留。<br />
柳氏饭馆因为有了两桶冰,在这般酷暑时节吸引了不少乘凉人。<br />
大家在饭馆里蹲着,又不好意思不消费,于是就点两杯冰镇饮子喝喝,也算是为小饭馆带了一波生意。<br />
“哎呀,这鬼天气。”杜卫蹲在门口用手扇风,“什么时候能凉快下来呀?”<br />
“还早呢,就是立了秋,也还有秋老虎,到时候也是见天儿的热。”<br />
王忠勇笑着回话。<br />
月牙穿着一件云罗小衫,端着几杯冰镇饮子分给大家喝。<br />
“我阿姐说,大家这段时间辛苦,喝点冰镇饮子解解暑,保重身体要紧。”<br />
几个人都笑着回话:“谢谢东家。”<br />
不过手中几杯分完,还剩一杯。<br />
月牙左右看了看,问:“吴先生呢?”<br />
“欸,吴先生好像从早上到了饭馆之后,就没从账房里出来。”<br />
花吉团喝了一口饮子,接话道。<br />
“哎哟,这天气那么热,账房又那么闷,别说吴先生倒在里头了。”<br />
林勤忽然意识到这一点,急急忙忙从柜台后头绕出来。<br />
众人也是一惊,一齐涌了上去。<br />
虽然平时大家和吴兴镛的同事关系不好,但毕竟不是仇人。<br />
万一真出事了,他们心里也不好受啊。<br />
于是一群人呼啦啦涌进账房,确因为账房地方小,也看不清,只看见一个清瘦的影子躺在地上,也不知还有没有呼吸,吓得众人一个激灵。<br />
杜卫率先冲上去,扛起人影就往外走。<br />
其余人落在身后,扇风的扇风,掐人中的掐人中。<br />
只有月牙落在最后头,捡起了掉在地面上的一本书,翻开一看,上头写着——<br />
《算经》<br />
原来吴先生和她哥哥柳霄,考的是同一科啊。<br />
这样想着,外头已经把吴兴镛抢救醒了。<br />
还传来柳金枝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奈:<br />
“吴先生您一个人躲在账房里做什么?多闷热啊。阿芹,快去熬点解暑汤来,就用济民药局的那个方子。”<br />
“欸,我马上去。”<br />
吴兴镛嗬嗬的呼着气,脸色煞白,额头上全是冷汗。<br />
众人不敢围起来,都远远散开给吴兴镛透气。<br />
阿芹那边用大火赶忙熬好了解暑汤,端过来给吴兴镛喝下了。<br />
柳金枝又帮吴兴镛顺气。<br />
兵荒马乱好一阵,吴兴镛才恢复了正常呼吸,可第一句话就是:<br />
“我、我的书,我的书!”<br />
月牙赶忙把《算经》递过去。<br />
吴兴镛摸到书后,才彻底放松下来,闭着眼睛喘着气,不说话了。<br />
柳金枝见此,不由皱起了眉头。<br />
林勤笼着手,叹气道:“快要秋闱了,难怪吴先生慌成这样。”<br />
是啊,快秋闱了。<br />
柳金枝想起柳霄。<br />
因为回来的路程太远,柳霄干脆就住在了黄师道那边。<br />
他们都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着柳霄了。<br />
天气这么热,也不知柳霄在黄师道家吃、喝、住还习不习惯。<br />
正想着,门口传来敲门声。<br />
还以为是客人到,柳金枝一抬头,却见着几个熟悉的面孔。<br />
傅霁景、潘琅寰、杏安三个居然凑在一块儿来了。<br />
潘琅寰显然不太习惯和傅霁景站一块,先一步跨进来,道:<br />
“柳娘子,天气越来越热,我看你们饭馆只放了两桶冰,怕是不够御热。所以我叫人订了新冰,以后每日送到饭馆来。”<br />
柳金枝福身一礼:“多谢潘大官人了。安玉就在膳房里,你可以去看看他。”<br />
潘琅寰点点头,本是抬脚要走,但没两步,又扭过头来看傅霁景。<br />
眼光里满是狐疑。<br />
柳金枝倒了杯荔枝膏递给傅霁景,问:“天气这般炎热,二郎怎么亲自来了饭馆?”<br />
“就快秋闱,我心里记挂着霄哥儿科考的事情,所以来看看。”<br />
傅霁景说着,往周围看一看。<br />
“欸,怎么不见他?”<br />
柳金枝就将柳霄住在黄师道处的事情说了。<br />
“我正想着要不要接他回来呢。”<br />
“自然可接。”<br />
傅霁景温和一笑:“天气热了,黄先生自己也吃不消。再加上我听说霄哥儿的课业完成的不错,往后只要勤加练习就可,倒不必日日往黄先生那边跑。”<br />
这么一说,柳金枝立即放下心来。<br />
“择日不如撞日,我今日就去。”<br />
说着就让杜卫去备车。<br />
潘琅寰闻言,立马站出来道:“我有马车,不如我与娘子一块儿去接霄哥儿?”<br />
话音一落,周遭几个人的视线全落在潘琅寰身上。<br />
醉翁之意不在酒。<br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br />
意思都明显到写在脸上了。<br />
众人又默默把视线转向傅霁景。<br />
傅霁景面带微笑,道:“正巧,我也有马车。潘兄若想去,不如一起?”<br />
好,大方邀请人家一块儿,很有风度了。<br />
潘琅寰冷下脸:“我不习惯一辆马车坐三个人,还是叫柳娘子选一辆坐吧。”<br />
这些日子他都不见傅霁景出现,都是他在柳氏饭馆进进出出。<br />
多日相伴,他觉得柳金枝再怎么也不会选傅霁景。<br />
所以,柳金枝要怎么选呢?<br />
众人又看向柳金枝。<br />
柳金枝低咳两声,也不含糊其辞,道:“潘大官人,我与二郎君一同去吧。安玉还在里面等着你去看望呢。”<br />
潘琅寰一下子沉默。<br />
半晌才憋出一句:“……哦。”<br />
柳金枝礼貌颔首,尔后看向傅霁景。<br />
“二郎君,走吧。”<br />
傅霁景眉眼温柔带笑,双眼亮晶晶的,主动落后一步跟在柳金枝身后一块出了门。<br />
只有潘琅寰还站在原地,默默地盯着他们两个的背影,好似还没回过神来。<br />
众人都不敢说话。<br />
只有潘安玉等了半日不见哥哥进来,探出头问:“哥,你怎么还不进来?”<br />
潘琅寰缓慢转过身,面色恍惚,步伐沉重。<br />
李二田看出来了,拍拍潘安玉的肩膀,说:“以后,柳娘子只能是你师父了。”<br />
潘安玉一脸不解,理所当然:“那当然了。”<br />
李二田摇摇头。<br />
唉,真笨。<br />
第54章<br />
天气渐渐转凉,一转眼是八月七,立秋了。
“傅郎君。”<br />
杜卫赶忙给傅霁景叉手行礼。<br />
傅霁景温和问道:“杜小哥,最近都不见柳娘子,她可是身子不适?还是饭馆太忙,绊住了脚?”<br />
“我们东家身强体健,自然不会身子不适。”杜卫摇摇头,“不过最近饭馆确实很忙。东家又要照顾生意,还要教新来的几个膳徒做菜。”<br />
说着,杜卫不知想到了什么好笑场面,咧嘴笑道:<br />
“潘大官人的弟弟也来拜东家为师了,但他手艺太烂,练习颠锅的时候砸烂了三口锅,气得潘大官人险些又用马鞭抽他了。”<br />
这么好笑的事情,傅霁景面上却一点笑意都没有。<br />
“潘大官人近来常去饭馆吗?”傅霁景又问。<br />
“那是当然。”杜卫不明所以,“潘安玉都在我们饭馆,潘大官人要过来看望弟弟,自然是经常上门了。”<br />
傅霁景顿时抿起唇瓣。<br />
杏安凑上去小声说:“二郎你瞧,我说的不错吧。”<br />
傅霁景按着袖缘的指尖微微用力,像是要将袖子扣烂一样。<br />
但半晌,他还是以温和语气道:“多谢杜小哥告知。”<br />
言罢行礼拜送,然后转身又坐回了原位,开始动筷子吃饭。<br />
这倒叫杏安看懵了。<br />
怎么就又回来坐下了呢?<br />
这不对吧!<br />
“二郎,你怎么还有心思坐?那潘大官人对柳娘子的心思可不清白。”杏安小小声,“二郎你可不能让人家捷足先登啊。”<br />
傅霁景夹了一筷子芥辣瓜旋儿伴着白粥吃下,淡淡道:“此事应当由娘子做主,我与那位潘官人就是再如何,也改变不了娘子的心意。”<br />
杏安霎时间瞪大了眼睛。<br />
所以就不争啦?<br />
那潘大官人可不比二郎你差呀!<br />
谁知下一刻,杏安又听到傅霁景语气颇为不自然地说:<br />
“不过说起来,我倒是许久没见到柳霄了。”<br />
“夏去秋来,秋闱将至,也不知柳霄的课业准备的如何?”<br />
“咳咳,杏安,太学休沐时,与我一同去看看吧。”<br />
杏安:……真嘴硬。<br />
但还是很欣慰自家主子终于学会主动了。<br />
“得令!”<br />
*<br />
七月二十二日,大暑时节。<br />
天上的太阳火辣辣的炙烤大地,连空气都焦灼到变了形状,路边的树叶无精打采的垂着,偶尔有的一两个行人也是加快了脚步,不欲在外头多逗留。<br />
柳氏饭馆因为有了两桶冰,在这般酷暑时节吸引了不少乘凉人。<br />
大家在饭馆里蹲着,又不好意思不消费,于是就点两杯冰镇饮子喝喝,也算是为小饭馆带了一波生意。<br />
“哎呀,这鬼天气。”杜卫蹲在门口用手扇风,“什么时候能凉快下来呀?”<br />
“还早呢,就是立了秋,也还有秋老虎,到时候也是见天儿的热。”<br />
王忠勇笑着回话。<br />
月牙穿着一件云罗小衫,端着几杯冰镇饮子分给大家喝。<br />
“我阿姐说,大家这段时间辛苦,喝点冰镇饮子解解暑,保重身体要紧。”<br />
几个人都笑着回话:“谢谢东家。”<br />
不过手中几杯分完,还剩一杯。<br />
月牙左右看了看,问:“吴先生呢?”<br />
“欸,吴先生好像从早上到了饭馆之后,就没从账房里出来。”<br />
花吉团喝了一口饮子,接话道。<br />
“哎哟,这天气那么热,账房又那么闷,别说吴先生倒在里头了。”<br />
林勤忽然意识到这一点,急急忙忙从柜台后头绕出来。<br />
众人也是一惊,一齐涌了上去。<br />
虽然平时大家和吴兴镛的同事关系不好,但毕竟不是仇人。<br />
万一真出事了,他们心里也不好受啊。<br />
于是一群人呼啦啦涌进账房,确因为账房地方小,也看不清,只看见一个清瘦的影子躺在地上,也不知还有没有呼吸,吓得众人一个激灵。<br />
杜卫率先冲上去,扛起人影就往外走。<br />
其余人落在身后,扇风的扇风,掐人中的掐人中。<br />
只有月牙落在最后头,捡起了掉在地面上的一本书,翻开一看,上头写着——<br />
《算经》<br />
原来吴先生和她哥哥柳霄,考的是同一科啊。<br />
这样想着,外头已经把吴兴镛抢救醒了。<br />
还传来柳金枝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奈:<br />
“吴先生您一个人躲在账房里做什么?多闷热啊。阿芹,快去熬点解暑汤来,就用济民药局的那个方子。”<br />
“欸,我马上去。”<br />
吴兴镛嗬嗬的呼着气,脸色煞白,额头上全是冷汗。<br />
众人不敢围起来,都远远散开给吴兴镛透气。<br />
阿芹那边用大火赶忙熬好了解暑汤,端过来给吴兴镛喝下了。<br />
柳金枝又帮吴兴镛顺气。<br />
兵荒马乱好一阵,吴兴镛才恢复了正常呼吸,可第一句话就是:<br />
“我、我的书,我的书!”<br />
月牙赶忙把《算经》递过去。<br />
吴兴镛摸到书后,才彻底放松下来,闭着眼睛喘着气,不说话了。<br />
柳金枝见此,不由皱起了眉头。<br />
林勤笼着手,叹气道:“快要秋闱了,难怪吴先生慌成这样。”<br />
是啊,快秋闱了。<br />
柳金枝想起柳霄。<br />
因为回来的路程太远,柳霄干脆就住在了黄师道那边。<br />
他们都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着柳霄了。<br />
天气这么热,也不知柳霄在黄师道家吃、喝、住还习不习惯。<br />
正想着,门口传来敲门声。<br />
还以为是客人到,柳金枝一抬头,却见着几个熟悉的面孔。<br />
傅霁景、潘琅寰、杏安三个居然凑在一块儿来了。<br />
潘琅寰显然不太习惯和傅霁景站一块,先一步跨进来,道:<br />
“柳娘子,天气越来越热,我看你们饭馆只放了两桶冰,怕是不够御热。所以我叫人订了新冰,以后每日送到饭馆来。”<br />
柳金枝福身一礼:“多谢潘大官人了。安玉就在膳房里,你可以去看看他。”<br />
潘琅寰点点头,本是抬脚要走,但没两步,又扭过头来看傅霁景。<br />
眼光里满是狐疑。<br />
柳金枝倒了杯荔枝膏递给傅霁景,问:“天气这般炎热,二郎怎么亲自来了饭馆?”<br />
“就快秋闱,我心里记挂着霄哥儿科考的事情,所以来看看。”<br />
傅霁景说着,往周围看一看。<br />
“欸,怎么不见他?”<br />
柳金枝就将柳霄住在黄师道处的事情说了。<br />
“我正想着要不要接他回来呢。”<br />
“自然可接。”<br />
傅霁景温和一笑:“天气热了,黄先生自己也吃不消。再加上我听说霄哥儿的课业完成的不错,往后只要勤加练习就可,倒不必日日往黄先生那边跑。”<br />
这么一说,柳金枝立即放下心来。<br />
“择日不如撞日,我今日就去。”<br />
说着就让杜卫去备车。<br />
潘琅寰闻言,立马站出来道:“我有马车,不如我与娘子一块儿去接霄哥儿?”<br />
话音一落,周遭几个人的视线全落在潘琅寰身上。<br />
醉翁之意不在酒。<br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br />
意思都明显到写在脸上了。<br />
众人又默默把视线转向傅霁景。<br />
傅霁景面带微笑,道:“正巧,我也有马车。潘兄若想去,不如一起?”<br />
好,大方邀请人家一块儿,很有风度了。<br />
潘琅寰冷下脸:“我不习惯一辆马车坐三个人,还是叫柳娘子选一辆坐吧。”<br />
这些日子他都不见傅霁景出现,都是他在柳氏饭馆进进出出。<br />
多日相伴,他觉得柳金枝再怎么也不会选傅霁景。<br />
所以,柳金枝要怎么选呢?<br />
众人又看向柳金枝。<br />
柳金枝低咳两声,也不含糊其辞,道:“潘大官人,我与二郎君一同去吧。安玉还在里面等着你去看望呢。”<br />
潘琅寰一下子沉默。<br />
半晌才憋出一句:“……哦。”<br />
柳金枝礼貌颔首,尔后看向傅霁景。<br />
“二郎君,走吧。”<br />
傅霁景眉眼温柔带笑,双眼亮晶晶的,主动落后一步跟在柳金枝身后一块出了门。<br />
只有潘琅寰还站在原地,默默地盯着他们两个的背影,好似还没回过神来。<br />
众人都不敢说话。<br />
只有潘安玉等了半日不见哥哥进来,探出头问:“哥,你怎么还不进来?”<br />
潘琅寰缓慢转过身,面色恍惚,步伐沉重。<br />
李二田看出来了,拍拍潘安玉的肩膀,说:“以后,柳娘子只能是你师父了。”<br />
潘安玉一脸不解,理所当然:“那当然了。”<br />
李二田摇摇头。<br />
唉,真笨。<br />
第54章<br />
天气渐渐转凉,一转眼是八月七,立秋了。